快递行业发展方向还有哪些

物联网0147

快递行业发展方向还有哪些,第1张

快递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快递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有顺丰控股(002352)、圆通速递(600233)、德邦物流(603056)、韵达股份(002120)、申通快递(002468)、中国外运(601598)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快递业务总量数据、中国快递行业业务收入数据等

电商经济的蓬勃发展,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推动我国快递行业迅速崛起。2020年,受年初新冠疫情的影响,第一季度快递行业业务量有所下滑,但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经济生产和人们生活逐渐恢复,我国快递业务量逐渐恢复,2020年全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83358亿件,同比增长312%,行业增速仍然维持高位。

行业规模再创新高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企业完成业务量达83358亿件,同比增长312%,累计实现收入87954亿元,同比增长173%。

分月度来看,2020年1月份和2月份受春节和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快递交易量大幅下降,3月份开始,随着部分企业开始有序复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我国快递交易量也逐渐回升。

与此同时,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直播带货快速兴起,电商扶贫如火如荼开展,这些新增因素驱动快递行业快速复苏,2020年11月份和12月份在“双十一”、“双十二”、黑五、圣诞节等一系列电商促销活动的刺激下,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达到在30%-40%的高景气区间,快递行业呈现较好的成长性。

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增速最快

分业务类型来看,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同城业务累计完成量达12165亿件,占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为146%,占比较2019年下降28个百分点,同城业务收入为7652亿元,占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7%,占比较2019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异地业务量为69357亿件,占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为832%,占比较2019年上升28个百分点,异地业务收入为45296亿元,占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为515%,占比较2019年下降11个百分点;

国际及港澳台业务量为1835亿件,同比增长2769%,占快递业务量的比重为22%,占比与2019年基本持平,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为1073亿元,同比增长431%,占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22%,占比较2019年增加22个百分点。

国际及港澳台快递收入规模增速领涨,国际及港澳台业务收入占比明显提高,究其原因是因为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导致出国出境受限,线上跨境交易大幅增加,跨境快递交易规模因而快速增长。

东部地区规模最大 中部地区增速领跑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完善,电商互联网经济相对活跃,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和快递收入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2020年份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为66186亿件,占全国的比重为794%,快递业务收入为7001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也为796%,快递业务规模远超中西部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中部地区快递业务规模增速领跑其他地区,2020年中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529%,高于东部地区的3073%和西部地区的2945%;中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53%,高于东部地区的1643%和西部地区的1731%。

行业市场集中度维持高位

快递行业规模经济效益明显,因此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市场集中度持续走高,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快递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22%,较2019年小幅下降,主要是因为极兔等新入局者蚕食头部品牌市场份额,尽管如此行业市场集中度CR8依然维持在80%以上的高位,行业市场出清面临阻碍。

顺丰表现优于同行

我国快递行业头部品牌中,韵达、圆通、申通、顺丰四大品牌的市占率位列前4。2020年韵达全年实现件量14182亿件,占全行业比重达17%,圆通全年实现件量12648亿件,占比152%,申通全年实现件量8818亿件,占比106%,顺丰全年实现件量8137亿件,占比98%。

快递市占率前4大品牌中,顺丰受益于疫情催化下商务件、电商件的增长,2020年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速达6809%,远高于韵达、圆通和申通,同时顺丰业务量增速高于全行业增速超30个百分点,表现显著优于同行,韵达和圆通的业务量增速也高于行业平均,但申通的业务量增速明显低于行业平均增速,申通快递业务扩张能力有待提高。

价格战仍将继续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快递行业的成本逐渐下降,为快递服务降价提供了空间,同时由于快递行业竞争激烈,各品牌不断通过降低价格的方式来抢占市场,因此我国快递服务价格不断下降,根据中国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快递服务价格为105元/件,同比下降11%。

