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网关的作用有哪些

物联网0175

物联网网关的作用有哪些,第1张

物联网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设备,可以实现感知网络与通信网络,以及不同类型感知网络之间的协议转换,既可以实现广域互联,也可以实现局域互联。若是具备设备管理功能的物联网网关,用户还可以通过物联网网关管理底层的各感知节点,了解各节点的相关信息,并实现远程控制。

总之,物联网网关是重要的物联网设备管控中心,可以用于接收物联网设备无线信号,也可以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管理。网关可用于人流数据采集、固定资产管理、环境温湿度监测以及电子价签管理,适用于商超、展会、机场、实验室、农业大棚、仓储库房、医药库房、食品库房、展览馆、博物馆等的环境部署。

物联网网关用途广泛,比如云里物里的蓝牙智能网关除了可以接收iBeacon、传感器、资产管理标签等信号外,还能管理控制MTag电子价签。

宏桥高科利用IoT技术,打造一个万物互联、信息共享、智能控制与管理的城市物联网运营管理综合服务系统。系统可与宏桥智慧云盒协作,对接各类智能硬件,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管理运维城市范围内的物联感知设备。提供一系列市政服务治理解决方案,例如智慧停车、应急管理和智慧文旅等。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如下:

智慧城市管理就是要利用物联网、移动网络等技术感知和使用各种信息,整合各种专业数据,建设一个包含行政管理、城市规划、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社交等综合信息的城市服务、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管理运营体系涉及公安、娱乐、餐饮、消费、土地、环保、城建、交通、水、环卫、规划、城管、林业和园林绿化、质监、食药、安监、水电电信等领域。还包含消防、天气等相关业务。以城市管理要素和事项为核心,以事项为相关行动主体,加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政府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优化重组,推动管理体制转变,发挥服务优势。

智慧医疗利用物联网和传感仪器技术,将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的有效地连接起来,是的整个医疗过程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医疗使从业者能够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学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诊断,并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会诊、临床智能决策、智能厨房等功能。

同时,它还可以惠及医生,整个医疗生态系统的每个群体(如医学研究人员、药品供应商和保险公司)。建立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信息集成平台,整合医院之间的业务流程,共享和交换医疗信息和资源,跨医疗机构还可以实现网上预约和双向转诊,这使得社区的“小病”社区、大病住院、社区居民的康复就医模式成为现实,极大地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真正做到了以患者为中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这种生活习惯的转变,是物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大家能够更轻松、更便捷、更智能地处理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上的一些事项。智慧社区便是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社区中的体现。那么智慧社区结合物联网技术是怎样的呢?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社区中又有哪些应用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智慧社区结合物联网技术是怎样的?

1、智慧社区的模块化

1)信息系统集成。在社区里,我们将重点放在社区内的模块化信息技术和社区信息孤岛,信息内容模块化的形式,因此做到社区相互间的数据共享,提升系统服务力。

2)设计生态设计。跟着探析目前我国自然环境环保学、材料学专业之类的这学科的产生,不断将生态设计的管理理念带入到社区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3)网络化。在当今的智慧社区,处处有网络,并借助网络推广智能设备,保障社区人员生活的便利。

4)设备倾向于智能化。在科学技术,向着网络化方向不断发展,提升人与物的综合处理,促进社区设备向网络化未来发展。

2、网络化社区生活

1)智慧社区应用与建设规划对于社区生活服务住户居民,现已影响到家电、娱乐、照明、安防、电表和其他层面。

2)保障社区特殊人群进行正常工作生活。由于疾病或者有所不同年龄等诸多原因,导致社区部分住户居民生活难以自理。带入新一代技术性后,综合一站式服务、远程遥控等模式,降低特殊人群对于生活的危险性,确保特殊人群的安全。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社区中有哪些应用?

1、全域的视频监控系统

兼容不同视频的厂商的监控前端设备,可以移动端APP随时查看视频、电子围栏、对接公安综治平台、AI识别分析,在社区部署人脸抓拍摄像机,通过后台AI分析,识别陌生人的行动轨迹通知物业管理人员、电动车上楼,电梯安装AI摄像头识别电动车,一旦发现异常自动报警。

2、智慧停车系统

停车场管理:进出场管理、收缴费、对账结算、发票处理及增值运营服务等等。车库灯光也是智慧照明,车来灯亮,车走灯暗,进出口车辆识别,自动开闸,根据停车时间缴费,区分出“业主位”、“访客车”、布控车等等。

3、无感通行门禁系统、对讲系统

社区出入一卡通系统、云对讲。人脸识别机,人脸闸机实现业主通行、云访客,进出人员全抓拍。智能呼梯,室内主机呼叫电梯,梯控。

4、应急系统

通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安防,监测等多个系统的联动,从而建立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系统,并提供数字化的预案。这样当小区发生突发状况时,系统就能第一时间发出响应,并做出智能化的决策,并实现实时远程的指挥。

