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低价化”时代已来,普通人进入太空还远吗

物联网0162

航天“低价化”时代已来,普通人进入太空还远吗,第1张

航天“低价化”时代已来,普通人进入太空还远吗?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王亚平在发布会上表示,长征火箭经过三次试射后取得圆满成功,将为我国民营航天企业进入太空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服务,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

本次发射的“天链一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美国 SpaceX公司联合研制、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进行发射,是全球首颗由民营企业研制和发射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作为“天链一号”的首发星,它将为全球用户提供“低轨宽带+遥感”的宽带数据业务和物联网服务。王亚平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跟创新,航天发射成本也会不断降低。未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三号等项目都将成为国际商业航天市场上的主流商业模式。

王亚平:我相信,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成熟商业航天发射能力的国家。世界各国的航天器以及卫星的发射服务市场高度开放,中国也成为国际航天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我们愿意积极参与并推动新技术、新模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新一代运载火箭和卫星等航天发射服务水平的提升,服务好全球广大用户。

天链一号卫星为何能与地面通信?王亚平介绍,天链一号是一颗“互联网+”卫星通信系统,通过它可以实现与地面高速互联互通。用户通过远程终端,可以通过宽带网络接入互联网实现远程教育、远程办公、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业务应用。同时,用户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远程控制卫星实现对地面的远程操控甚至控制功能,比如开启车载终端和控制中心,启动手机遥控等等。

王亚平表示,“天链一号”是一颗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首次发射的全球首颗互联网宽带通信卫星,主要应用于国内已开通的互联网宽带网络。据了解,国内已建成网络的用户,仅有极少数运营商、用户终端供应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这意味着在部分地区互联网宽带服务需要依托地面网络提供,同时用户终端设备质量较差。针对这一痛点,“天链一号”选择了采用国际标准的 Ku频段作为发射频段,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频段是地球同步轨道宽带通信卫星频率分配的标准音高轨频段。

王亚平表示,未来我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将继续与国外开展合作,并努力将其打造成国际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天链一号”任务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该卫星是“天链一号”系列星座中首颗具有宽带接入能力的商业卫星,其主要用于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宽带通信卫星业务服务。

中国航天工业的成就如下:1 经过50多年的开拓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航天事业经历了发展导弹、运载火箭、卫星和载人航天几个阶段,现已形成体系和规模。2017年6月,中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飞上太空。它可以观测黑洞、中子星、伽玛射线暴等正在爆发的活动天体。面向未来,中国人永远不会停止对星空奥秘的追问。未来五年,中国计划研制并发射五颗新的科学卫星;基于高能电子和γ射线的X射线属性、能量和空间分布的科学探测将进一步深化,中国有望在空间科学探测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2在卫星方面,我们国家已经拥有通信、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大系列卫星。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空的国家,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第五个自主研制并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3运载火箭方面,截至2017年,我国共有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运载火箭,具备近地轨道95吨、同步转移轨道52吨的运载能力。4在TT&C通信领域,建立了覆盖中国、太平洋和非洲的空间TT&C网络,基本满足了TT&C空间活动的需求。5在地面和应用系统方面,已建成包括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长征运载火箭始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长征火箭已退役现役4代17型。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A 5款已退役;长征2 C、长征2 D、长征2 F、长征3 A、长征3 B、长征3 C、长征4 B、长征4 C、长征5、长征6、长征7、长征11服役。此外,长征五号乙、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四个型号正在研究中,长征十一号甲、长征九号两个型号正在论证中。

2021年2月10日晚,我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田文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轨道器3000N轨道控制发动机点火约15分钟。探测器成功进入高度约400公里、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近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第一步实现了“绕、着陆、巡视”目标。

