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陈心语 学号:21009102266 书院:海棠1号书院
转自: 从智能音箱发展,看智能家居的未来(ofweekcom)
嵌牛导读
智能音箱是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产品类应用与载体,随着智能音箱的迅猛发展,其也被视为智能家居的未来入口。究其本质,智能音箱就是能完成对话环节的拥有语音交互能力的机器。通过与它直接对话,家庭消费者能够完成自助点歌、控制家居设备和唤起生活服务等操作。
支撑智能音箱交互功能的前置基础主要包括将人声转换成文本的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技术,对文字进行词性、句法、语义等分析的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技术,以及将文字转换成自然语音流的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TTS)技术。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智能音箱也逐渐以更自然的语音交互方式创造出更多家庭场景下的应用。
嵌牛鼻子人工智能运用于智能音箱及智能家居。
嵌牛提问人工智能在智能音箱及智能家居中有什么运用呢?
嵌牛正文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智能家居发展的文章。
科技的发展,引领着时代的进步。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而提升。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等技术的出现,万物互联、智能家居等新生活方式也开始进入人类的世界。
由技术的组合进化而产生的智能设备,让万物互联、智能家居等生活方式逐渐成为现实。而在如今热谈的万物互联、智能家居领域,智能音箱或许可以说是覆盖率较高的智能硬件之一。据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智能音箱和带屏音箱出货量已经达到了1.51亿台。而从智能音箱产品的发展过程,我们或许可以看清智能家居的未来。
中心化:“ 入口论” 炒热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最先兴起于2014年,亚马逊的Echo音箱首先将语音交互与音箱结合,让音箱实现了打电话、定闹钟、查天气等功能。语音交互的方式为用户带来新的体验,亚马逊也凭借最先入局的优势,一直占据智能音箱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
我们可以发现,最开始的智能音箱,只是传统音箱的创新产物。Echo也是亚马逊在Kindle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再次进入硬件领域的试水作。在2014年Echo音箱大火之后,国内最先出现的跟随者,也是像亚马逊一样的电商平台。2015年,京东与科大讯飞合作推出叮咚智能音箱。
早期叮咚智能音箱由于先发优势,也在国内的智能音箱行业占据过市场第一的位置。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叮咚智能音箱销量占国内的2/3,但是只有10万台。后来,随着小米、阿里、百度等竞争对手的出现,叮咚智能音箱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同时,随着小米、阿里、百度等企业出现在智能音箱行业,智能音箱行业与智能家居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智能家居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1984年,美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栋将空调系统、电梯、防火防灾等各子系统计算机相连的智能建筑;1994年,比尔盖茨将灯光、暖通、家电等集成在电脑系统中,建造出智能化豪宅。在这一阶段,智能家居距离普通人很遥远,存在于概念当中,引人向往。
随着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智能家居已经可以在某些产品上实现,搭载蓝牙、传感器、WiFi、自动控制等技术的智能设备开始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智能家居进入了单品智能设备时代。