总之,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社区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相信对于我们居住的环境,大家都希望是更舒适、更便捷、更智能的。智慧社区通过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恰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实现我们大多数的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技术会有更加多的应用,可以实现每一个人的需求。

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操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谢邀!刚好最近看到了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也得知5月13号到15号在重庆将举办2019年的中国云计算和物联网大会,下面是我收集到的资料:

新一代物联网(以下简称“物联网”)是全球第二套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能全球兼容运行互联网,是由我国多个机构历时20多年潜心研发和实用化而来。我国已经自主建成物联网1条母根,13条主根(N-Z根),开始向全球提供IP地址,并能全面寻址、域名解析,实现跨国界、跨语言、跨系统的通信。

2014年12月4日,经过世界各国多年竞争博弈后,ISO/IEC国际标准组织在其发布的未来网络国际标准中(国标委外函[2014]46号)正式确认:由中国主导未来网络的《命名与寻址》、《安全》等核心标准的制定,并由中国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目前,中国新一代物联网是唯一符合“国际未来网络标准”的计算机通讯网络,代表着新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英文只有26个字母,分别被中美各13条根服务器占用(首字母索引),导致世界上难以产生第三套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

新一代物联网抛弃了传统互联网的底层架构及缺陷,其网址基本长度为256位(预留至1024位),其中保留128位用于兼容互联网,实际新增2^128个有效网址,能满足未来700年发展的网址需求。未来太空移民时,再启用预留的网址。物联网采用先认证再通讯、地址可加密等新技术,有效解决互联网的安全架构缺陷。

(新一代物联网应用场景图)

新一代物联网真正实现了万物互联(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IoT),其能为带电的物分配一个专属静态IP地址,可通过网络进行解析和联结;也能给不带电的物分配一个专属的物联网编码(RFID电子标签),可通过网络进行解码和查询。我们可以把物联网编码理解为一个简单的IP地址,其对应的是一串简单文本构成的信息链。例如一个苹果,消费者扫一扫其物联网编码,就能显示这个苹果相关的种植、施肥、采摘、包装、售价、发货、运输、签收、购买者、相关日期等信息链。一些厂家宣称已研发出不用IP地址的IoT,这些都是伪IoT,原理无非是构建一个类似聊天群的通讯系统,为每个设备分配一个号,通过添加好友的模式进行物物联结。这些伪IoT只能在自己的软件系统内运行,一旦跨系统,就无法互联。

我国建设和使用物联网,不仅可以节约巨额的互联网使用费,还可以向全球输出更具性价比的物联网服务,进入互联网最具价值的领域,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随着物联网的建设和使用,我国将能对网络进行大幅度提速、降费,惠及广大人民和企业,极大促进我国网络应用市场和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由于互联网是虚拟的,极其容易被利用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和网络攻击。近年来,利用互联网虚拟特性进行诈骗的事件层出不穷。另根据中国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抽样检测显示: 2011年,有近5万个境外IP网址作为木马或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参与控制了我国境内近890万台主机,其中有超过994%的被控主机,源头在美国。新一代物联网通过先认证再通讯、网络地址加密等新技术,可以有效打击电信诈骗和抵御网络攻击。未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经济(如国家数字货币)的关键应用,目前还只有新一代物联网具备支撑能力。

截止目前,新一代物联网在系统技术、知识产权、国际标准、国家政策、软硬件、服务能力等方面都已充分准备就绪。新一代物联网商用平台已经落地,开始为商用物联网提供根服务、IP地址发放、域名解析等底层网络服务。

物联网平台指AloT产业链中负责连接的网络,承担着将终端设备、边缘、云端连接起来的职责。随着AloT产业发展,物联网设备数量快速增加,设备种类、设备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更灵活的无线网络连接能力将是市场的必然选择。

目前全球有超过 600 多家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参与主体数量有很多,主要可以区分为通信厂商、互联网厂商、IT 厂商、工业厂商、物联网厂商、新锐企业。每种类型平台功能特点略有不同。

通信厂商主要包括运营商和通信设备供应商。如ctwing物联网市场,联通物联,中移物联,主要特点是汇聚电信能力和互联能力,向合作伙伴提供统一规范的服务。以ctwing为例,将物联网与5G、AI 、边缘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并基于中国电信CTWing50打造的物联网一站式购物平台,成为中国电信物联网产业生态的汇集地,提供丰富的5G、芯片模组、应急消防、安防监控、追踪定位、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养老等细分行业的产品服务,为合作伙伴提供产品快速上架通达省市的渠道。

互联网厂商主要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企业,这类企业在生态构筑和 AI 技术上有优势。如阿里云提供云管边端等基础产品接入及技术赋能、行业解决方案合作与实施、软硬件销售、营销推广、需求对接等快速商业变现通道。

IT 厂商主要包括浪潮、IBM、中国通服等企业,这类企业在 IT 方面有深刻理解。如用友利用物联网、AI、数字孪生等技术搭建的平台,拥有精智物联平台、精智云盒、精智时序数据库YonTimesDB+流式计算引擎、精智数据魔方、精智工业大脑等产品。

