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蚁之城的科技术语有:1、视觉技术:包括计算机视觉(CV)、深度学习、图像处理、自动驾驶等技术;2、机器人技术:包括机器人控制、运动学、视觉控制、人机交互、机器人规划等技术;3、人工智能:包括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语义分析等技术;4、大数据:包括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等技术;5、云计算:包括服务器、虚拟化、云存储等技术;6、物联网:包括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协议、物联网安全等技术;7、移动互联网:包括移动应用开发、智能硬件、移动网络等技术。
应用的量子通信技术军事价值巨大
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能量单位。与经典世界不同具有测不准、不可克隆等性质,这些特性构成了量子通信安全性的基石,其安全性是在数学上已经获得严格证明的安全性,这是经典通信迄今为止做不到的。此外,量子态的可叠加性和非定域性,让量子通信又具备了存贮容量大和传输距离远的特性。
军事信息通信需要高效率、大容量传输和隐蔽性等特点,而量子通信技术正好能满足军事信息通信的要求。因此,量子通信理论一经提出,就被认为是一项在军事领域有极大应用价值的技术。量子通信被认为是面向未来的全新通信技术,在安全性和高效性上具有经典通信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对未来军事通信发展的影响不可估量。从目前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来看,其在军事信息系统、隐蔽通信和信息对抗等主要方面得到应用。大容量传输及处理的能力,量子通信的超大信息容量和超高通信速率正好能满足军事系统的特殊需求。在隐蔽通信方面,通信隐身的关键是降低电磁辐射,而经典通信都需要通过电磁波来传输信号,特别是远程无线电通信需要辐射很强的电磁波,即便是激光通信也要辐射很强的光波,这就破坏了通信隐身的条件。由于量子通信既无电磁波辐射,又无光波辐射,使通信真正实现了隐蔽。
量子通信用于信息对抗主要体现在量子密码窃听具备可知性的特性,量子通信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秘钥的安全性问题,任何对量子信道进行监测的努力都会被某种监测方式干扰在信道中传输的信息,发送方和接收方均能发现窃听者的存在。在新兴的量子通信领域,空间量子通信已经成为发展的热门。空间量子通信将一部分设施安装在卫星上,好处是有利于光子的长距离传输,再与地球范围内的量子通信链路相结合,建立一个覆盖全球的量子通信网络,因此,量子通信技术在军事领域的作用意义巨大。
一,量子通信将大幅提升战场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化军队的建设程度,将决定各国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意义极其深远。信息通信技术则是信息化战争制胜的主导技术,也是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的主要支撑,任何信息处理,都离不开通信。量子通信作为面向未来的全新通信技术,在安全性、高效性上具有经典通信无法比拟的优势,已经引起各国国防部门的充分重视。我国“墨子号”实验卫星的升空也许只是开启了量子通信进入成熟发展的新阶段,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量子技术正在由实验室走向实用。但是,量子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新兴战略前沿技术已经渐成趋势,其可预期的军事应用前景极其广阔,量子密钥分发技术、量子计算机技术、量子成像技术等将带来军事通信和光电探测领域的革命,将使军队的信息获取、数据传输、情报支援、信息服务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量子通信将构筑更为坚固的作战体系。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战争以一种新的战争形态登上人类战争舞台,体系作战成为现代战争的显著特点,而维系可靠的战争体系必须要有能够高速率、大容量传输及处理信息的军事信息系统。由于量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能量单位,具有测不准、不可克隆等性质,构成了量子通信安全性的基石。此外,量子态的可叠加性和非定域性,让量子通信又具备了存贮容量大特性。量子通信的超大信息容量和超高通信速率能够有效满足现代战争体系的特殊需求。量子技术的发展使现代作战体系构筑得更为坚固,并大幅提升了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进一步增强了现代战争的体系作战水平。战争活动既在现实空间,也在虚拟空间,以及两者之间交互进行。作战武器不再局限于一两件主导性武器平台,而是一个由各种先进武器节点构成的信息网络,由无数无处不在的战场传感器和分布式、自主化的作战编队和集群构成。通过建立战场量子通信网络,可以更加广泛、安全可靠地实现所有作战单元直至单兵的互联互通,构建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畅通的作战体系。