从行业头部四大品牌价格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12月,韵达、圆通、申通和顺丰的单间价格分别为225元、221元、223元和1694元,分别同比下降2599%、1905%、2809%、1223%,均高于行业平均单件快递服务价格降幅,总体而言,快递行业的价格战仍将继续,头部品牌价格战更加激烈。

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预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将有望超过1200亿件,前瞻仍为,2021年,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电商经济的加快发展以及物流体系特别是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快递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发展。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快递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尽管现在 科技 还在“拖累”快递员,但未来,或许真如马云所言,会是“替代”。

全文6600字,阅读约需13分钟

文丨杨俏

编辑丨小北

小推车上摆满了大小不一的快递包裹,顺丰快递小哥在电梯间按下10层。到达亿欧前台,他用顺丰APP扫描了下电子面单上的二维码,收走了一批要寄出的快递包裹。

寄快递的客户大多没有留意到, 纸质面单、手持扫码枪已经消失了很久。不知不觉中,这个行业已经从原始的“刀耕火种”,悄然进入了 科技 物流时代。

从仓储环节的机械臂、传送带、自动立体货架,到运输环节的智能运力调配、智能路线规划,再到配送末端的智能分单、无人机配送、智能快递柜等,原本“土又笨”的物流行业,如今每个环节都弥漫着浓浓的 科技 因子。

但 科技 环绕的物流行业,在物流格局上,却展现出另一幅景象:

快递企业在 科技 的渲染下,更加注重客户体验,继而不断试探业务边缘,开拓新的项目,导致末端配送人员数量和压力都有增无减;

面向消费者的快递企业, 科技 投入金额大,应用程度高,相应的盈利能力也显著提升,而面向企业端的快运企业, 科技 投入在与快递企业相同程度下, 科技 渗透反而迟缓;

资本助力下,快递市场整合、并购加速,形成了以菜鸟、京东、顺丰为主的三股势力,再加上占据全国快递市场四分之一体量的拼多多,有意建立自己的物流平台,促使快递市场格局向电商物流市场转变。

电商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国快递包裹的数量指数级攀升,最终这些“重担”都压在了以“四通一达”为代表的快递公司身上。

2013年双十一,淘宝+天猫的订单首次破亿,“快递爆仓”第一次成为网络热词。2014年, 我国以140亿的快递单量,超过了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总和,成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

在当时电商蓬勃发展的带动下,物流产业的升级已经蠢蠢欲动。产业升级集群现象最早体现在定位于智能骨干网的菜鸟身上,菜鸟联合通达系等14家快递企业共同推出了电子面单平台,统一各种数据标准,规划快递路径, 从快递的下单揽件环节开始缩短信息传输距离;

紧接着,菜鸟在2015年推出了首个基于云计算的物流基础信息服务平台,利用云处理能力,为用户展现物流运输详情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京东首次宣布使用带有自动存取系统、自动拣货货架及自动化输送设备的上海“亚洲一号”现代物流中心,为双十一的大促做足了准备。它们通过搭建 科技 和效率驱动的物流基础设施, 实现了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数字化。

2016年,物流 科技 更是在运输环节展现出了“惊人”的一面。 亚马逊首次使用无人机为消费者投递快递包裹;DHL集团在德国巴伐利亚镇通过无人机投递了130多个快递包裹;京东自主研发的中国首辆无人配送车开始上路测试;菜鸟与心怡 科技 打造的自动化仓储运营中心在广州运营。

自动化分拣设备、AGV、智能仓储、智慧决策、无人配送小车等硬件设备与技术逐渐成为了各大快递企业的刚需,一票快递从下单—揽件—中转—运输—派件,时效化、透明化充斥着整个物流运输流程。

但随着快递行业的 科技 化进程加快,一个新的问题展现出来: 物流行业智能化,是否会引发快递员的大规模失业?