《长征三号》发射成功。

2021年2月10日晚,我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田文一号探测器实施近火捕获制动,轨道器3000N轨道控制发动机点火约15分钟。探测器成功进入高度约400公里、周期约10个地球日、倾角约10°的近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第一步实现了“绕、着陆、巡视”目标。2021年2月24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田文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公里、远火点59万公里的火星停泊轨道,周期为两个火星日。预计将在该轨道稳定运行三个月左右。在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已经从地火转移阶段进入火星捕获阶段后,田文一号轨道器搭载的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磁强计、矿物光谱分析仪、离子和中性粒子及能量粒子探测器等载荷将陆续开始工作,对火星进行多维度探测。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田文1号探测器已经飞行了202天,完成了一次深空机动和四次中途修正。到达火星时,飞行里程约475亿公里,距离地球约192亿公里,仪器与地面通信单向时延约107分钟。所有系统都处于良好状态。经过多次轨道调整后,田文1号将进入火星停泊轨道,探索预选着陆区。计划于2021年5-6月登陆火星并进行巡视探测。

,嫦娥四号探测器却在“出差途中加班”。12月30日凌晨4时55分,科技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四号探测器注入调姿和变轨参数。8时54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实施变轨控制。8时56分,地面测控站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四号探测器已由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成功实施降轨控制,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它这一趟的目的之一,就是计划要在月球背面艾肯盆地实现软着陆,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邹永廖说,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类已经发射了100多个月球探测器,但还没有一个能够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月球正面和背面无论从物质成分上、形貌构造上还是岩石年龄,都有很大差异。艾肯盆地是在整个太阳系固体天体中存在的最大、最深的盆地,我们可以获取月球深部物质的信息。由于磁环境的原因,在月球正面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效果不好。恰恰由于月球背面的磁环境非常干净。在月球背面开展低频射电天文探测这一目标应该说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上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

为了这趟旅程,科技人员还架起了“一座鹊桥”,不是为了牛郎和织女,而是给“嫦娥”准备的。今年5月2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正如“鹊桥”之名,嫦娥四号总设计师孙泽州说,中继星为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测控通信。“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在L2点稳定运行,为月球背面软着陆应该说做好了准备。

嫦娥四号12月8日就出发了,12月12日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环月轨道以来,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2次环月轨道修正,与“鹊桥”中继星进行了4次中继链路测试,开展了激光测距、三维成像、微波测距测速等导航敏感器在轨测试,为探测器进入预定着陆区、择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做好准备。

孙泽州表示,这次探索也将为今后探月工程不断实现更深层次的全月科学勘探提供可能。他说:“这一次我们是从月球的正面扩展到背面,下一步我们要从月球的相当于中高纬地区向月球的两级去拓展,实现对全月球的可到达能力。”

虽然,新年没有赏月的传统,也没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但今晚(12月31日)的跨年夜,不妨抬头看看月亮。一个实实在在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正在“奔月”。按照计划,2019年的1月,它将择机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虽然,我们普通人举头望天并看不真切,但天上却有设备能把地球上的我们“看得”清清楚楚。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告诉你要不要顺着大河向东走。

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今年一年内北斗完成了10箭19星发射,创下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我国同一型号航天发射的新纪录。12月27日,北斗三号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全球定位精度10米;在亚太地区定位精度也由原来的6米提升至5米。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介绍,精度提升的原因就在于她有了一个更厉害的“心脏”。

林宝军说:“我们突破了新型氢原子钟以及原子钟的无缝切换技术,可以说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这项技术也决定整个导航精度的一个核心技术。这项突破使导航系统的时频精度提高了一个量级。另外,使我们的原子钟可以连续无缝、不间断地工作,这使北斗系统运行的时候,大家会感觉到更稳定、连续、不间断,性能会更好。”

“北斗”定位不迷路,“鸿雁”传信不失联。12月29日,鸿雁星座首发星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我国全球低轨互联网卫星系统正式启动建设。此次搭载发射的首颗试验卫星在轨期间将陆续开展卫星各项功能的试验验证。按照规划,鸿雁星座一期将由60颗卫星组成,主要实现全球移动通信、物联网、导航增强、航空监视等功能;二期则将再发射数百颗卫星,形成全球覆盖的能力。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志成介绍:“通讯是要连续覆盖的,有的地方还要多重覆盖,所以这样的一个体系就造成了必须接续不断地这个星过来覆盖,所以星座的设计,包括接力的方式、切换的方式是这个的难点。”

