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在邮电通信行业、信息产业领域,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 年由国务院命名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文革”期间,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原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2006 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 3000余人。在职教职工 1600 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 18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近400人, 400余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20 余名院士及1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我校名誉校长、第一届校董事会主席。学校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百人计划”专家、重庆市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00余人,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22支。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60余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9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现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软件人才和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主动适应信息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现有15个学院,47个本科专业,12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8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深入实施质量工程,现有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8个国家及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门国家及重庆市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个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27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大类培养,大力实施“IT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外语+专业”中加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及“1+2+1”、“2+2”、“4+1”等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带薪实习等项目,组建了“重邮—惠普软件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项目,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生项目高校。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已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学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21位,参加数模竞赛成绩连续两年排名全国高校第二,参加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金奖,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捧得该项赛事最高荣誉“TI杯”,参加全国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外语竞赛等获国家级奖励300余项,部省级奖励1000余项;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五十强”。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源地”。学校现建有“ 国家3G军民结合终端设备动员中心”、全国首个“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等38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学校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工业以太网(EPA)与传感器网络、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 路、30/32 路脉冲编码机和120 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采取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的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0余项,其中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奖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主要科技工作指标进入全国高校百强之列。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立足信息行业,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努力构建开放办学大平台。学校成立了董事会,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华为、中兴、大唐、普天、联想等行业著名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工信部电信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与长安、四联、机电控股、重钢、力帆、富士康(重庆)等在渝大型企业,与重庆两江新区、南岸区、西永微电子园、茶园工业园区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惠普、微软、IBM、思科、甲骨文、爱立信、诺基亚等国际IT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及共建研发基地。 学校地处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内,坐落在森林公园环抱之中。占地 3800 亩,校舍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图书230余万册 ,2万余台微机联网运行,新一代数字校园建有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红岩网校、文峰网络课堂、重邮e站手机报等新媒体平台。校园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好地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森林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学校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绿色校园”、“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和“平安校园”示范单位。 继往开来,再展宏图。学校将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办学特色、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加强内涵提升,努力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信息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我国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湖北科技学院有几个校区 湖北科技学院有2个校区,分别为本部和咸安校区,本部地址为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88号、咸安校区地址为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永安大道2号。
二、湖北科技学院简介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十分便利的高校 位于湘鄂赣交界处的鄂南地区,北临武汉70公里,南距岳阳120公里,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两个“两型社会”试验区与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为学校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京广铁路、武广高铁、武咸城际列车、106国道、107国道、京港澳高速、杭瑞高速、大广高速、长江黄金水道把学校纳入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从学校出发,乘坐武广高铁、武咸城际列车半小时内可以进入武汉市区,全程高速70分钟内可达武汉天河机场。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校园环境幽雅,教学条件优良的高校 1861亩的校园里处处竹枝摇曳,桂影婆娑;一汪揽月湖碧波荡漾,杨柳依依,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园林校区,被评为“湖北省花园式学校”。学校校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7亿元;图书馆藏书210万册,中外文期刊14万种,电子数据库28个。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高校 学校起源有两支。其一是1937年创立的蒲圻简易师范学校和1942年创立的湖北省立第一高级中学,几经变迁,于1971年合并组建湖北省咸宁地区师范学校;1977年升格为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1983年更名为咸宁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二是1965年创立的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1994年独立设置咸宁医学院。2002年3月,咸宁医学院、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咸宁学院;2011年12月,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从单一性的师范教育和医学教育,几经艰苦创业、升格合并、交叉融合,逐步发展为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5年以来,相继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大学 、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北医药学院 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11年,药学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招录首届研究生。现有研究生、本科、专科三个办学层次。近年来,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先后与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印度、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的10多所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
