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互联网都在裁员,计算机毕业生又面临秋招,该怎么办

物联网0115

现在互联网都在裁员,计算机毕业生又面临秋招,该怎么办,第1张

所以作为计算机的毕业生不要焦虑,你可能是本科也可能是硕士研究生,距离35岁还有漫长的十多年时间备战,你拥有最宝贵的财富时间。更何况如果你利用所学技能,自己开发出了诸如量化系统和独到交易算法,副业都能让你衣食无忧,加油。基本上两条路,考研考公。硬找培训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和学校卷对应的公司。这个其实很难,今年以我了解到的一些老牌的龙头都在缩项目,这种情况下基本是校招也招不多少。不过倒也不用太担心,岗位还是有一些的,不过仅仅是一些。尤其是产研测,招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感慨其实目前状况尚可,现在互联网都在裁员,这还不是末日,起码大量的选调、研究所、国企、央企还在校招不是吗?你以为互联网大厂中那些31-34岁,无法晋升P7、17级等大龄程序员,现在都在忙啥?忙着回忆校招时候的悔不当初然后四处寻找研究所、国企、央企、银行、券商凤毛麟角的社招机会。截至目前抢过好几次校友的大红包,无一例外都是大厂大龄员工,成功上岸国泰君安、人行、招行信用卡、上海电信研究院、浦发、交行、28、国电南瑞、移动物联网等单位正式员工编制的校友。

我之前提到过一个大善人理论,大善人理论指:指一些985、211的应届本硕博实力并不足以在严苛考验绩效与产出的体制外民营经济环境中拥有25岁-65岁的年龄段站稳脚跟(大于等于P7、17级等)的竞争力的前提下,毅然决然放弃一个人一生中唯一一次进入诸如选调、国网、烟草、中石化、中石油、四大行、国资投行券商等校园招聘的机会,把机会留给其他同校相对自己较弱一些的同学亦或者其他院校教育背景更弱的同学,那么我愿将这个群体称之为大善人。

如果真就是要跳槽,互联网人最适合看哪些机会呢?凭我的经验和判断说一些吧:电动车行业、SaaS/PaaS、软件行业的国产替代、机器人行业、AI大数据等。这里面重点说下电动车,电动车和燃油车相比,是革命性物种,核心就是电动车已经不光是一辆车了,它更是一个数字化中心+娱乐中心+新生活方式,这一切的基础都要依赖电动车搭载的软件系统,这里面会涌现无数岗位需求。既然有大善人的存在,那你就去试着捡漏呀,所有的国企央企研究所等单位秋招、春招宣讲会都去参与,所有包括选调国企央企在内的机会都去投,不要给自己哪怕一刻的放松,即使即将拿到offer也要关注自己的体检数据,确保万无一失上岸。

从现在开始苦练行测尤未晚,在秋招开始之前还能起码刷40天左右,迎战各路机试、笔试。如果上岸未能如愿,工作前后都要积极的考取各类受到体制内认可度较高的证书例如软考、各类网络或上云工程师认证、FRM、CFA、PMP,积参与国考省考,摸索国企央企社招的规律与实时咨询,积极投递简历。但是有一点不要松懈,就是英语,我说的不是你读研时候的技术文档与科研论文的写读能力,而是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退一万步说,计算机行业在国内真的出现了海外的机会基本上英语足够Cover了,虽然有能力辅修日语最好,但是考虑到你是23届毕业生,我上面说的还有很多证书需要考取,日语的话就等你工作五六年,30、31岁的时候再学也来得及。

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能在国内体制内或者岸上,可以不要选润这条路,这是一条兜底、保底的路。如果润这么香,周公子为什么不出去呢?就算是被二代嘲笑,做题家的你也要想办法往国控、中金这类单位挤,因为只有周公子这个级别才配嘲笑你,这已经很好了。在之前我回答中小学教育的话题,很多人在评论区"教育我",那个阶级是不参加高考的,直接出去了,但是怎么我看到的是那个阶级的家庭想尽一切办法给自己子女安排国内的教育资源,国内的教育背景更容易进入某些好单位呢?