现在我们所用的网络都需要建立基站,但是沙漠、山区、海上等地方很难架设基站,手机就会出现不在服务区的情况。有了“鸿雁”系统后,这将成为历史。

回顾2018年的中国航天,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成果丰硕:“今年的发射次数,算上私人公司发射的,(发射次数)首次独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对地的遥感星座越来越成熟地走向应用。空间科学方面,‘张衡一号’发射成功,我们在国际合作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国外的沟通,实现更多的合作项目。商业航天方面,私人航天公司已经开始进军轨道发射的服务领域。今年,

1 卫星物联网,通俗地讲就是通过卫星通信来做物联网项目。一般的物联网的都是通过2G/3G/4G网络来做物联网项目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项目,因为2G/3G/4G网络信号不好或者用不了,必须借助卫星通信将物联网终端采集的数据传回后台,比如在沙漠地区、海洋上或一些偏僻的无人区。

2 商业化问题

国内已经有商业化应用了,我可以分享一个我们做过的项目。

项目背景

在戈壁滩地区对运输车队进行监控,主要采集车辆的定位信息,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实现一键报警。基于位置信息在平台端开发一些设备管理、地理围栏等功能。整体上客户要求不复杂,主要难点是地面网络信号不太好,大片地区根本没有信号,所以需要考虑通过卫星通信来确保信息的传输。

卫星通信资费

我们考察了好几个卫星系统:北斗(短报文)、铱星的模块、海事卫星,但都不是很满意。通过北斗短报文传输位置信息,卫星通讯费用最便宜,目前是入网费600元,流量费850元包年(一年内不限制随便发信息),但是据说硬件稳定性不太好,另外就是国外的信号还不稳定;铱星的卫星通讯费用有些偏高,10元/1000bytes;最后在朋友推荐下找到了ORBCOMM在国内的代理商,因为据说ORBCOMM主要做低轨卫星,通讯费比较便宜。其实,也没有便宜多少,他们给的卫星通讯费是9元/1000bytes。但是他们提出了另外一个思路:2G网络和卫星网络双链路通信,有地面信号的时候,用2G网络发送数据,物联网卡就可以实现,没有地面网的时候,通过卫星传输数据,这样整体的资费就比较便宜了。我们测算了一下,通过ORBCOMM卫星发一条位置信息大概是10个字节,也就是1条信息折算下来是1毛钱,这个价格基本上可以接受了。

电源问题

因为我们的设备是用在车上,所以就直接在车辆点烟器上取电了,但是考虑到紧急情况下车辆会熄火,为了方便救援设备还需要持续工作,所以又内置了电池。电池容量先不透漏了,正常情况单电池供电可以用5-8天,紧急情况用3-4天没有问题(紧急情况下,设备发信息的频率提高了)。

回答上面的问题:如果要高频次通过卫星发送数据,肯定要有稳定的电源供应。但是在具体的项目里情况就不一样了,比如我们的设备通过卫星发送信息默认是20分钟发一次,每发一次大概是50mAh。据我所知一些安装在集装箱上的卫星定位设备(在海上跑的集装箱)是一天发一条信息,这样外加一小块太阳能电板就可以保证供电了。

信号问题

目前所有的卫星通讯一个基本的条件是,终端天线需要和卫星建立直连接线,就是中间不能有任何遮挡,一旦有遮挡就连不上了。这样的话,市内肯定是用不了了,城市里也不太好用,偏僻的戈壁滩、海上这些地方用卫星就没有问题。

硬件设备尺寸

你们可能会好奇?这么微弱的信号要接收到,设备要有多大啊?我放几张吧。

先看我们的终端设备:

深圳市新时空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尺寸图

天线才是关键:

安装在车顶的卫星天线

在卫星主机里集成了GPS和卫星通讯模块,为了使用地面网络传输信息,又搭了一个2G的车辆定位器(这个便宜些)。2G的定位设备做为主设备,通过232协议与卫星模块连接,当搜不到地面网络,就通过卫星终端发数据。关于天基物联网的项目,欢迎讨论!

