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它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4]
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关键技术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 、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传感器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演变,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智能终端产品随处可见;小到人们身边的MP3,大到航天航空的卫星系统。嵌入式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推动着工业生产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如果把物联网用人体做一个简单比喻,传感器相当于人的眼睛、鼻子、皮肤等感官,网络就是神经系统用来传递信息,嵌入式系统则是人的大脑,在接收到信息后要进行分类处理。这个例子很形象的描述了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在物联网中的位置与作用。
物联网分类
1 私有物联网:一般面向单一机构内部提供服务;
2 公有物联网:基于互联网向公众或大型用户群体提供服务;
3 社区物联网:向一个关联的“社区”或机构群体(如一个城市政府下属的各委办局:如公安局、交通局、环保局、城管局等)提供服务;
4 混合物联网:是上述的两种或以上的物联网的组合,但#后台有统一运维实体。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活点定义: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
物联网博欣将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线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物联网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华为上海青浦研发中心正式启动建设的新闻这两天刷屏了,很多人问我,华为在上海浦东金桥不是已有一大片研发基地了吗?建了青浦研发中心,那金桥研发中心干吗?现在金桥研发中心的业务会全部搬去青浦吗?我来一一回答下。
华为金桥研发中心,即华为上海研究所所在地,本世纪初开始规划、建设,由著名的曾设计上海金茂大厦的SOM设计公司设计。这幢巨型独栋高 科技 办公楼,总体呈Z字形,分为A、B、C、D、E、F、G、H、J共九个区,东西纵向长约770米,很气派。
2010年,上海世博会那年,华为上海研究所正式入驻金桥研发中心。然而,华为的业务发展太快,没几年金桥研发中心人满为患,办公位及停车位都已满负荷,华为上海研究所不得不在周边其他园区租办公场地。
2016年开始,华为着手在上海新建研发基地,更大规模、更高标准、更高定位。任老板亲自带队,反复考察,最后看中了淀山湖畔的西岑片区。2017年,华为与上海市政府正式签订协议,开始前期准备工作。
那么,华为青浦研发中心建好以后,金桥研发中心还需要吗?需要的话,干啥?
其实,昨天上海市政府与华为公司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华为青浦研发中心项目开工仪式的新闻稿中,已经有答案了。
框架协议中提到的业务合作领域有,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示范应用等领域,看出来没有?华为公司有一块很重要业务,也是华为上海研究所占大部分的无线通信业务没有提及,无线通信业务可是华为的重中之重,华为的2G/3G/4G/5G,及未来的6G,核心研发团队都在上海。就是说,华为金桥研发中心后续主要做无线通信的研发了,后续5G/6G的研发要扩大队伍。6G几年前已开始预研,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是否明白了?华为金桥研发中心现有各业务,除了无线业务,其他业务几年后全部搬去青浦研发中心。
另外,从这个框架协议,我们可以看出,华为在上海,在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示范应用等方面,未来几年将快速发展,需要大规模招聘相关的高端研发人才。
因为,这几个领域,华为上研所现在的研发投入是几千人,未来几年要扩展到几万人,对相关的专业人才是一个机遇。
物联网应用涉及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 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时代,物联网无处不在。由于物联网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因此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如下。
1、城市管理
(1)智能交通(公路、桥梁、公交、停车场等)物联网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并报告公路、桥梁的“健康状 况”,还可以避免过载的车辆经过桥梁,也能够根据光线强度对路灯进行自动开关控制。
在交通控制方面,可以通过检测设备,在道路拥堵或特殊情况时,系统自动调配红绿灯,并可以向车主 预告拥堵路段、推荐行驶最佳路线。
在公交方面,物联网技术构建的智能公交系统通过综合运用网络通信、GIS地理信息、GPs定位及电子控 制等手段,集智能运营调度、电子站牌发布、IC卡收费、ERP(快速公交系统)管理等于一体。通过该系 统可以详细掌握每辆公交车每天的运行状况。另外,在公交候车站台上通过定位系统可以准确显示下一 趟公交车需要等候的时间;还可以通过公交查询系统,查询最佳的公交换乘方案。
