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信息中心改名了

物联网0172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信息中心改名了,第1张

学校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85年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院,正厅级建制。建院之初,学院名广东省科技干部进修学院,主要承担广东省科技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任务,被科技部称誉为“地方继续教育的一颗明珠”。1989年更名为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1996年成为广东省首批举办普通高职教育的院校之一。2001年与珠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珠海校区。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成人高校改制为普通高等学院,并继续承担科技干部培训的任务。2007年学校从广东省科技厅整建制划转广东省教育厅管理。

学校于2008年12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0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3月以“良好”成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7月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确定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校。2016年11月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一流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9年7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0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2022年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6年被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荣誉称号。2016、2017、2018连续三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2018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2019年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2021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 2022年入选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

学校现有珠海和广州两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30000多名,是在校生规模最大的省属高职院校。设有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商学院、应用外语学院、旅游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机器人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财会与金融学院、体育健康学院、物联网学院、管理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设有数字贸易研究院、广东省人才研究所高职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大数据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公民与品德教育研究院等5个科研机构。

学校开设招生专业57个,其中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1个、国家优质校骨干专业11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5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5个,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3个、二类品牌专业14个,珠海市优势学科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人,其中正高职称75人、副高职称325人,博士学位109人、硕士学位843人,专业课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066%。学校拥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团队3个,全国技术能手、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等国家级优秀教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省“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等省级师资团队项目13个,省级特支计划教学名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粤优秀教师、技术能手、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等省级大师名匠54人,珠海市特聘学者、技术能手等市级人才6人。

学校办学条件好,教学条件优。校园面积2012亩,建筑面积6759万㎡。教学仪器设备397万台(套),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0949余万元。馆藏图书180万余册、电子图书数字资源量近16万GB。多媒体教室130间,智慧教室20间。校内实践基地106个,实训室43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0多个。建成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应用人才培养中心1个,省级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0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9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4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学校是科技部、省科技厅、教育厅、人事厅认定的“国家级星火培训基地”“广东科技人才基地”“广东省中职学院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牵头建立了政校行企共同参与,政府主导的区域职教集团——珠海市职教集团,依托职教集团成立了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发挥职教集团的桥梁作用,采用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350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有16家被省发改委立项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单位。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了9个产业学院,企业累计投入4300多万元,校企以现代学徒制、订单班、项目班等方式培养万余名学生。

围绕学校重点打造“互联网+科技特色”的发展定位,学校成为广东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示范校”。学校深化科研放管服改革,通过建立以“标志性成果库”为成果导向的科研与社会服务机制、完善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的培育机制等措施,推动了学校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发展。构建了以“软件工程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广科三一海工协同创新中心”和“广科Mi众创空间”3个国家团队为代表的50个协同创新中心团队,构建了以国家“软件技术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代表的24个科研创新和技术服务团队,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学校加大国际合作办学,2017年取得招收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资质,2018年获“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2019年中法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正式备案,2020年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授权学校成为“认可雅思机构”,2022年获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

学校招生“进口”旺,现每年面向全国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收全日制在校生10000人左右,广东省录取的新生均为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考生。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和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开展中高职衔接、自主招生、现代学徒制等多形式分类招生,以及本专科协同育人试点招生工作。毕业生就业“出口”畅,总体就业率均达98%以上。

近三年,学生获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奖项500余项,其中国际级5项;由政府部门主办的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200余项,含国家级7项、省级一等奖81项。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移动应用开发”和“软件测试”赛项获国赛一等奖。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连续三年全省排名前列,2021年我校共获93个奖项,排名全省第二名。2019年亚太信息通讯大奖赛手机控制的智能探测小车项目获冠军。2019、2020、2021年连续三年获得FIRA机器人世界杯大赛冠军。