马云曾在2017年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留下了一则关于“物流 科技 与快递员”的预言:“每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巨大的失业,但是真正的新技术,是让人去做更有价值的东西。 今天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快递人员,很多可能都会失业,因为有了机器人,因为有了无人驾驶 汽车 ,还有今天概念还比较不错的无人机送货。”

截至目前,快递员数量并没有像马云预言的方向发展,而是相反。

2019年双十一旺季,全国快递行业业务量达到28亿件,最高日处理量达到52亿件。也就是说, 全国210万的一线快递员平均每人需要每天送240多件快递。

这是一个严重“超载”的数字。各家快递企业为了弥补高峰期间末端投递能力的不足,普遍加强了末端人员、场地、车辆储备,临时补充近40万人。

快递员们几乎时刻在与时间赛跑。 韵达快递员告诉亿欧,无论高峰还是平常,从早上6点多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工作了七八年的圆通快递员也表示,几年前送货大概120-130票,如今最低都有300票;双十一高峰期,不少人甚至凌晨收到了各家快递员发来的短信:“包裹给您放对面的水表箱了,注意查收”。

朝阳区居美家居旁的顺丰站点负责人向亿欧介绍,自动化分拣设备在分拨中心、中转仓等总部运用的更多一些。最后分派到站点,快递员需要自己动手将包裹分拣到派送小区。

据58同城招聘研究院数据,2019年上半年包含“快递员”字样的招聘需求同比倍数增长。其中,2019年4月份同比增长最高,达到了27196%,其次是6月份同比增长16227%。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大成对亿欧表示, 物流的 科技 应用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数字技术, 实现物流全流程的精准对接,实现节点、成网、车货匹配等;

二是装备基础, 自动分拣、自动运转、自动装卸等装备技术;

三是物联网技术, 实现物流运输中货物、车辆、人员的实时监控;

四是整体系统的采集能力得到加强;

五是决策支持, 计算机的决策支持能力帮助企业进行预测、决策等。

也就是说,长期而言,马云的观点是对的,快递企业的物流 科技 化体现在了仓储、分拣中心、货物中转中心等分层阶段中。但在目前, 科技 化并未达到物流全链条的程度。加上快递正处于增长阶段,末端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相关人员也未从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

从站点到末端配送的环节中,人工操作仍占绝大多数工作量。 物流 科技 的应用,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实际上是将行业从业者的劳动重点转移到了那些机器无法代替的工作当中。

但末端配送环节的智能化也初见端倪,比如智能快递柜越来越多的使用,就替代了快递员一部分工作。

物流领域 科技 应用两极分化现象逐渐浮出水面,像上市的快递企业,在流程标准化高的环节上 科技 化程度高,科研投入所获得的盈利效果与其付出成为正比。

反观快运企业,本身行业就处于散乱的状态下,集中度也差,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其 科技 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导致 科技 渗透力不足,所带来的成效也不尽如意。

“爆仓”一词是伴随双十一电商业务高峰期出现的高频负词,AGV、自动分拣设备等在仓内的高度 科技 化并未实现完全的智能化,快递企业仍要面临着爆仓所带来的仓库货物积压、消费者投诉率增加、旺季盈利与淡季亏损产生的落差、抗风险能力的考验等。

在物流 科技 成体系之前,这些都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难题。但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服务需求的提升,都在倒逼着物流企业不断进行自我革新。

2016年,顺丰、圆通、申通、韵达等民营快递企业集体上市,登陆资本市场。7家上市快递企业形成了1家收入超千亿、4-5家收入超500亿元的企业集群。

再加上阿里持续不断对中通、圆通、申通、百世企业投资,都让快递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不断加大 科技 研发投入的比例。从2015年至2018年,通达系、百世等各家快递企业逐年提升对自动化设备投入的金额比例,加大其在仓储、分拨中心、中转环节等物流运输中的自动化设备投入使用。

在 科技 及信息IT方面,仅2018年,顺丰、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百世就分别投入了2723亿、155亿、506294万、436214万、5810万元。

