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变局!蒸发400多亿后,京东的未来在哪里

物联网0175

京东变局!蒸发400多亿后,京东的未来在哪里,第1张

2018年,京东市值在离最高点蒸发400多亿后,股价最低时缩成了一个拼多多。在遭遇了一系列“黑天鹅”后,京东掉队了吗?还能重回高光时刻吗?京东的未来又在哪里?

2018年,我们观察到一系列切换赛道的故事。

在家电领域,彩电大王TCL剥离彩电业务,瞄准三星,对标京东方,显示器面板成为TCL核心业务。

阿里巴巴创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发力芯片领域。

华为发力5G车联网平台,欲在自动驾驶这个产业链上分一杯羹。

雷军在小米年会上表示,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5年内投入超过100亿。小米要丢掉速胜论,打持久战!

这一年,马化腾提了三个著名问题——关于新零售的、关于产业互联网的、关于ofo死亡的,引发业界深度思考。

这一年,阿里、腾讯、百度、小米、京东都不约而同调整了组织构架。

就在周一,中国2018年重磅经济数据出炉:GDP突破90万亿大关,GDP增速66%。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几天前透露,2018年,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

这一系列动向都在说明一件事,新的产业周期和消费周期来了。每一次迭代,都会淘汰很多既得利益者。而换道超车时,原来很成功的,不代表以后也会成功。股价缩水并不能代表什么。在换道期,判断一个企业有没有掉队,关键看未来战略规划是不是符合新的产业周期,看大势把握得准不准,能否顺势而为;考验的是企业从头学起,快速迭代的能力。

那么,在新一轮产业周期和消费周期下,京东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徐雷首秀:电商经济“慢时代”到来

这几天,京东商城、京东数科、京东物流分别召开了2018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在京东商城年会上,京东商城CEO徐雷说,过去一年,是京东 历史 上内外部环境变化最剧烈的一年。

2018年12月21日,刘强东亲自签发京东商城组织架构调整公告,多达10位高管将跳过他直接向京东商城轮值CEO徐雷汇报。各大业务整合重组,确定了前、中、后台的组织模式,这使得纵向垂直一体化的组织构建迭代到积木化的前中后台。原三大事业群总裁王笑松、闫小兵和胡胜利继续担当要职,同时一批业务能力突出的高管升任中、前台的负责人。

这家拥有强烈创始人基因的公司,在经历十几年高速增长后,进入大变局时期。徐雷说,互联网人口红利、网络零售红利消失,“增量”变得很难,在饱和的存量市场,竞争会更加残酷。

而年会透露的最重要信号是,京东商城要以客户为中心迎接四个变化,第一条就是从单纯追求数字,到追求有质量增长的变化。

“这四大变化,每一项都不亚于对于组织进行彻底重写,尤其是超过3万人的大型商业组织。这个过程会异常痛苦。”徐雷说。

更多的品类、更高的商品质量、更快的配送速度、更省钱,更……这是去年双11,徐雷在总结电商10年时,对未来电商平台走向的一个判断。

潮水退去,并不是说电商经济不行了,而是存量竞争时期才是真正高手过招的时候。经济高速增长时,企业最佳策略是扩张;经济放缓时,把东西做好才能走得更远;没有增量时,存量竞争会更加激烈;存量竞争激烈时,自然会倒逼品质提升。

徐雷这番话,是对电商经济“慢时代”的正确判断,采取的也是最正确姿势。

目前正是年货购置高峰期,不妨来个小测试,你可以在几家电商平台试试,看谁家的年货更全更优质,谁家的快递服务更快更棒?

京东与华为、阿里、腾迅PK的王牌是什么?

任正非说,应对未来的挑战,大家都在找路,但如果慢慢找来找去找不到,追兵也就到了。

这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决定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经济发展的变量是什么?

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创新?

2018年,阿里和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上都进行了巨大投入。2017年,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广东,要深度再造ET工业大脑。

阿里凭借ET工业大脑向工业互联网进军。现实是,中国工业信息化水平很多还在20,25时代,带有C端基因的互联网巨头进军工业互联网,推进速度绝对不会像消费互联网那么快速,而它的复杂性也远超想象,一不小心就可能沦为一个卖云的了,这就和初衷大相径庭了。

那京东未来发展的变量靠什么?