6G,真的要来了。

6月6日,中国信通院IMT-2030(6G)推进组(以下简称“推进组”)正式发布《6G总体愿景与潜在关键技术》白皮书,阐述了对6G发展的一些思考。

白皮书表示,6G在5G基础上,将从服务于人、人与物,进一步拓展到支撑智能体的高效互联,实现由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迁,成为联接真实物理世界与虚拟数字世界的纽带。

天目新闻记者注意到,6G的出现将进一步推动物理世界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白皮书特别指出,6G构建全球无缝覆盖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将使地球上第一次实现移动通信的无盲点覆盖。

从互联到智联

2019年10月31日,在“2019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暨ICT中国·2019高层论坛”开幕式上,5G商用正式启动。

5G不仅是网络性能的“倍增器”,更是新业态的“催化剂”。在5G时代,自动驾驶实现了可能,VR/AR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更加普及,智能制造在5G技术下扫清了基础网络通信障碍。

而到了6G时代,应用场景从5G时代的互联互通,开始朝着万物智联跃进。白皮书指出,未来6G业务将呈现出沉浸化、智慧化、全域化等新发展趋势。

以沉浸式云XR为例。扩展现实(XR)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的统称,未来将实现用户和环境的语音交互、手势交互、头部交互、眼球交互等复杂业务,能为用户带来极致体验。

又比如全息通信,将通过自然逼真的视觉还原,实现人、物及其周边环境的三维动态交互。换言之,6G时代的全息通信不仅实现了视觉还原,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动态交互。

更有意思的是感官互联,除视觉和听觉外,触觉、嗅觉和味觉也会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远隔重洋的家庭成员通过感官互联设备感受一个拥抱、一次握手的温度;坐在家中便可漫步马尔代夫海滩,体验沙子滑落指间和海风沁人心脾的感觉……

另外,智慧交互可以实现人与智能体 情感 思维的互通互动,对物理实体或者过程实现模拟、验证、预测、控制的数字孪生等,都可以在6G时代走进我们的生活。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院长朱伏生就表示,6G时代可以满足无所不在的任意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意味着人类真正告别互联网时代,进入物联网时代。

实现移动通信全球覆盖

白皮书表示,目前全球仍有超过30亿人没有基本的互联网接入,其中大多数人分布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地面通信网络高昂的建网成本使电信运营企业难以负担。

无人区、远洋海域的通信需求,如南极科学考察的高速通信、远洋货轮的宽带接入等,也无法通过部署地面网络来满足。另外,除了地球表面,无人机、飞机等空中设备也存在越来越多的连接需求。

但到了2030年前后,随着6G技术不断成熟,这些此前移动信号没有覆盖的区域也将接收到6G信号。

据白皮书介绍,主要是地面蜂窝网与包括高轨卫星网络、中低轨卫星网络、高空平台、无人机在内的空间网络相互融合,从而构建起全球广域覆盖的空天地一体化三维立体网络,为用户提供无盲区的宽带移动通信服务。

“在6G时代,或许我们在飞机上也能上网,同时不会影响飞行安全。登山运动员在登山遇到危险时,可实时发送位置信息与求救信号,不会出现时延。在海上航行时,船上的工作人员也不用担心与陆地失联,6G可保证其实时通信。”这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吴启晖描绘的,用卫星、航空平台、舰船搭建起的一张连接空、天、地、海的通信网络。

