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他把《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大禹,禹看后觉得很好,就让皋陶实施。
《狱典》归纳了杀害同伴就得服法而不在于用刑。
东汉《论衡·是应》有记载,汉代衙门里供奉皋陶像、饰獬豸图,后被传神话为“狱神”。
皋陶也是古六安国始祖,还是徐国国君的祖先,而且是古代东夷部落的首领之一。蓼国国君也有可能是皋陶的后裔。洪洞县甘亭镇士师村又名皋陶村,以皋陶的官称和名字同时命名村子,这种形式很少见。
“皋陶卒,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帝王世纪》)“繇,封之于皋,卒崩于皋。”(《钦定四科全书》)故六安古称皋城。皋陶墓收录于《中国名胜大辞典》。皋陶封地英、六,位于今六安、英山、金寨、霍山一带。皋陶后裔聚集于封地和舒城、潜山、庐江、巢县、霍邱、怀远、灵璧、泗县、凤台、亳县,广布于全国各地,江苏省盐城市现有皋姓2000多户。
皋陶英灵归宿之地的皋城子孙们,已把古皋城建设成现代化的城市,并重修了皋陶墓。我们祈盼皋陶陵园早日建成,高大的皋陶石雕像耸入青天,屹立在“天河”岸边,成为体现新皋城文化品位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向世人展现皖西皋陶文化的一道亮丽彩虹!
皋陶所创制的法律,极有逻辑,比如“五典五惇”“五刑五用”“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等;且言简意赅,比如“昏、墨、贼,杀”等 。所谓良法,不仅要有好的内容,更要有好的逻辑;立法过程中,要注重内在逻辑,强调其概括性,使得法律疏而不失,简便易行。这正是皋陶在法律上的成功之道 。皋陶所言立意高远,皋陶所行正大光明,言行高度统一,所以民才信服 。 他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舜在任命禹担任司空,治水的时候,禹万分辞让,推荐稷、契和皋陶担任这一职位。但是舜还是把这一职位交给了禹。舜对皋陶说:“皋陶,蛮夷侵扰华夏,坏人为非作歹,你就担任司法官(士),处刑要让人信服,流放罪分为不同等级,而远近不同。只有公正明允,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被赐嬴姓。其子孙后裔中以官为氏的,称理氏,后逐渐演变成李氏,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就自称姓李。
传说皋陶还使用一种叫獬豸的独角兽来决狱。獬豸类似羊,但只有一只角。据说它很有灵性,有分辨曲直、确认罪犯的本领。皋陶判决有疑时,便将这种神异的动物放出来,如果那人有罪,獬郢就会顶触,无罪则否。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无冤狱,那些卑鄙的小人非常畏惧,纷纷逃离,至使天下太平。舜帝极为欣赏皋陶的成绩,他的后代被封于六,英等国。 尧舜禹时期的重大政治措施大多是皋陶谋划的。皋陶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部活动中所体现的光辉思想和伟大业绩,形成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体系,即皋陶文化。皋陶文化主导着华夏民族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奠定起国家产生的基础。
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礼。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乃丧礼,宾礼系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创五刑。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薄刑。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无疑是一大进步,创我国刑法之始。立九德。九德即宽而栗(秉性宽弘而有原则)、柔而立(性情温良而能立事)、愿而恭(质朴而能尊贤)、乱而敬(有才而能敬事)、扰而毅(谦和而有主见)、直而温(正直而不傲慢)、简而廉(具大略而能务实)、刚而塞(果敢而不鲁莽)、强而义(刚强而不任性违理)。皋陶制订的九德,内涵包括人的秉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亲九族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 。
皋陶文化的核心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安邦之道。
历代史籍记载:“帝舜三年,命咎陶作刑”、“皋陶造狱而法律存”、“《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皋陶说:“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由此可见,皋陶刑法是中国最早系统和制度化的刑法,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刑法开端。夏代的“禹刑”,商代的“汤刑”和西周的“九刑”或“吕刑”,都是从皋陶之刑发展而来。皋陶的“五刑”早于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三四百年,因此皋陶被尊为中国的“司法始祖”。皋陶的法治思想为后世的法制起了典范作用。
他执法严谨,对过失犯罪者尽量宽恕,对故意犯罪或累犯不改者从严惩处,对罪疑者从轻处罚,在杀人的问题上更加谨慎,不伤无辜。他执法公正,“决狱明白”,“听狱制中”,“五刑五用”,乃至“天下无虐刑”,“天下无冤狱”。他注重教化,“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主张以“法治”辅助“德治”,希望最终实现社会上没有犯罪行为的大治局面 。 从《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对皋陶言行的记载中,可以看出皋陶讲道德、勇于担当、公正无私的政治形象 ;其次,从《尚书·皋陶谟》中,还可看出皋陶以人为本、谦抑、正直无私、民本的形象;而从《荀子》《淮南子》《牟子理惑论》等,又可以见到皋陶铁面无私,不怒自威的理性法官形象;再从《后汉书》《提牢备考》亦可见皋陶作为狱神而存在 ;最后,在《左传》三处涉及皋陶的故事中,又可发现人们对皋陶的无上崇敬和怀念,主要是因为他以德服人,制律简明扼要,执法公平 。
皋陶的首要政治主张是实行德政。皋陶认为实行德政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强调君主、群臣的修身应由上而下,由己及人。提出为官者要具备三、六、九德。以三德要求于卿大夫,以六德要求于诸侯,以九德要求于天子。以道德处理政务,大臣们就会同德同心,就能使功成业就谋略实现。只有“知人善任”,举用德才兼备、勤政廉政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施恩惠于民。