在1月19日召开的京东物流2019年展望大会上,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说,物流行业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

这话不是指京东物流开放业务在2018年收入远超目标,同比增长超100%的漂亮成绩单,而是指物流业到了一个 历史 最好机遇期。

2018年11月,召开的一场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鼓励 社会 资本参与到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确保全 社会 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明显下降。

2017年,中国 社会 物流总费用达121万亿,占GDP比例146%,尽管这一数值已经五连降,但依然是发达国家2倍。如果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带来万亿级新增效益。

这一方面通过现代物流和供应链体系变革,推动制造业降本增效,产业升级。在人口红利消失后,传统行业终于走到必须依赖效率红利,依靠每个经营环节更精细化、数字化来提高人均产出的时候了。

另一方面,这个号召 社会 力量广泛参与的中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将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云计算一样,成为新的 社会 基础设施。

一场新的“铁公基”建设势必会掀起,但这和之前政府主导的“4万亿投资”截然不同,在市场主导下, 社会 物流这个碎片化行业要高度集中化,要有带头大哥出来整合资源,以高度集中化,规模化推动 社会 物流成本降低。

这个时候,京东物流进军 社会 物流,做大做强自己,是最好时机。传统电商物流只有4000亿,而整个 社会 物流高达12万亿规模,这也是京东“B计划”的最佳的战场。

去年10月举行的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王振辉就说,未来得供应链者得天下。未来5-10年,京东物流将构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目前已经建立起京东供应链、京东快递、京东冷链、京东快运、京东跨境、京东云仓六大产品体系,为 社会 提供全面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

这个GSSC体系一旦建成,将成为整个京东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2018年,京东物流服务客户总数超过20万家,其中合作费用上亿元以及上千万客户近百家;还上线个人快递业务;获得高瓴资本、红杉、招商局、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等多家机构总计25亿美元的中国物流行业最大单笔融资;同时京东物流还密集投资了20多家智能物流领域的 科技 公司。

在海外布局上,京东在泰国建成东南亚地区最先进、最完整的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在印尼建成当地最大的电商物流网络。

京东物流目前估值852亿人民币,它在10年时间快速搭建起一个巨无霸,也真正说明,物流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中国物流门槛很低,但水很深,只有深度扎根探底,才能站稳脚跟。这个赛道上现在扎满了巨头,顺丰、菜鸟,盖洛普、传化、京东……京东物流如何加深加宽护城河,如何在供应链创新上发力,2019年将是关键一年。

进军智慧城市,靠谱吗?

智慧城市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同样也被视为新的 社会 基础设施之一。

整个智慧城市的规划规模有多大?粗略统计4万亿!建设投资6000亿!全国超过500个城市都在建智慧城市。

为什么智慧城市这么热?因为它几乎融合了目前所有最先进技术,物联网、5G、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 如果不到这里抢吃技术红利,抢吃政策红利,还去哪里?

在这个赛道上,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到场了。阿里和腾讯至少在上海、重庆、雄安等城市正面交锋过。现在,在获得国家政策红利密集轰炸的海南自贸区,两家又狭路相逢。

京东在智慧城市领域入局较晚,但步子迈的相当快,其核心能力是城市计算。2018年2月,京东成立城市计算事业部,并请来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做了12年城市计算业务的郑宇执掌这一全新部门。

我们可以把京东城市看成一家创业公司,来看看它成长速度多快——

基于京东城市计算平台的“城市操作系统”的大数据和AI能力,京东城市在为北京、上海、广州、雄安、南京、成都等30多座城市,提供交通、规划、环保、能源、城市信用、公共安全、电子政府7大领域的智能城市解决方案。

这个“超级大盘”上,处处是血拼的硬仗。目标选择上,京东城市直奔各大厂商激烈角逐的新一线城市;建设模式上,既推出了福州三坊七巷“信用城市”这样的“单品爆款”,又有宿迁这样的“烟囱改造”模式,还有雄安这种“顶层设计”模式。

京东城市还集结了一个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领衔、超强版院士阵容的京东智能城市研究院,加速产学研的效率和速度。

这个快速发展的业务板块现在归在京东数科旗下,但从组织构架上,京东城市整合了整个京东集团在电商、物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在集团内部属于一级事业部,其战略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承担了京东战略升级重任的京东数科,2018年实现赢利,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科技 服务收入比2017年翻了3倍。京东数科目前已完成B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300亿。