找工作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尤其是应届生。,送题主8个字吧:降低预期、全力出击。别想着一定要去BATTMD,能拿到什么offer就是什么offer,18-25岁年龄段的失业率已经达到198%了,这个时候就别挑三拣四了,先开启职场生涯最重要。全力出击就不说了,常规的招聘网站,学校组织的企业校园招聘,师兄师姐们的人脉,亲戚朋友们的关系,统统用起来,别迟疑,子弹全部打光,不要想着要脸要皮,脸皮在今年这个环境一文不值。接下来给所有互联网职场人多说几句,如果现在的公司还能干下去就尽量坚持住,往年那种今天离职明天入职,甚至拿了几个Offer挑来挑去的情况真的不复存在了。我有好几个总监级别的朋友找工作都找几个月了。

曾经互联网时代们要小心了,互联网高速增长期很多人一年恨不得跳两次,但因为公司急用人,他们依然能拿到不错的Offer。新时代下的打工人。,稳定性极为重要,建议大家最多2-3年跳一次。每一份工作一定要积累足够的职场资本,最好是在一家公司的成长触及天花板再考虑跳槽。互联网行业其实并不是突然不行的,我就感受到传统的消费互联网必将没落,判断因素很简单:手机出货量到达赖峰了,马上就要由盛转衰了,软件业态毕竟是建立在硬件基础之上的。

网易是中国最有文青范儿的互联网公司,向来话题度爆棚。

比如丁三石年前出了这么一张拜年海报——

是不是很温暖,很励志?这海报是网易 游戏 部门的程序猿朋友分享给花朵君的,当时他说:你看吧,网易还是有担当的,别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裁员,网易没听见啥动静。

哪知道flag真的不能立,网易不光有动静,还动得挺厉害的,可能是为了让员工体验和残酷年景对砍的感觉,网易的大刀先向员工们砍去,在这次网易史无前例的大裁员中,网易多个业务部门或多或少都经历了归并、裁撤、裁员的动作。

近日,脉脉上有人爆料称,网易这次大裁员从网易严选开始动刀,“除夕前就开始了,严选裁员比例在30—40%,网易味央也裁员50%左右,教育产品部计划从300人裁至200人以下,公关部也进行40%裁员。”

在脉脉爆料贴的评论区,实名认证网易严选公关总监朱艳莹连发了两条辟谣消息,并称“网易严选从未停止招人,请关注相关岗位招聘信息。”

相映成趣的是,在严选公关总监辟谣的楼下,是若干条称自己被裁而骂前东家、骂丁磊的楼层。

想想去年网易 游戏 校招违约,也是发生在网易杭州,盘古 游戏 部。当时据称网易总部还比较保险,现在看来,哪里都不保险。

网易为何裁员呢?摊子铺的太大却不赚钱,减员增效迫在眉梢。

如今,网易已经对沸沸扬扬的舆情也终于做了回复,承认了严选公关总监不敢承认的裁员事实:公司确实正在进行结构性优化,来会更加聚焦。以便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和组织效率,充分发挥网易差异化优势,适应更长远的市场竞争。

目前,网易的“结构性优化”确实正在进行中,据网易严选内部人士证实,严选已经脱离邮箱事业部,升级为一级事业部,柳晓刚同时掌管两个事业部;教育产业部也脱离了网易杭州研究院,公关部脱离了市场部,且均由原先的二级部门升级为一级部门。

这当然是一次奇葩的升级。按理来说,一个部门升级了,应该是人事、财权、重要性都更大了,没见过事业部升级,人反而(被裁得)变少了的。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明升暗降”?