申通义乌分拨中心正式上线运行,350个机器人同时作业,加快货物分拣速度;圆通率先研发并推出了隐形面单,加强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韵达曾发行股票募资4517亿元用于智能仓配一体化及转运中心自动化升级项目中;中通更是计划到2020年实现部分分拨中心的无人化操作。

快递与快运作为两种不同的业务发展,快运业务不同于快递业务,主要以工厂件为主,提供B2B服务,发货频次低之外,票均重量偏大。

为此,快运市场格局未定,市场分散,既没有龙头企业浮出水面,也没有像阿里一样的“带头人”,就连现在打起的价格战也进入了十年前快递市场的局面。不过在研发方面,德邦、壹米滴答等的投入达到了数亿元规模。

德邦从2016年至2018年,每年的研发费用均在3亿元以上。数字化管理方面,德邦上线了智慧场站、的卢系统等智能管理系统;运派送方面,智慧收派、大小件融合分拣、德邦小D PLUS等设备齐上阵。

获得D轮融资的壹米滴答,也打算将18亿元融资用于客户获取、核心运营节点、智能技术的研发与投入三大方面,推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比如,其运营的智能调度智慧中心可以在货物上形成监控、预警、指挥等功能。

安能物流每年投入过亿元用于信息化系统的研发及自动化设备的引入,拥有一支近200人的专业信息化技术研发团队,在信息化方面更是推出了快运电子面单和“令牌”APP,辅助人员快速下单收发件。

在业务量上升的过程中,机器数量的增加摊分了企业的固定成本,降低了边际成本,从而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例如,自动化分拣设备是传统人工分拣效率的10倍以上,近三年仅末端快递小哥人均效能,就由80件提升到了100件左右。以往三五天送达的快递包裹,如今能够实现当日达及其次日达。

持续投资,推进基础设施升级,也为企业提供更强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2018年,中通、韵达、申通、圆通的盈利更是达到了4383亿、2698亿、2049亿、1904亿元,只有百世处于亏损状态。

反观快运领域的企业,2018年登陆上交所的德邦情况不容乐观,转型大件快递领域后业绩持续萎靡,2019年一季度,更是亏损了近05亿元。此后,盈利能力一直下滑,到2019年三季度,相比于2018年同期的459亿元而言,同比下滑了757%,德邦还存在着负债率高、现金流恶化等问题。

快运与快递的科研投入平分秋色,但成效却并不如快递一样乐观。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对亿欧表示,首先, 越靠近C端客群的生活资料物流,市场化自由竞争程度越高,进入门槛越低,市场资源也越分散,更容易被数字 科技 洗牌, 例如快递、即时物流等多跟民生消费相关的生活资料物流, 科技 应用程度高。

越靠近B端客群的生产资料物流,行业门槛越高,市场活跃度越低,服务链条的惯性越难改变。 服务B端的物流市场是规模更大的金矿。但包括能源物流、钢铁物流等市场都因为高度集约, 科技 渗透反而迟缓。

其次, 运输方式的不协调、 科技 应用分散分化等问题,也间接导致了物流成本高、 科技 普及程度不高。 铁路运输只占中国全部货运的5%-6%,高速公路占货运的86%,水运、空运等运输方式占据10%左右,便足以证明了这一点。

另外,顺丰、通达系等企业占据整个快递市场的70%以上市场份额,而快运领域企业的集中度仅仅只有29%,公路货运行业集中度只有12%。

刘大成也认为,行业集中度越高,越容易形成规模型产业,物流 科技 应用程度就会越多、广、深。而行业集中度较差的快运领域,容易形成散、小、乱等状况,企业的溢价议货能力差,融资账期和现金流弱,没有足够的资本支撑物流 科技 方面的开发和应用。 现在整个快运行业处于不景气状态,更难用重资产来做 科技 上的升级。

物流行业发展至今,资本市场对企业自身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率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这本身就是一个行业吸引资本的代价。