企业总喜欢押注未来,根据技术的发展,可以判断未来智能家居一定会出现,且其中一定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此时,关于智能家居数据、流量“入口”的争抢成为了企业押注未来的关键。
在人们对智能家居的“入口”设想中,智能门锁、智能电视、路由器、智能音箱等产品都可能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在这一“入口争夺战”中,智能音箱明显取得了上风。
一方面因为在美国,智能音箱的普及率极高,已经有了先例证明智能音箱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智能音箱相较于智能门锁、智能电视、路由器等产品而言,使用频率高,使用门槛低,更有利于培养用户的智能家居使用习惯。
为了给以后的智能家居生态做铺垫,以阿里、百度、小米为首的三家企业,在智能音箱领域疯狂补贴,通过价格优惠吸引人们购买。小米小爱音箱、小度智能屏、天猫精灵的很多产品售卖价和成本价相差不远,或是低于成本价售卖,为的就是用补贴换取流量。
“做硬件不挣钱”,似乎成了“互联网思维”驱使下的企业共识。而这一做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18年起,中国智能音箱的市场竞争格局维持着三强争霸局面,2020年阿里、百度、小米在中国智能音箱市场份额超过95%。不愿意拿钱补贴的叮咚音箱,则彻底消失在智能音箱行业。
智能音箱的火热,离不开各企业对智能家居的控制入口、流量入口、数据入口争抢,而从智能家居的“入口争夺战”中,也可以看出彼时企业对未来智能家居入口中心化的判断。
去中心化: 场景为主的智能互联时代
智能音箱在智能家居入口争夺战中,通过补贴的方式虽然获取了用户,但做智能音箱并不赚钱。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占据国内智能音箱市场前三名的企业,都颇具互联网思维。从其他角度探索智能音箱的盈利方式,是这些企业的“拿手好戏”。
恰逢“场景大于流量”的说法甚嚣尘上,企业纷纷通过构建场景来增加某些产品的商业价值。智能音箱企业也逐渐开始构建场景,增加盈利渠道。以国外亚马逊的Echo智能音箱为例,Echo依托亚马逊电商业务,推出语音购物功能,成为亚马逊电商业务的有力增长点。
国内企业们也各展才能,小米智能音箱有米家生态链,小度智能屏有百度的搜索、信息流等优势支撑,天猫精灵则可以依赖阿里旗下生态,每家都在凭借优势寻找适合自己的盈利方式。
各家的智能音箱连接自家或是合作伙伴的智能家电,深入客厅、厨房、看护、教育等场景,探索如直播课、售卖智能家电等盈利方式。智能音箱还与做内容的APP合作,例如喜马拉雅一类的音频APP、QQ音乐一类的音乐APP、51talk一类的教育APP、爱奇艺一类的视频APP等,做会员一类的增值服务业务。
此外,阿里、百度智能音箱也曾探索过TO B业务,与酒店合作,打造智能酒店。最近,小度甚至推出了一款可旋转屏幕的智能屏产品,准备将手机高频使用的短视频、购物、K歌等场景搬到智能屏上。
在智能音箱产品都在构建场景寻找新的盈利渠道时,智能家居也从之前的单品智能设备时代,走向以场景为主的智能互联时代。
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居家场景的不同,智能设备的结合方式也就不尽相同。智能家居内含客厅、厨房、阳台、卧室等场景,用户又有着热爱运动、热爱休闲等多种个性,能精准满足用户场景需求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
当智能家居进入以场景为主的时代时,传统家电厂商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在智能家居领域。
智能家电在智能家居场景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多么智能的智能家居场景,家电还是要完成其本身的职能。所以海尔、美的、海信、格力等传统家电企业,自然也不愿放弃智能家居带来的机会。
有很多家电企业开始为用户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以海尔智家为例,甚至专门推出场景品牌三翼鸟,搭建智家体验云平台,根据用户画像,为用户提供衣食住娱等方面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随着场景为主的概念深入人心,人们发现,智能音箱的入口价值正在减弱。厨房场景下,拥有大屏+语音+WiFi等功能的智能冰箱完全可以胜任多数情况;客厅场景下,智能电视似乎成了中心。