目前网上已经出来了一大票对网易裁员的分析,人们比较一致地认为,网易本次大裁员是由于前些年四处出击,大肆招人,然而以网易电商部门为代表的网易新兴业务部门在为时三五年的跑马圈地过后,后劲不足,结构庞大,人员冗余较多,极大地拖累了网易的盈利能力。

说白了,裁员增不增效还未知,但大规模裁员也能增加利润率,则是立竿见影的。

网易对利润的渴望有多强烈?据说,目前连饮水机都撤了,楼层增加了大烧水机。

花朵君忽然心生一个妙计,有没有人能帮我转达给三石老板?

三石老板,这神器能帮你把自来水钱都省下来!

目前的网易虽然业务众多,但支撑其营收和市值的,其实是两条腿走路: 游戏 和电商。

2018年Q4,网易电商业务收入668亿,毛利润不到3亿,毛利润率仅45%。

而据虎嗅网研究报道,网易把“Shipping and handling costs”(大致相当于京东的“覆约成本”)装进“Selling and marketing expenses”。2015年~2018年金额分别为155亿、504亿、1183亿和167亿。将这部分算进毛利润里的话,网易2018年Q4实际上是毛亏损273亿,亏损率41%。

网易的另一条腿, 游戏 部门的2018年Q4净收入超过100亿,毛利润率为628%,这个毛利率是呈现环比下滑。

电商近年来占据网易营收的1/3左右,但却是亏损的,这是网易很尴尬的一件事。而且网易电商的规模比起阿里、京东们只能算一根小指头,2018年阿里电商收入超过2000亿,利润接近600亿;2018年前三季度京东的营收就突破3200亿元(虽然利润率不超过1%),巨头们的电商营收在网易的10—20倍。

与此同时,尽管网易 游戏 仍是网易的现金奶牛,但国内 游戏 市场的黄金期也公认已经过去。需要注意的是,去年12月 游戏 版号恢复发放至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共发放7批 游戏 版号,网易只获批1款 游戏 。作为 游戏 巨头,这个获批数量实在寒酸。

更甚至,国家主管部门的停批号传言每隔一两个月就有一次,整个行业都成了惊弓之鸟。就在本月,又出现了因等待审批 游戏 过多,中国将暂停新 游戏 商业化申请提交的消息。

今天有报道称,网易 游戏 方面否认了这一说法,并表示网易和暴雪联合开发的重磅手游《暗黑破坏神:不朽》开发顺利,已经临近在国内发售。对此,网易CFO杨昭烜曾在大会上表示“一些省级和当地的监管机构已经修改了所提交材料的格式,但我们并不将其解读为关停对新 游戏 的审批。”但不管传言是真是假, 游戏 行业环境比两年前差了不少总是事实。

网易的两条大腿,一条空有脂肪筋肉,造血能力严重不足;另一条大腿肌肉丰腴,却又时刻面对着榔头棒槌的威胁,裁员瘦身也算是明智之举。

只是不知道丁老板明年去杭州开会还能不能这么说——

元年科技不裁员。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北京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元年科技,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时又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业务运营和行业经验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软件商和服务商。

杭州妙联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4月09日,法定代表人:王永飞,注册资本:1,53236元,地址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伟业路1号5幢一层101室。

公司经营状况:

杭州妙联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处于开业状态,公司拥有24项知识产权,招投标项目1项。

建议重点关注:

爱企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该公司存在:「自身风险」信息8条,涉及“裁判文书”等。

以上信息来源于「爱企查APP」,想查看该企业的详细信息,了解其最新情况,可以直接打开爱企查APP

英特尔也扛不住了,公司计划裁员,可能影响数千人,以降低成本和应对个人电脑需求的萎缩。英特尔有113,700名员工。英特尔的销售和市场营销等部门可能会裁员20%左右。英特尔的主要个人电脑处理器业务正面临需求急剧下降的局面,销售额将比此前预期低110亿美元左右。华尔街分析师预计英特尔营收将下降约15%,公司承认可能会做出改变以提高利润率。我们还在削减核心支出,并将采取更多行动。