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脱颖而出,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成绩,受到社会广泛好评。如2011届毕业生聂云宸创办喜茶品牌,进入福布斯2018年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单;2012届毕业生朱荣创办珠海京天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被珠海耗材行业协会评定为国产耗材行业40周年杰出贡献企业;2018届毕业生林仲坚,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2019届毕业生胡智文,作为广东省唯一入获全国“劲牌阳光奖学金”特别奖暨“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2021届毕业生吴健鸿,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21届毕业生霍世童,创办药品智能溯源平台,获一项新型发明专利、两项软件著作权,获国家级奖项一项、省级奖项七项。

学校秉承“厚德、高能、求实、创新”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

一、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在哪里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地址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广汕一路297号,该校是由广东省林业厅主办、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

二、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介绍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是广东省教育厅主办,201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其前身是创办于1953年的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广东省林业职业技术学校。

学院坐落在享有“花城”美誉的广州 市,占地612亩,毗邻华南植物园,地铁6号线“龙洞站”上盖。学院是广东省“文明单位”、广州市“花园式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单位、全国“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更是华南地区具有鲜明林业生态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逐年提高,现有教职员工380人,高级职称者占比近40%,在校生人数近7000人。现任党委书记为张方秋研究员、院长为廖金铃教授。

学院立足林业生态特色,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以培养林业生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技能、彰显特色”为办学理念,构筑“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下设生态工程系、风景园林系、园艺系、环境艺术设计系、经济贸易系、生态旅游与文化系、信息工程系、基础教育部等8个教学系部。所有课室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学生宿舍和课室均配备空调,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拥有400米8跑道标准塑胶运动场、室内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学生运动设施齐全。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专业建设。现已开设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会计、文秘、环境艺术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等25个专业。依托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广东林业职业教育集团、广东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国家花卉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广东省花卉协会、广东省湿地协会、广东园林学会、店长职教集团等机构拓展了8个协同育人平台。拥有广东现代林业公共实训中心等省级实训中心和平台3个,建立了园林技术、信息技术等校级实训中心6个,园林制图、3D模拟导游、3D打印、林业3S信息技术等实训室20多个。成立了森林培育研究中心、植物有害生物防控与生物环境健康技术研究中心、南粤风景园林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等首批3个校设研发机构。

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操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现代制造学院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制造学院是由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省机械研究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于2003年创建的一个独具特色的二级学院。现代制造学院设有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业设计、玩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6个专业,在校生共1979人。

现代制造学院自创建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三瞄准”的办学方向,即瞄准社会需要,瞄准培养目标,瞄准就业岗位;“三全新”的办学模式,即全新的办学途径,全新的管理体制,全新的定向培养。通过几年的合作办学,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举办了“首届现代制造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 (2004年10月),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2005年广东省第二届大学生金工创新设计大赛”,获得两项一等奖;参加“粤港六省大学生金工创新设计大赛”(2005年),获得一等奖;该作品还申请国家专利权,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2005年学生代表队参加由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广东省首届大学生CAD/CAM软件应用竞赛”,获团体第一名,两名学生获一等奖、五名学生获二等奖。教师代表队参加由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2006年广东省高校数控技能大赛”,获教师组(数控铣床)一等奖和三等奖、大赛团体三等奖;在“第九届广东省金工研究会和第三届广东省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造竞赛” (2007年9月)中学生金工作品获得一等奖,参加 “中南六省及港澳地区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造竞赛” (2007年11月)获二等奖。这种“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及由此取得的成绩在2006年12月国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评估中得到了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认为办学模式有所创新。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是于2004年月由计算机系和电子系合并重新组建而成。分院现有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动漫专业等八个专业和一个与著名培训机构——NIIT(印度)合作的嵌入式教学点。另外,新成立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将于2007年暑假开始招生。分院有专职教师67人,兼职教师38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33人,中级职称39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的25人。

在“明德、笃学、砺能 、自强”院训的指引下,信息工程学院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为重点,倡导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从领导到员工都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放在首位,重视专业教学,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学院拥有一支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的教师队伍,副高职称以上近20%。同时,采用“师资混编”方式,聘请30余名来自电子、信息类行业企业的工程师分阶段为学生兼职授课,使专业教学更贴近于企业与市场的要求。