4月20日,卫星互联网首次被明确列入“新基建”的范围之内。

互联网,人们很熟悉,但是加上卫星二字,就变得难以理解。其实卫星互联网,指的是利用大量的卫星组成通讯网络,利用卫星通信覆盖面广、容量大、不受地域影响等优势,有效解决边远、分散地区以及空中、海上用户的互联网服务问题。

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和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一同构成了新型的信息基础设施,也就是所谓的“新基建”。 搭上“新基建”顺风车的卫星互联网,也成为了一个不小的风口。

新基建风口

新基建的春风猛烈,也为卫星互联网这个风口带来了一阵不小的春风。

在政府的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当日下午卫星互联网概念股走强,多家相关公司股票股价上涨。截至当天收盘,中国卫通涨停,中国卫星上涨783%,华力创通上涨525%,北斗星通上涨45%。此外,航天信息、四维图新、航天电子、航天发展均有小幅上涨。

卫星通信是目前仅有的可同时实现抗毁性强、覆盖范围广、部署快速灵活、传输容量大、性能稳定可靠、不受地形和地域限制的通信技术。卫星通信可以实现有线电话网和地面移动通信网均无法实现的广域无缝隙覆盖,尤其适用于传统陆地通信不宜覆盖的地区。

对于广大低业务密度地区与通信基础设施严重缺失地区人口来说,搭建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来使其接入全球互联网是核心解决方案之一。而根据联合国披露的关于全球互联网接入数据显示,全球有49%的人口依然未进入互联网世界。

可想而知,如果卫星互联网真的可以将这近一半地球人口开发成其用户,将会取得何等的收益。

而卫星互联网的这种覆盖率刚好和即将商用的5G实现互补。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区,5G保证了大量用户同时使用的高速网络,而在5G覆盖较少的偏远地区,诸如大海、沙漠、林区等人烟罕至的地区,卫星互联网确保了区域之中用户的网络使用。

卫星互联网:商业沃土

广袤的太空不再是一片神秘空间,而是一片商业沃土。

2019年,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营业总收入总和为141万亿元。按照“太空狂人”马斯克推出的“星链”系统客户约占传统电信用户的3%—4%比例来估算,未来我国卫星互联网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420—560亿元。

当然,卫星互联网也将为全产业链提供投资机会,从卫星制造到火箭发射,每一个细分行业都充满了商机。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主要由卫星制造及火箭发射、地面基站及终端设备和卫星通信运营三部分。按照美国卫星协会(SIA)的预测,三部分的市场规模占比约为75%、446%和479%。

因此,与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相关的公司将首先受益,与终端设备和卫星通信运营相关的公司将在后期受益,但市场空间更大。

根据天风证券预估,我国卫星互联网年产值将有望于2028年达到04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卫星制造年产值40362亿元,火箭发射年产值1807亿元,地面设备17161亿元,卫星应用17339亿元。

根据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的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全球航天经济规模已经到达3600亿美元。不难看出,未来在这方面的市场仍然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

当然,如此巨大的市场中,早已经是风起云涌。

率先发力的国外 科技 巨头

虽然人类出生在地球、生长在地球,但是人类的眼光却不仅仅局限于地球。

马斯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15年,马斯克正式提出“星链计划” ,计划将在2019-2024年间发射约12万颗卫星组成“星链”网络,并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低成本的互联网服务。

2019年5月,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用猎鹰9号火箭将“星链计划”首批60颗卫星送入轨道。截至2020年3月,SpaceX已成功将第六批60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根据报道,SpaceX今后将计划每两周发射一批卫星,以完善其“星链计划”。

虽然与计划的12万颗卫星相比,已经发射的180颗卫星仅仅是九牛一毛,但这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商业卫星 星座 。

此外,OneWeb公司作为星链计划的主要竞争对手,其造星能力也不容小觑。

OneWeb公司声称,它是第一个利用商业化和批量生产技术大大降低卫星生产时间和成本的公司。相比于行业内制造每颗卫星一般需要12—18个月的速度,OneWeb卫星公司的卫星制造速度高达每天2颗。