停车难的问题在现代城市中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找 到车位。智能化的停车场通过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摄像感应、地感性传感器、太阳能供电等技术,第一 时间感应到车辆停入,然后立即反馈到公共停车智能管理平台,显示当前的停车位数量。同时将周边地 段的停车场信息整合在一起,作为市民的停车向导,这样能够大大缩短找车位的时间。
(2)智能建筑(绿色照明、安全检测等)
通过感应技术,建筑物内照明灯能自动调节光亮度,实现节能环保,建筑物的运作状况也能通过物联网 及时发送给管理者。同时,建筑物与GPs系统实时相连接,在电子地图上准确、及时反映出建筑物空间地 理位置、安全状况、人流量等信息。
(3)文物保护和数字博物馆
数字博物馆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对文物保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降尘和有害气体等进行长期监 测和控制,建立长期的藏品环境参数数据库,研究文物藏品与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创造最佳的文 物保存环境,实现对文物蜕变损坏的有效控制。
(4)古迹、古树实时监测
通过物联网采集古迹、古树的年龄、气候、损毁等状态信息。及时作出数据分析和保护措施。
在古迹保护上实时监测能有选择地将有代表性的景点图像传递到互联网上,让景区对全世界做现场直播 ,达到扩大知名度和广泛吸引游客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实时建立景区内部的电子导游系统。
(5)数字图书馆和数字档案馆
使用RFID设备的图书馆/档案馆,从文献的采访、分编、加工到流通、典藏和读者证卡,RFD标签和阅读 器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有的条码、磁条等传统设备。将RFID技术与图书馆数字化系统相结合,实现架位标 识、文献定位导航、智能分拣等。
应用物联网技术的自助图书馆,借书和还书都是自助的。借书时只要把身份证或借书卡插进渎卡器 里,再把要借的书在扫描器上放一下就可以了。还书过程更简单,只要把书投进还书口,传送设备就自 动把书送到书库。同样通过扫描装置,工作人员也能迅速知遭书的类别和位置以进行分拣。
2、数字家庭
如果简单地将家庭里的消费电子产品连接起来,那么只是—个多功能遥控器控制所有终端,仅仅实现了 电视与电脑、手机的连接,这不是发展数字家庭产业的初衷。只有在连接家庭设备的同时,通过物联网 与外部的服务连接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服务与设备互动。有了物联网,就可以在办公室指挥家庭电器的 操作运行,在下班回家的途中,家里的饭菜已经煮熟,洗澡的热水已经烧好,个性化电视节目将会准点 播放;家庭设施能够自动报修;冰箱里的食物能够自动补货。
3、定位导航
物联网与卫星定位技术、GSM/GPRS/CDMA移动通讯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能够在互联网和移 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内使用GPs技术,使用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并能实现端到端的多向互动。
4、现代物流管理
通过在物流商品中植入传感芯片(节点),供应链上的购买、生产制造、包装/装卸、堆栈、运输、配 送/分销、出售、服务每—个环节都能无误地被感知和掌握。这些感知信息与后台的GIS/GPS数据库无 缝结合,成为强大的物流信息嘲络。
5、食品安全控制
食品安全是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通过标签识别和物联网技术,可以随时随地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 监控,对食品质量进行联动跟踪,对食品安全事故进行有效预防,极大地提高食品安全的管理水平。
6、零售
RFID取代零售业的传统条码系统(Barcode),使物品识别的穿透性(主要指穿透金属和液体)、远距离 以及商品的防盗和跟踪有了极大改进。
7、数字医疗
以RFID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对病人不问断地监控、会诊和共享医疗记录,以及对医 疗器械的追踪等。而物联网将这种服务扩展至全世界范围。RFID技术与医院信息系统(HIS)及药品物流系统的融合,是医疗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8、防入侵系统
通过成千上万个覆盖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的传感节点,防止入侵者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 入侵。上海机场和上海世界博览会已成功采用了该技术。
据预测,到2035年前后。中国的物联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随着物联网的应用普及,形成我国的物联 网标准规范和核心技术,成为业界发展的重要举措。解决好信息安全技术,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根据我的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现在各大公司巨头也已经开始布局物联网市场了,所以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是非常有益的!!
