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什么最重要

物联网0115

物联网时代什么最重要,第1张

1 无处不在的数据分析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利用从他们客户那里收集到的大数据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并且优化产品使其能更好地服务客户。这就是无处不在的数据分析,它更看重数据的质量,而非数量。将数据最大化地转变为有价值的创新,利用数据洞悉市场,以此为基础做出明智的商业判断。

如果关注数据质量,将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筛选就变得至关重要。例如人工智能,其需要迅速地完成一系列动作:数据收集、分析,并且瞬间作出判断采取行动。严格来讲,对数据质量的关注需要嵌入到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在这样的数据分析背后也要关注消费者信息的私密性。GfK2015年进行的针对全球20个地区的消费者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消费者都在担心他们的数据是怎样被收集、售卖和利用的。

2 虚拟现实(VR)

2016年,从行业到消费者,从硬件到软件,关于虚拟现实,一切都处在被普及教育的阶段。随着三大巨头接连推出消费级产品,且“售罄”之讯频传,虚拟现实作为最受关注的新智能领域迅速席卷全球。全球VR头显市场规模预计在2020年会达到28亿美元,其中供游戏者使用的VR头显设备占据多数份额。中国市场2016年全年零售量会达到300万台左右,从GfK监测的VR头显在线市场来看,从2016年1月到4月,VR头显零售量几乎翻了20倍,虚拟现实硬件产品正在经历一场初期爆发式的增长。但目前依然是以VR盒子为主。整体来看,中国的VR市场现在还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相信在未来VR应用会逐步向直播、旅游培训、医疗、装修、房地产、教育等领域渗透。

3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最终是重现一遍人类思考的过程。作为一个人工制造的机器,终极形态的AI将拥有与我们相同的智力水平:学习、推理、使用语言、构想原始创意。然而只拥有学习能力的AI已经快速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了。语音识别是目前人工智能中落地较早、目前投入及研发的核心领域之一。基于人工智能,各个厂商可发挥的空间很大,不一样的应用及方向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2016年,AI助理的发展或许会超越智能手机的发展。人工智能是一块有待探索与开发的市场,这块市场拥有多种可能性。

4 可穿戴产品

智能手表、健康监测手环、相机、GPS定位设备及心率监测设备进入主流市场还需多久尽管万众瞩目的Google Glass及Apple

Watch的发布已经俘获了消费者的想象力,但只有少数消费者接纳了这些设备。中国可穿戴市场2016年销量预计达3160万台,环比2015年上涨32%,但其中以价格较低的手环产品占据市场的大多数,整体市场销量持续上升的同时增速减缓,市场经过了2015年跳跃式发展后开始进入一个更趋理性的阶段。如果可穿戴产品想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有以下四点需要注意:一是与物联网的融合,把可穿戴设备和现有的个人科技生态相融合将会成为扩大市场的基础性举措。二是设计和材质,外形设计已经成为可穿戴产品跟上时代潮流的一大绊脚石。三是精准有效的信息收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解读能力是可穿戴厂商正在解决的另一大问题。四是引人注目的新案例,特色鲜明的产品会逐渐与消费者建立特有联系。

5 视频消费

视频消费的发展速度比之前任何人预期的还要快,并且线上已经成了人们观看视频的主要渠道。从社交媒体上的短片到视频网站的**服务和套餐服务,甚至到最近大火的视频直播,消费者似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平台看到想看的视频内容。事实上,有人预言到2019年,80%的互联网流量消费将来自于视频观看。而随着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玩家越来越多,从内容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到各大品牌、厂商,互相合作会成为一种需求,只有通过这样多方之间的信息互换才能够释放更大的能量。

6 无人机

据GfK中国估算,2014年中国航拍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为近6亿元,到2018年将激增到60亿元。而民用无人机市场更是有望在未来10年形成千亿元级规模,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无人机并不算是新产品。无人机在航拍、地形测绘、商业运输以及救援部署,甚至在自动机械化生产上,都可以起到作用,无人机技术在诸多领域所能发挥的用途正在被进一步挖掘出来并且会在降低商业成本、提高商业效率方面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但是在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之前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无人机依然面对诸多阻碍,如缺乏“感知-避障”技术、载物重量上的限制、没有夜视功能以及电池续航时间有限等。