学院拥有“兴森快捷人才培养基地”、“数字家庭、数字安防人才培养基地”、“CISCO认证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信景电子商务系统开发基地”、“NIIT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还有单片机与EDA、单片机与PLC、电子工艺、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30余个实验(训)室。

学院依托广州科学城、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岭南科技园”的优势,与园区企业进行实验、实训、实习合作,与七喜控股有限公司、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信景技术有限公司等近40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合格毕业生可直接对接园区企业的人才需求。

为了应对三网融合智能化家居时代的到来,学院与“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深度合作、联合开办“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引入基地设备和技术培训体系,搭建一个教、产、研的多层次多元化平台,同时按企业模式在学校内建立实训环境,由企业承担核心课程的教学,双方共同成立管理委员会,强化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并依托基地的企业资源,确保“应用电子技术”学生的就业。

艺术与传媒学院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下设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音乐表演五个专业十个专业方向。

学院建立了以企业公司高层、设计总监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业设置紧密融合市场和企业需求。重点专注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能力训练,坚持“教学一体化”,突出对学生职业专门技术与核心技能的培养。学院与珠三角多家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类公司企业合作,并建立了长期有效的“校内外实业基地”,历届毕业生们均获得实习部门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就业率连年达到优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师46人,80%教师来自广告设计、装饰艺术服装设计、美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音乐表演等行业企业翘楚,中高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评员7人。

外语外贸学院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始建于1993年,2004年正式称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学院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学理念,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时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学生在校三年内能熟悉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程序,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发展。外语外贸学院分设商务英语、商务日语、文秘(英语)和旅游英语(酒店管理)四个专业。学院确立了“以语言为基础,以实践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朝着鲜明的特色高职高专方向发展。

学院师资队伍朝气蓬勃,现有专兼职教师8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有16人,中级职称教师有9人,初级职称教师有34人,外籍教师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39%。

学院抓住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突出职业素质教育,以培养国际职业人为己任,拥有高水平的中外师资队伍,采用灵活多样的的职业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外语人才。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教团队中,有懂中国功夫的美国哲学博士、有自愿为学生补课令人尊敬的日本校长、有在加拿大英语教学工作经验丰富的教育专家、有热爱摇滚的乐队鼓手、有笑容阳光的时代潮人、还有在美日韩各国学习生活多年的海归。有了他们的帮助,口语学习更地道,出国留学更轻松。

学院拥有多功能语音室7座,2个无线电发射台,已经新建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外贸业务实训室、欧美情景模拟实训室、日语情景模拟实训室和同声录入和翻译实训室。这将使学院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又上一个台阶。同时,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学院已经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有30家,为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和真实环境。

学院还专门开展具有英语特色的课外活动,如英语角、日语角、英语沙龙、原声**欣赏,口语大赛、英语手抄报比赛、万圣节、圣诞节、女生节、十大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又提高了学生英语能力,学院还办有自己的刊物《岭南英语园地》,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学生的就业率百分百,多数同学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博雅教育学院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博雅教育学院现有教职工37人,兼职教师23人,专兼职教师最多时高达67人。院长由学院副院长 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峻(副教授)兼任,副院长石丽媛(讲师),办公室主任张江南;博雅教育学院下辖五个教研室:政法教研室主任贾中华副教授;数学教研室副主任钟学军副教授;语文教研室主任张奕兰副教授,体育教研室主任骆刚高级教练(副高职称),大学生健康教育教研室副主任刘琼芳(讲师)。博雅教育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高、中、初级职称教师搭配,是一个团结、敬业、和谐、开拓的集体。

博雅教育学院教师承担着全院28个专业,37个专业方向近万名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的授课任务。数学教研室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效果优良,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已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投身精品课程建设;政法教研室的“两课”教学采用全国统编教材,全面实行多媒体教学,开辟学生校外学习基地,并开始组织模拟法庭、社会调查等教学活动;语文教学生动活泼,重在应用,侧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在保证大学生体育达标与教学、训练的基础上,正在向“兴趣体育”发展,推动“全民健康”活动;大学生健康教育教研室致力于全院大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发展。