大约12000个工作岗位,即11%的劳动力受到影响。随着市场形势恶化,英特尔今年早些时候停止了招聘。去年掌舵英特尔的格尔辛格一直试图重振英特尔。即使在个人电脑需求下降之前,这份工作也很艰难。彭博社称,英特尔已经失去了长期以来的技术优势,高管们承认该公司的创新文化近年来已经枯萎。个人电脑微处理器曾是英特尔最重要的业务。不仅pc的出货量在不断恶化和下降,而且pc也不再被使用。没有任何技术背景的欧德宁仍然把英特尔变成了一家销售服务器的公司。

芯片公司裁员节省了30多亿美元,建立数据中心是英特尔最重要的业务,从上网和平板电脑到投资各种智能硬件,数据中心的收入一直是英特尔转型的基础。英特尔客户计算组净收入为9496亿美元,数据中心组净收入为7117亿美元,不变存储解决方案组净收入为1659亿美元,物联网组净收入为816亿美元,可编程解决方案组净收入为501亿美元。所有其他业务的净收入为139亿美元。英特尔也发布了业绩展望。全年调整后每股收益预计为485美元,而市场预期为478美元;营收约182亿美元,市场预期为179亿美元;其年收入预计为750亿美元,而市场预期为7374亿美元。

前言:

2018年年底以来,美图(01357-HK)、美团(03690-HK)等赴港上市互联网企业人员缩编的消息接连被爆出。在互联网名企之外,港交所内地传统企业人员缩减同样动作频频。

2019年1月24日,中国重汽集团(03808-HK)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在会上作了题为“以壮士断腕的精神全力推进改革实现新突破”的讲话。未来,中国重汽将深化改革,并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

据悉,目前中国重汽员工42万人,目标是要裁员至2万元,瘦身比例超过50%,比互联网企业来势更加凶猛!

公司人员缩减,这一次来势汹汹

2019年2月1日上午,中国重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就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中国重汽裁员22万人的相关信息予以回应解读。

谭旭光表示,中国重汽确实要减员,但关键要看怎么减。按照中国重汽目前20万辆重卡、20万辆轻卡的规模,必须减人,但要讲究科学有序、公开透明,国有企业不是养老、更不是养懒汉的地方。

目前,中国重汽集团职工人数为42万多人。谭旭光在讲话中说,我的目标是中国重汽集团就2万人。

实际上,中国重汽集团内部人员结构问题由来已久。正式工干轻活,派遣工干重活的现象在重汽很严重。而在一次谈话中,谭旭光提及,以前听说过中国重汽派遣工转为正式工,明码标价要3万元……他听了以后,实在是忍无可忍。

所以,此次中国重汽集团决定要进行人事改革,正式工和派遣工进行整合,不干活的都要清退。提升运营效率,工作效率,理顺集团内部生产和运营的各项工作衔接。

相较于中国重汽集团这种传统大型企业,互联网企业裁员现象更为普遍。

2018年12月,有消息传出美团点评在进行大规模裁员。有用户在社交平台脉脉匿名爆料,美团裁员只用了3分钟,“免交接免闲扯,3分钟结束美团职业生涯”。

一名经过认证的美团HR在脉脉上表示,关于美团内容运营团队裁员300多人、不给离职证明等消息严重不实。此次属于美团APP运营团队的正常业务调整,涉及团队人员32人。

对此,美团方面表示,网传大规模裁员为不实消息。事实是,此次是正常的业务调整,受影响员工不到员工总数的05%。对于网传大量应届生三分钟被裁,美团表示纯属谣言。

但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说过一句话,同样也刷爆了朋友圈:“2019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美团在经营上所承担的压力可见一斑。

