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冥冥中自有天意。严格来说,王坚和马云都不是计算机科班出身,王坚是搞心理学的,马云是搞英语的;但就是马云,一个不懂计算机技术的英语老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创建了阿里巴巴集团,也正是王坚,一个心理学博士生导师推动阿里创建了全球前三的云计算服务---阿里云。
马云曾经这样说过:“ 正是因为我不懂计算机技术,阿里反而对于技术非常敬畏,所以阿里能够做成全球最强的计算机网络公司,谦虚点说,也是之一。 ”这就是马云的逻辑,或许他认为由一个计算机领域之外大的又懂计算机的人来领导阿里的技术变革能够做成一番事业,而这个人,就是王坚。那么,王坚又是凭什么能够获得马云的青睐来担任如此重要的岗位呢?这当然和王坚个人的能力是分不开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王坚何许人也?
王坚于1962年出生于杭州,和马云是老乡;虽是老乡,但马云和王坚的命运却迥然不同。从王坚的个人履历来看,他的人生用顺风顺水来形容并不过分。
1984年,王坚获得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学士学位,虽然是心理学,主攻的研究方向却是数字人机交互方向,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计算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这为王坚后期进入计算机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年之后的1990年,王坚已经获得了杭州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从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来看,能够在6年内完成硕士和博士学生生涯,足以证明王坚并非池中物。1992年,王坚已经晋升为教授,一年后就成为了博士生导师。1998年,王坚已经出任杭州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同年入选“151”人才工程。 即便现在很多致力于走学术道路的人来看,这样的经历已经算作天才级别了。
王坚的微软之旅
虽然王坚一直在心理学领域摸爬滚打,但他更倾向于在计算机领域大展身手,却苦于没有机会。1999年,王坚终于迎来这次机会,他受到了微软的邀请加入了微软亚洲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和李开复以及现在担任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的林斌成为了同事。同年,马云在杭州率领自己的师生好友18人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
王坚在微软负责用户界面、机器学习、大规模数据处理等研究以及北京adCenter实验室,从这个时候开始,王坚的才华才真正和他的志向相吻合,他终于能够在微软这家 科技 巨头身上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超大规模的数据海洋之中。值得一提的是,王坚在微软的研究成果SQM大数据技术成功帮助了Office 2007以及几十个微软产品的开发;不仅如此,王坚领导发明的墨水 科技 也应用在了ablet PC、OneNote 2003、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Windows Vista等众多产品中。
所以,王坚的能力已经是被微软充分证实过的,他不需要再向任何人证明自己。
命运还是机遇?
2008年,正当王坚在微软做得风生水起时,王坚的好友同时也是时任阿里巴巴的技术总监刘振由于技术上的问题找到了王坚,这是第一次王坚和马云相遇。王坚一看当时阿里的情形脑中立马就知道了他可能会为阿里带来的变革,巧合的是,马云一眼就认定了是王坚。
一个月后,王坚就加入了阿里集团并担任首席技术架构师。 王坚的强项是大数据处理,而当时阿里面临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如此超大规模的数据量,就算是从岗位匹配度山,王坚也是国内阿里的不二人选。
当王坚看到如此大规模的数据时,就和马云商量阿里要做自己的云计算平台,这是王坚首次在阿里提出“阿里云”的概念。马云知道后相当支持,还许诺一年给王坚的阿里云项目投资10亿,哪怕是十年也要完成"阿里云计算"的项目;搭建云计算平台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过程中王坚被认为是“骗子”,但他没有放弃;终于,2013年随着阿里收购了中国万网,王坚借助中国万网的技术平台成功为阿里搭建好了一套完整的云计算平台——阿里云。
此后,阿里云一路高歌猛进,开始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提供自己的云服务。 包括12306在内的大型国企、大大小小的政府单位以及民营企业都成为了阿里云的客户,而阿里云也一举成为全球前三的云计算平台。
为什么王坚博士是心理学博士,却可以做阿里云总裁、以及阿里巴巴CTO?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想给大家说一个道理:有一种人叫做“先知”,他们能看到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未来,刚好博士就是这样的人。
没有花名、只有“博士”,博士一直研究计算机很多同学会说,王坚博士一行生产代码都没有写过,一个没有写过代码的人怎么可以做阿里巴巴的CTO和阿里云的总裁呢?
不过在大家的怀疑和质疑下,博士还是把阿里云做起来了。并且阿里云没有走开源方案的稳妥之路,而是选择了自研飞天阿里云操作系统,并最大化实现“自主可控飞天云”。
大家关注更多的是王坚的心理学博士学术背景,但是当年杭大的心理学就是工程心理学。首先心理学是理工科,博士的学位是杭大的工程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是人机界面,说白了就是计算机科学。
从浙大系主任到比尔盖茨最青睐的项目负责人30岁教授、31岁博导、32岁系主任。
可能大多数同学都会说,就算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体制内这么火箭一般的升迁速度,是不是得到了“特殊照顾”。特殊照顾不假,但是博士是靠实力征服学术界、工业界的。
博士当年是人机界面领域的世界级专家,主要是提升机器智能、提升机器效率,这里面就包括了最核心的计算机前沿技术,负责过国家863课题。在杭大读研究生的时候,也经常旁听浙大计算机系的课程。
CTO不需要写代码只需要做好“先知”对于大公司来说,可能早期CTO还需要写代码,但是等企业到了一定的体量,CTO又不需要直接写代码。
写代码有软件工程师、做架构有架构师、算法优化有算法工程师,CTO的职责是给大家画一个“饼”,至于这么饼怎么做、需要用什么材料,这些交给具体去执行的人就好。
马云:博士不足的地方大家都知道,不过了不起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经常听博士演讲的都知道,感觉博士说的话“听不懂”, 不是因为人家的思维混乱,而是他讲的东西很可能就是未来的样子。
就拿阿里云来说,十年前博士给一群人讲云计算,讲智慧城市,谁能听懂呢?