7 移动支付

全球移动支付市场比较复杂。目前传统的支付方式在许多成熟市场中都有着强大的根基,无法轻易撼动。相反,一些非洲市场和亚洲发展中国家市场则直接迈入了移动支付时代。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环境中,对于品牌、制造商和零售商来说,理解移动支付当下的全球格局以及它的演变趋势至关重要。在中国,阿里巴巴、腾讯等第三方玩家已经率先鼓励联网用户通过手机在实体店或网店进行支付。小米、OPPO、魅族旗下具备支付功能的手机的使用也意味着在这一市场中,移动支付不仅存在,而且触手可及。而那些被认为将第一时间接受新兴技术的市场则呈现出与上述地区的截然不同的局面。当前,一些市场仍需提高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的认知度,而对于另一些市场而言,要做的则是减少移动支付的使用壁垒。

8 智能汽车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越发成熟,智能汽车也将应运而生。许多豪华轿车已经配备了大显示屏,并且车载大屏也会继续成为趋势,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为前排乘客设计的额外显示器也将出现在高档汽车中。为了让乘客更好地体验“增强现实(AR)”技术,一些OEMs甚至想要把显示屏幕延伸到整个挡风玻璃或者侧窗。屏显技术的进步为那些企图走到传统汽车供应商前头去的电子消费厂商和初创企业们打开了大门。过去,受到物联技术的限制,OEMs很难找到一个正确的商业模式,但是现在,机会来了。通过了解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量身开发车载APP和配套服务从而获取相应的报酬成为可能。

9 3D打印

3D打印机的销量目前还比较小。但是,随着更多的厂商加入到该领域以及消费者的认知度逐渐提高,这种情况在明年应该可以得到改变。拿德国为例,3D打印机的销量在去年增长了71%,而且需求还在进一步扩大。消费者认为3D打印技术极具吸引力,3D打印在最有可能影响他们生活的科技中排名第三。这比智能汽车、云计算、可穿戴设备还有物联网的排名都要靠前。这表明这项新技术的知识普及在全球已经非常高了。价格一直是新兴科技难以普及的主要障碍。但是随着成本的下降,价格也将不再是阻碍,3D打印技术的优势会变得越加明显和突出:更低的装配成本,减少浪费,极低的运输和配送费用和更快的新产品上市速度。

10 智能家居

一股智能家居的“淘金热”正在各领域中展开,传统厂家、互联网公司、国际技术提供商及零售商等各种组织都在寻求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未来家居领域中来。根据GfK针对全球7国消费者所作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消费者(90%)知道智能家居,50%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家居能改变他们的生活,78%的消费者同意这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理念。目前智能家居想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让消费者能明白智能家居技术是如何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并且提供参与度高且有效的用户体验。现在需要行业协作和消费者教育来驱动需求,并推动智能家居从厂商领导发展向消费者需求主导发展的创新转变。行业相关参与者需要合作并组建不同以往的合作关系。这会确保不同的设备和服务能在后台彼此连接来满足对便捷的需求。只有满足了这一点,智能家居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根据GfK中国对家电智能化研究,中国家电产品智能化应用发展速度位于世界前列,但目前也处于厂商、零售商等供给方主导的阶段,还处于智能连接、手机远程控制等初级智能向更高级智能功能探索和尝试的阶段。中国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互联网业态演变将为智能家居的发展和创新提供良好的土壤,预计智能家居未来将会催生类似BAT级别的新企业。

2022年各省经济增速目标陆续公布

2022年各省经济增速目标陆续公布,截至1月21日,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地方两会,并对外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或年度经济数据。2022年各省经济增速目标陆续公布。

2022年各省经济增速目标陆续公布1

近日地方两会陆续公布2022年经济增速目标,截至1月20日,已有22个省级行政区发布政府工作报告,经济预期目标均为50%以上。

回顾2021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时曾经谈到,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不是定计划而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与明年、后年目标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预期。

因此尽管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但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总方针不会变。

