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社区应急、智慧养老......一众科技大佬的两会提案来了

物联网0180

人脸识别、社区应急、智慧养老......一众科技大佬的两会提案来了,第1张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 2021 年 3 月 5 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于 2021 年 3 月 4 日在北京召开。

籍由此,雷锋网AI掘金志对目前两会提案和建议中,涉及到视觉智能、城市物联领域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包含以下几大看点:

1、佳都刘伟提出应加强人脸识别技术监管,集中整治不规范采集与使用。

2、红杉资本沈南鹏聚焦碳达峰,提出构建低碳道路交通网络,应发挥AI等技术优势。

3、百度李彦宏提议,加快推动智慧养老进社区,用 科技 让老年人的生活更轻松。

4、360周鸿祎聚焦数字时代安全“必答题”,提出了加快构建智慧城市安全基座、网络安全行业特殊人才认定和激励政策等。

5、联想杨元庆的提案主要围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老年人“数字鸿沟”等方面展开。

6、民盟中央的众多提案中涉及了人脸识别、社区应急、智慧长江等领域。

7、人大代表胡成中建议生物识别信息管理参照身份证。

佳都集团董事长刘伟此次的提案主要聚焦 科技 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和轨道交通智慧化建设等。其中,在人工智能层面,他提出,应加强人脸识别技术监管,集中整治不规范采集与使用。

刘伟认为,海量人脸识别生物信息数据在各个场景被采集,在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一旦人脸数据被不法领域使用,极可能引发 科技 伦理、公共安全和法律等众多方面的风险,危及公众人身与财产安全。

为此,刘伟提出建议:

人脸识别应用前要申报审批。由公安部门统一承担人脸识别应用的审批与监管职能,设立相应审批标准及程序,加强资源统筹、部门协作、信息共享。具体在5个方面改进:

1、技术应用设立行政管理职能,写字楼、商场、企业等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前都应申报审批,由公安部门依法审核其合法、正当和必要性。

2、对于如小区管理等特定人群人脸识别应用,须以自愿为原则由个人信息主体进行必要性审查。

3、对不合规安装、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定期整改,依法打击非法滥用。

4、组织专项立法,明确数据所有、使用与收益权限。

5、引导相关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制定人工智能产业技术标准、行业自律规范。

今年两会,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带来了6份提案。

主要涉及碳达峰、种子开发与耕地保护、物流数字化、医疗器械企业上市科创板、医疗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和国产信创软件政策保障。

其中,在碳达峰提案中,沈南鹏提到,道路交通在交通运输业的整体碳排放中,占比高达84%,构建低碳道路交通网络,应进一步发挥AI等技术优势,提供道路交通疏堵减排的解决方案。为此,沈南鹏提出三点建议:

1、以智能化改造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提升公交出行分担比例。

建议各级政府在智能交通新基建中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对公交车载智能终端、公交信号优先技术改造的财政投入。

调整路权分配原则,提升公交等绿色交通路权,建立与脱碳目标挂钩的公交出行分担率, 探索 建立智能调度提升正点率和舒适度的出行质量评价。

2、加大智能道路研发建设和标准化工作,破除交通基础数据信息壁垒。

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 AI、物联网、通信企业参与智能道路技术攻关和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智能网联车载、路侧设备关键技术(测试评价、信息安全等)制定统一标准。

对道路交通主管部门(规划、交警、建委等)设立交通网联数据协调交换机制,丰富车路协同应用数据来源,政企共建道路场景库支撑技术测试和应用示范。

3、编制道路运输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指南,基于实时数据建立在线监测平台。

结合行业特殊性和新技术,编制道路运输业碳排放核算方法指南, 探索 引入机器学习等在排放数据收集中的应用,提升移动排放源溯源准确率。

生态环境部牵头,通过推进全国层面的遥感监测,远程OBD监控、排放检验等移动源实时数据采集和联网共享,加快建立道路运输领域能耗与排放在线监测平台。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的提案,涉及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智慧养老进社区、互联网平台数据开放共享、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教育等领域。

其中,第二份提案中,李彦宏提议,加快推动智慧养老进社区,用 科技 让老年人的生活更轻松。

他指出,近年来,多地呈现“9073”的养老格局,即 90% 的老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7% 的老人在社区机构养老,3% 的老人在养老院等机构养老。