三,量子通信将大大拓展信息化战争外延。随着卫星、洲际导弹、战略轰炸机、核潜艇以及网络空间作战等具有全球性作用的战略武器装备的不断涌现,核威慑下的传统战争作战样式几近饱和,这就意味着在传统战争频谱内很难找到发展空间,并用来找到突破口争取军事优势。传统战争的作战领域已经趋近极限,人们不得不寻找更为广阔的战争外延,以提供更为广阔的作战空间。正是在这种历史时期,量子通信技术为战争空间外延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随着量子技术与传统军事领域的广泛融合渗透,原有作战样式将发生很大改变,基于无线电原理的信息攻防手段可能面临失效的局面,新的软硬攻击手段又会伴随而生,控制更广、打击更远、影响更大的量子作战效果将会成为新常态。
四,量子通信将成为催生新军事变革的动力引擎。信息化社会战争新形态,既是在继承传统战争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同时又是不同于传统战争形态变化的结果,这其中新技术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军事与科技是相辅相成的,科技进步支撑着军事发展。量子通信及其所代表的量子科学因其可能打破战略平衡和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多方位向军事领域渗透并应用,逐步成为改变战争“游戏规则”、影响作战进程、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技术,也是当今世界主要大国战略角逐的重要领域。从基于效果理论观点看,量子通信技术对军事建设和未来作战的直接影响,表现在军事建设和战争实践的各领域各方面。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对量子通信的未来发展没有清醒认识,可能失去的不只是时间和机遇。因此,必须要以识变、应变、求变的胆识和睿智,紧跟世界新军事变革大势,紧扣量子通信技术带来的时代性变化,利用好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应对好可能出现的新挑战。
五,量子通信将引发战争制胜机理的深刻变化。信息化战争中,信息力已经成为影响和决定战争走向的主导因素,成为贯穿战争全过程、渗透作战活动全维空间、融合作战体系全要素的作战能力倍增器,信息优势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随着信息时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时代,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雷达等量子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势必在未来战争中进一步颠覆人们的观念,改变信息优势的获取和维持方式。量子通信理论一经提出,就被世界各国认定是一项在军事领域有极大应用价值的技术,将会促进现代战争形态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使得信息化战争的制胜机理发生重大改变。量子通信应用于陆海空天武器平台,将更加促进现代战争的空天化、隐身化、无人化、精确化和网络化趋势,相应的对抗方式也随之变化。新的战争形态倒逼着新的战争样式,只有适应量子通信等新技术特点,运用新的战争机理,才能适应信息化战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所产生的新要求。
六,量子通信将推动作战理论创新步伐。在军事理论创新领域,作战理论是最具活力、最富创造力,也是最能体现武器与人最佳结合的创新活动。一旦量子通信技术用于军事并物化为新的武器装备后,技术总是强制性地改变和重塑人们的观念,先于战争指导和理论走在一切战争历史的前面。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不及时进行作战理念和战略目标的调整,使之与战略需求、作战能力、作战手段相适应相匹配,即使拥有先进的量子通信技术,也不可能与武器装备匹配和优化,也不可能产生改变规则的颠覆性作战样式。因此,在量子信息技术等前沿技术驱动下,一些主要军事大国加快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出台新军事学说和新作战概念。理论滞后是最大的滞后,在量子通信技术蓬勃发展之际,军事理论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作战理论更应赋予活的灵魂和血性,如果无视量子技术等新技术的存在和挑战,脱离战场环境和战争实践,那么军事理论必然没有生存的空间。
七,量子通信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对手间军力对称局面。当前世界,已经形成以美国军事霸权为主,多极并存的新军事均衡局面,如果没有颠覆性技术的改变,那么发展中国家军队将有可能一直在追随发达国家的脚步前行,从而始终处于后进的序列。量子技术既是代表军事领域前沿技术发展汇集的核心地带,也是最富有创新性、最具超越性、最有颠覆性的科学技术发展前沿,量子技术为军队战斗力发生质的变化,超越传统军事能力体系提供了跨越的途径。在这样一个作战理论与前沿技术双重驱动引发新一轮军事革命的关键时代,如何从战略全局高度把握量子通信为代表的量子技术发展演变趋势,确立其在军事领域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的根本。一般来说,战争需求总是牵引着技术的发展,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发明,比如计算机、激光、卫星等,都是战争需求牵引产生出来的。发达国家已经在传统领域建立了军事优势,并将保持这种优势。这种情况下,利用量子技术的颠覆性作用,实现技术突袭,能够最快的改变战略格局,形成新的对等战略平衡。我们既要在新的前沿技术领域形成突袭制胜的优势,更要防范发达国家再次利用颠覆性技术对我们形成新的代差。