马老师都直言:感觉要分家了一样,我也稀里糊涂的听不懂,但感觉好像是未来的样子。 不过在阿里云最困难的时候,在阿里云、以及博士个人面对外面质疑最大的时候,还是 马老师毅然决然的站出来支持博士,并且在内网公开表示自己的态度:
在阿里云发展初期,马老师给最好的资源、给最好的工程师,不然阿里云也不会有今天。
阿里云的发展道路太艰辛了,当年已经誉满天下的博士放下身段从0开始做阿里云,被所有的人甚至是阿里云无数的人质疑,很多人因为坚持不下去都离开了。在2012年阿里云年会上,博士掩面哭泣,只有真正做技术的人才知道这里面有多难。
大家不要想当然了。王坚是技术出身的,可不是大家想的文科生背景来做CTO。
他是心理学与计算机的交叉学科人机工程领域当年国内最好的专家之一。李开复组建微软研究院北京office(后来这里成了中国AI和CTO的黄埔军校)时,询问国内这方面的权威,人家第一个推荐的就是王坚。而且他在微软研究院表现是非常突出的,在研究方向的选择和成果上都有独到之处,让很多其他搞更硬方向的科学家也不得不佩服。
在我看来,王坚可能是过去十年中国最成功的CTO。单看阿里现在几千亿美元市值里阿里云估值占多少就知道了。阿里云单独拆出来,应该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技术公司之一。在公司里做技术花钱支撑业务,而是把技术本身做成业务,给公司挣出这么大的价值,CTO能做到这一步,极其难得。
CTO自己写不写代码不那么重要,关键是能在技术战略上看的远,找准正确方向,想清楚,而且能够跟公司的CEO形成共识,获得支持,在这个大方向真正落到实处,做出来。在这一点上,王坚非常成功。
谢谢您的问题。王坚是心理学博士,确是阿里巴巴的CTO(首席技术官),说明就要有人才,也要有伯乐。
王坚的技术观无关心理学 。王教授任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同时也是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王坚于1999年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所以王坚是有工业互联网的背景的,不是纯粹的心理学。和我们今天的观点一样,多年前很多人也质疑,王坚是一个学心理的,到阿里搞科研,是不是个大忽悠?其实在进入阿里巴巴之前,王坚是微软研究院的工程师,我们可以参考比尔·盖茨当时的口头禅“不要问我,找王坚去”,足见信任,王坚的技术专业能力也可见一斑。
王坚是坚韧的人才。 马云把阿里云交给王坚。 但是王坚和阿里云在当时被当做一个笑话,技术难以实现,前景看不清楚,特别是李彦宏、马化腾也公开表示对云技术不感冒。王坚在阿里备受煎熬,有内心也有工作。阿里云研发初期事故很多,工程师睡觉都睡不踏实。最艰难的时期,工程师有80%离开了阿里云。王坚说阿里云是工程师用命填出来的,确实是大实话。多年之后,阿里云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云计算技术,估值接近700亿美元,有望成为阿里巴巴旗下的又一家千亿美元级的独角兽企业。王坚的坚持终于获得回报。 马云是称职的伯乐 。马云和王坚都当过老师,本身基因有相似。王坚和马云当年只见过一次面,王军说阿里巴巴没有云技术,就不会有什么未来,必须要有自主技术。马云短暂交谈后,就决定让王坚加入。把阿里打造成全球的技术公司而不是商业公司,也是马云的理想。曾经王坚也很绝望,但是马云给云计算和王坚强有力的依靠,并许诺每年给王坚10亿元研发费用,给王坚注入信心。阿里云之所以能有今天,要有马云和王坚的眼光,要有王坚这样的技术人才,要有马云这样的决断型领导。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王坚,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曾是杭州大学、浙江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兼系主任。2008年选择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加入阿里担任首席架构师,2009年创建阿里云并当了首任总裁,在从零开始的情况下,就“狂妄”地舍弃了相对保险的开源路线,坚持做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系统-“飞天”。
王坚的技术观与心理学无关。王教授是浙江大学心理学教授,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实验室主任。王坚于1999年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执行副总裁。因此,王坚具有工业互联网的背景,而不是纯粹的心理学。就像我们今天的观点一样,许多人多年前质疑王坚是一名心理学。去阿里进行科学研究是一件很大的事吗?事实上,在进入阿里巴巴之前,王坚是微软研究院的工程师。我们当时可以参考比尔盖茨的口头禅,“不要问我,找王坚去”,这表明了信任,王坚的技术专长也很明显。
为什么阿里巴巴云的王坚博士获得博士学位。在心理学方面,他可以成为阿里的首席技术官吗?
王坚是一个强硬的人才。马云把阿里云递给了王坚。然而,王坚和阿里巴巴云当时被视为一个笑话。该技术难以实现,前景不明朗。特别是,李彦宏和马化腾也公开表示,他们不熟悉云技术。王坚在阿里受苦,他心里也有工作。阿里巴巴云开发初期发生了很多事故,工程师睡不着觉。在最艰难的时期,80%的工程师离开了阿里云。王坚说阿里巴巴云是由工程师填写的。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事实。多年以来,阿里云一直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技术,估值近700亿美元。预计它将成为阿里巴巴旗下另一家价值100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王坚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
1、王坚早年在杭州大学求学,杭州大学被浙大合并很久了,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实际上这所大学放到现在,应该是比厦门大学要强大的存在,其毕业生中的两院院士、富豪、政治高官、海外知名教授等,放到现在至少比一大半的985高校要出色。其中,王坚所读的工业心理学,当时在全国排名第一,创始人为我国工业心理学创始人陈立教授,而王坚在这个全国排名第一的工业心理学专业中,30岁做到教授、31岁做到博导、32岁任系主任,本身是极为出色的。此外,工业心理学是一门交叉科学,除了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等等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外,人机之间的交互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是研究点之一。王坚博士在当年计算机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时,就意识到了计算机在工业心理学中的重要性,于是会经常去浙大旁听计算机的课程,以王坚博士的学习能力,计算机学到当时比较顶级的水平是可信的。