民心之安,取决于君、臣之德。“皋陶迈种德,德,乃降。”皋陶墓东5华里处的“种德寺”, 就是后人为纪念皋陶教化民众播撒仁德种子而兴建的古遗址。“好生之德,治于民心”。由于皋陶卖力推行德政,身体力行,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生,所以民众宾服他,归附他,怀念他。从而开创了“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的大好形势。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修在《咎繇碑》文中评价皋陶:“德齐于舜、禹,道超乎稷、启。”“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皋陶总揽朝政,谋划了一系列的有关社会制度、习俗、文化等全方位的革新方案:兴“五教”,定“五礼”,设“五服”,创“五刑”,亲“九族”,立“九德”。这些重大举措全都付诸实施,建立了社会正常秩序,加强了部落、部族间的联系和融洽,为国家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
皋陶的思想后来被孔子继承和发扬光大,创立了儒家理论学说,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王朝治国基础理论 。 皋陶作耒耜,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大禹治水,皋陶“功不在禹下。”《史记·殷本纪》引《汤浩》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皋陶佐禹治水,“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利用法律手段确保治水工程的胜利完成。乃于怀远涂山举行了治服水患的庆功盛典:“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淮夷的先民们不仅在农业方面先进于中原地区,而且在手工业中的制陶,生产工具的制造和金属冶炼技术等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由于皋陶高明的谋划和鼎力辅佐,使尧舜禹时代出现了繁荣盛世,迈进了“早期国家阶段” 。
随之,夏王朝就应运而生了。皋陶文化,是源于东夷的农耕和礼乐文化,涵盖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皋陶制造的长鼓,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皋鼓”。至今朝鲜仍有一种高脚鼓和小腰鼓,都是皋鼓之类。朝鲜也是东夷的一支,故亦有这种皋鼓。皋陶创制的古龠乐器,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国经过多年研究论证,终于解开了古龠斜吹的千古之谜。刘正国的古龠乐器和吹奏技艺被国家批准为专利。2001年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行的“回响八千年”民间管乐音乐会,刘正国应邀担任客席独奏。他展示的古龠“斜吹”绝技,将自汉代失传了的皋陶古龠首次重现于大雅之堂 。
人物生平 出身
舜因皋陶生于曲阜(一传为山西洪洞县皋陶村人),皋陶姓嬴(汉朝始误作偃姓),被大禹选为继承人,意外死亡,皋陶之子伯益继承之位。后来改李姓。约公元前2170年,皋陶卒,葬之于六(Lù),后代封地为皋城(今安徽六安市)。李唐皇朝认皋陶为李姓始祖,唐玄宗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即“大唐德明皇帝”,简称“唐德明帝”生于山东曲阜,亡于皋城(今安徽六安市)。
尧都平阳(今山西临汾)。高阳氏的皋陶与高辛氏的契、后稷共同辅佐尧、舜、禹,成为中国先秦史中一位深远影响的人物。其创刑、造狱,倡导明刑弼教以化万民的思想为四千多年来我国各个时期制定、完善、充实各项法律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上被人们喻为“圣臣”。
在舜、禹时期任士师、大理官,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即司法长官。皋陶被聘任为掌握刑法的官后,又被禹选为继承人,并协助禹处理领导事务。皋陶在禹之前先死了,而未能继位。皋陶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
立法皋陶“明于五刑,以弼五教”,主张五刑处于辅助地位,对于有过激行为或者犯有罪行的人要先晓之以理,不听教化,再绳之以法。“五教”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在教育人们懂得并恪守最基本的几种关系,使人们彼此亲睦,互相谦让,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实现一个没有犯罪行为的和谐社会,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所以,舜盛赞皋陶:“汝作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五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
皋陶法律思想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 德法结合 ,即道德与法律结合、德治与法治结合,“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就说明了这个道理;二是 民本思想 ,即强调重民、爱民、惠民,关注民生,听取民意,“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天聪明,自我民聪明”等即说明此理;三是 司法公正 ,公平公正是皋陶司法的终极目标,獬豸断狱的故事实质上是神化了皋陶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断案如神的司法活动;四是 天人合一 ,皋陶所言“天秩有礼”“天命有德”“天讨有罪”等是告诫人们要遵循天道,自然之理。
晚年
皋陶帮助夏禹当上了中原华夏的大领袖。禹继帝位后,为了尊重禅让制度,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大禹继位后,江淮诸国对禹有不满情绪,他多次巡视江淮,宣讲大禹功绩:“身执耒锸,以为民先”,不畏艰险,吃苦耐劳,公而忘私,一心为民排除水患,使民安居乐业。终使淮夷畏威怀德,一致拥戴大禹。皋陶为开创华夏盛世立下赫赫功勋。但是,皋陶在禹帝死前就逝世了,传说活到106岁。皋陶的死,让禹又把帝位让给了伯益。
皋陶死后,葬于六,即今安徽六安市,这里古有皋陶墓,世人称之为公琴。
史籍记载《虞书·皋陶谟》
《史记·楚世家》
《论衡》
《唐书·玄宗本纪》
《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
主要成就 制典传说我国的第一部《狱典》就由皋陶制定,他把《狱典》刻在树皮上,呈给大禹,禹看后觉得很好,就让皋陶实施。
《狱典》归纳了杀害同伴就得服法而不在于用刑。
东汉《论衡·是应》有记载,汉代衙门里供奉皋陶像、饰獬豸图,后被传神话为“狱神”。
皋陶也是古六安国始祖,还是徐国国君的祖先,而且是古代东夷部落的首领之一。蓼国国君也有可能是皋陶的后裔。洪洞县甘亭镇士师村又名皋陶村,以皋陶的官称和名字同时命名村子,这种形式很少见。
“皋陶卒,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帝王世纪》)“繇,封之于皋,卒崩于皋。”(《钦定四科全书》)故六安古称皋城。皋陶墓收录于《中国名胜大辞典》。皋陶封地英、六,位于今六安、英山、金寨、霍山一带。皋陶后裔聚集于封地和舒城、潜山、庐江、巢县、霍邱、怀远、灵璧、泗县、凤台、亳县,广布于全国各地,江苏省盐城市现有皋姓2000多户。
皋陶英灵归宿之地的皋城子孙们,已把古皋城建设成现代化的城市,并重修了皋陶墓。我们祈盼皋陶陵园早日建成,高大的皋陶石雕像耸入青天,屹立在“天河”岸边,成为体现新皋城文化品位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向世人展现皖西皋陶文化的一道亮丽彩虹!