医药健康学院

医药健康学院成立于2002年,原为药学系,2004年9月设置为学校的二级学院。学院以培养我国医药行业生产、营销、管理等高等技术应用型急需的专门人才目标,面向省内外招收高等学历教育国家任务生。

学院现设有药学专业,分为应用药学、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医药经营管理四个方向。现有专兼职教师5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人11、高级工程师 3 人,讲师 13人,工程师3人,助教 15人。副高以上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423% ,其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50%,双师型教师占434% 。

学院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已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医药、食品、化工行业的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连续几年就业呈现供不应求的势头,学生就业后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多数学生实习期间就被破格录用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医药健康学院教学条件优越,设有药物制剂、药物检验、药理学、药物化学、生物制药、中药、医学营养等多间实训室,配置有液体联动罐装机、旋转式压片机、胶囊填充机、颗粒自动包装机、滴丸机、制丸机等制剂设备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溶出度检测仪等检验仪器,可开展配套的实验、实训、综合实训。在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学院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与企业合作申报一系列国家级、省级教研或科研课题,现已获得省级以上教研和科研立项八项。

学院已与65家大中型企业签订了 “校企合作协议书”,这些企业大多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医药、食品、化工科研、生产单位,还有医院、医药商业公司、连锁药店等,为本院开展参观、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创造了条件。学院与广州香雪制药有限公司、中国海王星辰药店连锁有限公司、深圳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国内外上市公司常年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多数毕业生已成为企业骨干员工或企业老板。

学院成立了以广药集团下属企业、科学城周边知名医药、食品、化工企业专家为主要成员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积极推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按“2+1”模式合理设置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高职教育特色鲜明。

学院已与八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养人才。还与企业合作组建了创业公司和生产性实训基地,以真实的工作任务训练学生,着重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学院教学改革力度大,核心技能课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以“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组织教学。

学院现与台湾元培科技大学开展“交换生”合作项目,与南方医科大学、广东药学院开展“专升本”合作项目,与知名医药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学生的继续深造和技能提高提供平台。

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现设有工商企业管理、国际商务、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金融保险、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出版与发行九个专业。经济管理学院有一支学历、学位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梯队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 6 人,中级职称 21 人。有一支责任心强、蓬勃向上、具有团队凝聚力的辅导员队伍。

管理学院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最早成立的二级学院,师资队伍、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实训室、校企合作等方面都较为成熟与完善;学院坚持“教、学、做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依托广州开发区、珠三角等多家企业进行实训实习;专注于培养职业素质高尚、职业技能精湛,有创新精神的现代服务业实用型的“职业人”和有创业人格、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创业者”和家族企业“接班者”,力求成为华南地区中小企业家的“黄埔军校”。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8名,其中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占近70%,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60%,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占近70%,其中有曾任大型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营销策划总监和企业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证券公司的投资理财专家、律师和会计师等

设计运用“教学——实训——实习——就业”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倡导创新创业实践理念,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商学院

商学院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二级学院,现有行政班级70个,学生3594人。设有会计电算化、国际商务、金融保险、市场营销四个专业,教育与管理突出高职特色,以“培养职业素质优良、职业技能精湛、具有创新精神的真正实用的职业人”为己任,致力于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实用型商学院。

商学院拥有一支具有企业实战经验和丰富高职教育经验的专职教学“名师(导师)”队伍,其中高级职称17%,博士、博士后5%,中级职称及硕士研究生以上达75%,“双师素质型”教师达60%。

各专业建立了以企业专业人士、高层管理、知名教授为主的专业管理委员会,在各专业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吸纳各位专家委员的可行性意见,使商学院的专业建设更贴近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