智能家居进入以场景为主的智能互联时代,通过各个场景之间的协同共同构建出全屋智能,淡化了“中心”,或者可以说形成了多个“中心”,智能家居在这一时代主要特征是去中心化。
未来的智能家居: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并存
现在我们其实处于以场景为主的智能互联时代,智能家居的未来必将会在技术的组合进化中到来。而在分析智能家居的未来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一部分,智能家居是物联网(IoT)的一部分。
智能音箱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其组成部分都是硬件+软件。智能家居、物联网同样是由硬件与软件组成,硬件中最重要的是芯片,软件中最重要的是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管理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需要处理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控制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等,操作系统可以说是物联网时代的神经中枢。
智能音箱厂商不惜低于硬件成本价出售智能音箱的原因,除了押注未来、抢占入口之外,扩大智能音箱背后的物联网系统受众,收集数据让系统变得更加智能,也是原因之一。
三大智能音箱厂商背后,是阿里的Ali OS、小米基于小爱开放平台推出的Vela OS、百度的对话式AI操作系统Duer OS,而这些操作系统中的数据、使用者数量,是企业吸引其他智能设备合作伙伴的关键所在。
想要在智能家居中分一杯羹的企业,都想建立自己物联网系统,打造出自己的一套标准。除了以上三家之外,还有苹果的Siri OS、华为的鸿蒙OS、谷歌的Fuchsia等物联网系统,美的、格力、TCL等家电厂商也曾涉足物联网系统。
由于标准不同、控制方式不同,导致如今的智能家居行业过于分散,人们可控制的智能设备有限,就像小度智能屏控制不了米家家电。物联网系统的割裂,导致现在人们智能家居场景体验的割裂,智能家居停滞不前。
当下各个厂商因为商业利益导致智能家居难以向前发展,那么未来的智能家居究竟是如何的呢
在笔者看来,未来的智能家居,智能设备可以借助技术,建立用户画像,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智慧化服务,进入主动智能阶段。智能家居对待用户的指令,应当像人类的反射弧(感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一样。
智能家居设备通过各种感应式传感器接收信号,通过网络、传感器传输信号,具有人工智能技术的操作系统在芯片内处理信息,再通过网络、传感器向各个智能设备传出信号,进而执行操作。
基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发现,智能音箱一类的智能设备就像是人类的器官一样,承担感应器、效应器一类的工作,智能家居并不存在单一入口。在入口方面,智能家居是去中心化的。
刘慈欣科幻小说中《三体》曾描绘过这样的画面:执剑人罗辑在冰冻185年后于危机纪元醒来,地球科技基础物理方面因智子的封锁停滞不前,应用物理却突飞猛进,感应式显示屏、感应式可穿戴设备无处不在,机器服务网络也无处不在。
如今的智能音箱可以接受人们的语音信号,而随着柔性屏、传感器等技术的发展,感应式传感器在家中或许会无处不在,可以接收人们语音、手势信号,甚至可以是脑电波。
智能家居入口的去中心化,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们在智能家居场景体验上的去中心化。人们在家庭场景内,应该是无论处于任何位置,都可以体验到智能家居带来的便捷。就像美国漫威**《钢铁侠》中的场景,钢铁侠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在家中无论在何处都可以被唤醒,家中各屏幕中的信息也可以根据手势操作。
不过,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还是要有的,便于人们对各个设备查看、控制。功能控制中心化,但控制中心的分布却是去中心化的。随着柔性屏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家庭场景下的任何位置,都应该可以调出控制中心。
而承载操作系统的芯片,在笔者看来,应该是去中心化与中心化特征并存的。
物联网因为分成多个设备,每个设备中的芯片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天生是去中心化的。华为近日发布的鸿蒙系统,就是分布式物联网操作系统,可以调用各个设备的芯片,来进行互联操作。