皋陶所创制的法律,极有逻辑,比如“五典五”“五刑五用”“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等;且言简意赅,比如“昏、墨、贼,杀”等。所谓良法,不仅要有好的内容,更要有好的逻辑;立法过程中,要注重内在逻辑,强调其概括性,使得法律疏而不失,简便易行。这正是皋陶在法律上的成功之道。皋陶所言立意高远,皋陶所行正大光明,言行高度统一,所以民才信服。
执法他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舜在任命禹担任司空,治水的时候,禹万分辞让,推荐稷、契和皋陶担任这一职位。但是舜还是把这一职位交给了禹。舜对皋陶说:“皋陶,蛮夷侵扰华夏,坏人为非作歹,你就担任司法官(士),处刑要让人信服,流放罪分为不同等级,而远近不同。只有公正明允,才能取得民众的信任。”皋陶做了尧帝的理官,被赐嬴姓。其子孙后裔中以官为氏的,称理氏,后逐渐演变成李氏,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就自称姓李。
传说皋陶还使用一种叫獬豸的独角兽来决狱。獬豸类似羊,但只有一只角。据说它很有灵性,有分辨曲直、确认罪犯的本领。皋陶判决有疑时,便将这种神异的动物放出来,如果那人有罪,獬郢就会顶触,无罪则否。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无冤狱,那些卑鄙的小人非常畏惧,纷纷逃离,至使天下太平。舜帝极为欣赏皋陶的成绩,他的后代被封于六,英等国。
文化尧舜禹时期的重大政治措施大多是皋陶谋划的。皋陶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部活动中所体现的光辉思想和伟大业绩,形成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文化体系,即皋陶文化。皋陶文化主导着华夏民族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奠定起国家产生的基础。
皋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兴"五教"。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定"五礼"。五礼即"吉、凶、宾、军、嘉"。吉礼即祭祀之礼,凶礼乃丧礼,宾礼系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以及与联盟之外的友好部落之间的聘享之礼,军礼为组织氏族、约束大众成军之礼,嘉礼为"饮食、男女"之礼。创"五刑"。五刑即"甲兵、斧钺、刀锯、钻笮、鞭扑"。甲兵,即对外来侵犯和内部叛乱的讨伐;斧钺,系军内之刑,属军法;刀锯,系死刑和重肉刑;钻笮,是轻肉刑;鞭扑,是对轻罪所施薄刑。皋陶在习惯法的基础上整合为"五刑",无疑是一大进步,创我国刑法之始。立"九德"。九德即宽而栗(秉性宽弘而有原则)、柔而立(性情温良而能立事)、愿而恭(质朴而能尊贤)、乱而敬(有才而能敬事)、扰而毅(谦和而有主见)、直而温(正直而不傲慢)、简而廉(具大略而能务实)、刚而塞(果敢而不鲁莽)、强而义(刚强而不任性违理)。皋陶制订的"九德",内涵包括人的秉赋、气质、品德、才干等许多方面,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历史上最早考察、选拔公职人员的标准。亲"九族"。九族即部落联盟核心的亲属部落。部落联盟是一个松散组织,联盟的权威没有可靠力量作后盾是维持不下去的,所以亲"九族"亦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一项重要的政治策略。
皋陶文化的核心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安邦之道。
历代史籍记载:“帝舜三年,命咎陶作刑”、“皋陶造狱而法律存”、“《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皋陶说:“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由此可见,皋陶刑法是中国最早系统和制度化的刑法,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刑法开端。夏代的“禹刑”,商代的“汤刑”和西周的“九刑”或“吕刑”,都是从皋陶之刑发展而来。皋陶的“五刑”早于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三四百年,因此皋陶被尊为中国的“司法始祖”。皋陶的法治思想为后世的法制起了典范作用。
他执法严谨,对过失犯罪者尽量宽恕,对故意犯罪或累犯不改者从严惩处,对罪疑者从轻处罚,在杀人的问题上更加谨慎,不伤无辜。他执法公正,“决狱明白”,“听狱制中”,“五刑五用”,乃至“天下无虐刑”,“天下无冤狱”。他注重教化,“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主张以“法治”辅助“德治”,希望最终实现社会上没有犯罪行为的大治局面。
德政从《史记》的《五帝本纪》《夏本纪》对皋陶言行的记载中,可以看出皋陶讲道德、勇于担当、公正无私的政治形象;其次,从《尚书·皋陶谟》中,还可看出皋陶以人为本、谦抑、正直无私、民本的形象;而从《荀子》《淮南子》《牟子理惑论》等,又可以见到皋陶铁面无私,不怒自威的理性法官形象;再从《后汉书》《提牢备考》亦可见皋陶作为狱神而存在;最后,在《左传》三处涉及皋陶的故事中,又可发现人们对皋陶的无上崇敬和怀念,主要是因为他以德服人,制律简明扼要,执法公平。
皋陶的首要政治主张是实行德政。皋陶认为实行德政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强调君主、群臣的修身应由上而下,由己及人。提出为官者要具备三、六、九德。以三德要求于卿大夫,以六德要求于诸侯,以九德要求于天子。以道德处理政务,大臣们就会同德同心,就能使功成业就谋略实现。只有“知人善任”,举用德才兼备、勤政廉政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施恩惠于民。
