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养殖场监控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物联网084

鱼类养殖场监控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第1张

鱼类养殖场监控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是:

1、建设现代化的水产养殖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水产养殖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

2、对繁荣农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3、对提高水产养殖精准化生产和智能化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4、对促进渔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渔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水产养殖在线监控系统基于智能控制器、智能处理器、无线网络通讯、无线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开发,集在线数据信息监测采集、信息处理、信号输入输出、远程在线监控、报警信息通知、设备自动化控制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控制管理系统,主要应用于现代工业化水厂养殖工程中。

与其他农业业态相比,水产养殖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生产状态,技术含量和信息化水平不高。未来需加强与“互联网+”结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大幅提高水产养殖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环节效率,促使生产方式从落后向高效转变。

最近30年,全球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在动物性食品生产中增长最快,而中国对水产养殖产品的生产贡献率最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水产养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中国水产品养殖产量约占世界水产品养殖产量的2/3,其中,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每年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42%;海水养殖有较久的历史,海洋水产品产量约占水产总产量的5772%。

从绝对量来看,2004年,我国水产品产量为4247万吨;2015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69965万吨,比2014年增长369%。

在高密度的养殖作业中,鱼病虫害的发病率往往较高,收获的鱼类身体内往往残留有大量的农药等化学残留物,水质也会因此恶化。在今后的水产养殖中,必然会在低密度的养殖环境中进行自然养殖,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及污染。

养殖业逐渐发展的今天,多品种的区域养殖将逐渐偏向于独一品种的特色化养殖,单一的养殖品种更加有利于形成强势品种,加强养殖业的地域独特性,拉大与周边养殖业的差异,在激烈的养殖产业竞争中加大自己的养殖优势和竞争力。

智能农业涉及的范围还是很广的。就托普物联网建设的项目来看主要有这些:大田种植智能管理;畜牧水产养殖管理;食品安全溯源;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等等。如果光从定义来讲,智能农业可以这么理解: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露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跨世纪工程。

以上就是关于鱼类养殖场监控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全部的内容,包括:鱼类养殖场监控系统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水产养殖的前景和钱景如何,是暴利行业吗、目前的物联网智能农业主要涉及哪些东西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