同样发力卫星的还有亚马逊。其“柯伊伯项目”计划将3236颗卫星发射入轨,并为全球提供低延迟、高速度的太空互联网服务。尽管亚马逊官方还没有表示何时发射其第一颗柯伊伯卫星,但根据亚马逊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了为期7年的频段来看,卫星升空指日可待。

而根据彭博社的报道,苹果公司也正在研发卫星网络技术,试图找到将数据(如互联网连接)直接传输到其设备上的方法。报道中提及,苹果已经拥有约12名相关行业的工程师,预计五年内部署其成果。

无论是SpaceX还是OneWeb,或者是亚马逊和苹果,他们早已经瞄准了广袤无垠的太空,正在或是已经建设了其卫星互联网体系。这也让他们捷足先登,抢占了市场。

穷追不舍的国内企业

当然,仰望星空的不只是马斯克他们,在国内,依旧有不少的企业将目光汇聚在了头顶的那片天空。

尽管在卫星互联网这个赛道中,相比于美国的建设进度,中国落后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但目前两国仍然同处于第一梯队。

央企集团方面,早在2015年中国航天 科技 和中国航天科工就分别提出自己的低轨通信项目“鸿雁 星座 ”和“虹云工程”。这两项工程均在2018年底发射了自己的首颗验证卫星。

鸿雁 星座 计划由300颗低轨道小卫星及全球数据业务处理中心组成,可以为用户提供全球实时数据通信和综合信息服务。虹云工程计划发射156颗卫星,计划组成一个星载宽带全球移动互联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航天 科技 下属的上市公司中国卫通,作为一家从事卫星运营服务的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

除了这些“国家队”之外,同样发力的还有民营航天公司。

2020年1月16日,银河航天成功发射其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该卫星可通过卫星终端为用户提供宽带通信服务。九天微星则计划用72颗卫星,构建低轨物联网 星座 。按照计划,九天微星的物联网卫星 星座 ,将在2022年前完成部署。

而 汽车 企业吉利 科技 旗下的时空道宇公司,也着手招聘火箭工程师,预备涉足火箭领域。并得到了吉利 汽车 集团副总裁杨学良的证实。

虽然我国对商业卫星产业规划及低轨小卫星组网技术的 探索 起步相对较晚,但目前国企和民营卫星 星座 计划整体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多点位的格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起步晚的不足。

卫星互联网早已是一片红海

不难看出,这一片风起云涌的市场,早已不是一片蓝海。但是身处“新基建”的风头浪尖之上,难免会有人被热情冲昏头脑,失去理智。

事实上,所谓太空互联网或者卫星互联网并非是一个新兴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摩托罗拉就推出了由11条轨道、每条轨道7颗卫星组成的低轨移动卫星通信系统——铱星计划。其理念和如今的卫星互联网计划别无二致,都是通过卫星网络来保证通信。

但是铱星计划本身的优势并没有掩盖掉高昂成本带来的劣势。在铱星计划还没有完成卫星网络布局的时候,通信运营商已经实现了蜂窝移动通信的全覆盖,在加上网速的提升和费用的下降,直接让铱星公司在本世纪初宣布破产。

同样深陷破产危机的还有之前提及的OneWeb公司。在疫情影响之下,OneWeb正在考虑申请破产,以解决在应对高成本和激烈竞争之时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

不难看出,成本问题依旧是卫星互联网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此外,尽管发展潜力巨大,但是想在市场中保持一席之地,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还有如何在竞争中生存。

卫星这种硬 科技 行业,需要的不是噱头和风向,而是 科技 含量和技术壁垒。这片市场早已被头部玩家占据,如果不能确保自身的 科技 实力和差异化竞争能力,仅仅将卫星互联网作为噱头,那还是远离这个行业为妙。