民心之安,取决于君、臣之德。“皋陶迈种德,德,乃降。”皋陶墓东5华里处的“种德寺”, 就是后人为纪念皋陶教化民众播撒仁德种子而兴建的古遗址。“好生之德,治于民心”。由于皋陶卖力推行德政,身体力行,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生,所以民众宾服他,归附他,怀念他。从而开创了“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的大好形势。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修在《咎繇碑》文中评价皋陶:“德齐于舜、禹,道超乎稷、启。”“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皋陶总揽朝政,谋划了一系列的有关社会制度、习俗、文化等全方位的革新方案:兴“五教”,定“五礼”,设“五服”,创“五刑”,亲“九族”,立“九德”。这些重大举措全都付诸实施,建立了社会正常秩序,加强了部落、部族间的联系和融洽,为国家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皋陶的思想后来被孔子继承和发扬光大,创立了儒家理论学说,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王朝治国基础理论。
作耜皋陶作耒耜,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大禹治水,皋陶“功不在禹下。”《史记·殷本纪》引《汤浩》曰:“古禹、皋陶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皋陶佐禹治水,“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利用法律手段确保治水工程的胜利完成。乃于怀远涂山举行了治服水患的庆功盛典:“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淮夷的先民们不仅在农业方面先进于中原地区,而且在手工业中的制陶,生产工具的制造和金属冶炼技术等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由于皋陶高明的谋划和鼎力辅佐,使尧舜禹时代出现了繁荣盛世,迈进了“早期国家阶段”。
随之,夏王朝就应运而生了。皋陶文化,是源于东夷的农耕和礼乐文化,涵盖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皋陶制造的长鼓,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皋鼓”。至今朝鲜仍有一种高脚鼓和小腰鼓,都是皋鼓之类。朝鲜也是东夷的一支,故亦有这种皋鼓。皋陶创制的古龠乐器,安徽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正国经过多年研究论证,终于解开了古龠斜吹的千古之谜。刘正国的古龠乐器和吹奏技艺被国家批准为专利。2001年春,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行的“回响八千年”民间管乐音乐会,刘正国应邀担任客席独奏。他展示的古龠“斜吹”绝技,将自汉代失传了的皋陶古龠首次重现于大雅之堂。
轶事典故 出生传说(此为大业,非皋陶)很久很久以前,帝尧时代(公元前21世纪),今洪洞县甘亭镇士师村(现名皋陶村),帝少昊之女女修正当华年。她相貌美丽,勤劳善良。有一天,像往常一样,天方熹微,她便早早地来到家门口一棵巨大的黄连木下,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纺线织布。纺呀、织呀,女修始终沉浸在劳动的愉快之中。突然从东方飞来了一只巨大的玄鸟,栖落在黄连木上,吸引着女修好奇的观看。只见这只大鸟在树颠上下腾飞,振动着闪着灵光的翅膀,引吭高歌,好像在和女修倾诉衷肠。女修也似乎听懂了玄鸟话语,不住地点头,脸上漾起幸福的光芒。
日上三杆,玄鸟终于安静了下来,浮在黄连木上,用尽气力,分娩下一颗巨大的鸟蛋。女修眼疾手快,稳稳地接在手中,捧在心上。此时,玄鸟腾空而起,绕着黄连木飞了三圈,然后高叫一声,恋恋不舍,又飞回了东方。
女修捧着玄鸟蛋,望着玄鸟飞去的地方,好久、好久 女修回到家中,和谁也没有说起早晨发生的事。她把玄鸟蛋小心翼翼地供放在案头上,然后焚香沐浴,一切准备停当,她又把玄鸟蛋捧在手中,口中念念有词,颂祷了一注香的时间后,她奋力张开绣嘴,艰难地将玄鸟蛋和壳吞下。
时间一天天过去,女修的肚子也一天天增大。家人问起女修,女修什么也不说,照常纺线织布,脸上始终漾着幸福的光芒。 时间过去了二百八十多天,女修感到腹中躁动异常,便焚香沐浴,静静地躺在床上,玄鸟又从东方飞来,栖落在黄连树上,上下盘旋,引吭高歌,守望着女修的闺房。
傍晚时分,一阵剧烈的腹痛后,女修诞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只是这个婴孩相貌奇特,脸色泛青,嘴巴突起,像鸟喙一般,家中人都以为此子是个怪物,只有女修心中有数。她站起身来,抱着血气盎然的孩子,对着黄连木上的玄鸟躬了三躬,玄鸟大叫了三声,然后振翅而飞。
女修为孩子起名为繇(yáo),字庭坚。她精心地教养着繇,使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善辨是非的人。
皋陶造狱皋陶主张“罚弗其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罚疑唯轻,功疑唯重。”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犯了罪,不应该株连他的后嗣子孙;如果赏功,就应该世代不遗。对于过失犯罪的,即使严重一点也应该从宽处理;对于故意犯罪,他们也要从严追究;对于犯罪事实有不清楚的,处断一定要从轻;对有功于国的人,虽事实有可疑处也应该从优赏赐。这段话真是精辟入里,这一闪耀着朴素的辩证法光辉的刑狱思想,对于今天的法律工作者来讲,也是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的。