阿里通过投资来编织自己的物流网络,将快递市场的半壁江山纳入旗下,强化电商与快递之间的关联。自建物流的京东,一方面加强自身的 科技 掌控力,一方面又通过拆分或独立的方式,想让京东物流成为年收入规模超千亿元的物流 科技 服务商。

此外,作为民营快递行业的龙头老大顺丰,一直面临菜鸟系与京东的围剿,开始急着突围,拥抱电商市场。加上电商企业拼多多的崛起,也搅起了物流市场三足鼎立的“浑水”。物流市场新的格局演变正在拉开帷幕。

2016年起,快递市场开始了深度整合, 各大企业都朝着综合物流型企业的方向布局。 中通进军快运领域,正式启动全国地区的招商和加盟;圆通拓展大件重货运输、仓储等领域;韵达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德邦战略升级,布局电商大件快运业务等。

上市的快递企业加速了整个快递市场的变革,迅速抛开了第二梯队。全峰、国通、如风达等逐渐被淘汰出局。

此时,菜鸟已完成首轮融资,拿出10亿元启动“菜鸟联盟“,推出当日达、次日达等产品,四通一达、天天、EMS等均参与其中。2019年,阿里又用233亿元进行增持,加大对菜鸟的支持力度。

马云曾经公开表态过不会去碰快递和物流,“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但实际上,2019年5月,菜鸟成立了自有品牌落地配企业“丹鸟”,并且几乎将通达系全部纳入旗下。

目前,菜鸟已经入股或持股了中通、圆通、申通、百世等快递企业,和点我达、蜂鸟配送等即时物流企业。未来阿里大概率还将会寻找入股韵达的机会。

阿里用资金纽带链接了电商生态与新零售业态,打通仓干配送资源,增强对快递企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菜鸟搭建的智慧物流骨干网从技术、供应链的角度对整个物流行业实现了数字化升级,带动行业进步。

京东、苏宁本身力量的雄厚,就足够自己撑起一片物流的天地。刘强东从创业之初,就认定只有自建物流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物流服务的难题。

2007年京东获得首轮融资后,刘强东就执意要自建物流,为此不惜大规模烧钱。京东物流在连续亏损了12年后,如今才刚刚开始实现盈亏平衡。未来,京东物流也要独立上市。苏宁在2017年初,花费425亿元收购了曾被多次“易主”的天天快递,希望与其在仓储、干线、末端等方面整合,强化苏宁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能力。

顺丰在快递领域逐渐受到电商件的冲击,开始寻找突破点。在唯品会旗下的品骏快递,花钱速度始终赶不上盈利速度,唯品会苦心经营并未获得很好的结果,品骏彻底关闭,并纳入顺丰旗下。

相比于电商物流的阿里、京东,民营企业顺丰,异军突起的拼多多似乎将要打破原本的三足鼎立局面,成为新的一级。拼多多的订单业务增长之快,在短时间内市值一度超越京东,成为中国市值排名第四的互联网上市企业。

拼多多以下沉市场起家,一半以上的包裹流向了三、四线城市及广大的县城和农村,一年占据中国快递市场总量的25%,成为快递企业的第二大订单来源,与淘系订单处于三七分状态,其带来的增量市场是阿里、京东所“眼红”的。

曾说过“永远不会介入物流”的拼多多,如今也开始试用自己的电子面单,并开发“新物流”技术平台。

快递市场的竞争格局似乎演变成了电商物流的市场竞争格局。而电商竞争的本质不是流量,而是推进价值变现的供应链。 拼多多通过资本杠杆撬动的大流量,需要一个数字化物流基石,搭建数字化物流枢纽。

资本的介入力量总是强大的,它可以让物流企业快速完成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完成生态圈的布局;同时,企业通过对资本进行有效的运作,以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大与竞争对手抗衡的砝码。