2018年9月,京东金融改名为京东数科,强调 科技 输出,专注于数字 科技 服务。京东数科CEO陈生强表示,京东数科最终要形成系统的金融 科技 能力和产业数字化能力,这将是京东数科的核心能力。

科技 在京东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京东2017年会上,刘强东明确提出:“ 未来12年京东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 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京东用于技术研发投入达345亿元,同比增长超96%,2018年前三季度技术研发投入864亿元,已超过2017年全年的665亿元。

2019年,以区块链、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金融 科技 会变得更成熟,这也为京东数科爆发式增长奠定底层逻辑。

从刘强东到徐雷,变局是必然。如何应对未来产业巨变,如何在群象中突围,让我们静观其变。

三年前正式进军房地产的京东,在阿里于2020年宣布进军房地产市场数个月后,于2021年初宣布第三代智能房产上市。

中国社区发展20年

智能+人居阶段已来临?

在京东智能社区20首发大会上,中国房地产协会冯俊会长指出,中央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为房地产下一阶段指明总体发展方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他表示,房地产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功能和质量落后于市场需求、生产方式粗放、资源浪费、 健康 保障不足等问题,因此,房产数字化,智能家居、线上交易、居所拓展和信用建设,成为房地产行业转型初期的重要落脚点,通过逐步数字化,从安全、功能、到 健康 、舒适,最终达成消费者对美好居所的全方位期待。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永刚和副秘书长尚治宇表示,20多年来,中国的社区从简单的模拟社区、数字社区、智能社区、到越来越注重 健康 与宜居的绿色智能社区,实用性和呈现形态不断变迁,如今终于来到智能+人居的融合爆发期。

京东宣进军智能社区

智能社区20系统首落东莞

当前,国内不少企业纷纷涉猎智能人居、智慧家庭、智能社区。京东则于1月8日宣布智能社区20系统全国首发。这也是京东继2017年进军房地产行业后,又一次在房地产产业链上的重大举措。

销售称,在京东智能社区20系统的房子,不用空调,都有恒温、恒湿、恒氧、隔热、降噪、净水等功能。在室内多个功能空间,均设有魔镜或京鱼座智能屏,对着系统呼叫“小京鱼”,就能自及时联动大数据,找到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

据称,京东在智能社区里打造4大无人 科技 ,采用无人快递、无人巡检、无人岗亭、无人清洁等系统 ,打造全国首个末端快递配送无人化社区,全国首个实现天地一体化安防巡检社区,首个实现机器人清洁社区等等。

京东物联网解决方案与产品部负责人表示,京东智能社区20打造了1+2+N的生态服务模式(1朵社区云,2个能力基座:智能物联网平台、生活服务平台,N个社区场景物应用)为房企伙伴和社区管理者提供完整的社区应用SaaS系统。

京东方面表示,京彩未来家能够引领第三代智能房,通过ITOP三大核心技术,运用京东智能化,绿色 科技 建筑、零甲醛装配式内装,可达到全天候、全空间的家庭互动;无论春夏秋冬,室内可屏蔽外界物理参数,主动提供24-26 的宜居环境;无论想如何改变装修风格,都能24小时随装随住,让 科技 极速驱逐装修带来的有害物质。

大咖论楼市

房地产两大动力是双循环、新基建和城市群

当天峰会上,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出席现场并分享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数据洞见和趋势研判。

任泽平指出,基建政策在五大维度的创新,通过新领域、新地区、新方式、新主体、新内涵等的综合创新,支撑了房地产市场。他提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

“因此,虽然房地产在近期遭遇土地政策和金融政策是缩减,但人口流动整体呈现稳定不可逆的‘都市圈化’”不仅中国,世界上几十个国家上百年的人口大迁移均印证都市圈化的趋势。他认为这是能够吸引人口快速流入的城市的胜利。

据悉,2016-2019年,全国经济最活跃的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年均人口净流入分别为69万、61万,从都市圈看,人口流入排名靠前的主要是广佛肇、深莞惠、杭州、上海等等。现在,大湾区核心城市之一的东莞,在政策扶持、 科技 红利、以及城市人口流入量居高的多重优势下,其房地产市场也焕发城市活力。

2022年7月6日,阿里巴巴和京东同时传出消息,两家互联网顶流大厂各自与国电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这次合作非同一般,从合作方国电投的“咖位”上就能体现出来。我国共有五大电力央企——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华电集团和大唐集团,在营收和资产等指标上,国电投常年位居第二或者第三位。此外,国电投还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企业。