但就目前社区情况而言,真正能够系统性开展养老服务工作的还仅限于经济条件较好的部分城市社区。

在社区养老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智能音箱等智能设备既能便利老年人的生活,也能帮助社区实现养老管理智能化,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对此,李彦宏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更多智能设备进社区,拓展和深化智慧养老服务。李彦宏提出了三点建议:

1、加速实现与老年人相关的医疗服务与 健康 管理设备智能化。

2、引导企业扩大适老化智能设备供给,全面普及以语音为核心,结合眼神、手势等多模交互的人工智能助手。

3、依托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在具备条件的城市选择老年人较多、陪护需求较高的社区进行智慧养老试点。

今年两会,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提交了三份提案,分别涉及加强智能 汽车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行业特殊人才认定和激励政策、加快构建智慧城市安全基座等方面。

一、加快构建智慧城市安全基座“城市级网络安全基础设施”。

周鸿祎指出,自 2012 年正式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以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正遍地开花,目前大约 500 座城市已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但目前,我国城市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十分缺乏,不成体系。周鸿祎在提案中指出,现有的网络安全系统大多数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和特定用户建设的,自建自用、功能单一,不具有公共服务属性,难以实现城市级的网络安全整体运营和协同联防。

因此,必须通过集中建设和运营“城市级”网络安全基础设施,以类似于电厂、水厂的公共服务方式为城市提供统一的网络安全服务,以提升城市网络安全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为此,周鸿祎建议:

1、将城市级网络安全基础设施作为智慧城市的标配。

2、开展城市级网络安全基础设施的统一安全运营。

3、以城市级网络安全基础设施为载体进行服务赋能。

二、网络安全行业特殊人才给予认定和激励政策。

近年来,国家成立了众多网络安全学院,用来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但人才缺口仍十分巨大,特别是网络安全顶尖人才依旧十分匮乏。

这些顶尖人才就是俗称的“黑客”,他们通常具有过人的网络安全天赋和能力,在网络安全对抗、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中能够发挥特殊作用。但这些人往往由于学历不高,难以通过正常职业发展途径、成为主流价值观所认同的专业人才。

因此有必要重视这个群体的 社会 价值,采取特殊人才认定和激励政策,使他们得到 社会 和国家认可,鼓励他们更好地发挥专业特长,为国家做贡献;也防止他们流失到其他行业和国家,甚至去做黑灰产。基于此,他建议:

1、要制定专门的网络安全特殊人才认定政策。

2、要对符合条件的网络安全人才给予个人税收优惠政策。

3、要对符合认定条件的网络安全特殊人才予以必要激励。

今年两会,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围绕加强IT基础设施、发展供应链金融、发展职业教育、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提高企业碳中和治理能力等方面提交建议。

一、在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支撑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案。

去年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提出大力发展以数据中心、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推动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然而,当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还存在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均衡、共享不充分、服务单一、能效不高等问题。算力是制造业创新升级不可或缺的支撑,需要更多算力投向制造业,支撑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才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跃升。

为此,杨元庆提出建议:

1、加强国家层面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引领算力基础设施整体有序发展。

2、倡导建设多元化、智能化、高效能的新型算力基础设施,有效支撑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推动制定以应用效能为导向的算力评价体系和评测标准,引导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健康 发展。

二、运用信息技术切实解决老年人困难,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

“银发族”是中国经济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入各行各业,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传统生活方式带来了冲击,尤其是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逐步凸显。

就如何帮助中老年人正确安全使用信息技术,规避网络风险,已经成为“智慧 社会 ”亟待解决的 社会 和家庭问题,杨元庆提出具体建议:

1、产品层面,鼓励企业推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能终端产品。

2、服务层面,统筹考虑各类互联网便民服务的线上线下整合,便利老年人使用。

3、安全方面,加强针对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安全执法力度和个人隐私保护水平,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

此次民盟中央提出了众多提案,其中涉及了人脸识别、社区应急和智慧长江。

一、加快推进人脸识别技术监管立法的提案。

从刑侦到移动支付、智能家居再到 娱乐 类APP,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人脸识别技术迅速广泛应用,搭建起确认由本人亲自实施的验证环境,有效解决电子支付、网络交易、网络申请公共服务等身份安全问题。