这为他丰富的交叉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微软之后,王坚主要从事用户界面、机器学习、大规模数据处理等研究,这与他之前做的工业心理学一脉相承,可以说,王坚是国内大数据、机器学习和人机交互方面的先驱,这为他在阿里的工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2、王坚是CTO而不是码农,CTO的重要作用,第一是技术战略,第二是技术管理。王坚在微软时已经是大数据专家,看到亚马逊云之后,做阿里云对王坚而言是自然的事情,虽然阻力很大,但王坚是“见过世面”的,他相信云和数据代表了未来。实际上,阿里这些年的一些前瞻性产品和规划,或多或少都和王坚有关: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领先的 汽车 操作系统AliOS以及后续的物联网操作系统AliOS Things、领先的办公社交产品钉钉、达摩院、中台等等,这些年在王坚的带领下,阿里的研发费用不断攀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王坚担任技术高管,是非常称职的。
3、建议大家看看王坚的《在线》,你会明白为什么阿里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时快速跟进并取得领先优势,以及为什么阿里会在现在,把物联网作为企业的第五大赛道,虽然这个赛道外界并不关注。
4、不得不说马云用人方面实在是很强的,王坚这样的技术战略和管理高手,张勇这样通盘的运营高手,曾鸣这样的战略高手等等,而淘宝的蒋凡是85年的,阿里的人才梯队,在互联网企业中应该是做的最好的。
很多人以为心理学是文科,实际上是理科。
王坚是杭州大学心理学博士,并做过心理学系的主任。在1998年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并称国内四大心理学系,其中杭州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是国内第1的。
1998年,杭州大学被浙江大学合并。浙江大学也挺重视心理学系,还把它扩展成了心理学院。但遗憾的是,浙大心理学系在多个学科排名中却比原来落后了。
为什么我知道这些?因为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这个话题非常大,为什么要界定只有动计算机的才能做CTO,由于人的很多固化思维导致了很多创新性的想法被抹杀,现在国内互联网行业真正做出点技术含量的产品,阿里云绝对算是非常出色的一个,如果换成一个懂计算机的人去搞,未必真能做得出来,因为在计算机领域学的时间太长了反而容易形成固化的思维,不一定有太多想法迸发出来,其实回过头来看王坚的职业经历。
地地道道的心理学博士,在国内还算是顶尖的,因为在学校里面做系主任不会玩人际关系就辞职去了微软的亚洲研究院,在里面做出点名堂,因为机缘巧合遇到了马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了马云,结果马云被深深的打动,就当每年拿出10个亿来做云计算,结果在前几年进展不是很顺利的情况下,王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内外交困,在阿里集团内部已经分成两个派系,一种坚持认为王坚就是不懂技术瞎胡搞;另外一种就是坚决支持王坚坚持去做,其中马云的决心最大,其实马云格局更大,就当是战略投资了,没有巨大的投入就没有巨大的收获,反过来讲大家认为的心理学到底是个什么学科。
王坚学的是工业心理学,这里面很多的逻辑和思维模式基本上接近计算机,虽然本专业学的心理学,但王坚通过去蹭课学习计算机竟然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住了计算的大量知识,不得不承认对于王坚本人来讲在某些方面是天赋存在的,有些人即使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都会变得十分吃力,而王坚不仅仅在心理学领域有着极大的建树,但在计算机领域后续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玩的风生水起。
现在的大家提到心理学可能就会想到如何疏导人的思想等等,心理学的范畴非常的广泛,而工业心理学里面很多的逻辑已经设计上都接近于计算机思维,王坚能在微软干的风生水起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任何一项新技术的诞生过程必然是痛苦的,之所以在阿里巴巴表现的比较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当初国内互联网出入如火如荼的上升阶段,每年花10个亿去做任何事情回报率都会非常高,所以大家在看到投入几年还是没有结果表示严重的怀疑,以致于在阿里巴巴的论坛有技术人员提出王坚会不会写代码这种异议,可见当时王坚的压力有多大。
而在实际的阿里云开发过程中,工程师更新了也是好几代,先不要讲里面的辛苦程度,主要外在的压力太大,很多人挺不住双向的压力就选择了离职,在最关键的技术环节王坚没有丝毫的退缩,所以技术人员都怕跟王坚汇报,因为只要沾上边就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标准和要求,对于目标近乎苛刻的追求,也就是讲并没有因为外界的压力而降低项目开发的要求,反而是变本加厉。当时流传着一些话博士不知道用什么魔力,拢住了一批技术骨干跟着他卖命,现在的阿里云技术不仅仅解决了当初的高并发问题,而且云计算技术在全球已经能拿到第三的排名,仅次于亚马逊,微软,而且在解决12306的并发卡顿问题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现在的阿里云已经是国产自主研发的一种标志和象征,成为大家争相传诵的好故事,而在真正出来之前有多少人讲这是一种骗局。
正是因为在这种特殊的身份下做出创新性的东西,如果搞个计算机博士未必真能跳出所谓的思维意识圈,从这点上看马云的战略大局意识还是非常强大,看的是人不仅仅是未来,关键是在于能做出什么东西来,王坚注定在阿里的 科技 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能帮到你。
因为,牛逼的人,只要认真起来,做什么都是不差的。
牛人喜欢读书,他可以考上清华北大。牛人喜欢做学术,可以做到教授甚至科学家。牛人喜欢搞技术,可以技术拔尖。
别说谁谁谁没读过书,但是却赚钱无数。那是因为人家本来就牛,只是不喜欢读书而已,
而且这种现象逐渐成为 历史 。现在的牛人很多都是会以学习成绩为荣来证明自己。
一、CTO最重要的能力:技术前瞻,王坚的能力毋容置疑,详情看王坚在做飞天系统前的判断和预测。
二、心理学其实是理科,王坚作为理科博士,数学能力不可能差的,事实上王坚在微软研究院做副院长的时候负责的也是算法这块的工作的。
三、CTO一般是码农路线上来的,就如中文语言学家一般讲中文长大的,但会有中文八级的外国人,人家的学习能力就是能强到碾压你几十年的经验。
四、王坚不是不会代码,而是人家的数学和管理能力已经强到起步就是架构师,敲代码反而属于浪费人才的层级。
五、王坚出名后,出现了很多鱼目混珠不会敲代码的架构师,即没有王坚那种比业界快一步的能力,又没有一线资深人员对业界现状的熟悉度,架个屁啊。
如果不是亲耳聆听PTC全球CEO贺普曼(James Heppelmann)关于物联网将如何变革传统制造的演讲,我对一个革命性时代即将带来的颠覆性影响恐怕不可能有那么深切的感受。