据说皋陶非常善理狱讼,当了士师后,遇上疑难的案子,就让神兽獬豸(独角兽)以角触不直者,独角兽顶了谁,谁就输了,官司。在皋陶的辅佐下,大禹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出现了一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盛世。因此禹决定把帝位传给皋陶,不料皋陶由于操劳过度,不幸过早地死去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盛赞皋陶的功绩:“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挚是伊尹,汤的贤相,咎繇即是皋陶。诗意是,成汤和夏禹都能和帮助自己治理天下的人相敬相合,伊尹和皋陶也能和他们的君主和衷共济。《孟子·滕文公上》中,也记载着大文豪孟轲的热情歌颂:“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已忧。”诗仙李白也赋诗讴歌:“何不令皋陶拥彗清八极,直上清天扫浮云。”希望皋陶复出,扫尽天下一切罪恶和不平。
由于皋陶治狱功绩很大,影响深远,自古以来的监狱,都把他奉为狱神,建庙造像,不论狱吏还是犯人,都要向他顶礼膜拜。《泊宅篇》中就记载着:“今州县狱皆立皋陶庙,以时祀之,盖自汉已然。”
獬豸决狱传说皋陶使用一种叫獬豸的独角兽来决狱。这种獬豸有点像山羊,但它只有一只角。据说它有分辨曲直、确认罪犯的本领。皋陶判决有疑时,便将这种神异的动物放出来,如果那人有罪,獬豸就会顶触,无罪则否。史书上说皋陶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无冤狱。
这一传说无法考证真假,但獬豸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受到历朝的推崇。史载春秋战国时期,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秦代执法御史也戴着这种帽子。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清朝时,监察御使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前后皆绣有獬豸图样的补服。所以一直以来,独角兽都被当作历代王朝刑法和监察机构的标识。
皋陶作刑“皋陶作刑”就是指在虞舜时期,将黄帝以来(即父系社会建立以来)的原始刑法做了一次较为系统的修订,并在原来“象刑”的基础上,制订了劓、n、痢Ⅶ簟⒋蟊俚燃钢中谭#为以后的奴隶制五刑奠定了基础。此外,还以流刑作为五刑的“宥刑”,鞭刑作为官刑,扑作为教刑,金作为赎刑。
人物评价“五帝、三王、皋陶、孔子,人之圣也。”(《论衡》)
皋陶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之一,史学界公认的“司法鼻祖”。皋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皋陶思想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其主体“法治”和“德治”与今天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着历史渊源关系。
皋陶的主要功绩:制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虽然史学家评价皋陶时莫衷一是,但作为“中国法律鼻祖”的认识,却是出奇的一致。
皋陶,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是舜帝执政时期的士师,相当于国家司法长官。皋陶又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他的“法治”、“德治”思想,与今天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着历史渊源关系,皋陶文化中的司法活动与法律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有着重要影响。皋陶还被后人神话为狱神,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
相关争议 身世实际上, 大业 与皋陶 并 不是 同一 个人 :史书中仅仅是说“皋陶之子孙被封于英、六”,并未说其子为伯益;历史上的益、伯益、伯夷也不是同一个人。
姓名皋陶别名庭坚:
《左传·文公·文公十八年》载:“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P病睢⒋罅佟唇怠⑼ゼ帷⒅偃荨⑹宕铮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以至于尧,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
《左传·文公·文公五年》载:“冬,楚公子燮灭蓼,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郑玄注《论语》云:“皋陶为士师,号曰庭坚。”
杜预曰「蓼与六皆咎繇後」
此蓼国为皋陶后代之封国,已被考古所验证。庭坚即皋陶之名,亦说明皋陶乃颛顼帝之后,非是伯益之父大业。
故乡传说,皋陶出生于今天的山东省曲阜市。
家族关系 世系 <ol class="\"custom_num" para-list="" list-paddingleft-1\"="">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蜚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己—大骆—秦非子(秦国首任国君)—秦侯—公伯—秦仲—秦庄公—……—秦始皇(嬴政)
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大业—伯益—大廉—衍曾—衍祖—衍父—中衍—轩祖—轩父—戎胥轩—中—蜚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明祖—明父—公明—赵成子(赵衰)、赵夙
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大业—伯益—若木(伯益次子)—昌曾—昌祖—昌父—费昌(费国始祖)
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皋陶(李唐皇帝的始祖,也是天下李氏家族的得姓始祖,其子孙被封于英、六,此后世系不明)