八,量子通信为形成新的军事竞争格局奠定基础。极具吸引力的特性让量子通信成为各国争先恐后研究的对象,中国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理论和实验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发射更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军事上的竞争,从来是以新吃旧,以快打慢。美国也高度重视量子科学的建设发展。美国政府每年斥资约2亿美元资助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美国防部作为重要参与部门,其投资重点包括精确导航和安全量子网络等多个领域。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也持续资助量子信息科学不同领域的项目。可见,量子科学已经成为大国间综合国力、科技水平和军事实力战略较量的前沿阵地,并会成为构成未来军事竞争新格局的基础。如果不能正确把握量子通信即将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一旦机遇来临而未能抓住,那么国家和军队未来就可能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对未来的展望往往需要建立在对人类发展趋势的观察之上,首先,让我们看看500年前的人类社会是什么样的。让我们时间倒回到公元1500年…… 500年前人类社会是什么样的? 公元1500年世界历史地图 公元1500年,世界正处于大航海时代,欧洲还在探索世界,中国处于明朝中期大明弘治十三年,在位皇帝为明孝宗朱佑樘,美国还没有建国,日本还处于室町幕府时代,朝鲜半岛还处于李氏王朝统治之下。在这之前,1488年,迪亚士才刚刚发现非洲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在这之后,1508年,「 ”心学”开创者王阳明首次提出「 ”知行合一”的论断;1519年,麦哲伦开启环球航行;而直到1543年,哥白尼才发表革命性的《天体运动论》,推动人类宇宙观的变革。 公元1500年,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还是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人类科技发展的规律总结 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可以看到: 火的使用已经距今100万年; 农耕种植技术的使用在1万年前; 约5000年前,人类进入了青铜时代; 约3000年前,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四大发明出现在距今2000年前-1000年前; 蒸汽机和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在200年前; 紧接着是100年前的第二次电气革命和50年前开始的第三次信息革命; 而互联网革命和移动互联网革命是今天发生的,大数据物联网革命人工智能革命马上到来。 如果用表示是这样的: 科技发展速度曲线 这说明人类的科技进步速度是一个日益加速的过程,或者按照某些理论,是呈指数发展的。 当然,如果大家细心一点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很多增长现象的规律都符合指数增长曲线,比如人口增长曲线,个人财富增长曲线等等,甚至物理领域,当一艘飞船趋近于光速时,它的动质量增加也是指数级的。下面是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绘制的飞船动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动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曲线 从理论上来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直接禁止了光速飞船的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光速飞船是有静质量的,当它的速度加速到光速时,动质量和动能会趋于无穷大,这就需要无穷无尽的能量来支持,所以是不可能的。 同样的道理,这个世界上按指数增长的现象,往往都无法达到最高程度,因为理论增长模型和实际增长是有区别的,实际中,还需要考虑各种制约因素,它们也会随之呈指数增长,反过来制约本体的发展。 芯片性能演进曲线 比如,「 ”摩尔定律”预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而如今,摩尔定律每年只能增长几个百分点,每 10 年可能只有 2 倍。为什么摩尔定律失效了?因为研究和实验室的成本需求、技术的物理极限、技术复杂性以及一些其他限制因素也呈指数级增加,最终导致摩尔定律在现阶段失效。 同样的道理,科技发展如果完全按照理论预测呈指数级发展,那么其研究和实验室成本、物理极限、技术复杂性、甚至对地球资源消耗等限制因素也会呈指数级发展,最终导致科技发展速度受制于各种因素而逐渐放缓。