6月的波士顿阳光明媚、气候宜人。这里既是美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仅次于硅谷的东部创新中心。贺普曼的演讲正是2014年PTC全球用户大会(PTC Live Global 2014)开场。来自全球约2,000多名用户代表和媒体出席了此次大会。作为《福布斯》中文版的代表,我应邀参加。
自通讯技术诞生以来,全球1/3的人口通过电话、手机、互联网连接。2010年则被物联网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物体的连接数量超过人的连接数量。更重要的是,这一物与物连接的趋势在加速发展,“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似乎已经势不可挡。
据IDC预测,2016年,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创造的市场价值将达到19万亿美元;麦肯锡则把物联网视为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12大颠覆性技术之一,2025年的市场规模预计达62万亿美元,是3D打印市场的10倍。
“物联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 贺普曼说,互联网强调‘人’的连接,而物联网强调的是‘物’,“万物互联的世界产生的变化就是创新的驱动力。”
在贺普曼看来,物联网时代之所以会到来,离不开三大因素的激励:
芯片的发展——摩尔定律使得芯片的计算速度在过去几十年间飞速发展;
通信的发展——各种通信技术让联结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智能产品(也就是“物联网”中的“物”)的发展。
大约1年多前,贺普曼和全球知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联合启动了一项关于物联网时代制造业、智能连接产品的研究。“我们的研究发现,智能连接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将重新定义整个产业链条,并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也会改变竞争者参与竞争的战略,”贺普曼说,“这将是对所有人都产生巨大影响的大事,甚至这变化之快和颠覆性让人觉得有些可怕。”
“世界在变化,我们制造的产品在变化,产品产生价值的源泉也在变化,而且在转移。”贺普曼说。那么,物联网对传统制造业究竟会产生哪些彻底改变呢?贺普曼从三方面做了解析。
首先,原先硬件创造的价值正在被软件创造的价值所共享,与硬件相关联的软件创造的价值将超越以往任何时候。贺普曼以智能手机为例,说明了软件与硬件结合在产品销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很多制造业客户告诉我,他们的产品有几百万、甚至数千万行代码,他们也可以算得上软件公司了。”贺普曼说。
在中国制造业领域,这一趋势同样在发展。例如,风机制造商远景能源在几年前就已经把自己从传统风机制造商升级到了“智能风机制造商”,通过为风机增加传感器、编写软件代码,从而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运营。
其次,联接让我们对智能硬件在软件方面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选择,从而创造“新的智能”。云计算的颠覆性由此体现。在制造智能联接产品时,人们可以选择把大部分软件直接与硬件集成,这样可以得到更快的响应速度、较低的网络依赖程度和更高的安全性;也可以把所有的应用都放在云端,如此一来,硬件变成了终端接口,制造的复杂度会大大降低,而所有有价值的应用可以通过网络灵活配置,选择更广、更新更快,硬件的价值也会因此降低;当然,也可以二者结合,把部分核心功能做成嵌入式软件,而把一些应用放在云端。
第三,智能连接产品会带来商业模式的变化——从销售产品到销售服务。飞利浦照明的模式创新是一个典型案例,他们改变以往销售灯具的模式,与华盛顿地区的停车库签订为期10年的照明服务合同,并为这些车库安装LED灯。“LED灯是一次性投入较大的昂贵照明器材,但从节能和效率来说,优势明显。”贺普曼解释说。毋庸置疑,让客户一次性投入安装昂贵的LED灯的挑战很大。但飞利浦采取新服务模式,他们可以从每年节约出来的200万美元的能源开支中获得充足的利润。服务期间,飞利浦不仅需要提供高品质产品,还要持续做好服务——通过传感器、芯片让照明智能化,从而通过系统平台监控、运营和服务。从模式上来看,这是双赢的——用户得到他们需要的“舒适”,而制造和服务提供商取得了稳定而源源不断的利润。
那么,制造业企业应该让传统产品具备哪些“新能力”才能让它们具备智能连接产品的特性呢?贺普曼从4个方面进行了描述,分别是:监控能力、控制能力、优化能力和自动化能力。
激情澎湃的贺普曼曾经是一位工程师和创业者,在他的带领下,PTC从产品设计软件跨越到协同设计、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物联网平台等领域,近年来公司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并且通过收、并购完善自己在制造业全生命周期软件工具和平台各环节的布局。贺普曼自己也是一位物联网体验的超级粉丝。演讲中,他现场演示通过网络远程控制自己房屋中的各种智能产品设备,让观众亲眼目睹了家中能源管理、娱乐系统、安全系统尽在一键掌握中的场景。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编者按:他们创办的公司或已是独角兽,或刚启动种子轮,或已家喻户晓,或长期身居幕后,或正起于微末,但他们都是中国新经济的微观脉搏,是这轮产业和技术升级的微观主导者和实践者,不同行业成千成万的他们的身影汇聚,投射变革的洪流。
《科创板日报》(上海,记者 曾乐)讯, 那些离开蔚来的人里,有的选择了创业。
“我们刚把办公室从嘉定搬到虹桥,这边更方便些。”走进办公室,前晨 汽车 创始人兼CEO黄晨东向新能源日报记者介绍道。
黄晨东直言,自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从他个人履历中或可窥见一二:
曾任上汽集团新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的黄晨东,于2015年3月加入蔚来,先后负责蔚来整车开发、自主智能驾驶技术研发、电动力工程等核心业务,后升任蔚来高级副总裁,直接向蔚来董事长、创始人兼CEO李斌汇报。
“还是想不断突破自己的舒适区。”黄晨东如是说。
“从0到1”:离开蔚来,选择创业
在蔚来任职5年后,去年6月,黄晨东决定离职并开始创业。
对于创业方向,他没有选择已是一片红海厮杀的乘用车市场,而是一头扎进了新能源商用车市场。
天眼查信息显示,前晨 汽车 成立于2020年9月25日。彼时,黄晨东离开蔚来仅3个月。此后,前晨 汽车 获得了来自光速中国的千万级美元融资。今年3月,前晨 汽车 与江阴高新区正式签订项目投资协议。
黄晨东向新能源日报记者介绍,公司目前研发团队超100人、拥有26项专利。“预计今年年底,整个公司约有200人。”
新能源日报:大家比较好奇,您为什么会离开蔚来?