后代实际上, 大业 与皋陶 并 不是 同一 个人 :史书中仅仅是说“皋陶之子孙被封于英、六”,并未说其子为伯益;历史上的益、伯益、伯夷也不是同一个人。伯益应该是大业之子。
古籍记载皋陶生三子,长子伯益(伯翳)能驯鸟兽,事虞,食于嬴(山东省莱芜市);次仲甄,事夏,封六(安徽省六安市);次封偃,(山东曲阜西)偃后俱食于楚。皋陶卒后其长子伯益封于少昊之墟,成为诸嬴之祖,后世威震四海的秦始皇嬴政乃皋陶长子伯益之后,皋陶长子伯益原是舜的畜马官,因养马有功被赐于“嬴”姓,周孝王时,伯益之后又营养牲口被封“秦邑”,号称“秦嬴”。伯益后裔造父。周缪王时造文取骥之乘匹献缪王,王使造父御,攻徐偃王,破之。仍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赵城(山西洪洞县赵城镇),古造父之邑,赵姓始祖。次子,事夏,后封于六安。而英、六等姓为皋陶少子后;嬴姓和舒、徐、阮、江、黄、李、梁、赵、萧、费、莒等氏均为皋陶后裔。
后来禹又举荐皋陶的长子伯益为继承人。禹根据皋陶的品德和功劳而举他为继承人,并授政于他。但皋陶未继位即去世,禹便举荐其长子伯益为继承人,也授政于伯益,又封伯益与帝舜之女所生的儿子玄仲领江地(意思是凡有江水流经的地域皆为玄仲封地),还把费、英、六、偃等一带封给皋陶其他后裔;玄仲的江国和费、英、六、徐等方国形成庞大的嬴姓方国群,直到春秋时还大部分存在,后多为楚国所灭,秦楚因此成为世仇,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楚国成为被秦国攻略最多的国家。唐玄宗以李氏始祖皋陶为荣,于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追封其为“德明皇帝”。
后代分称为皋陶氏、皋氏、陶氏、李氏、阮式等,皋陶是这些姓氏的得姓始祖。今六安城东有皋陶墓,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时的秦国、赵国、江国、黄国、徐国、费国、偃国、英国、六安国、萧国、阮国、梁国、莒国等嬴姓诸侯国的贵族都是皋陶的后人。
人物陵墓皋陶的墓冢遗存至今,在今安徽省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皖西大道北侧。
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载:“今六安城东有皋陶墓”。皋陶墓位于六安城东75公里、六安至合肥公路北侧15米处,东北35米处为皋陶祠旧址。皋陶被孔子列为上古“四圣”之一,《史记·索隐》载:“六安国六安,咎后偃姓所封国”,故六安有皋城之称。皋陶墓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高62米,墓顶平面直径4米,上有黄连木一棵,形同华盖,墓前有清同治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古皋陶墓”碑刻一块,碑高182米,宽092米。1981年公布为六安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入《中国名胜大辞典》。
坊子盆地成因较复杂,虽然发育于沂沭断裂带内,但与沂沭断裂带内其他以燕山期活动为主的盆地又不完全相同,与鲁西地区的盆地又有一定的相似性。
坊子盆地的形成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侏罗纪阶段和白垩纪阶段。
(一)侏罗纪阶段
三叠纪之后,受南北向挤压的应力作用,形成东西向的早期盆地雏形,逐渐向西发展,东深西浅。盆地充填淄博群坊子组和三台组,以河湖相为主,并有煤层发育,它们直接沉积于前寒武纪基底之上。盆地受控构造系、盆地大小和盆地形态,由于后期破坏现已很难探究,但可以肯定其范围远较现在的坊子组分布范围大得多,且不完全受沂沭断裂带控制。
通过对坊子组底部的厚层块状含砾砂岩取样鉴定,砂、砾石成分单一,以长石、石英及花岗岩屑为主,与下伏二长花岗岩的岩性特征相一致。
重矿物组合相对较简单,属磁铁矿-锆石型。其中常见重矿物有:磁铁矿、锆石、榍石等;微量重矿物有:磷灰石、金红石、褐铁矿、黄铁矿、锐钛矿、白钛石、角闪石、重晶石、自然铅、云母等;轻矿物为长石、石英等。主要重矿物特征描述如下:
锆石:以浅**为主,少量为玫瑰色,金刚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较大。晶体呈正方柱状,棱角清晰至圆滑,晶锥普遍钝化,部分有熔蚀现象,有的成残缺不全、港湾状、表面有凹坑,有点状暗色包裹体。d=004~032mm,长宽比值为2∶1;3∶1;4∶1。结晶类型主要是由柱面{100}、{110}和正锥面{111}以及偏锥面{311}、{131}组成的聚型。
磷灰石:无色透明,玻璃光泽,硬度中等。晶体呈浑圆柱状,棱角圆滑。d=008~010mm。
金红石:红色,金刚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中等。晶体呈不规则颗粒状,棱角圆滑。d=006~018mm。
黄铁矿:黄铜**,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中等。晶体破碎,呈不规则颗粒状。d=009~026mm。
锐钛矿:灰黑色、灰绿色,金刚光泽,半透明,硬度中等。晶体呈颗粒状,少数呈正方双锥状。d=007~011mm。
自然铅:铅灰色,新鲜断面呈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低,富展性。晶体呈不规则片状、枝状。片径为d=011~076mm。
重晶石:白色,玻璃光泽,半透明,硬度低。晶体呈板状。d=013~022mm。
碳硅石:鲜绿色,金刚光泽,透明,硬度大。晶体呈不规则尖棱角状。d=013mm。
可以看出,重砂矿物组合中稳定矿物多,较稳定矿物和不稳定矿物较少。稳定矿物以锆石、榍石为主,不稳定矿物角闪石、黄铁矿等虽然含量甚微,但给我们提供了重要信息。综合反映了近源区沉积的特点,说明早期的沉降较快。中上部夹煤层及耐火黏土,则说明有相当长时间的盆地稳定发展阶段。