在这次合作中,京东和国电投将以共建综合能源生态体系、共创数智化供应链为目标,主要围绕县域综合能源、数字化升级、物资采购、智慧物流、能源供应、碳中和规划、产业生态等领域进行合作;阿里与国电投将在“新能源”和“数字化”结合提升生产力、“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战略机遇研究与技术创新等领域进行合作。

简单来说,京东与国电投的合作偏向用供应链能力为能源企业“赋能”,阿里则偏向以数字化能力帮助国电投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力等等。

合作也是相互的。在互联网公司助力能源行业的同时,也将收获回报。比如,国家电投将在运营减碳、价值链减碳、带动生态减碳等方面助力阿里巴巴的“碳中和”目标。

“从人类使用能源的 历史 来看,电力与互联网一样都很年轻。”阿里巴巴在公布与国电投达成合作的消息时写道。

这场“年轻”的合作,为什么会在此时此刻达成呢?

详解阿里、京东、国电投合作

就在这次合作协议公布前半个月左右,2022年6月20日,国电投发布公告,显示阿里、京东分别以18亿元和117亿元,中标其天枢云、天枢一号、电投云建设等项目。

其中,天枢云是一个工业物联网平台,根据国电投的要求,应具备设备连接、边缘管理、终端控制、应用商店以及数据统一、汇聚、转发等功能,还要搭建国家电投集团和其各级下属单位之间互联互通、多层联动的智慧物联底座,对外提供端到端在线智能化的云上能源服务,数字驱动三网(能源网、政务网和社群网)融合;

天枢一号是一个综合能源管控与服务平台,由国电投发布于2021年,集成了能源监视、调控、预测、分析、运维等9类功能;

电投云是一个企业私有云,全面建成后,将具备逻辑集中、物理分散、应用灵活、组件标准等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电投将集团级数据中心放在了贵州的贵安新区,以支撑其私有云。这里也是腾讯、苹果、华为等企业数据中心的所在地。

其中,阿里拿下的是电投云和天枢一号(服务器型)项目。这也不难理解,目前,阿里云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云计算厂商。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的202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份额数据显示,阿里云排名全球第三、市场份额为955%,连续六年实现份额增长。

京东收获的是天枢云和天枢一号(网关型)建设项目,由京东 科技 负责实施。京东 科技 是京东集团对外输出技术的渠道,在AI、云计算等领域有着比较强的技术实力。

由此可以看出,在6月底阿里、京东中标数字化转型大单后,7月初国电投宣布和阿里、京东进行合作,也是“顺理成章”的。但其合作范围远不止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一个很重要的合作领域是物流。

其中,京东物流与国家电投上海能源 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向国电投综合能源生态体系注入供应链优势能力,就光伏领域的产品仓储、配送、安装、运维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全力推进县域清洁能源布局,共建县域综合能源一体化物流服务网络。

可以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在不久之后的未来,乡镇农村的单位、工厂或者居民,可以在网上下单订购光伏发电产品,短时间内就能收到由京东物流配送的货物,并快速组装、并网发电,就像在京东上订购家具家电那样。

能源企业转型,少不了互联网大厂

能源巨头们和互联网大厂之间的合作,其实早有伏笔。

2021年1月26日,国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就曾到京东 科技 参观调研,并与京东 科技 CEO李娅云进行座谈交流。

当时的报道称,国电投方面参观了京东视界、京东无人装备、京东无人超市、京东线上线下门店等。在随后的座谈中,“双方就京东 科技 支持国家电投数字化转型,国家电投支持京东集团清洁智慧用能、率先“碳达峰”“碳中和”,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智慧城市、智慧园区、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达成共识。”并且“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合作对接机制,抓紧开展具体对接,争取尽快落地见效。”

阿里巴巴和国电投的接触稍早一些。2020年8月18日,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总裁张建锋等一行人,来到国电投总部拜访了国家电投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双方就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与产业融合、数据平台建设等业务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

互联网行业的数字化实力和供应链能力,是能源企业在新能源时代迫切需要的。特别是2021年底,国资委对央企“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规定: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要达到50%以上。

当前,国电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已经超过了60%,已经提前完成了国资委的规定。其中,遍布各个县城、农村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贡献良多。2021年12月,国电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覆盖的县域破百个。在国家和各地政策的不断支持下,县域屋顶光伏产业还将继续深入发展、普及。

为了实现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更强的供应链能力,帮助能源企业将光伏的触角伸向县域、村镇基层。这正是在自营供应链上积累深厚的京东所擅长的。

而在数字化转型上,国电投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天枢一号”综合智慧能源管控与服务平台,促进能源网、政务网与社群网“三网融合”。而互联网公司在云计算领域有着持续投入,技术经验丰富,也能在短时间内拿出面向B端客户的解决方案,因此是能源大厂数字化转型的较优选择。

互联网大厂为何“拥抱”能源大厂?