巨头对快递市场的重构,资本的全方位介入,让快递行业生态发生了清晰的变化。

快递企业是集网络、生态、文化、产品、服务、系统于一体的集合体。 在以 科技 为驱动的物流行业发展中,最末端的配送端是连接商户与用户、线上到线下的重要一环,也是承压最大、话题最多的一环。企业的降本增效,也体现在了快递员身上。而他们的提速,不仅代表着企业的 科技 成果,也体现着整体快递的服务质量。

居民社区、写字楼、高校、商圈都成为了快递员最密集的场所。如果按照社区单位衡量,万人的大型社区一般需要配备20名快递员。这一数字在十年之前,一个社区仅需要2-3名配送员。

再加上电商零售渗透的深入、即时配送的兴起,快递员与社区之间接触更加紧密了。从单纯的运输、配送人员,到现在成为了“技术流”,快递员上门给居民提供服务的比例已经非常高。

就像顺丰快递小哥所说的那样:“只有公司壮大了,发展好了,员工的体力就能够减少一些,效率就会提升一些。”

技术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虽然目前重流程、轻终端发展阶段,意味着快递员更大的工作压力。但从快递公司的角度来看,技术的武装下,其链接互联网公司与社区方面起到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

朝阳区绣菊园内一位退休教职工刘女士表示,快递员缩短了商家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对双方都是互惠的,也代表着企业的进步、 社会 的进步。

北苑家园茉莉园的高先生则觉得,快递柜、驿站等站点的高 科技 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极大的安全感。

快递企业在用 科技 承载着巨大的业务量,用速度传递着冰冷的包裹,从入库、存储,到包装、分拣、装车,到中间的运输环节,再到最后一公里配送,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都在一步一步夺走属于我们身边的非创造性岗位。尽管现在 科技 还在“拖累”快递员,但未来,或许真如马云所言,会是“替代”。

多位资深业内人士与相关工作人员在本文写作过程中鼎力支持,为亿欧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和数据支撑,特别致谢(排名不分先后):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专家、京东快递员、顺丰快递员、韵达快递员、中通快递员、圆通快递员、朝阳区居美家居旁顺丰站点负责人、朝阳区绣菊园内退休教职工刘女士、北苑家园茉莉园的高先生等人。

            有数据表明出在我们国家春节假期的时候前五天的快递量达到了365亿件,而这个数据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其实是非常非常庞大的,并且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快递行业发展的也同样是非常非常快速的所以我认为这个也同样是非常非常好的。

          快递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来说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现在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而且网上购物的人也同样是非常非常多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快递行业发展会如此的快速,并且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快递行业发展也同样是非常非常好的,并且同时也是非常快速的,所以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快递行业对于我们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因为我们现代人的工作越来越忙,所以我们国家的人们就很少有机会可以外出去进行购物,所以我们国家对于网上购物的需求量也同样是非常非常大的,并且我们也可以去知道我们国家的快递行业同样也发展的是非常非常的快速的,所以我们也同样相信着我们国家的快递行业发展会越来越好的。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春节前五天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快递量会达到一个非常大的数量,并且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快递行业发展也同样越来越成熟了,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去看到我们国家的未来的发展同时也会越来越好的。因此,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快递行业也同样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并且我们也要去看到我们国家快递行业的未来。

邮政曾被很多人吐槽时效慢,的确,邮政相比于顺丰快递来说配送时间确实很长,但邮政毕竟是国企。而且今年在疫情期间,所有快递停运的情况下,邮政作为国企龙头产业,当仁不让地运送了很多物资,比如口罩防护服,以及各种物资,还帮助春运回家的人托运,号称春节不打烊,能够如此霸气的恐怕只有国企能够做到了,国企背后有国家作为支撑,想要随随便便倒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现在快递行业如此发达,邮政的竞争对手确实有很多,那么为什么中国邮政还能脱颖而出屹立不倒呢?以下有4点原因。