而自2018年8月起,美图等港交所上市公司同样纷纷宣布人员结构优化、重组,以便提升组织效率。不难发现,在港上市内地企业新一波职场寒冬已经来临。

职场寒冬的背后:为前些年过度扩张买单

这一波职场寒冬的到来,预示着互联网流量福利所带来的企业野蛮增长结束了。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从业者的门槛越来越高,互联网行业对实体经济的助力增长趋缓。

事实上,互联网行业崛起的原因,根源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线上运营”所带来的高效改变了原有的经济生态。谁在运营模式上率先创新,谁就掌握了行业发展的主动权。

正因为如此,互联网公司的HR们见证了大规模的招人潮,大量人员被纳入到运营体系,遍布线上、线下各个环节。同时,HR们也看到了互联网公司野蛮成长下的管理弊病。

“内部人员政策变动非常夸张,几乎是朝令夕改。”曾在某互联网企业任职的HR无奈地向媒体抱怨,“上午开会时你还在A团队,下午可能就会被调到B团队去。”

而随着流量红利减少,运营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助益越来越小。2018年下半年以来,网络不断爆出互联网公司裁员的消息,从大公司到风口上的创业公司,几乎无一幸免。

如果说,在此之前互联网行业的主基调是“扩张、扩张、扩张”,那么2018年之后新业务的扩张则变得更为小心谨慎。

这也是互联网行业人员缩减的原因所在:大家达成的一个共识是,新机会在变少,行业越来越垄断。此时互联网公司高管的决策导向不再是如何“开源”,而是如何节流。

流量红利减少,运营效率下降所带来的影响也并非只停留在互联网企业,整个国民经济都面临着线上流量逐渐减少的压力。物联网也罢,流量闭环也罢,无非是企业希望能够将用户资源长期保留下来,旱涝保收。

而当流量下滑严重时,原有的运营队伍就显得冗余,而流量收益也不能够在支撑起持有的企业队伍,人员缩减、裁员也就不可避免。

运营为王时代结束,技术创新或接棒

裁员,与其说是一个经济现象,不如说是当下经济发展的必然。

互联网经济的兴起,从本质上来说更像是一种运营模式的创新。2008年之后互联网经济的兴起,更像是接棒市场经济制度创新,通过经济运营模式的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

从流量经济到网红经济,从线上运营到流量闭环,运营模式的创新为国民经济各要素的优化匹配提供了便利和更大的可能。随着资源优化配置的完成,近十年来国民经济,包括赴港上市企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经济“黄金时代”。

当流量褪去,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巨头流量闭环的形成,片面强调运营创新已经很难对企业发展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这也是眼下为何,如此多的“新经济形式”抢滩上市集资,而一些已上市企业接连破发的原因所在。

未来,在制度创新、运营创新之后,技术创新或将引领下一轮经济发展。

首先是产业升级,随着技术创新的加强,产业升级将进一步加快。只有不断为 社会 提供全新的职位和就业机会,才能为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其次,技术创新也为现有产业发展潜力的挖掘提供了可能。比如手机、 汽车 、5G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内地企业的竞争优势过多地呈现在价格上。通过华为等企业技术创新,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带动更多的就业。

最重要的一点,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从发达国家转移过剩产业以刺激经济发展,带动就业的路子已经走不通。随着产能饱和,如果没有创新,经济效益下降不可避免,企业缩减职工规模也就变成了常态。

不创新,就只能坐等被淘汰。或许,这也就是国家如此重视产业升级的原因所在,也是互联网巨头们不惜砸重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根本动力。

结语:

“运营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须。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创新实力,眼下还只是裁员,长此以往或会倒闭。

毕竟,裁员也只是解决一时的问题。在运营成本上升的当下,即便是流量巨头也需要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寻找新的源动力。

作者:李长祥

以上就是关于现在互联网都在裁员,计算机毕业生又面临秋招,该怎么办全部的内容,包括:现在互联网都在裁员,计算机毕业生又面临秋招,该怎么办、丁磊的大刀向员工头上砍去传网易大裁员,连饮水机都裁撤了……、元年科技裁员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