近五年,学校教师共承担教研、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30余项;获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励1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屡获佳绩。2013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2014年荣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华中与西南赛区决赛特等奖;2015年获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华中与西南赛区特等奖2个,获咸宁市温泉赛区首届“香城杯”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1个;2016年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电轨组二等奖,获省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2016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总决赛三等奖等。2017年,获第五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获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全国总决赛三等奖;获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总决赛三等奖;获第六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专业组)团体三等奖,个人一、二、三等奖各1个;“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口述史调研”暑期实践团队荣获团中央优秀报道奖,星火支教团队获得团中央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 81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形成了医学为传统优势学科,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现有研究生招生专业3个,本专科专业89个,教学院19个,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药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材料辐射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实训中心1个(全科医学);“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医药工程学科群)、省级重点(特色)学科2个(药学、核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临床医学、教育学)、湖北省第三批高校改革试点学院1个(湖科爱尔眼视光学院)、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省级品牌专业4个(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小学教育)、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计划项目8个、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2011计划”1个(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基地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创新创业和实践基地3个、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1个。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名师荟萃,英才辈出的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共139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3人,正高职称120人,博士25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87人;有特聘院士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15人、“彩虹学者”24人、“揽月学者”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和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与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有省级重点产业化团队1个(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2个(药理学教学团队、地理科学教学团队)。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培养了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0万余人,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已成为咸宁市及周边地区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还有不少人是海内外学界名流、商界雄才、政坛精英。《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美国克拉荷马大学终身教授、血管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专家邹明辉等均毕业于我校。
一、咸宁的大学有哪些 咸宁共有2所大学,名单分别为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湖北科技学院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全国百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
二、湖北科技学院简介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十分便利的高校 位于湘鄂赣交界处的鄂南地区,北临武汉70公里,南距岳阳120公里,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两个“两型社会”试验区与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为学校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京广铁路、武广高铁、武咸城际列车、106国道、107国道、京港澳高速、杭瑞高速、大广高速、长江黄金水道把学校纳入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从学校出发,乘坐武广高铁、武咸城际列车半小时内可以进入武汉市区,全程高速70分钟内可达武汉天河机场。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校园环境幽雅,教学条件优良的高校 1861亩的校园里处处竹枝摇曳,桂影婆娑;一汪揽月湖碧波荡漾,杨柳依依,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园林校区,被评为“湖北省花园式学校”。学校校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7亿元;图书馆藏书210万册,中外文期刊14万种,电子数据库28个。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高校 学校起源有两支。其一是1937年创立的蒲圻简易师范学校和1942年创立的湖北省立第一高级中学,几经变迁,于1971年合并组建湖北省咸宁地区师范学校;1977年升格为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1983年更名为咸宁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二是1965年创立的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1994年独立设置咸宁医学院。2002年3月,咸宁医学院、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咸宁学院;2011年12月,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从单一性的师范教育和医学教育,几经艰苦创业、升格合并、交叉融合,逐步发展为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5年以来,相继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大学 、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北医药学院 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11年,药学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招录首届研究生。现有研究生、本科、专科三个办学层次。近年来,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先后与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印度、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的10多所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
近五年,学校教师共承担教研、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30余项;获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励1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屡获佳绩。2013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2014年荣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华中与西南赛区决赛特等奖;2015年获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华中与西南赛区特等奖2个,获咸宁市温泉赛区首届“香城杯”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1个;2016年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电轨组二等奖,获省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2016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总决赛三等奖等。2017年,获第五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获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全国总决赛三等奖;获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总决赛三等奖;获第六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专业组)团体三等奖,个人一、二、三等奖各1个;“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口述史调研”暑期实践团队荣获团中央优秀报道奖,星火支教团队获得团中央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 81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形成了医学为传统优势学科,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现有研究生招生专业3个,本专科专业89个,教学院19个,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药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材料辐射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实训中心1个(全科医学);“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医药工程学科群)、省级重点(特色)学科2个(药学、核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临床医学、教育学)、湖北省第三批高校改革试点学院1个(湖科爱尔眼视光学院)、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省级品牌专业4个(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小学教育)、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计划项目8个、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2011计划”1个(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基地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创新创业和实践基地3个、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1个。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名师荟萃,英才辈出的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共139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3人,正高职称120人,博士25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87人;有特聘院士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15人、“彩虹学者”24人、“揽月学者”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和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与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有省级重点产业化团队1个(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2个(药理学教学团队、地理科学教学团队)。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培养了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0万余人,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已成为咸宁市及周边地区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还有不少人是海内外学界名流、商界雄才、政坛精英。《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美国克拉荷马大学终身教授、血管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专家邹明辉等均毕业于我校。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融入地方,勇于担当的高校 学校是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长期以来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依托“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药学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全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托“湖北省电机与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咸宁机电产业联盟”,全力助推咸宁百亿机电产业链。依托“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全力孵化百亿非动力核技术产业链。依托“咸宁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基地”、“土地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中心”和“咸宁研究院”等基地,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依托 “国培计划”和继续教育项目,为咸宁中小学提供师资培训。依托“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嵌入式系统研发中心”和“软件工程研发中心”,引领咸宁信息产业发展。依托“院士工作站”、“咸宁桂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油茶研究所(筹)”,全力助推咸宁百亿油茶产业和其他农林产业跨越式发展。依托“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全力助推鄂南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依托“咸宁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和精神病咸宁市重点专科,打造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救助康复“咸宁经验”,服务城区百万群众医疗卫生需求。