但同时,人脸识别技术作为不需要个体主观同意就能采集生物特征信息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人脸识别的风险溢出问题、人脸识别技术的权界问题。

为此,民盟中央建议:

1、建立行业准入和分级管理制度。

2、推进建设人脸识别技术国家标准。

3、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积极作用。

二、提升社区应急能力,筑牢生命安全“前沿阵地”的提案。

社区作为 社会 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突发事件预警、减缓、处置和恢复的关键环节,其防灾应急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公共安全。

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的显著成绩,但从社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来看,仍存在一些短板。为此,民盟中央提出提升社区应急协同能力、社区应急信息处理能力、社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社区应急响应能力、社区应急人才保障能力、社区应急主观认知能力6大建议。

其中,在社区应急信息处理能力建议中提到,加强信息技术运用,通过智能移动终端(App),对社区内实有居民、公共场所及设施等基础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对发现的城市风险隐患,实现电子化上报、动态化跟踪、闭环式管理。

打造统一预警监测平台,对接上级信息平台,提高预警信息传播发布的权威性和时效性。

针对社区公共区域,布设应急广播终端,实现预警动员与实时干预。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围绕应急体系基础、备灾、信息收集与报告、避险疏散等,打造社区“第一响应人”队伍,提升先期处置的能力。

三、建设智慧长江,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2016年,国家颁布《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升到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开展智慧长江建设,对于增强我国水利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流域管理技术手段升级、推动现代智慧水利建设、提升国家水灾害防御和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等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建设智慧长江还存在数据、业务、协同、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问题。为此,建议:

1、加强核心技术自给能力,为智慧长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2、推动数据共享,提升流域治理和公众服务能力,为智慧长江建设发展提供资源和动力。

3、推动水利信息服务市场化,吸引企业投入和参与。

4、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智慧长江公司”为执行主体的建设发展模式,完善智慧长江生态圈。

5、打造智慧长江数据服务平台及产业联盟,盘活长江大数据。

近年来,人脸识别等技术被广泛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胡成中提出生物识别信息管理参照身份证。为此,他建议:

1、有替代方式的情况下不得采集生物识别信息。

2、在公安或网信系统增设专门的数据保护部门。

3、设必要门槛,杜绝任何企业都可染指公民生物识别信息的现状,乃至参照身份证管理办法,原始数据应统一由国家掌控。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因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相对于普通的刷卡门禁系统,人脸门禁使用方便和安全。

一、杜绝陌生人随意进出,强化小区安全管理

老旧小区或多或少存在管理不严问题。贴广告的人、卖广告的人、发传单的人、陌生人的车随意出入,带来很大的安全危险。门禁系统投入运行后,现象明显缓解,但无法真正阻止想要进入的人。门禁卡复制成本低廉,指纹有指纹膜可以替代,只要想进来,什么门禁都不是问题。

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正式启用之前,社区服务中心会通知住户进行身份证信息录入和人脸采集。人脸识别门禁正式启用后,没有在系统中注册信息的人不能自由进出,有效防止陌生人随意进出,进一步加强社区安全管理。

二、提升业主居住环境和体验

小区门禁管理启用脸部识别门禁系统后,解决了旧的门禁卡容易被复制的安全问题。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脸不容易复制。与传统的门禁卡和指纹相比,它更安全,也不容易复制,陌生人不能通过化妆、戴假发、帽子、眼镜和其他方法溜进来。

人脸识别门禁机选择捷易科技,支持黑白名单创建,访客刷脸即可通行,提升访客体验,采用高动态双目多光谱200万人脸识别摄像头,广角度面部识别,远距离快速认证,安全便捷。

一、交通运输

1、物流

所有流动运输中的设备都通过智能标签发送定位信息、设备标识码、状态到物联网中,以便统一调度、指挥。

智能物流系统:是在智能交通系统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电子商务方式运作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智能物流系统: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和相关信息技术解决物流作业的实时信息采集,并在一个集成的环境下,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在各个物流环节中的信息传输,为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客户提供详尽的信息和咨询服务的系统。智能物流系统包括:物流运输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快递汽车)、物流导航、控制、调度。

2、城市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的运输和管理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范围:包括机场、车站客流疏导系统,城市交通智能调度系统,高速公路智能调度系统,运营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机动车自动控制系统等。