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感觉到,近几十年,科技发展速度明显有放缓的节奏(除了IT领域一路高歌,势头迅猛,但IT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架构也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现在的发展更多是广度的发展),当然这种情况出现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是科技进入瓶颈期停滞不前了,请看下图: 科技发展速度在局部会有"S"型波动 科技发展速度虽然总体符合指数曲线,但在细微之处也有可能呈现一个「 ”S”型曲线,把「 ”S”型曲线截取一半观察,其实也类似于一个局部的指数曲线,有缓进和突进的细微波动。由此可见,当前科技发展很有可能没有达到人类科技的整体极限,而是处于一个局部的「 ”S”型曲线的缓进阶段,这个时候,再想提升,必须依赖一种新科技范式的出现,新的范式会推动科技发展沿指数曲线继续向上攀升。 当前几个可能推动科技暴涨的技术 近几十年,除了IT领域,科技发展脚步明显放缓,人类应用技术的进步都是量的积累。基础理论领域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这两个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理论,现在仍然无法逾越;1969年阿波罗10号载人登上了月亮,而49年之间人类再未拜访过月球;从中国发明黑火药到德国原始的V1、V2火箭再到现在最新型的火箭用的依旧是化学燃料;可控核聚变技术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提出,但直到2018年可控核聚变只持续了101秒,人类制造小型太阳梦想遥遥无期…… 尽管人类科技近几十年一直缓慢前行,但是却出现了一些新的科技范式,按照上面的指数模型预测,这个新的科技范式很有可能在本世纪内出现,一旦出现,那么它们对科技的推动和社会的改变速率将比上世纪初的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来的更迅猛: 1新的计算技术 人类之所以能称霸地球,不是因为长的好看,不是因为体力强悍,主要原因是人有智慧,智慧是所有科技发展的基础,而计算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辅助,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最基础力量,所以计算技术的突破将全面推动科技的整体前进。 过去几十年就是计算技术的大发展时期,芯片规模越做越小、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借助于计算技术的提升,人类连核实验、宇宙演化都能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和推算。但是传统的计算机架构如今似乎已经步入暮年,CPU工艺在量子效应的干扰下,已经无法再密集,目前有几种计算机技术似乎能够带来曙光:超导计算机、纳米计算机、光子计算机、DNA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 知识链接: 超导计算机是利用超导技术生产的计算机及其部件,其开关速度达到几微微秒,运算速度比现在的电子计算机快,电能消耗量少。 纳米计算机是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的计算机,通过研制「 ”纳米晶体管”,并用其来制作「 ”纳米计算机”。据估计纳米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将是现在的硅芯片计算机的15万倍。 光子计算机是一种由光信号进行数字运算、逻辑操作、信息存贮和处理的新型计算机。以光子代替电子,光运算代替电运算。光的并行、高速,天然地决定了光子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很强,具有超高运算速度。 DNA计算机是一种生物形式的计算机。它是利用DNA(脱氧核糖核酸)建立的一种完整的信息技术形式,以编码的DNA序列(通常意义上计算机内存)为运算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的运算操作以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一万亿个这样的计算机仅一滴水那样大,目前的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0亿次,准确率为998%,DNA计算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和人类完美结合。 量子计算机是一类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 以上几种计算技术虽然目前都还在实验室研究阶段,但是喜讯也不时传来,一旦能够进入商业应用,那么新的计算技术必然能够推动人类科技大步向前进。 2万物互联和信息传输技术 从人类历史来看,人类的发展就是一部思想交流碰撞的历史,向外探索永远是人类发展的主题:历史上,从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到郑和下西洋、麦哲伦航行、丝绸之路等都是人类交流融合的需求推动下完成的,从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后,人类就思考如何把计算机联网,从起初的几台计算机联网,到现在全球联网,人类的融合互联已经高度发达,但却远没有停止,未来所有的物体都将被融入到网络中,万物互联才是终极目标,甚至这种互联还有可能走出地球,走向太阳系边疆。万物互联要建立在快速的信息传输技术之上,从1G到5G,信息传输技术也经历了多次迭代更新,相信未来还有更快的6G、7G等信息传输技术被推出,目前光通信是最快的通信,但量子通信才是通信的终极未来。 