第一,价格优惠

现在快递行业作为电商的根本,在价格方面肯定是能够越低越好,这样才能在成千上万的同行商家中有竞争力。而不管是四通一达,都无法跟邮政在价格上面进行比拼,邮政的价格不管其它行业如何进行变更,其起步价依然是35元每公斤。而且现在邮政也不再像是以前一样龟速前行了,在快递的时效性上慢慢赶上来了。

第二,哪都能到

邮政跟其他快递我认为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在一些偏远站点的派件上面,不管是四通一达还是顺丰等快递公司,总是有一些地方无法抵达的,但是对于邮政来说,只要你这个地方能够到得了,那我就能帮你送到,不惧山高,不惧水险,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特殊地区的选择上,总是第一反应就是邮政的原因。

和快递员默默相关是快递行业,一个行业的状况决定着一个行业就业状态。

快递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不过,增速在放缓。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93%,而2017年全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8%,增速已明显低于过去50%左右的增速。一方面是巨量的业务,另一方面是业务增速放缓,如何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成为各家快递公司面临的问题。智能化、科技化成为众多快递公司的共同选择,快递公司纷纷建立科技团队,投下重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其科技力量,提高运营效率和节约成本。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快递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设计策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4306亿元,同比增长238%;业务总量累计完成3513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367亿件,同比增长29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386亿元,同比增长284%。

快递未来发展趋势是智能化、无人化,快递的竞争也将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越来越多快递公司将科技作为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要点。

顺丰已经在2017年财报中宣称其核心竞争力就是顺丰科技。顺丰集团CTO、顺丰科技CEO田民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顺丰一向重视并积极投入各项智慧物流建设,旨在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学习、智能设备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让机器解放双手、让人工智能助力决策、让智能设备汇集数据之源,使物流行业进入智能化、可视化、精细化、数字化的新时代,不仅能提升运作效率,也让企业价值升级。

顺丰的投入也确实令其能笑傲国内同行,目前其科技方面的人力、能力、财力均领先同行,截至2017年末,申报和获得专利1004项,其中发明专利366项。

解构顺丰的整个运营和管理环节,会发现科技感贯穿其所有环节。比如在消费者所能眼见的终端,顺丰快递小哥手持多个智能设备给消费者服务,若是想不见面收派件,也可选择智能柜或者物流无人机。在服务端则已经上线客服机器人,另外电子面单或隐私面单的使用也更快更方便了。而在运营后台,有关线路规划、业务预测等智能决策、智慧地图、智慧包装、机器图像识别、智慧云仓和全自动分拣系统等一体化地将整个物流链路系统都用上了科技。

其他快递公司虽然没有顺丰这么大手笔,却都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圆通去年2月设立全资子公司科技公司,以期通过建立专业化独立运营的高科技创新型组织的方式推动圆通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更进一步。

一组尺寸为2500×1950×500mm的智能互联网快递柜,网上起订价格为12万元左右,一般以18万元到6万元不等。

智能快递柜的功能包括基本功能、辅助功能和增值服务功能,根据三种功能的不同特性可以获取不同的收入,主要包括基本收入和增值服务收入。智能快递柜的基本收入包括快递计件收入和逾期取件收入,寄件收入,智能快递柜的增值服务收入包括各类广告收入。

智能快递柜存在的隐患:

1、无法当面签收,可能导致货物运送过程中存在质量隐患。

2、收费尚不完善,智能快递柜需要扫码取货,同时设有取货期限,如果不能在24小时内取货,超时每小时会收取1元钱。

3、取货信息滞后,网购的人越来越多,收到快递柜的自动取货信息提示就比开始时滞后一些,本来物流显示已经到了当地的快递,可能隔几天才会收到取货短信。

以上就是关于快递行业发展方向还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快递行业发展方向还有哪些、被科技“拖累”的快递员、春节假期前5日快递达3.65亿件,快递对人们生活有多重要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