无人驾驶汽车:特斯拉。

3、智能停车场

智能车牌识别系统主要是由:摄像头、控制程序、嵌入式硬件和停车栏杆控制系统组成。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配套的停车场,采用人工智能识别、导航寻车系统。包括停车场+车牌识别/卡片系统、视频车位引导+反向寻车+线上打折及缴费系统等,三个区域停车场共计18个车道,约2500个车位。由智慧城市公司打造的智慧停车系统,整合了智能硬件、视频识别、车位引导、室内定位、云平台等技术,实现了便捷停车、线上缴费、车位引导、自助寻车、动态导航等功能。

4、快递。

智能快递分捡系统、智能快递柜。

二、安全系统

1、安防监控

智能门禁系统: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开门。

小区业主应该向物业管理部门反映,比如说街道办等部门,要求物业落实不同意使用人脸识别的业主出入方式。

物业强制要求业主们上传人脸识别信息,身份证件信息,房产证信息是违法的。物业方面应该停止这样强制性的行为,解决业主们对信息安全性的担忧,征集业主们的意见,采取恰当的处理办法,比如通过刷门禁卡、钥匙、密码等手段管理小区的出入安全。

物业方面称是为了防止外来危险人员进入小区。这就是一个幌子,说法站不住脚,相比外来人员进入的危险性,现实情况是一旦业主们的隐私信息泄漏出去,巨大的损失是很难挽回的,因为不管后续采取何种手段,都很难把泄漏出去的信息处理干净让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到那时,业主就会一直面临着被侵害权利的风险。

信息安全有多重要,在这个物联网时代,不用多说了。不能借此破坏本来是为了保护业主安全的好意,反而将业主的隐私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主动泄漏出去,人脸识别系统的开发公司是否具有保密资质,能否承担信息泄漏的风险还未可知,这样急匆匆地决定不由得让人多想,到底是物业方面想要借此节约人力,改善出行的繁琐,还是为了营收呢?或者是人脸识别技术厂商为了及时变现,把这样安全隐患大、功能不完善的设备推广出去,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这是一种丧失良心的做法,是让人可耻的,他们还需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明显的是,人脸识别系统在门禁上的应用是风险很大的,尚没有较好的措施对信息泄漏做出监管和打击,如果放之任之,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认为,作为业主,应该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不被侵犯,与物业部门协商解决,排除人脸识别出入门禁的隐患,采取其他办法出入。

小区和路口摄像头不一定是天眼人脸识别。有的小区和道路上是天眼。小区门口的摄像头主要是为了监控一些非法的人进入小区啊,还有可以就说如果有偷窃行为,遗失行为或者其他行为摄像头的话就可以进行监控,到时候的话可以哦到小区那里进行摄像调空,这是天眼的作用,摄像头记到作用就是实时监控情况

我认为人脸识别确实给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隐患,总体上来说是好处多于坏处的。

人脸识别的好处在于它能够在安防关卡、识别身份的时候起到高效、便捷的作用,相比传统的检验方式,人脸具有不可复制的唯一性,是具有很大的优势的。人脸识别在物联网,手机支付上应用是比较广泛的,高效的支付方式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可以用来享受生活,不必像以往那样,每一大单交易的资金往往耗时几个月甚至半年才能收回,人脸识别给交易的安全性带来了保证。

而它的坏处在于,存储的风险不可控,一旦人脸信息泄露出去,被不法分子拿去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就算最后找到了泄露的人,追回了经济损失,但是泄露出去的信息很难完全抹灭,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发生。这就需要我们在应用的时候多加小心,尽快提升保密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在这方面,我们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就比如,在小区的门禁系统上设置人脸识别,虽然能够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小区,但是业主们的信息保密工作怎么保证,后续的系统维护怎样进行,这方面是不透明的,询问相关物业的工作人员,他们也对此表示不清楚,目前相关部门对此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监管措施,这就让一些小区业主感到很担心,也就出现了一些小区反对安装人脸识别的门禁系统的事情,他们宁愿使用门禁卡、钥匙等老旧的出入设备,也不愿意使用这种需要提供详细的个人信息的设备。那么,问题来了,怎样解决这一可能存在的隐患是人脸识别在今后多方面应用中需要考虑的。

所以,对于人脸识别的安全性,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人脸识别的类型,可以根据采用的识别技术及算法技术来进行分类:

技术上可以分为2D的可见光平面算法人脸识别及3D的结构光人脸识别。这2者的区别是,2D的可见光识别可采用照片即可完成人脸的注册登记;3D的结构光人脸识别则需要在对应的识别设备前面进行3D人脸数据采集建模完成注册登记。

按是否能区分活体可分为普通人脸识别及活体人脸识别。这2者的区别是,普通人脸识别不具备活体判断,照片及视频均可能被拿来识别;而活体人脸识别则多了通过人脸识别算法等对识别对象进行活体检测判断,可有效避免各种欺骗识别。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58778发布日期:2022-06-29 03:2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导航: X技术> 最新专利>电子通信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图像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2道路交通公共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并且加强公民的安全意识也是重中之重,通常在行人过马路或者斑马线时,采用红绿灯、劝导员等方式来对行人进行交通管制。

3现有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以机动车违法信息作为唯一的安全指标,忽视了行人在斑马线上行走可能存在危险行为等一系列重要因素,导致在机动车拐弯时,因视角盲区,难以去判断斑马线上此时的行人通行状况,存在很难去规避的安全隐患。

4因此,提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精准的知悉行人在斑马线上行走状态的问题。

6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包括识别监测模块和提醒模块;识别监测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检测单元和识别单元;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过预定区域的行人图像信息;所述检测单元将图形采集单元所采集的行人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检测;所述识别单元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行人是否处于危险行走状态中;提醒模块安装在斑马线的一侧,并与识别监测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检测单元根据判断结果向提醒模块发送行人在预定区域内的行为信息;其中,图形采集单元对行人图像信息分析检测的具体方法如下:s1:将采集的图像经过灰度化处理后提取预定区域覆盖范围;s2:对s1中获得图像中的预定区域覆盖范围进行标记并构建三维图像矩阵模型;s3:对s2中的三维图像矩阵模型中进行区域划分,并分别对每个区域内的行人动作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反馈给提醒模块;其中,构建所述s2中的三维图像矩形模型的具体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s1中提取图像中的预定区域,令预定区域长度方向实际长度为m,预定区域宽度方向实际长度为n,令m所在方向为y轴,n所在方向为x轴,图像宽度方向为z轴,图像中预定区域的左上角极点处为原点;

步骤2:在三维图像矩阵模型中将m实际长度等分为x份,将n在三维图像矩阵模型中等分为y份,预定区域中的矩阵图像被分隔成若干个长为,宽为的矩形格,并且;其中,所述识别结果至少包括有需要在预设区域行走的行人数量、行人行走路径信息和行人行走速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组。

7进一步地,所述识别监测模块还包括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对处在斑马线及斑马线边缘的行人面部影像实时采集。

8进一步地,判断所述行人数量的具体方法包括:s101:在所述三维图像矩阵中进行第一区域划分,其中第一区域的长度为图像中预定区域的宽度n,在图像中预定区域长度方向上选取长度为n作为第一区域的宽度;s103:定位每一帧进入到第一区域的行人,当任一帧图像中的行人跨出s102中标记的第一区域和预定区域之间的界限,并到达预定区域内时视作该行人需要穿过预设区域。

9进一步地,所述行人行走路径信息的判断步骤如下:s201:选取任一帧图像中行人跨过第一区域界线并处在预定区域上的图像,并在图像中的三维图像矩阵内对行人行走路径进行标记;s202:设定正常状态下单位距离内处在正常状态下的行为路径范围,并与s201中行人行走路径标记点进行比对分析,当判断行人的行走行为是否为异常行走行为。

10进一步地,所述行人行走速度信息的判断步骤包括:s301:选取至少两帧图像中行人跨过第一区域和预定区域界限后位于预定区域上的图像,通过s201中得到的行人行走路径信息得到行人在一定时间段的图像拍摄时间范围内的行走总路程;s302:根据s301中行人的行走总路程,计算得到行人行走速度信息和走完预定区域剩余路程所需时间。

11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有比对单元:将正在斑马线上行走的路人走完斑马线所需时间与绿灯通行剩余时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通过提醒模块发出提醒。