对鲁西地区的燕山早期岩体,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在铜石地区,胡华斌等(2004)对西封山斑状细粒闪长岩的锆石进行SHRIMP分析,10个样品的206Pb/238U年龄在1679~1830Ma,加权平均值为(1757±38)Ma,代表了岩浆的结晶年龄;西皋石英二长闪长岩的全岩40Ar/39Ar为1898Ma,二长斑岩的40Ar/39Ar为1884Ma(林景仟等,1996)。济南赵家鹊山斑状细粒含黑云角闪闪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值为(173±2)Ma、(175±5)Ma。国际地科联(2002)将下、中侏罗统的界限定在(1801±)4Ma,国际地层委员会(2004)将下、中侏罗统的界限定在(1756±2)Ma(GSSP)。
从上述可看出,铜石超单元的侵位时间应为中侏罗世,鲁西地区三台组沉积不整合于铜石岩体之上,其底部砂砾岩中含铜石超单元闪长岩和二长斑岩质砾石。在坊子地区,铜石超单元侵入坊子组地层。从岩性组合上看,坊子组和三台组岩性差异很大,坊子组为一套含煤岩系;三台组主体岩性为砂岩、砾岩,在临朐县阎家河等地见有浅变质岩砾石,在这一点上与覆于其上的早白垩世城山后组有共同之处。这充分反映出坊子组和三台组的沉积环境是不一样的,说明坊子组和三台组之间有较长时间间断。而三台组沉积的结束代表着早期盆地的消亡。
(二)白垩纪阶段
至白垩纪阶段,让位于沂沭断裂带的拉分盆地活动,形成不同类型构造盆地的叠加。晚期盆地形状为长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条形,边界断裂为沂沭断裂带主干断裂及其分支断裂边界断裂为沂沭断裂带主干断裂,辖域盆地长25~30km,宽10~15km。盆地中主要发育青山群火山岩,夹少量陆源碎屑堆积物,早期火山活动强烈,后期以陆源沉积的河流、湖泊、洪积扇堆积为主。为平移拉分盆地,其拉分时间始自莱阳期,主要在青山期,大盛期也有一定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坊子区才子官庄村南西,城山后组厚层砾岩中含有大量的浅变质岩砾石,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研究。
1岩石学特征
(1)变含白云母砂砾岩
变余砂砾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成分:石英55%、长石30%、白云母12%、黑云母3%;次生矿物绿脱石、绢云母、水黑云母、氧化铁等;微量磷灰石、磁铁矿、锆石。
石英呈粒状变晶,d=04mm,但在残余砂石中的石英d=1mm±,具波状消光和变形带及应力砂钟现象。
长石主要是微斜长石,呈粒状变晶,大部分是残余砾石内的矿物,格子双晶发育,与石英和白云母呈镶嵌变晶,d=03~05mm。
白云母呈鳞片状d=03~1mm,平行片麻理分布,常绕残余砾石构成眼球状构造,白云母多发生弯曲和扭折。
黑云母有两种,一种是在残余砾石内的棕色云母,另一种是与白云母共生的绿色云母。前者粒度小,d=01mm左右;后者d=03~05mm,有水云母化现象,并发生弯曲和扭折。
该岩石原岩是长英质砂砾岩,变质矿物共生组石:微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石英。
(2)变长石石英砾砂岩
砾砂状结构、粒状镶嵌结构,层状构造。矿物成分:石英70%、长石22%、白云母+岩屑3%、胶结物5%;微量电气石、磁铁矿、锆石、磷灰石。
石英呈粒状,d=08mm左右,主要是石英岩砾石(d=4mm±),石英具波状消光和变形带等应变现象。
长石呈砂状,主要是微斜长石、更钠长石,d=05~08mm,均匀分布在石英砂粒间,与石英呈镶嵌状接触。
白云母呈鳞片状,d=03mm,有扭曲现象,常与绢云母共生。
绢云母呈微晶鳞片状充填于砂砾的孔隙内,是原泥质胶结物的变质重结晶产物。
岩屑是指砂级岩屑,主要有火山岩、硅质岩,d=06mm±;石英岩屑呈砾石,细砾级,d=2~5mm,含量25%左右。
该岩石经低绿片岩相变质,变质矿物共生组合:绢云母+微斜长石+石英+更钠长石。
(3)变细粒石英砂岩
细砂状结构,接触—薄膜式胶结,层状构造。矿物成分:砂屑95%(石英85%、硅质岩屑5%、绢细化长石4%、磁铁矿1%、电气石微量)、胶结物(绢云母)5%。
石英呈次圆状,d=023mm,有的石英颗粒平直镶嵌接触,但大多数石英界面有一层绢云母薄膜构成薄膜式胶结。
硅质岩砂粒呈次圆和浑圆状,d=02mm,较均匀分布。
长石全被绢云母代替,有氧化铁析出,有的被铁染成褐色绢云母。
黑电气石和磁铁矿粒度很少,d=01mm,均匀分布。
岩石成岩后有轻微的变质,石英发生应力变化有波状消光变形带出现,泥质物变成绢云母。
(4)绢云千枚岩
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皱纹构造。矿物成分:绢云母95%、黑云母2%、磁铁矿1%、石英2%。
绢云母呈微晶鳞片状,平行片理分布。
黑云母具绿色多色性,呈微片状变晶,d=005mm,(001)面垂直片理生长,零星分布。
石英呈微晶,偶尔可见到,零星分布。
该岩受后期应力作用,片理发生扭皱成皱纹状构造,并在垂直片量方向上出现一组破劈理。
岩石原岩是泥岩,经低绿片岩相变质,其矿物组合为:石英+绢云母+黑云母。
(5)白云母钠长变粒岩
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成分:石英35%、长石42%、白云母18%、电气石2%、磁铁矿3%。次生矿物:绢云母。
石英呈他形粒状变晶,d=01mm左右,石英与长石和云母呈平直镶嵌状结构。
长石主要是钠长石和钠奥长石,An10左右(最大消光角法实测),呈他形粒状,d=01mm±,有的长石聚片双晶发育,晶体比较新鲜,个别有绢云母化现象。钾长石含量很少,呈他形粒状。
白云母呈片状,d=03mm左右,大体平行片麻理分布。
黑电气石呈柱状,多数颗粒d=002mm左右,分布在长英矿物粒间,有的被长石石英包嵌。
磁铁矿的粒度001~01mm,分布于长英矿物之间。
该岩石是典型的绿片岩相变质岩石,矿物组合为:石英+钠长石(An10)+钾长石+白云母+黑电气石。
从上述可以看出,一系列岩石的变质程度较浅,均为低绿片岩—绿片岩相变质程度。
2微古分析
前人采自千枚岩(砾石)的微古样品经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鉴定含已知常见疑源类化石Leiosphaeridiasp(光面球藻,未定种)和球型藻类非定形群体化石,时代大致为新元古代—早寒武世。
3砾岩重砂矿物特征