新风口的风很大,未来的市场也同样巨大,卫星互联网更是不可否认的未来趋势。但这个行业并非想象中的蓝海一片,市场中的竞争依旧十分剧烈。新基建的确吹来了春风,但是能不能顺势而上,需要的却是更加基础的实力。

一纸招聘启事,让吉利的卫星计划提前揭了盖头。

3月2日,一则名为吉利卫星-未来出行的招聘启事悄然挂上了照片网站,岗位30余个,涵盖通讯工程、航天制造、汽车工程、软件研发、行政支持、商务销售等诸多维度,月薪从07万至5万元不等。

这家名叫时空道宇的企业,试图推动中国卫星产业链商业化升级,称为AICT(航天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应用方案提供商。

3月3日,吉利卫星项目在台州开工。作为吉利科技集团在台州打造的国内首个脉动式模块化卫星智能AIT(总装集成测试)中心,规划建设卫星研发中心、部组件智造中心、测控中心、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设施。这也是全国首个民企卫星智能AIT中心。

2020年内,吉利控股将首发双颗低轨卫星,全面展开全球首个低轨导航增强卫星系统的商用验证。吉利也成为国内首家自主研发低轨卫星的汽车企业。吉利在官方新闻稿中称,此商用系统的空间段、地面段、应用段所有核心技术全自主可控。

“当你的星座能覆盖中国,意味着能覆盖世界大多数的角落。”行业咨询师蓝天翼告诉出行一客,对于民营企业主来说,把疆域拓展到航天,背后是考验的是全球化视野。毕竟,像非洲、拉丁美洲甚至其他地区,是难以复制中国的基建标准,实现地面物联网下的高精度导航,而通讯卫星,未来将成为全球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吉利从造车、造交通工具,开始进入“造路”,造基础设施的阶段。而这,意味着在未来车联网、自动驾驶普及时,亟不可待的吉利将拥有更深的话语权。

一个萝卜一个坑。卫星频率轨道,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先到先得的竞争机制下。自特斯拉之后,成为第二家造车+造星的企业的吉利开始直追。

吉利野心

近来,吉利在立体出行领域野心频频。除地面汽车布局、高速列车和低空飞行汽车外,开始将目光转向太空。

在吉利的产业布局中,将卫星项目作为科技转型的助推器。覆盖从研发、制造到应用全产业链。吉利通过布局低轨卫星,构建天地一体化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及通讯系统。

时空道宇早以有之。早期内部称为GeeSpace,2019年就完成首发双星原型设计,并通过鉴定试验与测试,投产正样。更早以前,在2014年团队核心成员开始创业,成立中国首家民营商业航天公司,聚焦低轨卫星研发。

据启信宝显示,时空道宇成立于2018年11月,注册资金5亿元年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吉利科技CEO徐志豪。通过股权穿透可得,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持股6306%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吉利科技集团聚焦于大出行生态科技领域的产业投资。通过几年发展,已经投资孵化出一大批颇具前景的公司,并持续在新能源科技、材料科技、出行服务、航空航天等领域重点布局。截至目前已投资运营企业30多家,包括曹操出行、国铁吉讯、钱江摩托、巨科铝业、吉利百矿集团、时空道宇科技、太力飞行汽车、“空中飞的” Volocopter等,资产超1000亿元。

此举意味着吉利从卖车开始走向修路。

“在没有网络覆盖的地方,卫星会成为刚需,”北京千域空天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蓝天翼对出行一客表示,卫星在东部地区高速、城市是提升服务体验,而在更广袤的地方,将成为提供相应服务的必需品。

据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有50%的汽车实现无人驾驶,全球无人驾驶4/5级的汽车也将达到8000万辆左右。

事实上,低轨卫星的低时延和高精度,将直接助力于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落地。此前,业内将自动驾驶的实现逻辑倚重于车辆自身的雷达、摄像头的精度提升,及道路与车之间的即时通讯上,但其均面临投入成本高、全面普及难、特定场景下低效等问题。