12进一步地,所述提醒模块至少包括有行人提醒单元和车辆提醒单元,行人提醒单元根据绿灯通行剩余时间对行人发出提醒信号,其提醒方式至少包括语音提醒、警示灯闪烁或滚动屏的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车辆提醒单元根据行人当前过斑马线的行为信息得到行人过完斑马线至少剩余时间,并向过往车辆发出提示信号,其方式至少包括语音提醒、警示灯闪烁或滚动屏的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对斑马线两侧的图像分别进行采集,基于图像分析可知晓行人当前通行数量、行人行走路径信息和行人行走速度信息,可通过得出的数据分析并判断行人通过斑马线至少需要多长时间以及行人在通行过程中有没有危险行为,对行人通行行为进行精准的实时监测和把控,通过提醒模块对过往车辆发出示警信号,提醒过往车辆,减少交通事

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控系统步骤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监控系统方法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三维图像矩阵模型建立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区域划分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行人行走路线信息判定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醒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18实施例: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识别监测模块和提醒模块,识别监测模块中包括图像采集单元、检测单元和识别单元。

19图像采集单元优选的采用影像采集摄像头,分别设在预定区域的两端。

20示例1:应用在行人过斑马线的场景中,首先影像采集摄像头分设在斑马线的两端,分别靠近红绿灯设置,对过往行人进行图像采集,采集内容至少包括有行人面部信息、行人数量、行人行走路径信息和行人行走速度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21检测单元通过实时的对图像采集单元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检测,首先需要判断行人是否需要过斑马线,剔除在斑马线范围内短暂停留或不过马路的情况,并将检测结果发给识别单元,由识别单元判断行人的行走状态是否危险或斑马线上是否有行人。

22具体的,对行人图像信息分析检测的具体方法如下:s1:首先通过摄像采集摄像头对斑马线区域进行多次图像采集,将采集的图像经过灰度化处理后提取斑马线的覆盖范围;s2:对s1中获得图像中的斑马线覆盖范围进行标记并构建三维图像矩阵模型;s3:对s2中的三维图像矩阵模型中进行区域划分,并分别对每个区域内的行人动作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反馈给提醒模块。

23值得注意的是,斑马线展示的区域在图像中为等腰梯形状,并且图像大小完全覆盖斑马线所在的区域。

24其中,构建所述s2中的三维图像矩形模型的具体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s1中提取图像中的斑马线,令斑马线长度方向实际长度为m,斑马线宽

度方向实际长度为n,令m所在方向为y轴,n所在方向为x轴,图像宽度方向为z轴,图像中斑马线的左上角极点处为原点;步骤2:在三维图像矩阵模型中将m实际长度等分为x份,将n在三维图像矩阵模型中等分为y份,预定区域中的矩阵图像被分隔成若干个长为,宽为的矩形格,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图像中的矩形格大小不一,但每格的边长均相等。

25而通过上述的判断步骤和方法可以分析并处理所识别的识别结果,首先对单个绿灯通行行程中的斑马线过线人的数量进行判断,具体的判断步骤如下:s101:在所述三维图像矩阵中进行第一区域划分,其中第一区域的长度为图像中斑马线的宽度n,在图像中斑马线长度方向上选取长度为n作为第一区域的宽度;s103:定位每一帧进入到第一区域的行人,当任一帧图像中的行人跨出s102中标记的第一区域和斑马线剩余区域之间的界限,并到达斑马线剩余区域内时视作该行人需要穿过斑马线,需要对这个人继续进行多方面的信息采集和实时关注。

26当经过第一区域的行人仅短暂停留并脱离图像采集面时,停止对该行人的判断,当单个绿灯通行过程中,有过马路企图的行人数量为0,则后续停止图像采集,直至到达下一个绿灯通行过程再进行图像采集。

27首先距离图像采集摄像头最远的斑马线一端为第一区域的长度,并且由斑马线宽度方向作为第一区域的两个宽度,设为长度n,从而第一区域整体的面积为:并且第一区域和斑马线剩余区域的分界线两端的相应坐标为和,当接近绿灯亮时,影像采集摄像头开始工作,对斑马线附近进行图像采集,当绿灯开始时,判断跨越第一区域和斑马线剩余区域之间界限的人数,当未跨越第一区域的行人则不计数,当行人过完马路后,数量逐个减少,可根据脱离摄像范围的数量结合统计的行人数量比对,判断当前行程中还有多少未走完斑马线的行人数量,根据对每人进行速度分析,可知晓当前斑马线上所有行人全部通过斑马线至少需要时间,作为一个重要的安全判断指标。