一旦万物互联在超快的信息传输技术的助力下成功实现,那么整个地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 ”智脑”,任何地方的任何一点的风吹草动都将被送入大数据库进行分析研判,届时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和探索将更加快捷和方便,人们将可以获得前所未有的更智能的对世界的洞察力。 3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依靠对生命理论的探索以及对生命过程的研究,试图还原生命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对生命的诞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控制,以便服务于人类。一旦人类掌握了生命技术,那么也就事实上成为了地球生命的上帝。 目前,人类已经能够对DNA进行操纵,把基因片段进行拼接重构,产生有特异性状的动物和植物,未来可以预见,人类将可以任意拼接基因,进而将现有地球生命进行彻底改造或者创造出自然中没有的新生命。 4人工智能技术 如果说新的计算技术的发展是对人类智能辅助技术的重大发展,将对整个社会科技的发展产生全面的推动作用,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将是对计算技术本身的颠覆,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将智能这种人类特有的能力转移到了硅基设备上,从此智能发展将按照指数曲线迅速升级,人类智能将再也无法理解机器智能,智能的发展也将逐渐与人类渐行渐远。所以说,人工智能将很有可能是人类最后的一项重大发明,因为未来的科技进步很有可能将由人工智能代替人类完成。 5量子技术 量子纠缠 量子技术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个名词——量子纠缠(处于纠缠态的两个微观粒子,无论距离多远都能瞬间相互感应对方状态并进行变化),目前围绕量子纠缠有多种应用前景,量子计算机、量子通讯、量子传输等等。 因为量子计算需要直接处理量子比特,于是「 ”量子隐形传态”这种直接传的量子比特传输将成为未来量子计算之间的量子通信方式,未来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计算机终端可以构成纯粹的量子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即量子互联网。 而量子互联网或者更进一步的量子物联网,将标志着量子时代的到来,通过量子物联网构建起来的世界将足可以支撑跨恒星系或者跨星系的信息传输和处理,也就足以支撑相应的文明扩张。 而量子技术最大的王牌就是量子传输(类似于现在的传真机),既然量子可以传输信息,那么我们可以在这边测量一个物体的信息,并通过量子通讯发送到任意远的地方,然后再利用这些信息将该物体在远程构建出来,这就完成了量子传输。 所以说,量子技术是未来足以支撑一个星系文明的技术。 6反引力技术 悬浮建筑 科学家们发现宇宙中的所有现象都可以划归为四种基本力。这四种基本力量从一开始就不同,但本质上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是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和引力。引力自从从被牛顿发现之后,就一直成为人类走出地球的最大障碍,人类要走出地球,需要克服巨大的地球引力,人类要离开太阳系,同样要克服太阳的引力。所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反引力技术,一旦反引力技术得到突破,那么未来的建筑将可以自由漂浮在空中,人类的宇宙飞船将可以自由穿梭于所有的星球。 7微观粒子操纵技术 微观粒子操纵技术,就是通过操纵微观粒子制造物质的技术,目前这项技术被称为纳米技术,因为现阶段的技术只能操纵1至100纳米范围内的微观粒子,如单个原子或者分子,未来人类甚至有可能操控更加微小的粒子——夸克,如果人类能够操纵夸克进行自由的拼装,那么点土生金也指日可待! 500年后的人类社会畅想 通过上面对人类科技的发展规律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大概描绘出一个500年后的世界: 第一种可能:人工智能已经突破「 ”奇点”,通过自我迭代,人工智能在短期内就超越人类智能几个级数级,人类和人工智能比智能,就像现在动物和人类比智能一样,人类在人工智能面前沦为「 ”婴孩”。人类或者被灭绝,但更有可能会被圈养起来作为人工智能怀旧的对象。 第二种可能:人工智能无法突破「 ”奇点”,人类仍然是地球主宰,如果以上所述几种技术全部高度发展,那么地球呈现一种非常科幻怪异的景象。 悬浮城市 人类的建筑、车辆飘在半空中,所有的飞船都能在太阳系畅通无阻,人类已经在整个太阳系建立了无数个行星表面居住区和环行星太空城; 人类互联网络高度发达,所有人都能通过在大脑里面植入DNA计算机实时和外界网络进行连接,快速获取被授权的一切外界物体的状态参数和实时图像,并进行计算和决策,然后对物体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基本可以达到「 ”万物即我、我即万物”的状态; 人类制造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变换形状,对材料进行控制,就可以让其变成桌子、椅子等任何物体,所以人类居室以及其他活动的空间都将高度简洁,因为「 ”一即万物”; 人类寿命已经可以无限延长甚至永生,人类可以自由创作各种生物,以及通过创作的生物来制造所需的产品,工厂甚至通过批量定制的生物生产特定的产品,家庭也有各种定制的生物宠物、生物照明、生物产奶箱、生物产粮箱等等…… 如果让我去想象,能和大家聊一整天,但是限于篇幅,还是到这里吧。未来以来,大家拭目以待吧。 关注《未来科技社》,一起眺望未来! -----青云计划获奖文章---- 这个世界似乎是被精心调校过的…… 人类再这样败地球这个家,当真是作死的节奏呀! 人类的感觉有没有可能被伪造? 宇宙到底有多不真实!一文让你怀疑人生 我们能否判断宇宙是否在旋转? 意识是什么?这篇文章也许能给你答案 我们怎么知道银河系是一个螺旋星系? 这视频能刷新你三观,太阳系运行的最真实还原 旅行到宇宙的边缘到底要多久? 基因修改不算什么,基因编程已经到来! 光给了我们感知宇宙的力量,但也蒙蔽了宇宙的真相! 可怕的真相:我们终生被囚禁在自己的颅骨之中 了解更多……
