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开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物联网0193

嵌入式开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第1张

嵌入式领域“和”嵌入式开发“是两个范畴,我所理解的这两个范畴的主体是不同的,”嵌入式领域“的主体是企业,”嵌入式开发“的主体是工程师。因此不同主体在不同范畴下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同。对于企业,在嵌入式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是”标准“。”标准“具体展开可以是一种”架构“或者是一种”协议“等,都占据着上游。典型例子,”架构ARM“公司。这个无需大费周折地解释了,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无论是最近很火的”工业40“还是不温不火终将会火的”物联网“,你都能看到ARM的身影,如果说芯片厂商生产的芯片是肉身的话,那ARM架构就是灵魂。在低功耗嵌入式领域,个人觉得ARM基本立于不败之地。ARM公司几乎将”标准“发挥到极致。对于工程师,嵌入式开发和CS开发有很大的不同。原因是嵌入式开发从硬到软,很难说有一种具体的技术或者技术方向是嵌入式开发的核心。但是,我所理解的”嵌入式全栈“(硬件到软件都精通)肯定不会是核心竞争力,因为这个不现实。而且,随着工业的发展,嵌入式的技能面只会爆发式增长,在整个技能树上即不可能精通所有的技术,但精通某种/些又不会是核心竞争力。那究竟在嵌入式开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觉得是”整合整合“的前提是有充分的知识面和技术前瞻性。首先,嵌入式开发的技术之多决定了需要有过滤的能力,而过滤的前提是有足够的知识面。一个基层的工程师投入在一个既定的项目中,其实solution可能会有很多,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找到哪些技术的最佳组合,然后让这个项目”又好又快“地完成。一个管理型的工程师,在制定一个关键项目时,既要站在工业界的前沿,又要把控好关键的技术群,实际上就是一种”整合“的能力。所以,虽然做不了”全栈“,但不排斥尽可能多地了解。但同时,不要深陷于精通所有技术的漩涡中,要跳出这个漩涡,了解的目的不是为全部精通,而是为了”整合“的能力。

最近这一两年芯片的问题已经成了一个非常炙手可热的话题,无论是华为高通还是AMD,包括英特尔他们的芯片或多或少的都被我们在议论,这次我们就来看一下阿里巴巴集团的一个芯片公司,他们自研的芯片在底层技术上已经是超越了华为甚至其他芯片的厂商。我这里说的阿里超越华为不是在芯片上而是在自然芯片技术上,这两者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因为这是阿里是发布了一个新的架构,它不属于任何芯片。我们都知道在目前的世界中是有两大芯片架构的,一个是arm这家是软银公司的,还有一个是X86,后者估计大家很少人知道像aim在我们使用的移动端无,无论是苹果,高通还是联发科,包括华为都是在用这个架构的,甚至移动端的电脑CPU都是这个架构。

这次呢,阿离也是宣布他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自营芯片也是突破了,已经研发了自研的RISCV芯片。这是一个新的底层架构,他也打破了西方芯片架构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领先华为,但也不能完全定义为领先华为,毕竟这是在基层芯片上,但是在上一层芯片确实是不如华为的。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也表示,未来RISC V很可能会成为世界主流的芯片架构之一与X86和arm三分天下主要是它降低了芯片的设计门槛,对于开发者是非常方便的,也可以免费的使用RISC V进行扩展,对一些小中型的企业来说可以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研发团队,而且也缩短了设计芯片的时间,通常在3~4个月可能也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设计完成。相比其他的两款下够他的构架是比较简单,性能也是相比之下比较强的,能运用到手机,控制器以及超级计算机等各个处理芯片的领域。对于这次阿里的新技术,我们也表示祝愿我们也希望其他中国厂商特别是一些高新科技的厂商,尽早的摆脱西方国家技术封锁的束缚真正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

虽然国内arm是最大的市场,同时有能力阻止arm这场收购案,但是我们不能确定在以后的时光中我们可以高枕无忧,我们只能发展自己的科技,不断探索,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

行业主要公司:目前国内CPU行业主要公司有天津海光、华为鲲鹏、天津飞腾、上海兆芯、龙芯中科等。

1、中国CPU第一股诞生

2022年1月6日,嵌入式CPU设计公司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262)发行价为每股4198元。标志着我国嵌入式CPU第一股的正式诞生。国芯科技是一家聚焦于国产自主可控嵌入式 CPU 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的芯片设计公司。致力提供 IP 授权、芯片定制服务和自主芯片及模组产品,主要应用于信息安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边缘计算和网络通信三大关键领域。2009年,国芯科技主要聚焦汽车电子、工控和信息安全领域,2017年,公司开发开源RISC-V指令集架构处理器,同时进军边缘计算与网络通信领域。

国芯科技的技术研发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1、MCore阶段:2002年4月,国芯科技与摩托罗拉签署MCore处理器核心授权,协议未约定履行期限,属于长期有效的框架协议。2008-2009年,国芯科技基于MCore指令集推出C200/C300/C400处理器设计平台。

2、PowerPC阶段:2010年9月,国芯科技与IBM签署Power ISA微架构授权协议,授权费用44580万美元,2017年签订补充协议,费用12000万美元。国芯科技2010年至今基于PowerPC指令集推出C2000/C8000/C9000处理器设计平台。

3、RISC-V阶段:2017年,国芯科技基于开源RISC-V指令集推出CRV0/CRV4处理器设计平台。

2、国产CPU指令集呈现多元化,制程迎头追赶

从目前我国国产CPU产品来看,国产CPU采用的指令集也呈现多元化状态,且制程多集中于28-14nm制程节点,而全球CPU巨头如英特尔、AMD、IBM多采用7nm以下高端制程,差距较大。目前,上海兆芯与龙芯中科推出了消费级CPU及相关产品,其中兆芯拥有x86指令集授权,有较好的兼容性,龙芯在其3A5000/3B5000产品中放弃MIPS指令集架构,采用自研指令,实现了我国处理器市场指令集的新突破。除此之外,天津海光、华为鲲鹏则用于服务器。国芯科技CPU基于MCore、PowerPC及RISC-V指令集,面向工业控制、信息安全、金融电子等多种领域。

3、国芯科技嵌入式CPU IP授权业务达到国际主流水准

国芯科技嵌入式CPU IP授权业务已达到主流水准。从产品方面来看,国芯科技拥有8种40余款嵌入式CPU内核,虽然不及ARM的领域广泛,但已经具有面向信息安全、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信息安全、边缘计算、网络通信等关键领域。从制程上看,国芯科技支持先进14/7nm工艺节点实现,已达到国际主流水准。

4、我国CPU行业发展策略——走自研道路

国芯科技作为国产CPU开发商,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技术水平上都难以与国际龙头企业匹敌,但其自研CPU填补了信息安全、工业控制等关键领域的空白,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国产CPU发展,需要走自研道路,完善全产业链,防止国外“卡脖子”。同时还要注重生态搭建,做好软硬件结合。最后,要警惕国外倾销,保证国产CPU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嵌入式开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嵌入式开发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阿里发布自研芯片,是否已领先华为、国产CPU现在发展得如何了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