28其次,需要对斑马线上的行人行走路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令采集的图像中除第一区域外的区域为第二区域,具体步骤如下:s201:选取任一帧图像中行人跨过第一区域界线并处在预定区域上的图像,并在图像中的三维图像矩阵内对行人行走路径进行标记;s202:设定正常状态下单位距离内处在正常状态下的行为路径范围,并与s201中行人行走路径标记点进行比对分析,当判断行人的行走行为是否为异常行走行为。

29在两帧图像中较晚的时间节点时,行人处在三维图像矩阵模型中的坐标为(m2,n2,0),而上一个时间段中的坐标为(m1,n1,0),从而此人处在正常位移过程中的位移最大值为,在这个单位矩形框内,行人的位移视作正常,首先预设单位时间内的行人所能达到的最大行程为l,

当时,视作行人处在正常行走状态中;当时,视作行人处在不正常行走状态中,视作行人行走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30基于此,还可得出行人行走速度信息,通过上述前后坐标,可在三维图像矩阵模型中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可得知该行人在该段行走路程中,最小的位移距离为:通过两帧图像的时间间隔,可得出此人的速度至少为:从图像中还可获取该行人距离通行完整条斑马线剩余行程,根据与上述得到的速度可得出完成整个斑马线行走过程所需的剩余时间,同时在最后的图像拍摄节点时,获取此时的绿灯通行行程中绿灯剩余时间,通过与行人完成整个斑马线行走过程所需的剩余时间进行比对,可得知行人能否在绿灯通行行程结束前到达斑马线的另一面,此时将比对结果向提醒模块发送行人在预定区域内的行为信息,行为信息至少包括有行人通行完斑马线的预测时间。

31而提醒模块至少包括有行人提醒单元和车辆提醒单元,行人提醒单元根据绿灯通行剩余时间对行人发出提醒信号,其提醒方式至少包括语音提醒、警示灯闪烁或滚动屏的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车辆提醒单元根据行人当前过斑马线的行为信息得到行人过完斑马线至少剩余时间,并向过往车辆发出提示信号,其方式至少包括语音提醒、警示灯闪烁或滚动屏的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32在实际应用中,车辆提醒单元与行人提醒单元均设有两个,分设在斑马线的两侧,其中行人提醒单元的展示面可有一定的倾斜,让拐弯车辆能够得知当前斑马线上是否有行人,行人通行至少需要多长时间,对此可进行等待、减速等行为去避免到达拐弯拐点时导致的视觉盲区给行人带来危险的可能。

33示例2:在建立的三维图像矩阵中针对于斑马线长度方向的两侧边界分别向外拓展若干个单位的距离长度,建立第三区域示出模型,在对获取图像进行判断时,设定一定的阈值,当行人过斑马线多次或持续时间的在第三区域内移动,同样的视作危险交通行为。

34进一步地,所述行人图像信息还包括人脸识别单元,用于对处在斑马线及斑马线边缘的行人面部影像实时采集,在行人在斑马线的位移过程中,通过人脸识别单元观察到行人的面部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可与公安道路系统信息共享,当该行人运动中,判断该行人是否存在危险过马路的行为,而斑马线两侧的摄像采集摄像头同时工作,用于对两侧方向通行行人均进行信息采集,以及对人群数量的确定把控,减少重叠等现象,让检测结果更加精确。

35同时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中还可设置有数据中转服务器,将行人违规通行信息通过数据中转服务器上传至公安或交通系统中,违规通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示出的基于判断行人行走路径信息和行人行走速度来得到的是否违规通行,实际应用中,包括闯红灯等违法行为,而在公安或交通系统的对接端口中,至少包含有公民的面部信息、不规范

过马路行为的累积次数和该公民的****,当行人累积的违规次数到达一定的数量时,采用发短信、电话等方式提醒行人通行违规,有危险性,同时可给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发送信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保护意识。

3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上就是关于人脸识别、社区应急、智慧养老......一众科技大佬的两会提案来了全部的内容,包括:人脸识别、社区应急、智慧养老......一众科技大佬的两会提案来了、为什么现在很多小区都在安装人脸识别门禁啊、物联网应用在交通行业有几个领域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