互联网大厂涉足能源行业,并不是最近一天两天的事。

阿里和京东,都在物流领域进行过光伏发电的布局。从2018年开始,菜鸟物流就利用仓库屋顶的空间布置光伏电站并网发电。2021年菜鸟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州增城园区、东莞清溪园区、杭州下沙园区等6个园区的光伏发电项目年发电量超过2500万度,大致相当于节约了一万吨煤炭;2021年,京东完成在12座“亚洲一号”智能产业园安装了光伏发电系统,还将用3年时间搭建1000兆瓦光伏发电能力,为京东85%智能产业园提供绿色能源。

与电力、能源系统的直接合作,互联网大厂在近年积累了一定经验。

比如,阿里云和蚂蚁金服早在2015年,就和南方电网下属的深圳供电局共建“互联网+”城市电网服务;京东零售曾经中标过国家电网2019年度办公物资采购项目,京东以企业业务的方式,向全国各地的几十家国电单位提供智能采购方案,服务国家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数字化建设。

随着时间的推移,互联网公司和能源行业的合作不断向深远推进。

2020年,京东为陕西省属能源国企陕煤集团搭建了“运销云”,促进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帮助陕煤业务流程缩短了40%、煤炭运输效率提升了30%、服务器成本下降了30%以上,助力煤炭的高效、绿色、清洁利用;

同年,国家电网一口气与阿里、腾讯、百度等41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几乎囊括了所有“顶流”互联网大厂,并发布了围绕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十大任务”;

2022年6月,腾讯云发布了“能源连接器(Tencent EnerLink)”和“能源数字孪生(Tencent EnerTwin)”两款能源自研产品,其中“能源连接器”打通了企业微信、腾讯文档、微信小程序等大量腾讯系应用,便于应用在各类有人场景;“能源数字孪生产品”为能源产线打造1:1生产模型,帮助客户实时监测运行状况,起到节能减排和提升故障预警能力等作用。最近,腾讯也与国家电网等能源巨头达成了合作。

在C端市场增量见顶之时,发力以能源行业为代表的B端赛道,成为了互联网大公司的普遍选择。一方面是因为能源赛道前景广阔,有数据表明,单单国家电网在2020年一年,投资电力信息化的资金就达4605个亿;另一方面,助力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是互联网大公司承担企业 社会 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看来,做传统行业的B端生意,对于互联网大公司来说是一件既能得到实惠,又很有面子的事情。

再加上能源行业和“双碳”紧密相连,特别是能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占了碳中和市场相当大的部分,助力能源行业的数字化,也有助于互联网大公司进入碳中和市场。碳中和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分析,未来30年为达到碳中和目标,近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规模,就将达到100万亿元。

从公益的角度看,互联网大公司与能源企业的合作,也能帮助其达成承诺的“减碳目标”。

比如,京东在2020年提出“到2030年,京东的碳排放量与2019年相比减少50%”的总体目标;阿里巴巴2021年发布碳中和行动报告指出,阿里将于2030年实现自身碳中和,实现上下游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减半,且在15年间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这些宏伟蓝图的实现,必然需要在自身和合作伙伴身上一笔一笔勾画。

受制于能源企业的相对封闭性和业务复杂性,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仍对互联网公司在进一步进入能源行业的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但不论如何,此次阿里、京东与国电投的合作如果能顺利落地,一定能为互联网大厂拥抱“能源大厂”开一个好头。

本文源自刺猬公社

以上就是关于京东变局!蒸发400多亿后,京东的未来在哪里全部的内容,包括:京东变局!蒸发400多亿后,京东的未来在哪里、叫板马云刘强东进军科技地产,宣布打造第三代智能房、阿里京东“喜提”国电投,互联网大厂为何“拥抱”能源大厂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