从长期视角来看,新冠疫情发生之前我国GDP增速是在55%至60%的水平,即便考虑新冠疫情对经济的长期影响,国内GDP增速也应该恢复至50%至55%的水平。

2022年GDP目标大概率将在55%左右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通过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后发现,各省市均阐述了稳增长背景下政策组合拳的节奏、力度和重点发力方向,因此后续实际达成目标的可能性较大,为了提振当前对经济的信心和预期,很有可能将目标设定在50%至55%的上沿,即55%。

此外,将GDP增速目标定在55%的另一层原因或在于保就业。李克强此前曾表示,GDP必须保证比较充分的就业,使居民收入有增长。

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首次突破千万人,达1,076万人,总量和增量均为近年之最。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1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较9月上升02个百分点,前期经济增长的短期压力在就业数据上得到显现。

海外机构对中国经济整体都不悲观

此外,海外机构对中国经济整体都不悲观,多数预估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在5%以上,市场预期的中枢位置为52%。在经济增长动能方面,外资对中国消费和出口的预期普遍较高,但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偏弱。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表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可能会把目标定在50%至55%。预测全年会实现53%,四个季度分别是52%、49%、56%和56%。

王青判断,如果全球疫情在今年得到有效控制,国内消费和投资都会受到提振,国内经济增速有上调空间,估计会达到57%至60%左右。今年的增长动力会从房地产投资和出口,切换到基建投资和消费。

2022年各省经济增速目标陆续公布2

2022年地方两会正密集进行。

截至1月21日,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地方两会,并对外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或年度经济数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多数省份将GDP增速目标设置在7%以下,并寻求通过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开展多样化活动促进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培育新消费增长点等方式推动2022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同时,部分省份相对乐观,对2022年经济增长提出了7%-9%的较高目标。以安徽为例,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投资与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夏兴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2022年7%的GDP增长目标设定,既贯彻了中央精神,又符合安徽省经济运行情况,体现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同时,考虑到要努力缩小与沪苏浙的差距,未来一段时期安徽必须保持更高增速。从经济增长支撑因素看,安徽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具有良好基础;稳定和扩大消费需求有保障;2022年出口也仍将处于快车道,“稳定增长有基础、有保障”。

增速:至少10地GDP增速目标定在7%及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截至1月21日,全国至少已有10个省份提出2022年GDP增速预期在7%及以上。具体看,河南省、湖北省、云南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增速预期在7%左右,安徽省、江西省、西藏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增速预计在7%以上。这些省份多数在过去一年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上述10个省份中有8个2021年的GDP增速不低于7%。

如何实现“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目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针对供给侧,多地提出将保障市场主体的生机活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针对需求侧,多地则落脚在促进有效投资、社会消费扩容升级上。

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也是夯实经济发展根基的重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2022年多地将通过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政策,以期实现市场主体的持续活跃,保障供给侧充满活力。其中,河南提出,通过深化“万人助万企”,落实新的减税降费、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助力市场主体的持续发展;江西提出,力争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2000亿元、净增市场主体超60万户的目标;陕西提出,将以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减负纾困;宁夏回族自治区则将通过设定新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升规入库企业100家左右这一目标,促进市场主体自我激励、持续活跃。

针对需求端,促进疫情后消费持续恢复、培育多种类新型消费成为这些计划较高经济增速的省份2022年重点工作。

举例来看,河南省提出稳定汽车、家电、家具等大宗商品消费,着力打造消费市场新地标,支持郑州、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举措;吉林省通过发展新旅游、培育新电商、扩大新消费来促进本身消费提质扩容等。

安徽近年来发展迅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2022年促消费、稳增长安排中,安徽明确将更注重提升城市消费能级,包括推动多层次消费中心建设和合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快到皖里来”系列消费行动,多维度优化消费环境,“双管齐下”完善消费基础设施等。

对此,夏兴萍认为,下一步,安徽要千方百计推动三次产业系统的高质量协同发展,启动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此外,安徽应围绕一产“两强一增”、二产“提质扩量增效”、三产“锻长补短”,加快农业强省、制造业强省建设,提升消费质量,扩大消费能级。

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由于叠加去年底至今年初多地散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一季度及全年经济的稳增长备受关注。2021年,全国GDP增速达到81%,尽管2022年全国GDP增速目标还未出炉,但从各省份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看,多数将2022年GDP增速定在55%-65%之间。

如何实现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多地均明确今年将积极抢抓国家加大政府投资规模、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窗口期”,通过抓重点项目建设来扩大有效投资,继而推动经济实现“稳中求进”。具体而言,广东、江苏、浙江、湖北、上海、北京、安徽、重庆等多地都明确提出,2022年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如何理解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意义?各地将如何推动?