黄晨东:我在蔚来有五年时间,在这期间,我帮蔚来的研发框架都搭好了,完成了“从0到1”的建筑。我更喜欢做“从0到1”这样具有创造性的事情,加上我个人有些小情结,所以就决定去做新能源卡车这个方向。
新能源日报:确定方向到正式创业,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黄晨东:其实这中间有一些颠簸。一开始是我们是准备从重卡切入,但发现得做氢燃料重卡才有机会,经过调研,得知重卡市场化推进是相当困难的,需要很多年的积淀,于是我选择了当下更适合市场、也更被市场需要的新能源商用车产品——电动轻卡。
新能源日报:如何适应从业者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
黄晨东:实际上,在蔚来的这段经历对我有很大帮助。正因为有了蔚来的经历,我也敢于走出来自己独立创业。蔚来本身是家创业公司,我在其中也一同经历了很多里程碑事件。至今为止,总体看来前晨 汽车 目前发展还相对比较顺利。
新能源日报:前晨 汽车 目前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发布了两款车,您怎么看这样的发展节奏?
黄晨东:从行业技术来看,比起乘用车,商用车的发展相对后知后觉,中间会有4-5年差距。也就是说,当前整个商用车市场的发展,大概相当于2015年左右的乘用车市场,所以大家最近可能听到很多企业都在对商用车进行一些创新。
再看前晨 汽车 ,我们需要持续保持这种快速的节奏,尽快把产品推向市场、接受市场检验,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立足于市场。
新能源日报:在您看来,前晨 汽车 目前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
黄晨东: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一支能够打仗的团队,具体了智能、整车等核心能力。但我们现在还处于开拓市场阶段,尚未真正去市场中打仗。这需要我们真正把车卖出去,在市场上真刀真枪地比拼。之后,我们要进一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开发产品、进一步打动市场。
新能源日报:“进一步开发产品”具体是指?
黄晨东: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产品矩阵,现在已经开发了轻卡,还要继续拓展面包车、重卡,这些都是商用车市场所需要的。
“从1到2”:发布两款车型
近日,前晨 汽车 发布了前晨EC1、前晨iC1两款新能源车型。
具体来看,前晨EC1是一款由前晨 汽车 与中国重汽海西联合研发的45吨级智能网联纯电动轻卡,并将于今年9月量产上市。据介绍,其实际满载续航大于220km,采用前晨全正向开发的“视野”电动平台。
另一款轻卡车型前晨iC1,由前晨 汽车 自主开发,拥有L4级别自动驾驶系统,配置1个毫米波雷达,5个固态激光雷达,18个摄像头。据悉,该款车型将于明年第四季度量产。
目前,前晨 汽车 搭载的动力电池为长城 汽车 旗下的蜂巢能源。
新能源日报:新发布的产品应用场景在哪里?
黄晨东:在城市,城配物流的短途运输。因为轻卡还是城配为主,重卡以城际物流为主。
新能源日报:新产品可以理解为是后驱车?
黄晨东:对,是后驱车。货车的后驱车其实更好,因为不需要驱动轴、传动轴,所以它可以承载更多重量。
新能源日报:新产品的量产节奏和计划如何?
黄晨东:我们预计会在明年第四季度量产,但也许会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影响。一是在江阴市政府的积极帮助与推进下,我们正在进行获取相关生产资质的准备工作;二是我们的生产线正在积极准备中,我们也会尽自己最快的速度,将量产工作推进起来。
新能源日报:产线是在江阴?具体产能如何?
黄晨东:我们计划在江阴建设一个独立的生产线,会分期、分批去建设,总产能预计为10万辆,大约分5年进行。也就是说,可能先建2万辆产能、再扩展2万辆,依次推进。因为一开始如果用不到产能,也是种浪费,倒不如慢慢增加。
目前我们还是找重汽海西代工。而我们在江阴的生产基地正在装修,本月(8月)底办公室会装修好,试制车间大概会在11月装修完毕。预计从明年开始建设属于前晨的生产车间。
新能源日报:产能达到多少时,公司可以实现盈利?
黄晨东:我们有大概估算过,只要大概达到年产量11000台,就基本上可以达到平衡,之后高于这个数量就可以实现盈利。因此时间周期约为2-3年。今年只是刚开始,明年可能会达到上千辆,预计后年有机会实现盈利。
新能源日报:量产计划会受到“缺芯”问题影响吗?
黄晨东:因为我们今年的量不算大,所以还好,但也受到了一些制约。明年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困难。现在看来,“缺芯”问题应该会在明年6月左右有所缓解。
新能源日报:新产品的价格区间大致如何?
黄晨东:我们的第一款车的价格是16-18万左右,我们还没公布iC1的价格。目前的大致想法是如果不算上自动驾驶和智能货舱的部分,应该不会和16-18万这个价格区间偏离太大,这可以说是非常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自动驾驶和智能货舱系统也可作为选配,会有一个增项价格。
新能源日报:渠道方面的布局会不会重点面向部分地区?
黄晨东:我们会先在上海、江阴、成都、深圳这四个地方进行重点开拓,然后再往全国各地区去铺。因为成都、深圳是推广新能源车最好的市场;我们就在上海,制造基地在江阴,我们在这两个地方有一定的地域优势。
新能源日报:前晨 汽车 产品看似相对智能化,这其中的成本如何?
黄晨东:如果不算自动驾驶的一套系统,成本就基本可以控制得住,因为自动驾驶确实是昂贵的。我们把自动驾驶作为选配,根据用户需求来确定是否安装。我们整个产品,可以理解为定制化,包括在量产方面也会进行一些改进。
“从2到X”:进击新能源商用车战场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黄晨东提到最多的一个词是“节奏”。
新能源日报:您觉得现在是个比较合适的入场时间吗?
黄晨东:从技术层面来看,现在整个电池产业链、电机产业链都已经比较成熟,就看人家愿意不愿意跟你合作,拿到更好的价钱。如今整个产业链已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新能源日报:对于前晨 汽车 而言,下个月(9月)是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
黄晨东:对,下个月我们会开始在产线上生产。第一批先生产30台车,并推向市场、卖给客户。我们手里目前已经有些意向性订单,包括狮桥、地上铁等。
新能源日报:在发布会现场,我们看到邀请的嘉宾里有货拉拉,双方是有什么合作吗?
黄晨东:目前我们和货拉拉是在商谈合作模式的阶段,具体合作内容可以静待后续我们的官方发布。
新能源日报:公司之后会涉及冷链物流吗?
黄晨东:冷链我们后面会有布局,具体布局的话,可以关注后续我们关于产品规划的更新信息。
新能源日报:目前有在谈新的融资吗?
黄晨东:是的,我们有在进行B轮的融资洽谈,在完成整个B轮融资,届时我们会正式对外宣布,还请期待。
新能源日报:是否会有上市计划?