当下的物联网对芯片的算力要求较低,去年1.51亿智能音箱销量中,有五成是联发科旗下的芯片;三星也曾提出过利用旧手机的芯片和传感器,将旧手机变成物联网设备。
但是未来随着传感器、智能设备的增多,智能家居场景下产生的数据也相应的增加,智能家居推出单独的芯片来处理智能家居内的数据可能性会大些。
在芯片内的操作系统,一定是去中心化的。以手机系统为例,无论是开放的安卓,还是封闭的苹果,对于开发者来说,都是去中心化的。智能家居操作系统对于开发者、合作伙伴、智能设备来说,自然也是去中心化的。
另外,在物联网大环境下,现在的智能手机是智能家居场景与其他场景之间信息交互的控制入口,未来或许会出现更适应人们使用习惯的移动设备,替代智能手机。
未来的智能家居,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特征并存的。智能设备分布去中心化,用户的场景体验去中心化,功能控制中心化,控制入口分布去中心化,芯片集成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并存,操作系统去中心化,智能家居与整个物联网环境的连接中心化。
结语:
智能音箱是智能家居的“排头兵”,从其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智能家居在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
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3.3万家经营范围包含“智能通讯、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家装”的企业,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占比高达87.39%。
智能家居中蕴含的商业利益让各个企业趋之若鹜,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如今标准不一、体验很差的局面,但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希望真正的智能家居,早日到来。
建议您:
1、检查路由器网络是否正常;
2、确认音箱所在位置WiFi信号强度在3格及以上;
3、关闭路由器防蹭网或MAC地址过滤;
4、使用手机建立热点连接尝试。
补充:
小爱音箱mini是小米公司研发的智能音箱,可以播放音乐、电台点播,还能提供相声、小说、脱口秀、教育学习、儿童有声读物等众多内容。只需通过与mini版的语音交互就可操控家里的所有物联网设备。
2018年3月27日,小爱音箱mini发布,官方售价169元。
主要功能
基本功能:包括新闻、天气、闹钟、倒计时、备忘、提醒、时间、汇率、股票、限行、算数、查找手机、百科/问答、闲聊、笑话、菜谱、翻译等。
其它功能:小爱音箱mini可以播放音乐、电台点播,还能提供相声、小说、脱口秀、教育学习、儿童有声读物等众多内容。还能控制小米电视、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等小米及生态链设备,也可通过小米插座、插线板来控制第三方产品。
外观特点
小爱音箱mini体积小,高度仅有50mm,便于摆放,支持蓝牙41与24G WiFi无线连接。只需通过与mini版的语音交互就可操控家里的所有物联网设备。
在苹果HomePod开始销售后,笔者也透过友人取得美国地区销售的白色款HomePod,并且与手边Google Home、亚马逊Echo,以及听得懂中文的小米AI音箱使用体验做比较。
跟Google Home、亚马逊Echo一样,苹果HomePod并未在第一波进驻中文等语言市场,仅先以英语使用为主的美国、英国与澳洲率先上市,虽然不少人质疑苹果已经在Siri内加入众多国家语言,但与Google Now、Google Assistant的使用差别相似,原因就在语音指令比对模式不同,例如过去比对方式是从使用者口说内容转译为文字,再透过文字比对方式解析使用者实际需求,进而从资料库内找到合适的回应内容,但在HomePod内的Siri则是建立在深度学习模式,因此许多互动模式必须从基础开始训练,因此苹果初期仅先以较多人使用的英语介面进入市场,一旦建立更成熟的语意分析学习模式之后才会扩展到更多语言市场。
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Google Home,虽然过去Google Now已经可以听懂中文应对,但在Google Assistant则仅先对应英语、德语两种语言,甚至在去年才开始加入支援日语、韩语、义大利语与西班牙语。而对于中文支援方面,即便比对资料相对丰富的Google也认为要让数位助理「理解」中文语意并非简单之事,其中涉及中文有更复杂口音、用语,甚至不同地区名词也不尽相同,因此要让Google Assistant听得懂中文,同时能够理解中文字句中所代表含意并不容易。