“今天的基础设施投资,就是明天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在1月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是扩大有效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强化既有经济优势、壮大未来发展动能的内在要求。

以上海为例,王华杰介绍,2022年上海在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上主要把握三点: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发挥上海“十四五”各专项规划发布早、项目储备足的优势,持续推进提升交通、能源、生态环境等传统基础设施能级,提高数字化、智能化、绿色低碳水平,同步加快布局服务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支撑新赛道的新型基础设施;二是坚持远近结合,精准发力,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项目建设,既扩大当前有效投资,补短板、强弱项,又增强发展后劲;三是坚持“时、度、效”相统一,上海将聚焦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早晚都要干的重大项目,经科学论证后,提前到“十四五”前期实施。

不仅如此,多地在扩大投资方面均重视通过重大项目、前沿领域进行引领。比如,北京提出要继续保持千亿投资强度,安徽要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陕西则表示要加大对5G网络、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力度等。

作为我国GDP突破12万亿的经济大省,2021年广东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过1万亿元,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2022年广东明确将聚焦促投资稳增长,今年安排省重点项目1570个,总投资约767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00亿元,比去年计划增长125%。其中,新型基础设施成为重点,例如,今年广东将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光明、松山湖、南沙三大科学城加快建设;优化提升实验室体系,推进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建设,争取一批新兴领域、交叉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粤布局。

暨南大学投资咨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金山分析,广东2022年重点项目安排体现了几个特点:一是量大,9000亿的体量在全国较高,对上游产业链的拉动将非常大;二是先行,不仅稳当年经济增长,更是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先行资本;三是优化,投资分配上与广东当前的经济结构优化相匹配;四是创新,今年广东重点项目分配可以看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非常大。

消费:恢复与培育成两大关键词

稳增长不仅要扩投资还要促消费。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在此前的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内需潜力大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部分发力。”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促进消费恢复成为各地2022年经济“稳中求进”的重中之重。从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多地明确提出,2022年将通过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如打造消费集聚区、发放消费券等进一步促进消费恢复。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消费市场逐步回暖。”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接下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促消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以及新政策进一步出台,消费将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

1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印发《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精准有效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抓住春节、元宵节等传统佳节消费旺季契机,适应居民消费习惯变化和提质升级需要,挖掘消费热点和增长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实现一季度经济平稳开局,并提出了因地制宜满足节日消费需求、拓展县域乡村消费、扩大冰雪消费等十方面举措。

从地方来看,加快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培育新型消费也成为多地2022年促进消费的明确任务。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今年各地在注重线上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促进线下消费的恢复与发展。比如,四川提出,2022年将召开全省消费促进大会,打造一批文体旅商综合体、特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陕西提出,2022年将实施促进消费增长三年行动计划,围绕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和餐饮、娱乐等重点领域开展多样化的消费促进活动,促进消费特别是接触型消费恢复。

除提升传统消费外,多地还强调要通过挖掘地区特色、推动消费产业融合,培育生活性服务业等新型消费。以重庆为例,2022年将挖掘重庆特色文化、特色美食和特色旅游资源,推动消费产业联动融合,提质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商旅文体跨界发展。

2021年,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市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其中,已召开两会的北京、广东、重庆等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均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作为今年提振消费的重中之重。例如,北京提出,要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费业态变化,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行动,鼓励绿色消费,丰富数字消费,发展体育消费,创新生活、文旅消费,大力孵化新消费品牌,扩大优质消费供给;重庆提到,要抓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契机,实施国际消费载体提质等“十大工程”,深化“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巩固消费回暖势头;广东省则提出,要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扩大汽车、家电、信息等消费。

金贤东在上述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推动打造内容丰富、品质精良、结构合理的高质量消费供给体系,引导企业增加性价比高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元化、改善型消费需求。适时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增加居民收入与减负并举,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支撑消费持续扩大。