黄晨东:我们会首选境外上市,因为我们本身是一个外资公司的架构。
新能源日报:前晨 汽车 未来2-3年的发展规划是什么?
黄晨东:我们今年接下来要开始打造面包车,明年面包车也要上市,这样到明年我们就既有轻卡也有面包车。同时,现在我们在开始做重卡的样车,明年可能要进入重卡的开发,预计2023年那样将重卡推向市场。这些车型都是围绕货运物流场景。
乘用车赛道确实太挤了,没有个100亿元放在那里,就别跳进去,跳进去了也是“死”。
新能源日报:您认为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中,大家应该重点关注什么问题?
黄晨东:人性化、买得起、赚得多。
新能源日报:有人说,做自动驾驶研发绕不开整车厂,您怎么看?
黄晨东:我觉得说得挺对。因为自动驾驶只是一个技术,如果没需求就无法落地。所以我们会看到不少自动驾驶公司去造车,这是为了让其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商业化。这其实很无奈,也是被逼造车。
新能源日报:您认为目前新能源商用车的行业痛点在哪儿?
黄晨东:我们实际上做过很多客户调研,目前行业里的车其实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还有一个就是,电动商用车卖不过燃油车的主要问题在于成本太高,这其中主要是因为电池的成本太高,所以现在整体卖得不够好。
新能源日报: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黄晨东:我觉得可以采用一些方式,比如车电分离。这样就可以让企业卖车、用户去租电池,成本就相对降下来。这部分我们也有在布局。
新能源日报:根据您的预判,整个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未来有哪些发展趋势?
黄晨东:技术方面,轻型货运车会以电动车为主,以及结合智能技术。
商业、服务、营销模式方面,可能会有较大改变。如:现在很多经销商逐渐转变为直销,商用车有可能也会这样转变;基于大数据,可能之后会变成“服务找人、并非人找服务”的方式。
新能源日报:感觉会向乘用车逐渐靠拢?
黄晨东:在技术上发展下是这样的。
新能源日报:您怎么看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发展前景?
黄晨东:我觉得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未来几年会迎来较好增长。
一是现在社区团购、生鲜电商在发展,中间需要非常多的卡车与面包车;二是它是一个非常适合电动车的场景,比如仓储之间距离较短,且有固定位置可以建充电桩;三是现在电动商用车的销量在不断增长。
在这个问题上我要产名我的观点,从我接触冰箱空调开始到电视己有廿十八个年头了,那时我修地都是日本货东芝牌,天津产的叫长岭阿里斯顿利泊海尔。多数进口的多,新飞冰箱、空调有春兰的、松日、松下。后来岀现了青岛海尔的冰箱、冰柜、再到电视空调等。我是搞家电维修出身,海尔是国企,海尔的电视与冰箱空调维修率挺高的。从张瑞敏的战略来讲他的眼光可算是世界首选,从管理到服务质量模式是同行业的先祖。格力的出现名声在后,走出国门不是我们常人所能看懂的,从产品的传统化再到创新各有风骚。在国内囝际的舞台上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从无到有走出国门,让世界知道中国的产品不比任何国家质量差。海尔与格力比较,都有各自的优势。海尔建厂早,打出了服务售后的先机与典范。是后来更多的中国企业竞争的对象与榜样,势比争雄无人能比。我警重海尔,也喜欢格力都是我学习创新的祖师爷,祝福祖国有象海尔、格力这样更多的企业为国争光,祝福中国更强大!!!
海尔在15年前 有过和现在董明珠一样的想法 就是做中国人的芯片。可是最后失败告终。今天格力又重新拾起当年的梦想实在是惊人壮举。
海尔空调 体验 过 可能运气不好,新买的三次维修 还是数字符号会出现,董明珠的大松产品体验下来也不怎么理想。最后选奥克斯了。空调 冰箱 其实技术早就过关了。春兰 没有了吧,几十年还在用的也有。
董明珠太把自己的产品夸大,什么都是自己的,芯片不是自己的。所以想搞芯片。
我很佩服海尔和格力,至少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现在格力有钱了希望芯片能搞出来。
只要芯片搞出来就可以用在其他领域,国产家电将赶超一切家电产品。
支持海尔 支持 格力。至少他们是做了该做的事 和正在做该做的事。
希望海尔格力这样的企业能多些,不光是赚中国人的钱更重要的是赚世界的钱。
没得比,海尔质量差是公开的秘密,无论是电器还是房子,都不咋地,海尔走的是服务,出现问题去你家修,顺便帮你修一修其他问题家电,海尔就是,虽然咱产品不行,但坏了就修,让你不怕产品坏。
格力是正八经工科优等生,自己研发自己生产,自己追求品质,从发展上,一定是格力牛逼。
海尔是过去式,不要指望海尔,海尔靠的是青岛政府,电器才能赚几个钱?政府优先把潜力地皮卖给海尔海信,真正赚钱的,还是房地产
我在这里只讲两公司的售后服务各有不同。
五年前我买了一台全自动海尓洗衣机。
买机后送货;
海尔公司共回访电话三次:
1、问: 货送到未?送货人员服务态度如
何?交接工作做得怎样?
2、问: 拆解包装工作怎样?安装、调试
满意否?
3、问: 洗衣机经使用后你满意否?
我都一一作答,并讲很满意。
去年,我买了部格力1匹分体空调。
经三催四催才安排人员帮我安装。
安装空调基上是免费安装。但,如主机挂外墙的要收高空作业费1OO元;主机架80元(不锈钢);雪种管穿墙孔,靓孔要价50元,差的免费。
刚好我家安装空调不用挂外墙和使用主机架,也不用要靓孔。所以本客户装空调不用出一分钱,基本免费安装(其实购机单价已包括安装费在内)。
安装完毕经使用后,发现有几个问题:
1、当时室外温度为35℃,室内机设定温
度为26℃,经1、5小时制冷运行,室
内机显示26℃,而主机都不能自动停
机状态。(整个夏天都是这样)
2、主机几扇叶转向是程逆时针转向。这
这个转向是否正确?
由于来我家安装空调的师傅收取吾到我一分钱,我就上述问题电话联系过,这些师傅无心解答。机台安装后能制冷就oK。
宗上所述: 本客户认为海尓售后服务比格力好好多!!