区块链企业应用新机会与挑战
新的技术都来自现有技术模块的组合,组合的威力一旦叠加,会激发经济带来指数级的增长,经济是技术进化的一种表达形式。
区块链其实就是几种技术的一种组合,包括点对点通讯(P2P)、以及分布式账本(又称分布式存储)还有非对称加密等等。这些技术一旦组合起来,对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正在显露出来——现在世界进入了一个叫做自动化全球的时代,是我们现在的信息化的第四阶段。
我们可以把从九十年代开启的互联网时代,一直到以Facebook等社交媒体为代表的时代,叫做前互联网时代,即互联网经济的上半场。这个上半场的规则核心是提高生产力,很多的技术,其实并没有特别改变企业和经济的形态,还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来实现经济的跃迁。现在新的规则,叫做自动化全球网络经济时代,规则核心是增强联系和改进生产关系,比如像开启了一种新的商业形态的共享经济。但是现有的共享经济的形态,还是以中心化的互联网企业为核心构建的经济模式。目前的共享单车、滴滴,它们是一个单向的经济模式,其实并没有将价值的增长、提升反哺给用户。
自动化的全球时代,不仅需要像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等等这些提升生产力的技术,更主要的还是需要有一种改进生产关系的新模式。区块链其实就是这样的一种新的技术,可以给大家带来商业模式的一种新的转移。
所以未来已来,现在的八大核心技术,包括区块链、物联网、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等,其中只有区块链做到了改进生产关系、增强联系的技术。
微软认为像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这样的技术都是未来不断提升生产力的革命性新技术。但是其实,区块链并不是新技术,他只是现有技术的一些组合,它的价值在于打造了一个信任的平台。就像Fast Company(《快公司》)的创始人阿兰韦伯说的:新经济始于技术,终于信任。
2015年11月份,《经济学人》的杂志封面,叫做trustmachine,就是信任的机器,即区块链的承诺。其实它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宣告:区块链技术其实是未来互联网30的核心技术,这个技术会通过上层应用,逐渐传导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众多环节,为众多商业模式、行业运行和治理体系带来创新。区块链构建的是一种新型的、以价值为核心的互联网,而不是像老一代,以信息为核心的互联网。
二 区块链+ vs 互联网+
区块链将信任机制和技术融合在一起,会对世界带来很大的变革。
在2005年以前的Web 10的时代,电商网络门户的创业者基本上就是用一个大门户,一对多的方式进行创业的。
Web 20时代,是社交网络和共享经济的时代,但是在这个生态里,核心企业还是中心化的,垄断用户关系和大量数据,享受用户贡献的价值,并且可以任意决定规则。这样的话,所谓的这种互联网+对传统企业就是一种有伤害的信息化模式。
Web 30时代,是基于区块链价值网络的全球新型共享经济,它是去中心化的,所以就不会出现寡头对创新的垄断,交互会更加自发,协作的范围也会更广泛,影响也会更全面、更深入。
所以,对传统企业或者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最佳方式并不是互联网+,而是区块链+。因为互联网+还是需要依托一个中心化的、古典互联网的企业。虽然现在像阿里、腾讯、京东、小米这样的公司如日中天,但本质上它们还是中心化的企业,它们在制定生态圈的游戏规则,垄断客户关系和数据。
我们把区块链+叫做web30,它其实比传统的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生态化企业具有更高的维度。在过去信息匮乏的时候,需要构建层级架构和中心,来提升整个的信息传导效率。但是当信息足够充足的时候,那么其实对等关系(P2P)的这种网络会逐渐取而代之,而且这种对等关系的这种网络连接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高维加分型的价值网。依托于这种网络体系形成的企业,我们把它叫做共识经济社群化的企业。