2022年各省经济增速目标陆续公布3

每年年初,各地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省级地方两会召开,省级两会也被业界视为是观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

1月3日,随着西藏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开幕,标志着全国正式进入2022年地方两会时间。目前进入1月中下旬,更是地方两会召开的密集期,截至1月20日,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召开地方两会。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公布的2021年地方GDP增速比较亮眼,但多数地方却小幅下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据国金证券统计,在已公布的22个省区市中,上海等18个省区市下调GDP增速目标,22个省区市平均降幅为07个百分点。

受访业界专家表示,目前已公布的一些地方GDP增速亮眼,和全国GDP增速的提升保持一致,这跟地方注重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相关。而多地提出2022年发展数字经济,这是看到了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顺应我国发展趋势的决策部署。数字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能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地方经济成绩单亮眼

记者注意到,2021年西藏、安徽等地方经济成绩单比较亮眼。例如,2022年1月4日,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拉萨开幕。根据会议显示,2021年西藏GDP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较上年增长7%左右。

2022年1月17日,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预计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总量突破4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并提出,2022年GDP目标增长7%以上。

随后2022年1月20日,江苏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根据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江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达到116万亿元、增长86%,总量再上一个万亿元台阶。

对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1月21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2021年我国经济受益于及时妥当处理疫情,平衡了防疫和发展的关系,各地抓住了疫情缓解窗口期,抓生产保供应;同时由于我国及时处置疫情,我国产业支撑全球供应链,从而保持了经济增长。”

盘和林还向记者指出:“我国各地方政府十分注重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诸如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原料药、新能源电力等行业都获得了强劲的增长动力,因而2021年地方经济成绩单普遍亮眼。”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应习文1月21日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2021年由于上一年疫情的低基数原因,全国GDP增长达到81%,创近年来新高。目前已公布的地方GDP增速亮眼,也和全国GDP增速的提升保持一致,是全国的缩影。此外是价格因素,2021年我国整体通胀较往年提升,名义GDP增速达到128%,比81%的实际增速快不少,因此GDP总量上也再上台阶,达到114万亿元。这也是各地方GDP从总量上看也纷纷上台阶,形成了比较亮眼成绩的原因。”

多地小幅下调2022年GDP增速目标

虽然2021年地方经济成绩单亮眼,但记者注意到,2022年一些地方小幅下调了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例如,北京和贵州等地方都下调了GDP增速目标1个百分点:北京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由2021年的“6%以上”下调为“5%以上”,贵州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也从“8%左右”下调为“7%左右”。

盘和林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奥密克戎传播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延缓,国内零星区域性的疫情,也延缓了经济开放,各地出于不确定性考虑,较为理性的选择降低2022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并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而不再盲目追求规模的提升。”

应习文则认为:“地方下调2022年增长目标,很重要的因素是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从疫情中取得了较好的恢复,因此形成了比较高的同比基数。相比之下,2021年的增速比较高,也是2020年疫情比较低的基数造成的。因此2022年各地增长目标降低,很大程度上是基数抬升这一技术性原因。”

数字经济受到关注

从已召开的地方两会公布信息来看,数字经济受到关注。例如,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江苏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不断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和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显示,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加速突破,数字经济占比达34%。该报告还提出,2022年,贵州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是: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1%左右;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36%和46%左右。

对此,盘和林对记者表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驱动因素,各地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是看到了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是顺应我国发展趋势的决策部署,数字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能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近期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在业界看来,这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持续完善。该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应习文也告诉记者:“各地提出发展数字经济,这符合时代进步的大方向。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一方面疫情防控催生了更多过去没有的互联网需求,另一方面许多新的概念和商业模式也随着技术进步逐步变得可行,比如近期比较火热的元宇宙概念。因此各地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以便在新形势下尽快获取先发优势,抢占有利的赛道。”

2021年对中国通信产业而言是个标志性的年份。随着同年8月工信部宣布我国5G基站数与终端连接数占全球比重均超过70%,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面通信网络。而新的目标,正在向空间通信进发。

值得注意的是,将低轨卫星通信需使用的非地面波(NTN)技术纳入5G范畴,正是全球通信标准制定组织3GPP正在努力的目标。2021年9月,3GPP公布5G技术标准的R17版本将于2022年冻结发布,标准将首度引入非地面波技术,以作为5G标准的一部分。业内广泛认为,这对于移动与卫星通信产业而言,将是一座重要里程碑。