我不知大家怎样理解,我的理解的题目所指的海尔应是海尔集团,现在在A股上市的青岛海尔(600690)只是海尔集团的一个子公司,现任董事长、总经理为梁海山,海尔集团还有许多资产没装入青岛海尔;而格力应是格力电器(000651),现任董事长和总栽是董明珠,不是指格力集团。格力集团是格力电器的大股东,格力集团下面另有一家上市公司格力地产(600185),格力电器其实与格力地产没有隶属关系的。
如果我们弄清楚了以上概念,格力电器与海尔集团是值得一比的,二者都是以生产白色家电为主的公司,都是行业的领军企业。201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收为2661亿元,其中生态收入达到151亿元,同比增长75%;而格力电器营收为2000亿左右,二者相差约660亿元。海尔的主力产品:冰箱、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居国内销售前三名;反观格力除了空调,其余产品基本没啥影响力,而空调特别受房地产景气的影响,因此格力的抗风险能力远不如海尔。海尔的海外营收占比40%在右,格力17%左右。 海尔已是一家比较成功的跨国企业,海尔的海外营收100%来源于自主品牌;而格力一部分的营收为替别人贴牌代工的,尚欠火候。
2018年,在品牌战略、全球化战略等的协同下,海尔的品牌效应不断放大。据世界品牌实验室12月18日在美国纽约揭晓的2018年度(第十五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显示,海尔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排名第41位。此前揭晓的2018(第24届)中国品牌价值100强中, 海尔蝉联榜首,品牌价值达到209208亿元,稳居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品牌。海尔的好些产品已进入德国、美国等高端市场,从两张图标中看出,海尔品牌渗透力和影响力遥遥领先于美的和格力。 (图标来自 :北悦浊酒 百家号)
中国家电的出货量已占到世界的70%,绝对是家电生产大国。对于当前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全球化是最大的机遇和挑战,关键取决于中国家电企业是否具备在全球化扩张的能力?又如何实现成功的全球化品牌运营和引爆? 企业家的格局、眼界,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境界;企业家的学习能力,关系着企业的发展与生死存亡。这点,海尔已经走在中国家电业的最前列!
张瑞敏先生现在是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和CEO,在中国的企业界特别在家电行业是“教父”级的存在,他还是中共十五~十七大候补中央委员,作为非央企的企业负责人是极其少见的,充分证明国家对他的工作和成就的肯定。张瑞敏先生还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受表彰的100人之一,可见他的贡献和影响力。
张瑞敏从狠抓产品质量入手,将一家频临死亡的集体企业,发展壮大为今天的海尔集团,居功至伟。 他被企业界誉为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思想家”,这绝对不是“网红”思维所能比拟的,真所谓孔孟之乡出思想者。按我理解,“网红”现象兴也快,败也快,不能作为企业管理和产品营销根基,只能是一种手段或者是补充。
海尔集团主要业务已从传统的“家用电器”转型为“物联网生态”。 今年是海尔创业进入第35个年头, 海尔在贡献了一个世界级品牌后,新的目标是再贡献一个世界级“人单合一”物联网模式。 海尔大幅增长的“生态收入”体现了人单合一模式在不断实践和演变进化过程中显现出的成效,是衡量物联网时代生态圈效果和和生态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志。
在近日举行的海尔集团2019年创新年会上,张瑞敏提出,海尔要“为人单合一成为世界级物联网模式而努力”。美的集团“五十重生”年度经营管理大会上对"只有改变,才能重生"表达强烈的渴望,看来我国家电业的思想家已开始在行动了。
作为白家电行业的两个典型,海尔在白家电领域的品种更全、影响力也更大、地位也更高,如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格力则主要在空调,在空调领域的地位高于海尔。
那么,从近年来的情况看,为什么海尔的声音似乎没有格力大,地位好像也没有格力高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张瑞敏属于低调做事者,不大喜欢抛头露面,更不会讲一些高调的话吸引眼球。相反,董明珠则一贯高调,自然受到的关注更多。
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表彰名单中,张瑞敏赫然在列,而董明珠却没有上榜,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能够看出谁的真正地位更高,谁更能代表中国白家电行业,谁更能够在民族企业中具有作用和影响。
所以,企业家有没有地位,不在声音,而在影响,在于人们以上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次格力空调售后,供大家参考。
格力柜机,3年内,实际开的很少,也就夏天周末的白天偶尔开开,坏了,不制冷,显示通讯故障。
打电话给售后,来了人,连检测都没检测,就给换了外机主板。当时开机未显示故障,师傅就离开了。原主板有贴空调的一系列参数及如何接线等,换的新主板什么没有,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过了一会,发现还是不制冷,于是给师傅打电话。回答:还不制冷的话可能就是内外机连接线坏了,你是自己买线还是用我们的,我们的需要收费。
我当然不同意:是不是先检测一下,看看到底什么原因,是不是线的原因。另外,现在保质期内,本来就没修好,怎么还要收费?
维修师傅:你需要再给售后客服打维修电话,我可以带线,但是我的单子还是换主板,你需要给我签字,我也不能赔钱给你干是吧,这个你不能跟客服说。
第二天,师傅带来了一根线。原来的线是三股,有接地线的,新线只有两股,没接地线,就这样凑合接好了。
说心里话,对格力的质量和售后非常的不满意。家里的空调,4个品牌,海尔、海信、格力、格兰仕。格力是在“格力专卖店(旗舰店)”买的,其余三个都是京东买的。其余3个品牌,从来没坏过,号称质量最好的格力却坏了,而售后更让人失望!