重矿物组合属绿帘石-榍石-磁铁矿-磷灰石型。其中常见重矿物有:绿帘石、磁铁矿、磷灰石、榍石、锆石等;微量重矿物有:石榴子石、金红石、褐铁矿、黄铁矿、锐钛矿、白钛石、角闪石、重晶石、电气石、云母等;轻矿物为长石、石英等。未见有高压、超高压变质矿物。主要重矿物特征描述如下:
锆石:以浅**为主,少量为浅红褐色,金刚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较大。晶体呈正方柱状,棱角清晰至圆滑,晶锥钝化,部分有熔蚀现象,有的成残缺不全、港湾状、表面有凹坑和糙面。部分锆石晶体内有点状暗色包裹体和气泡包裹体。d=007~015mm,长宽比值为15∶1;2∶1;3∶1,个别达4∶1。结晶类型主要有三种:由柱面{100}、{110}和正锥面{111}以及偏锥面{311}、{131}组成的聚型;由柱面{110}和正锥面{111}组成的聚型;由柱面{100}、{110}和正锥面{111}组成的聚型。
磷灰石:无色透明,玻璃光泽,硬度中等。晶体呈六方柱状和浑圆柱状。d=006~027mm,长宽比值为15∶1;2∶1,个别达3∶1。
金红石:红色,金刚光泽,透明,硬度中等。晶体呈不规则颗粒状,个别为柱状。d=010~013mm。
黄铁矿:黄铜**,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中等。晶体破碎,呈不规则棱角状。d=010~019mm。
电气石:黑色,内反射光为茶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较大。晶体呈球面三角状柱体,柱面有纵线纹。d=010~035mm。
锐钛矿:淡**、浅灰蓝色,金刚光泽,透明,硬度中等。晶体呈不规则颗粒状。d=010~019mm。
可以看出,重砂矿物组合中稳定矿物多,较稳定矿物和不稳定矿物较少。稳定矿物以锆石、磷灰石、榍石、石榴子石等为主,不稳定矿物角闪石、黄铁矿等虽含量甚微,其存在却反映出具有近源区沉积的特点。与侏罗纪坊子组底部砂砾岩层的重砂矿物特征不同的是,含有石榴子石、电气石、绿帘石等,这些矿物又是当地下伏基岩中不常见而在胶南造山带变质岩石中常见的重砂矿物;锆石晶型特征也有明显差异,说明其来源可能不同。
4变质岩砾石来源探讨
就目前研究调查资料而言,可以肯定的是上述浅变质岩石组合,在鲁西及胶北地区未见出露,而仅见于胶南造山带,其岩性组合及形成时代也只有朋河石组地层可与之相类似。而就千枚岩而言,岩石硬度决定了其搬运不可能达到很远距离,自辖域至胶南地区路途遥远,一次搬运至此令人难以置信。有两种可能:一是震旦纪浅变质岩系的分布范围可达至距离辖域不远的地区(现被白垩纪地层覆盖的胶莱盆地西南端);二是经数次搬运,也就是经数次的剥蚀—搬运—沉积过程。也就是说,变质岩砾石只能来源于胶南造山带。
这些来自胶南造山带的浅变质岩成分,证实了造山带早白垩纪再隆升的同时“坊子盆地”再次沉降接受沉积。但从三台组和城山后组地层中均含浅变质岩砾石的角度分析,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阶段,沉积间断的时间似乎较短。
青山期,由于左行牵引平移活动,产生空间和应力真空,发生火山喷发及陆相沉积,盆地发展过程中,由于牵引作用,盆地不断扩大,火山活动强烈,并超出原盆地范围,火山机构多分布于盆地的中央及其东北角。
大盛期盆地在青山期盆地的基础上局部发育,完全受限于鄌郚-葛沟和沂水-汤头两条主干断裂,发育马朗沟组和田家楼组,马朗沟组为红色的砾岩、砂岩,夹粉砂岩、泥岩等,主要为辫状河相,又被大量的洪积扇加入,总体上水体浅,但坡度较大;田家楼组岩性以黄绿的页岩、泥岩、粉砂岩,紫红色页岩、粉砂岩为主,为典型的湖泊相沉积。该盆地成因是大盛期在强烈的左行平移引力场作用下,主干断裂沿锯齿状的断裂部位被拉开,被逐渐拉分扩大,局部形成拉分盆地。
目前,对于燕山运动是独立的构造运动,与印支期的造山事件没有成因联系的观点已得到共识。翟明国等(2004)认为,华北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始于150~140Ma,终于110~100Ma。
辖域内北东东向展布的坊子盆地的形成时期正值华北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时段之前后,盆地虽然位于沂沭断裂带之中,但起因可能受苏鲁造山带印支期活动影响,而非完全受制于沂沭断裂带活动影响。也就是说,盆地起源于印支期,形成于挤压环境,而发展于燕山期伸展环境条件。
皋陶。
皋陶(公元前2219-公元前2113年),偃姓,皋氏,名繇,字庭坚,少昊之墟(今山西洪洞县皋陶村)人。上古时期东夷部落首领,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上古四圣”(尧、舜、禹、皋陶)之一,后世尊为“中国司法始祖”。
历经唐虞夏三个时代,长期担任掌管刑法的士师一职,以正直闻名天下。相传架构了中国最早的司法制度体系(五刑、五教),强调“法治”与“德政”的结合,促进社会和谐,天下大治,形成“皋陶文化”,成为后世儒家和法家思想产生的重要精神渊薮之一。
公元前2113年,帝禹二年去世,时年106岁,葬于六地。大禹念及功德,封其后裔于英、六一带,尊为六安国国和偃国始祖以及二十四姓的鼻祖。天宝二年(743年),追封“大唐德明皇帝”。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皋陶与高辛氏的契、后稷共同辅佐大舜,成为中国先秦史中一位深远影响的人物。其创刑、造狱,倡导“明刑弼教,以化万民”的思想为四千多年来我国各个时期制定、完善、充实各项法律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上被人们喻为“圣臣”。
在尧和舜时期任士师、大理官,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即司法长官。皋陶被聘任为掌握刑法的官后,协助执政司禹处理领导事务。禹即位,被禹选为继承人。但皋陶在帝禹之前先死了,未能继位 。皋陶是与尧、舜、大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皋陶
以上就是关于皋陶的主要成就全部的内容,包括:皋陶的主要成就、六安国始祖:皋陶,制定刑法与教育 以正直闻名、坊子盆地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