TrendForce研报预估,截至2022年全球卫星市场产值将有望达2950亿美元,年增长率达33%。尤其是在我国,受物联网需求与有限轨道资源驱动。预计2021 2035年我国卫星互联网总产值或可达93377亿美元。

标准先行 与5G互补融合

卫星互联网的提出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摩托罗拉便提出了“铱星”计划,但在地面网络尚未完善的彼时,该计划也因实现成本过高而终告流产。直至近年来伴随5G网络的演进,卫星通信的优势才重新显现,并获得重视。

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山枝博士此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低轨卫星通信的定位应该是与5G实现差异化互补,到6G时代,陆地移动通信和低轨卫星通信则将实现有机融合,包括架构融合、空口融合及终端融合等层面。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目前的5G网络而言,支撑各垂直行业的物联网应用连接则是更为紧迫的任务,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今年7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25年,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将高达801亿个,年复合增长率达141%;全球则预计将有309亿台物联联网设备接入。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低轨卫星互联网将成为2022年电子行业的关键趋势之一。预计在相关企业推动下,低轨卫星服务与相关零部件出货量将在2022年显著成长,低轨道卫星服务供应商将优先受益。

企业探路 卫星发射迈入活跃期

与任何产业的崛起路径类似,企业的先行 探索 也成为我国低轨卫星市场寻求突破的重要特征与趋势。

供应链拆解信息显示,卫星产业生态链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地面站、卫星服务四大领域,目前产业阶段以卫星制造与发射为主,在国内,领衔这一环节的为两大央企巨头——中国航天 科技 和中国航天科工。

公开信息显示,在星链计划诞生的2015年同年,中国航天 科技 和中国航天科工便同时公布了各自的低轨卫星项目——“鸿雁”和“虹云”,两者计划各自发射300颗和156颗低轨通信卫星,并将于2023年建设完成,其中,两大系统的首颗实验星都已于2018年底试射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在“鸿雁”和“虹云”两大工程完工前,我国还于2018年部署了首个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工程“天启 星座 ”。官方信息显示,这一系统由38颗低轨卫星组成,目前已成功发射15颗,并计划于2022年部署完成,届时能够解决70%以上陆地、全部的海洋及空中物联网数据通信覆盖盲区问题。

同时,中国航天科工也牵头推出了天基物联网 星座 “行云工程”,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所属航天行云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微表示,目前项目第一阶段建设任务已圆满完成。计划在2022年完成第二阶段共12颗卫星的发射任务,并完成小规模组网。据其透露,届时该工程将会在集装箱运输监管、地质灾害监测、电网传输安全监管、油气勘探以及水利水务监管等诸多领域发挥作用。

而在央企之外,民营卫星发射企业也开始站上舞台中央。以银河航天为例,继今年5月与中国信通院成功合作开展一系列低轨卫星 星座 体制技术试验后,该公司又于今年10月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初步完成了5G卫星接入组网通信测试。

“随着国家队与民营航天企业同时在低轨卫星发射上发力,预计2022年国内卫星发射次数有至少2倍的倍数级增长。”张毅预计。

领航产业 政策加速落地

为了护佑引领低轨卫星产业的 健康 发展,我国中央与地方层面近年来也出台了多条产业政策。

国家层面,2020年4月,我国首次提出“新基建”计划,卫星互联网被纳入其中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范畴。2021年3月,我国“十四五”规划出炉,明确提出将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

2021年11月,工信部对外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在“十四五”规划总体目标基础上细化,提出包括全面部署5G、千兆光纤网络、IPv6、移动物联网、卫星通信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5项重点任务。

《规划》指出,加快布局卫星通信,加强卫星通信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推动高轨卫星与中低轨卫星协调发展;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积极参与卫星通信国际标准制定;鼓励卫星通信应用创新,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信息通信领域规模化应用,在航空、航海、公共安全和应急、交通能源等领域推广应用。