不过,相比西方国家以英语为基础理解中文句型用法,由猎户星空与小米合作打造的小米AI音箱,其中所搭载的数位助理服务-小爱同学,或是阿里巴巴打造的天猫精灵,由于开发团队原本就熟稔中文用法,因此可以轻易地在程式架构中依照特定句型、关键字词设定触发条件,并且透过深度学习方式持续训练,进而可完整对应正常互动模式,例如播放使用者可能偏好聆听歌曲,或是精准推荐邻近符合使用者预算的餐厅,但在整体语意理解方面则仍以资料比对为主,可能还无法代表数位助理已经能完全了解使用者操作需求。
目前包含苹果HomePod、Google Home、亚马逊Echo、小米AI音箱或天猫精灵都还是需要透过关键字句唤醒数位助理「聆听」,另外在前后句提问连贯部分,似乎除了Google Home已经可以针对特定提问内容给予进一步回答,例如询问欧巴马是谁之后,还可以接续再问他的太太是谁,而无需再透过「Ok,Google」指令唤醒,同时也无须再重复先前提问内容,但现阶段HomePod、Echo或小米AI音箱都还无法实现这样的应用模式,但预期日后将会陆续加入。
设定难易度、隐私问题
若以开箱后的设定难易程度来看,苹果HomePod应该是最简单就能完成配对的智慧喇叭,但目前仅能透过iPhone或iPad进行设定,不像其他数位喇叭可以同时对应iOS与Android平台装置,但通常会购买HomePod的人理论上应该不少都是苹果产品爱好者,或许难度其实不算太高。其他数位喇叭设定过程其实也不会太复杂,但笔者当初在设定亚马逊Echo时候却面临连线始终不稳定情况,最后将所有设定重置才顺利解决,而Google Home与小米AI音箱则是配合App操作即可顺利完成设定。
而在个人隐私方面,目前Google Home、Echo都已经开始加入可识别不同身分用户声音的学习模式,但苹果HomePod现阶段还没有支援此项功能,因此所有资料识别、判定都会以最初设定HomePod使用者的iOS装置为基准。就苹果先前说明,强调并不会HomePod待机情况下随时监听使用者起居生活,只是现阶段「个人化要求」设定内容可能会导致任何人可轻易透过声控指令朗读完成设定HomePod的iPhone或iPad上存放资料,但预期日后苹果将会对此部份做调整。
音乐播放
就智慧喇叭重点使用功能,自然就是可以透过内建扩音元件播放音乐,并且朗读回复使用者提问内容或查询资料。在笔者手边持有的智慧喇叭里,不可否认地HomePod有相对较好音质表现,毕竟苹果在内部放置7组波束成形技术原理的高音喇叭,以及一组4吋高动态低音喇叭,使得HomePod整体重量高达25公斤,相比Google Home、Echo都重上许多,而体型相对也较大,为了在紧凑的内部空间塞进更多元件,苹果更在HomePod导入特殊导电螺丝,借此缩减不必要的线路占用空间,但相对地也让HomePod拆解维修难度提升,也难怪整体维修费用高出不少。
就音乐播放感受来看,HomePod确实与Apple Music有相当好的搭配,除了在设定过程会自动导入使用者iPhone或iPad上的Apple ID与Apple Music在内资讯,也能透过Siri指定播放特定歌手的某一首歌,但现阶段还是要用英语指令下达操作,因此如果碰上歌手、歌曲都是中文的话,HomePod不见得能正确判断。另外,使用者也能下达诸如「play romantic music」,或是「play some hard rock band music」,系统就会依据使用者的Apple Music歌单、偏好内容做挑选。
至于能否播放其他第三方App歌曲?就苹果开放资源来看的话,其实是可以的,但主要还是看第三方App厂商是否针对HomePod使用模式做优化,否则就仅能透过AirPlay方式播放内容 (HomePod无法当做一般蓝牙喇叭配对连接)。
而HomePod在去年发表时的主打功能-两组HomePod配对输出及多房间串流播放,现阶段可能还要再多等一些时候,而播放新闻内容功能部分则没有太大问题,大致上与Google Home、Echo相同,仅能先以美国地区新闻为重,这部份也跟天猫精灵、小米AI音箱主要播报内容均源自中国境内资源的情况相同。
播放音质相比之下,HomePod整体表现确实比Google Home、Echo、小米AI音箱还要好,但从消费者报告评测结果则直指HomePod音质表现不比Google Home Max与Sonos One,原因在于HomePod相对过分强调低频输出,反而忽略高音表现细节,但从笔者实际聆听感受来看,除非耳朵特别挑剔,或是偏好聆听特定人声、乐器声音强调为主的音乐,否则HomePod的整体聆听感受已经可以满足许多人。
数位助理互动