青岛海尔1984年创立,格力电器1991年成立。海尔比格力早出生7年。在一个行业,先入局的企业往往占有更大的优势。况且青岛海尔优张瑞敏这个全国红极一时的企业家掌舵,在上世纪90年代,海尔就已经成为为知名的白色家电品牌。
格力电器的出名要比海尔软的多。在上世纪90年代海尔已经闻名全国的时候,很多人都还没有听过格力这家企业。格力的出名是在本世纪初期,在“格力掌握核心 科技 ”这句广告词的轰炸之后,格力的名气才逐渐大了起来。再加上进入本世纪以来,海尔掌门人张瑞敏改革锐气不再,而格力的掌门人董明珠则频频出现在公众场合不遗余力的推销自家产品。所以两者的差距在不断的拉近。
2018年,是格力电器发展史中重要的一个年份。这一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时,这个营业规模首次超过青岛海尔。去年青岛海尔的营业收入是1833亿元,比格力低了167亿。在2017年,青岛海尔还比格力电器多了110亿。
近十几年来,曾经作为中国第一白色家电的青岛海尔,先后被美的和格力超越。这其中原因有很多,个人认为,和张瑞敏长期掌舵青岛还有很大的关系。的确,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张瑞敏是一位锐意进取的改革者。那是在进入本世纪之后,张瑞敏改革的力度和以前相比小的多。但格力就不一样了,有董明珠这个劳模。
总结一下,在青岛海尔和格力电器之间,我更看好后者。原因是,我对董明珠的看好。
说说我个人的观点
张瑞敏是海尔的创始人,喜欢 财经 新闻的我是听着海尔的故事,看着海尔的一个个案例学习成长的,当年这毕竟是第一民族品牌,作为山东人地域自豪感油然而生。
而董**则应该算是后起之秀了和张瑞敏比起来,朱江洪之后接的班,看过她独身一人闯市场的故事,同样是做业务出身的我深知其中艰辛,尤其是一个女人更有很多困难。
说实话在海尔处于瓶颈期增长乏力的那些年,我也替海尔着急过,看海尔,电视做的不是很成功,手机慢慢也看不见了,电脑也很快消失,药业,保险,也都没做大,房地产相比同城兄弟海信入行晚,而且也做得一般,从心底里替海尔着急。
今天在一个跟贴里说了一段话“老张是不是该早一点退了,越老越神道了,成仙了,现在他似乎更像一个哲学家,而且他一试图以哲学的思维去看待企业遇到的问题,虽然鲁商的儒雅可敬,但总感觉一直浮在表面,不要接地气。从砸冰箱这个标志性的事件开始,留个我们的印象是什么呢?质量好,服务好,管理严格,这在品牌初创期是很成功的。但之后大家都赶上来了,海尔这时干了什么呢?记得很清楚的一个案例是大肆宣传的海尔发明洗地瓜的洗衣机,这种为宣传而创造的案例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无法持久的,压缩机,模组,电机,屏幕,在核心竞争力上海尔一直只合作不深入,其实就是一直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空壳公司,在现在核心技术决定产品力带动市场变化的年代,光靠卖概念的老张已经跟不上了,虽然近几年通过并购销售额赶上来了,但并不看好。还有老张最近几年一直搞得创客,把企业组织架构整个打乱重来,按老张的说法就是一个个的小微企业直接面对市场,中层干部没了,但纵观成熟的国际大公司哪一个不是靠严谨的组织,没有稳定的架构就没有过硬的产品的质量,没有激励就不会有创造力,一个企业经常的推倒重来,中层干部都消失了,哪来的企业文化,哪来的集中力量搞科研,哪来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个的小微企业不就是一个个挂靠在海尔的个体户吗?产品质量如何保证?售后服务如何保证?大家都像钱看了
另外,说到海尔就不得不提产权问题,希望政府对这种作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家是不是可以宽松一些,一个小集体企业而已,没有老张哪来的海尔?赶紧明晰了产权,让老张放心的退休吧,这样退而不休,对企业并不好
再说说董**,原来对格力并不是很关注,应该是近七八年吧,才注意到格力的主页利润如此之高,市占率也如此之高,不由的对这位泼辣的南京大姐刮目相看。看过她的案例,看过更多是她的新闻,感觉董**给人的感觉就是,雷厉风行,敢想敢干,绝不退缩,但这样的性格是把双刃剑,能成事也能败事,成功的人不少,但成功后能保持清醒的不多。董**近年的一系列举动让人感觉正趋于浮躁,从给自己的品牌做形象代言人做广告开始,做手机,和雷军十亿赌约,不顾众人反对要入股银隆搞新能源 汽车 ,结果如何,赢了和雷军的网红赌约,但手机,银隆更是搞成了狗血,过于自负,会让你的判断力丧失,很难做出正确的决定。但前一段手里钱多的银行装不下的董**又要进军芯片业了,手机,新能源对格力和董**来说顶多算交个学费,伤不着胫骨,但芯片是可以要了格力的命的,并不是有钱就一定可以砸出来的,需要技术的积累,希望董**审慎决策,隔行如隔山,教训不少了
常言道:货比三家,人比人气死人。我觉得拿张瑞敏和董明珠做对比那不太合适,因为一个是白手起家,一个是守城之将,可以说是张瑞敏把海尔从那个濒临死亡的集体企业,发展壮大为今天的海尔集团,而董明珠接手格力的时候,格力正处于发展的高峰,所以两者也没什么好比的。拿海尔和格力的市值、品牌、产品等方面比一比我觉得还更靠谱一些。
首先 ,从两家企业的市值上来看,海尔电器现在的市值为582亿港币,而格力电器的市值为235756亿元人民币,二者从体量上就有所不同,很明显,海尔电器的市值是要远低于格力电器。所以,单从市值方面,我更看好格力。
其次 ,从两家企业的名声来看,董明珠以“网红”著称,由于董明珠的性格使得格力电器名气一直很大。而张瑞敏更喜欢少说话多做事,埋头做事或许是他的经营风格,这点两者差异较大。所以,单从企业名声方面,我更看好海尔。
另外 ,从两家企业的业务扩展上来看,格力的业务扩张并不顺利,其在物联网上的布局是“声音大、雨点小”,而海尔物联网平台已经有所建树,海尔U+智能家居也在逐渐前行。所以,单从业务扩展方面,我更看好海尔。
最后 ,从两家企业的产品结构上来看,海尔在家电领域的品种更全、影响力也更大、地位也更高;而格力则主要在空调领域地位高于海尔。所以,单从产品结构方面,我更看好海尔。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的企业家、不同的企业还是要从根本上去剖析对比,不能片面武断的判别。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伟大企业家,不同的企业成就了不同的伟大企业家。如果真要问,海尔和格力更看好哪个?个人觉得更看好海尔一些。
以上就是关于为什么阿里云的王坚博士是心理学博士,却可以做阿里的CTO全部的内容,包括:为什么阿里云的王坚博士是心理学博士,却可以做阿里的CTO、物联网将如何颠覆传统制造业、连线创始人|前晨汽车黄晨东:自动驾驶只是技术 若无需求便无法落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