商学院拥有与教学配套的校内实训场所,包括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国际商务谈判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金融模拟实训室、市场营销模拟实训室等。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为创建新型的培养“真正实用的职业人”基地,商学院不断开拓校外实习基地,现已与省内近六十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组织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学习、锻炼,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岭南香港铸业学院

岭南香港铸业学院”是由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与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合作共同组建,是继“岭南中兴通讯3G学院”之后,我院跨越粤港两地,学校与行业协会深度合作的一大项目,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粤港两地铸造业发展提供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发挥双方优势、合作共赢。

“岭南香港铸业学院”的成立将成为压铸制造业的“黄埔军校”,为培养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渠道和发展事业的平台。同时也为铸造行业的技术人才提供学习新技术的场所,为铸造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宣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岭南香港铸业学院”的先期教学运作由学院下属二级分院现代制造学院承担,该院是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省机械研究所CAD/CAM国家重点实验共同组建的,与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和广东省模具协会有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是我院校企合作办学的典范,作为2006年学院迎接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特色项目,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该分院于2003年创建,由最初的几百人发展到今天近2000多人的规模。

压铸行业作为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业,广泛支持和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如汽车、电器、电子通讯、机械、航空、造船、建筑、玩具等——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给压铸行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提出了紧迫的用人需求,也为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岭南香港铸业学院由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香港压铸及铸造业总会、广州市今明科技有限公司,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共建,合作三方派出人员共同管理。

香港铸业总会下属企业会员单位400余家,会员单位中有一批颇具规模的业内一流公司和上市公司,包括国内顶尖、乃至世界一流的压铸厂、全球最大的压铸机械制造商以及领先的压铸材料供应商等。岭南香港铸业学院的开设,开创了跨越粤、港两地,学校与行业合作培养国际化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先河。

学院面向珠三角、港澳地区压铸制造业,特别是香港压铸及铸业总会的下属企业,培养掌握压铸生产工艺技术,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星力量动漫游戏学院

星力量——融合知名高等职业学院与知名原创动漫游戏企业双方资源的动漫游戏学院,秉承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18年的办学理念,深度融合广州千骐动漫有限公司“创意、技术、服务、品质”的企业文化,实现合作“办学、育人、发展、就业”,着力打造中国最顶尖的动漫游戏原创人才,面向个人及高校提供专业的动漫游戏人才培养服务。

采取高度企业化的培训模式,由广州千骐动漫有限公司联合广东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以真实动画片制作项目支撑教学平台,由企业导演、编剧、制片、原画师、动画师等组成实力师资团队,实现培养目标与行业要求的“零距离”,打造最具实战经验的动漫游戏人才,提供360°全方位推荐就业服务。

融动漫行业实力师资,以知名企业项目实战,遵照动画产业真实流程,实施行业标准化训练,打造中国最顶尖的动漫游戏原创人才。

岭南中兴通讯3G学院

岭南中兴通讯3G学院成立2010年4月初,目前有两个专业,分别是3G移动通讯专业、网络工程及信息技术专业。3G学院限招350人,其中招收文科生100人,理科生招收250人

3G学院专业课程的教学主要由中兴通讯NC教育管理中心的企业师资承担。公共课程由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承担,其中副高职称以上12人,中级以上43人,博士1人,硕士30人,有企业背景的25人,来自电子信息行业的企业兼职教师近30人。

采用订单式培养教学模式。院依托3G产业中三大核心技术设备生产企业之一的“中兴通讯”,引入“中兴通讯SMART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为学院学生创造出与企业相似的模拟职业环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设计、职业学习,彻底解决大学教育和行业需求的知识错位问题。

订单式校企联办是岭南中兴通讯3G学院最大的特色,学院针对3G技术职业岗位需求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培养,学生通过完成实际工程项目,积累实战经验并建立数据库供后续师生分享,实现岭南“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打造岭南中兴通讯3G学院成为中国3G教育行业的风向标。

以上就是关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信息中心改名了全部的内容,包括: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信息中心改名了、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在哪里、物联网已经说了好几年了,现在发展状况如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