以目前来看,HomePod内建6组阵列麦克风确实能提升从任一方向唤醒Siri的使用模式,但相比内建7组阵列麦克风的Echo则是少了从顶端收音效果,而相比仅有两组阵列麦克风的Google Home仍有较好收音效果。不过,除非家里空间十分宽广,否则依照笔者在20几坪的空间内都能正常接收声控指令。
除了语意理解差异如前文提到部分,HomePod内的Siri基本上可以透过英语询问在地天气、翻译结果、设定闹钟、透过iPhone传递简讯,但暂时还无法直接对接完整台湾在地资讯,形式比较像是「拿着观光书来台旅游的外国人」,例如跟Siri说「Happy New Year」,反而会被回呛「the new year starts on Jan 1」,甚至请Siri说个笑话的话,也会被质疑用英语说的笑话是否听得懂。
不过,若是询问附近有什么推荐餐厅的话,Siri其实是可以抓到台湾在地餐厅,只是推荐内容恐怕不是一般在地人会去的高价餐厅。而这样的情况,其实也会发生在亚马逊Echo身上,原因在于未能与在地服务、资料库串接所致。
类似的情况,Google Home由于可以顺利接上使用者个人的Google帐号,因此推荐与回应内容不算离谱,甚至也能查找网页资讯,因此若日后Google在台开放销售Google Home的话,或许在衔接使用难度不会太高。至于会讲中文的小米AI音箱,虽然可以流利地透过中文查找各类资讯、或是播放特定歌曲,但由于资料库还是要连回中国境内,因此有可能会发生今天提出播放特定音乐的需求,却在几天后才正确执行播放的窘境,原因可能在于指令执行与实际反应时间因网路连接问题兜了一大圈,同时服务内容也可受限中国境内使用,导致无法正常运作。
[embedded content] 数位家庭应用智慧喇叭的另一个重点,自然就是串接家里的物联网环境。以HomePod使用模式来看,自然本身也隶属于HomeKit设备之一,因此整体设定相当简单,同时完成设定后也能取代Apple TV成为居家连接中枢,并且增加可透过Siri声控操作功能。
比方说,过往必须透过Apple TV当做中枢,并且配合iPhone使用Siri的情况,日后仅需透过一组HomePod即可完成。但在操作过程依然指能使用英语下达指令,同时连接设备名称、所在地点也必须一并调整为英语才能正常运作,例如HomePod放置地点为「客厅」的话,在操作介面就必须改为「living room」等称呼。
至于连接设备自然仅能支援苹果自有HomeKit连接协定装置,目前在台湾地区应该还不算难找,只是品项可能还没有十分多元。
但从多家制作的智慧喇叭连接应用来看,其实也可以反应目前物联网应用迟滞不前的原因,就比方亚马逊Echo与Google Home,虽然目前加入串接合作的品牌装置不少,但使用者却很难透过亚马逊Echo直接唤醒与Google Home连接设备,除非借由云端服务绕一大圈建立连结,但对于一般使用者可能就会太过复杂。而包含HomePod仅支援苹果自有HomeKit连接协议,小米AI音箱也与小米旗下生态链装置有较高连接相容表现,甚至仅对应中国地区贩售设备连接使用,因此对于希望透过不同智慧喇叭串接完整数位家庭应用的话,现阶段恐怕还不太适合。
讲了这么多,到底要买哪个好?
其实这个问题现在很难说,毕竟苹果HomePod、Google Home、亚马逊Echo与小米AI音箱各自串接不同应用生态链,同时也对应不同的服务内容,因此主要还是看使用者个人需求为主。不过,如果家里都是以iOS装置为主的话,自然还是建议买HomePod有较高整合功能表现,但如果希望有更好的物联网应用表现的话,则还是建议选择Google Home或亚马逊Echo (但这两者目前对于Android平台似乎有较好整合性)。
至于如果希望感受中文亲和力 (同时也不介意北京腔调互动)的话,小米AI音箱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只是许多应用服务、连接设备都必须改用中国版本,恐怕会比较麻烦。
HomePod简单开箱
可以使用
可以选择相应的蓝牙或者蓝牙mesh ,或Wi-Fi协议的智能设备进行连接。为小米音箱连接无线网,选择无线连接的用户名之后,输入对应的密码即可。
绿米是智能家居和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以智能设备、大数据和增值服务为核心的智慧生活服务平台,让人民生活更加方便,使生活更加智能化。
以上就是关于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之智能音箱及智能家居全部的内容,包括: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之智能音箱及智能家居、小爱音箱总是离线怎么办、比一比/苹果HomePod与Google Home、亚马逊Echo、小米AI音箱选谁好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