工业厂商则包括富士康、三一集团、施耐德电气、西门子、徐工集团等工业企业为主,平台以工业垂直能力为主。如通用电气是连接机器、数据、人员以及其他资产,使用分布式计算、大数据分析、资产数据管理和 M2M 通信的领先技术,提供广泛的工业微服务,使企业能够提供生产力。

物联网厂商平台主要根植于物联网时代,为物联网而生的平台企业,主要包括创通联达、联想懂的通信、涂鸦智能、小匠物联、萤石云等。如联想采用互联网云平台架构设计,依托物联网、机器视觉识别等技术,接入感知设备采集用户侧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和设备管理中心,形成统一的应用服务中台,提升了设备状态感知。

新锐企业大多由 IT、OT、CT 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建立,往往专注在某个领域。如瀚云工业物联网平台面向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

南京邮电大学不是985,也不是211。学校前身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历经“战邮”学校、山东大学邮电专科部、华东邮电学校等阶段,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2013年,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211工程和985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学院介绍

南京邮电大学,位于南京市,简称南邮,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际电信联盟首个学术成员,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国际电信联盟亚太电信组织在华培训基地之一;是以电子信息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本硕博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截至2022年3月,学校拥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

院系设置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本科专业59个,29个院(部、中心)和1个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8月31日,学校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98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6067,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为9570。曾经引进江苏省属高校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有中国两院院士(含双聘等)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国外院士5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7人。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一大批教师作为会士、专委会主任、专家等活跃在国际电联、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自动化学会、统计学会等机构。

学科建设

截止2021年11月,学校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本科专业59个。有4个学科进入ESI,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9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作为主要协同单位入选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作为牵头单位入选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有各类在籍生3万余人。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电子科学与技术。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信号与信息处理。

江苏省优势学科(2个):信息与通信工程、有机光电子学。

江苏省重点一级学科(1个):信息与通信工程。

省重点序列学科(1个):智能电网与控制技术。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校级重点学科(9个):英语语言文学、应用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技术学、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校级重点(培育)学科(8个):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设计学。

教学建设

截止2014年5月,南京邮电大学建有7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及建设点18个,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类)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省级实践教育中心)14个。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自动化、工商管理。

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通信工程。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及建设点(18个):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信息与计算科学、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等。

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8个):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联合申报。

对外交流

学校自1990年起就成为亚太电信组织(APT)在中国的培训基地之一,二十多年来,共培训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25批学员。截至2013年末,学校已与12所外国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先后有近千名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参加国际会议、讲学和访问,共聘请30余名外国专家来校任教,共有28项学生交流项目,海外教育学院与纽约理工学院合作的通信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通达学院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共4个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3年实现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招生。

科研机构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1个,中央财政专项实验室(含中央地方共建)79个。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藏书量220余万册,其中信息、通信、电子等专业文献齐全、富有特色。

国家“111计划”:微纳器件与信息系统创新引智基地。

省级工程中心(4个):江苏省通信与网络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信息显示与白光照明工程研究中心等。

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2个):江苏农业信息化研究基地、江苏现代信息服务业研究基地。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5个):产业信息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等。

校级科研机构:物联网与传感网研究院、电子商务与政务研究所、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信号处理与传输研究院、信息网络技术研究所、通信技术研究所、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光通信研究所、控制与智能技术研究中心、应用数学研究中心、数字媒体研究中心、微流控光学技术研究中心、信息法律与知识产权研究所。

科研成果

学校在现代信息交换与通信网络、移动通信与电磁兼容、信息理论与通信信号处理、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像处理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通信与信息网络安全、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量子信息处理、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非线性电路与智能优化技术以及人口学等研究领域有一定优势。2011年到2014年,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科研课题2473项,发表学术论文7915篇,其中3389篇被SCI、EI、ISTP收录,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

学校物联网科技园“综合信息智慧服务平台”作为全省唯一高校代表参加江苏省政府2011年7月主办的全省企业创新成果展。

国际电信联盟(ITU)第18届全权代表大会上通过重要决议:邀请大学和科研单位作为其学术会员参加国际电联的活动。南京邮电大学向国际电联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是世界第一个成为国际电信联盟学术成员的大学。

馆藏资源

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实行一馆三舍运行模式:三牌楼校区图书馆馆舍于1983年6月建成,使用面积7531平方米,阅览座位850个;仙林校区图书馆馆舍于2007年动工兴建,建筑面积33018平方米,阅览座位4250个,锁金村校区图书馆建于1981年,建筑面积约1400平米,现为中转书库。截至2020年10月,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253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76种、电子图书83万余册,电子期刊287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73个,自建了《大清邮政舆图》等特色数据库,并拥有大量的磁带、磁盘、光盘、音像资料等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

以上就是关于物联网网关的作用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物联网网关的作用有哪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咻享智能|智慧社区结合物联网技术是怎样的有哪些应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