区块链+的这种高维的商业模式,比现有的互联网生态或互联网+企业这样的公司,有更强的面向未来的想象空间。那这里回顾一下大多数传统企业:一维公司是做工程的,主要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寻租、资源垄断、做客户关系;二维的产品公司有一定的产品研发和营销的能力,但这两种都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公司形态,它的价值曲线是线性的,投入一就收获一,投入十就收获十。所以马云那样千亿美金市值的公司,事实上由于有这么多年的积累,其实是符合传统的新古典主义的经济增长形态的,而且它的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到了三维互联网服务公司,因为增加了线上服务维度,开始有了数据增值的服务,它的核心是低成本的客户覆盖,降低了对客户的服务成本,所以适应力可以高过二维,这种形态的公司市盈率可高达二十倍以上。第三维的公司可以进一步开放API,让第三方在他的平台上开发更多的应用,同时可以把服务的提供方和用户衔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在线市场,这就构成了平台公司,平台公司的市盈率的可超过四十倍。
当平台化公司进一步开放能力,将数据网络品牌和用户等资源与投资服务组合在一起,为合作伙伴赋能的时候,就会变成像BAT这样的互联网生态企业,这种生态化集群的互联网企业,市盈率甚至会超过一百倍。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公司在拼命鼓吹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对传统企业并没有创造新的价值,只不过就是用吸星大法,把传统企业的数据客户关系渠道等等全部吸到互联网的生态公司上面了。它们对传统企业仅仅是起到了颠覆作用,但是并没有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它们还是以自己企业为核心的价值生态圈。
大家给马云的公司贡献了这么多年,连续贡献了这么多交易、数据去支撑他的企业市盈率。如果大家觉得这不是一个特别公平的方式,那我们现在就有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就是区块链。通过区块链+行业形成一种联盟化的生态,也就是联盟链,即使是不发币,也可以比现有互联网企业有更高的维度,因为这是面向行业的一个跨组织和跨平台的业务流程,一个安全的分布式共享,这将彻底颠覆传统企业的所有权模式。
区块链用共识机制和信仰来连接企业,这就形成了一个行业链,一个去中心化的全民所有权的社会化企业,不需要通过第三方就可以把信任和安全机制内嵌在整个行业链的自主和约里,而且所有相关方的数据在链上都会得到尊重和保护。同时未来如果可以把C端的用户一起加入进来,再通过数字货币,通证或者代币,可以增加新的商业模式维度、开拓更大的价值空间。也就是把所有的业务跟B2C的业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员的行业宫殿。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区块链30为大家带来的商业模式的美好前景,它完全是基于去中心化的高维的价值网。我给大家列了一些在这个领域的创业项目公司,无论是在分布式云存储、去中心化的安全社交、分布式身份管理、分布式的版权和数字资产管理、物联网智能合约、公共治理防伪反欺诈、数字市场交易预测等哪个领域,现在都有很多的30创意创新公司。
三 区块链的机遇挑战
现在大多数落地的项目,由于区块链技术天生的属性,比较容易结合金融和数字资产管理,但其实我们也看到传统行业也越来越多的有结合区块链的新机会,这个市场到2025年会达到1760亿美金,到2030年,就会达到31万亿美金,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数字。
中国奇怪的创业项目其实也不少,但是现在去年政府有一些限制。不过今后政府会对数字货币有一些新的合规性的一些要求,之后会逐步再放开对区块链基础设施的限制。
2018年是企业上链非常关键的一年,这就相当于二十年前你跟企业去谈企业上网,大家听着像天方夜谭一样陌生,也不知道如何下手。但是早早做企业上网探索的人,恰恰就是1997年到2000年前后的这一批先行者,他们最后成为上一代古典互联网的弄潮儿。所以对传统企业来说, 2018年是一个非常关键机会。
区块链+主要应用场景,其实无非是基于区块链的核心技术的几个领域,像数字身份管理、数字资产管理、分布式应用的开发和部署,以及智能合约的开发和服务,这四个主要的应用场景结合行业的一些特征,来为企业提供应用落地的服务。
四 区块链的理论先驱
所以企业需要在这一轮的机会里充分刷新认知,把底层的商业操作系统升级。这里充满一些颠覆式的创新,给传统行业和大众对古典互联网逆袭的机会。我这里列了几本书,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对区块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虽然这些书有些写于三十年代、七十年代,但是经典总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最著名的是熊彼得的经济发展理论,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然后托马斯库恩提出的是技术的范式革命不是连续的,在一定的阶段它会造成新的革命,当革命来临的时候,很多的传统企业会消亡,但同时新技术建立的商业模式和经济形态就会爆发。
克里斯坦森的主要贡献,是对于传统企业如何把握机会、避免创新者的窘境、拥抱新机会实现转型创新有重要意义。
英国的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他现在的这本书叫《第二曲线》,主要也是提到传统企业如何借助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这个创新来实现跨越和转型。
五 跨越第二曲线