当然,高级别自动驾驶下的高精度的定位服务,不但需要卫星,一般还需要地面基准站修正误差。

而吉利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颇为积极。吉利拟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期间为与会者提供亚运区内的自动驾驶运营,以便收集数据和跑通场景;同时,吉利还参与了全球第一条支持智能驾驶,无人管理的智慧高速公路——杭绍甬智慧高速,试图从基础建设的角度洞悉V2X物联网的技术应用。

不止是汽车,高精度定位和覆盖更广阔的即时通讯,将直接有助于飞行器、船舶等更广阔的运载场景。而记住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吉利将获取圈外更广阔的话语权。

“当你的星座能覆盖中国,意味着能覆盖世界大多数的角落。”蓝天翼直言,对于民营企业主来说,把疆域拓展到航天,背后是考验的是全球化视野。毕竟,像非洲、拉丁美洲甚至其他地区,是难以复制中国的基建标准,实现地面物联网下的高精度导航,而通讯卫星,未来将成为全球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一位业内专家对出行一客介绍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比如农业植保、高压输电网巡查;未来智慧城市对重要建筑物进行实时监控等。

比较好玩的是,适配不同型号卫星的总装集成测试中心,颇有种模块化、柔性化的造车理念,这有助于降低成本、灵活化调整制造理念,更有助于和业内现有硬件生产企业实现协通合作。

就和吉利自己做亿咖通车联网一样。归根结底,在未来的出行业态中,硬件变得越来越简单,而背后的技术生态,甚至底层基建才是话语权的关键。

产业影响

根据国际电联统计,近年来全球互联网用户增长持续放缓,2019 年互联网全球渗透率仅为 536%,仍有接近一半人口未实现互联网连接。

这背后是传统通信基建,在非集聚人口面前,难以实现经济利益而造成的结果。为此,采用卫星通信就成为实现通信“普惠”的核心方案。

目前,主要采用的高轨卫星,带宽较窄,接入用户数少、费用高、时延长,无法满足海量个人用户即时。相比之下,低轨卫星更适合商业现代通信,其传播时延低,损耗小,同时研制周期较短且成本低廉,星座组网后能实现高带宽、高性能的全球覆盖。

抢椅子大战已经打响。

运行轨道和频谱决定了卫星组网后的运行质量,一个萝卜一个坑,几百颗卫星才能实现星座系统无缝覆盖的背景下。频率轨道成为各国竞争的、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

而国际规则中对卫星频率轨道资源采取“先申报先使用”的分配形式,因此各国纷纷推出星座计划进行占位。

从全球来看,中国和美国在此构成了两大阵营。

今年1 月 ,美国 SpaceX 太空公司按照计划发射 60 颗 Starlink 卫星。2019年10月,其在原计划12万颗卫星计划基础上,再次申请3万个额外卫星轨位。中国包括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为首的军工央企及诸多民企也在构建自己的卫星互联网。其中鸿雁星座计划是首个国家级、投资规模最大的商业航空项目,首期投资 200 亿,已于 2018 年完成实验星发射,近几年有望开启商用。

为此,《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就曾提出:“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

在全球范围内,除特斯拉外,吉利是第二家造车+造星的企业。

据《2019年太空报告》显示:商业性的太空产品和太空服务在2018年创造了22917亿美元的价值,而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支持行业又创造了9969亿美元的收入。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航天业的规模将从2016年的3500亿美元增长至2040年的超过11万亿美元。其中一半的增长将源自新型互联网卫星。

虽然有着十分广袤的市场前景。但如何借助更多元的技术手段,实现高精度的定位服务,目前各界仍在努力探索,效果几何仍待观察。(责编/杨佩谦)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财经》杂志交通工业组创建,专注交通出行领域新闻,致力于探索出行、科技与未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关于航天“低价化”时代已来,普通人进入太空还远吗全部的内容,包括:航天“低价化”时代已来,普通人进入太空还远吗、2022年中国航天新成就有哪些、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奔向月球背面的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