三、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咸宁教育学院、咸宁应用科技学校、湖北省咸宁财贸工商管理学校和咸宁财税会计学校合并而成。办学历史始于成立咸宁专区的1965年。原咸宁教育学院的前身华中农学院咸宁分院创办于1976年,1984年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湖北省中职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高等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在4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培养了近10万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其中高职专科毕业生23800余名。
2003年,学院被教育部和信息产业部等六部委联合确定为“开展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全国79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随后规划并用四年时间投入18亿元,全力拓展主校区,到2007年底,主校区扩建工程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
学院校园面积1086亩,校舍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058万元,图书馆藏书1082万册(含电子图书),收订各类期刊383种、共收藏合订本38947册,建立了主干10万兆的校园网,教育教学设施、体育运动场馆、学生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院设有10个系,即生物工程系、机械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管理系、财经系、艺术系、体育系、文法系、英语系;开办高等职业教育专业34个,涉及了理、工、农、经、文、法、管、艺、体、教等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12026人;教职工1028人,其中教师762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151人,青年教师中96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学院被认定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和IT&AT培训基地,设有湖北省自学考试考点、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建有数控实验实训室、电子电工综合实验室、视听实验实训室、单片机实验室、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验室、材料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建筑软件实验室、信息工程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室98个,其中园艺技术实训基地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奖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成了较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09个,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等一应俱全。
学院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务实、廉洁高效、开拓创新的领导集体。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职教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是省级“园林式学校”。
宿舍:4人制or6人制公寓 现在基本每个大学都是上床下桌 每个寝室一个WC。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几所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在邮电通信行业、信息产业领域,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 年由国务院命名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文革”期间,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原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2006 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 3000余人。在职教职工 1600 余人,其中教授等正高级职称 180余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近400人, 400余位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20 余名院士及1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我校名誉校长、第一届校董事会主席。学校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百人计划”专家、重庆市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00余人,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22支。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60余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9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现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软件人才和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主动适应信息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现有15个学院,47个本科专业,12个一级学科、3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8个学科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深入实施质量工程,现有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8个国家及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7门国家及重庆市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个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27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大类培养,大力实施“IT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外语+专业”中加合作人才培养项目及“1+2+1”、“2+2”、“4+1”等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带薪实习等项目,组建了“重邮—惠普软件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项目,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生项目高校。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已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学生参加第十一届“挑战杯”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21位,参加数模竞赛成绩连续两年排名全国高校第二,参加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金奖,参加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捧得该项赛事最高荣誉“TI杯”,参加全国电子设计、数学建模、外语竞赛等获国家级奖励300余项,部省级奖励1000余项;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研究生供不应求,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五十强”。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源地”。学校现建有“ 国家3G军民结合终端设备动员中心”、全国首个“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等38个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学校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工业以太网(EPA)与传感器网络、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 路、30/32 路脉冲编码机和120 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采取013微米工艺的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的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近五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成果奖70余项。
武汉晴川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
相关信息:
中文名:武汉晴川学院
外文名:Wuhan Qingchuan University
创办时间:2006年4月
类 别:民办高校
类 型:综合类
属 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厅
本科专业:27个
院系设置: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传媒艺术学院、管理学院、电子商贸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10个学院
校 训:明体达用,抱璞开新
地 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院校代码:13188
主要奖项: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2010年)
扩展资料:
学校教学成果: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级优秀成果奖14项,省级优秀成果奖44项,院级优秀成果奖86项。
2016年度,学校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多达30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TI杯”竞赛中,七支学生代表队获省一等奖1项,省三等奖6项;传媒艺术学院学生陈新彦,获第七届湖北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创新大赛省一等奖;
在第七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获省一等奖3项;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学校10支代表队全部获奖,其中全国一等奖2项;
在2016“赛佰特杯”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上,获本科组全国团体二等奖、团体三等奖;
在2016年全国高校日本知识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第六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中,晴川机器人团队首次参赛获全国二等奖;
在2016全国美育成果展演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2项;在2016年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获全国二等奖6项。
参考资料:
以上就是关于重庆邮电大学怎么样全部的内容,包括:重庆邮电大学怎么样、湖北科技学院有几个校区、咸宁的大学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