在跨越第二曲线方面,其实微软自身的经验和教训也值得借鉴。大家都知道微软是PC时代的霸主,当时整个行业百分之七十六的利润都被微软和Intel瓜分,但是同时也陷入了创新者的窘境,恰恰是PC的成功,使微软错过了移动互联网的机会,让苹果等等的企业反超,但是微软还好没有错过云计算的机会,微软在AI上的提前布局,使得微软在全球的智能云和区块链方面有很大的领先优势。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总结出来帮助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的转型。
微软在人工智能主导的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边缘计算、混合现实层面又把握住了机会。实现了第二曲线的跨越,而且后面微软还有会有新的一些布局,比如量子计算等等,都是微软自身的一些成功经验。当然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微软还收购诺基亚,其实诺基亚已经完全不值得收购,因为诺基亚从第一条曲线就没有跨越到第二曲线,诺基亚在移动互联网方面,会被外部从来没做过移动互联网的公司轻易击败。
这种企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或者叫新旧动能转换,主要就是帮助传统企业连接外部的创业者,通过命题孵化创业项目,实现转型创新,所以需要借助一种新型的企业外包的创新孵化方式。因为如果企业内部自己来做孵化,那还是跟第一曲线的业务轨迹绑定,所以它只能是增量创新,提升现有的产品或服务的效率。对于第二创新来说,它需要允许一定试错空间,所以他需要通过用新的方法论来指导颠覆式创新。
它需要面向的是价值创造和增长,而且不能和当前核心业务绑定,因为一旦和当前核心业务绑定,所有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将会陷入到过分的路径依赖,造成锁定。这样的话就跳不出原有的业务边界,就看不到外面市场的变化,这也是诺基亚失败的原因。诺基亚在传统的移动手机方面做得精益求精,企业的管理效率很好。所以在被微软收购的时候,诺基亚还不知道到底自己是怎么输的。
诺基亚的失败其实就是因为没有看到:颠覆你的不一定来自于你的行业内部,也有可能是来自外部的入侵者。也就是像《三体》里所说的:我消灭你,其实与你无关。
第二曲线计划的就是避免传统企业陷入自己自身的业务发展轨迹不能自拔,所以企业需要转型定制的加速器帮他开拓新业务方向。而且这需要一种机制保障,因为原来的企业内部孵化来自于内部组织结构流程,所以一定要用外部的孵化方式,直接招募外面的创业者补充新鲜血液,然后通过杂交来实现转型创新,更要关注外部的市场和合作伙伴。
这样会给创业者极大的自由度,然后通过公司股权的设置,以高风险回报比来激励,企业作为一个赋能者,给予业务资源、启动资金,但是不要过分干涉创业项目自身的运营和发展。企业所需要做的就是观察,然后给予反馈,然后等待。这样的项目如果能孵化出来,对扩展企业边界、活化企业生态将会有很大动力。
六 区块链的应用场景
接下来简单介绍几个区块链应用场景:
一是区块链+跨境贸易金融服务。其实这其中涉及到很多方案,包括出口商、进口商,开证行开具信用证(LoC)等等,这些其实需要一种机制,能进行跨机构、跨组织、跨平台之间安全的共享数据,而区块链正好可以保证解决方案的实现。并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化,当各种条件满足以后,来进行清算和结算支付,不需要人工的参与就可以自动化的完成。
跨境涉及到多方的贸易金融,如果按照现有的方式,各方之间因为都有自己的一些系统,一些程序都需要反复地进行,对帐需要通过邮件和传真进行确认,完成一笔贸易金融服务可能需要三到五周时间。
现在通过区块链,贸易金融上的各方都可以共享账本上的数据,联盟链的成员单位都可以同步更新,利用智能合约可以实现多方的自动同步执行,这样可以把端到端的业务流程从三到五周缩短到两三天,而且可以把原来需要反复确认的操作,极大地简化,仅需要5步左右就可以实现一个贸易金融的闭环。
区块链也可以用来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患者有一定权力决定将自己的病史等信息分享给谁,分享到什么程度,分享多长时间等等。传统的、分散的医疗药物研发体检等等机构系统没办法做到的问题,区块链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这就需要建立个人健康的数据银行。
区块链也可以用来做冷链物流、端到端的食品安全溯源服务。食品从原产地到屠宰加工、运输,这过程中所有的数据参数都可以上链,这将提供一个端到端的安全保障。
这里举个例子,挪威的这个三文鱼就是通过一家区块链公司在做一个食品安全的溯源,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所有的各方的数据都上了链,之后他可以通过自助智能合约,按照事件触发实现供应链金融的支付清算,这样做极大地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区块链在教育和就业市场也可以提供服务,学校研究机构、考试机构、雇主、政府部门都能安全地共享学生的学历、证书、论文等数据。
最关键的是区块链还可以实现P2P点对点的、微电网的电力交易或者能源交易服务。举个例子,布鲁克林区的老城改造中,房屋屋顶都增加了光伏太阳能板用于发电。发的电并不是卖给电力能源公司,而是做成小区的微电网,然后通过虚拟货币进行交易。
这个模式可以进一步扩展,可以把屋顶生产的太阳能进一步作为分布式的充电桩,然后内部的家庭用电、安防用电、智能门锁等都可以上到这个区块链里,来进行整体的共享服务。
以上就是关于蝼蚁之城里的科技术语全部的内容,包括:蝼蚁之城里的科技术语、应用的量子通信技术有何军事意义、500年后的人类社会什么样:怪异,科幻,超乎你的想象……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