物联网简单的说就是物物相连的网络,通过物联网能够构建出一个万物互联的世界,而万物互联的世界必然会带来万物智能,从这个角度来看,物联网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广阔的。
物联网通常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设备、网络、平台和应用。设备往往是物联网设计的第一步,不同的设备具备不同的功能,比如大量的传感器设备能够获取各种环境参数,对于一些工业生产环境来说,这些传感器还是非常重要的。传感器设备往往需要通过网关把数据发送到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根据传感器发回来的数据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判断,以便于决策是否进行相应的调整,而这正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所要关心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当前互联网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产业互联网需要综合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来赋能传统行业。物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基础,因为没有物联网就没有大数据,更谈不上智能化,所以物联网建设通常是产业互联网建设的排头兵。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学习物联网相关技术是不错的选择,会有众多的发展机会。
物联网平台的解决方案是比较复杂的,目前物联网平台的研发依然处在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大量的技术标准还有待建立和完善,相信随着5G标准的落地,会进一步促进物联网平台标准化的建设。
什么是物联网,发展趋势怎样。学习物联网有前途吗?去年我应邀参加了上海物联网培训会,认识了物联网,并与我们陕西杨凌祥荷牌有机富硒农业专业研发有机富硒农业番茄,黄瓜,甜椒,马铃薯,红薯,猕猴桃,葡萄,苹果与上海合其家物联网公司董事长林总进行现场演讲与沟通。互联网是由美国制定的技术标准,而物联网是由中国制定技术标准的。通过物联网学习,认识了物联网公司各界朋友,今后物联网区块链将是我国重奌发展的方向,万物相连,物联网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信息技术一场革命。物联网是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大数据企业分布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大数据基础的硬件、软件支撑与大数据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均专注其重点布局领域,在各个方向拥有明显的特有优势。在区域分布方面,中国大数据企业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京津冀与东部沿海地区。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易华录(300212)、美亚柏科(300188)、海量数据(603138)、同有科技(300302)、海康威视(002415)、依米康(300249)、常山北明(000158)、思特奇(300608)、科创信息(300730)、神州泰岳(300002)、蓝色光标(300058)等
本文核心数据:大数据、竞争层次、产业结构、应用领域分布、区域集中度、业务竞争力、五力模型分析等
1、中国大数据行业产业链各环节竞争情况
目前,我国的大数据产业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从其细分领域来看,大数据产业可划分为大数据基础支撑设施、应用软件以及大数据服务三大子行业。中国大数据代表性企业分布在各个子行业,基础支撑层主要代表厂商有同有科技与欧比特等;专门研发大数据相关软件的代表性企业有常山北明、思特奇与四维图新等;科创信息与神州泰岳等企业则专注于大数据服务。另外,行业的龙头企业如美亚柏科与易华录等,业务布局覆盖整条大数据产业链。
2、中国大数据细分产业结构
根据《IDC全球大数据支出指南》,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最大的构成部分来自于传统硬件部分——服务器和存储,占比超过40%,其次为IT服务和商业服务,两者共占34%的比例,剩余由25%的大数据软件所构成。
3、中国大数据行业应用领域分布情况
从具体行业应用来看,互联网、政府、金融和电信引领大数据融合产业发展,合计规模占比为776%。互联网、金融和电信三个行业由于信息化水平高,研发力量雄厚,在业务数字化转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大数据成为近年来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政府数据整合与开放共享、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相关的应用需求持续火热。此外,工业大数据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作为新兴领域,数据量大、产业链延展性高,未来市场增长潜力大。
4、中国大数据行业区域集中度
根据企查猫数据,截止2021年9月22日,全国大数据产业中“存续”及“在业”的企业共有61799家,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的大数据企业最多,高达9246家;其次是江苏省,大数据企业数量达到5106家;中部地区的陕西大数据企业数量也较多,为4419家。
从前瞻统计的大数据行业53家上市企业来看,大数据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与浙江等京津冀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北京与广东的代表性上市企业数量之和接近30家,占比达到50%以上。因此,从区域分布来看,大数据企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
注:图中数据仅包含前瞻统计的53家上市企业。
5、中国大数据行业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从大数据业务布局来看,代表性企业的重点布局区域侧重于东部沿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比如易华录主要布局东部沿海地区,美亚柏科主要布局华东、华南地区等;从产品布局来看,各公司各有侧重点,例欧比特在卫星大数据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
6、中国大数据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五力模型角度分析,我国大数据产业链中参与者众多,面向各行各业的应用市场,分别在不同的层级竞争,在各个层级中,都聚集了大量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较为激烈;同时,大数据行业作为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与手段,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大数据收集渠道与分析工具等众多,面临的替代品威胁较大。
大数据行业的上游为基础支撑设施生产企业,包括硬件与软件设备,由于目前我国硬件与软件企业较多,且国产化越来越高,企业间竞争激烈,因此上游议价能力较弱;下游消费市场主要是各应用领域终端客户,由于行业现有竞争者较多,大数据产品与服务多样,客户的选择性较大,因此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较高。
此外,大数据产业的中上游即硬件与软件等基础支撑的核心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但大数据行业的产品、服务与应用市场都极为广泛,各种技术的更新迭代较快,因此行业新进入者威胁相对较高。
总体来看,中国大数据行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为激烈。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以上就是关于物联网概念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物联网概念是什么、目前物联网共分几层有实践案例么、华为上海青浦研发中心开建了,浦东金桥现有研发中心将来干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