《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则指出,超前布局6G网络,支持发展下一代信息通信网络、通信感知一体化、通信与人工智能融合、星地一体融合组网、通信网络内生安全等通信融合技术,协同开展6G相关的高端芯片、核心器件、仿真验证平台等攻关研制。

对于各地的政策加持,张毅分析称,卫星的发射需要极高的技术积累与资源调配能力,短期内在政策利好背景下诞生的企业很难具备航天发射需要的能力,而从地方政策的内容指向看,也更多会是材料、遥感、无线、芯片等产业链配套企业,后者在2022年会有明显的数量增长。

此外,张毅认为,中央与地方产业政策的密集出台,反映了卫星产业建设将在各地加速落地。随着商业卫星发射在2022年进入活跃阶段,2022年低轨卫星市场规模也将迎来进一步的增长。

中证网讯(记者 吴科任)1月16日,以“新十年,芯梦想,新格局”为主题,长江存储在北京召开市场合作伙伴年会。“2020年是存储器黄金十年新的开始。随着5G、AI、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存储器市场需求将呈现指数级增长。”长江存储董事长、紫光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伟国说,“中国市场为集成电路发展提供了资本纵深、市场纵深和人才纵深;紫光、长存有实力、有能力,更有对发展中国存储器、集成电路产业不变的决心。”

持续扩大产能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研究总监James Yan认为:“4G与5G共存阶段带来的对更大存储和吞吐量的需求。长江存储的加入,让消费电子终端厂商,尤其是手机厂商在元器件采购层面获得更多自由度,让厂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渠道和产品设计中。”

长江存储成立于2016年7月,总部位于湖北武汉,是一家专注于3D NAND闪存设计制造一体化的IDM集成电路企业,同时也提供完整的存储器解决方案。公司发展迅速,2017年至2019年,长江存储陆续推出32层、64层3D NAND闪存芯片及存储器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长江存储是全球唯一掌握Xtacking架构3D NAND闪存技术的厂商。该技术可实现在两片独立的晶圆上加工外围电路和存储单元,这样有利于选择更先进的逻辑工艺,从而让NAND能获取更快的I/O接口速度及更多的操作功能。当两片晶圆各自完工后,只需一个处理步骤既可通过数百万根垂直互联通道(VIA)将两片晶圆键合,合二为一。

共建产业生态

会上,长江存储向早期在市场布局和生态合作上发挥关键价值的企业颁发荣誉奖项。年度市场表现奖授予江波龙电子和群联电子,年度市场潜力奖授予威刚 科技 、国科微和忆联,年度生态伙伴奖授予群联电子和慧荣 科技 ,年度潜力伙伴奖授予联芸 科技 和美满电子 科技 。

长江存储首席执行官杨士宁认为,“自长江存储量产64层3D NAND闪存到现在,市场总体给予了正面积极的评价,这令我们感到欣慰,背后更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深度配合及在终端市场的历练。长江存储的技术创新和质量可靠是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规模化量产赢得的,依靠各自研发、测试团队的共同努力,来之不易。”

江波龙电子董事长蔡华波表示:“合作中,我们感受到长江存储产品技术更新速度快、国际化的管理,让我们对长江存储的合作充满信心和期望。随着长江存储的快速进展,未来几年,全球存储市场将出现中国存储的力量。”

群联电子董事长潘健成表示:“通过群联自有技术与IP,整合长江存储创新的Xtacking技术的3D NAND闪存,协助扩大市场的应用与普及率。长江存储与群联不仅是NAND原厂与主控厂的关系,更是技术、产品、应用及市场等全方位的长期伙伴关系。”

联芸 科技 副总经理李国阳表示:“在与长江存储的深度合作中,我们通过复杂应用场景深入了解长江存储3D NAND的特性。经过大规模持续压力测试,长江存储64层3D NAND闪存可靠性、稳定性、性能均可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媲美,充分证明了其技术水平及产品成熟度,完全达到国际主流NAND厂商水平,让我们满怀期待。”

国科微副总裁康毅提到:“通过将长江存储3D NAND闪存导入国科微固态硬盘,我们一起为用户提供更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展望2020年,国科微将进一步深化与长江存储的全方面合作,承担更多的产业发展责任,为促进我国存储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2019年6月12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亿欧公司联合主办的“2019全球新经济年会”在上海盛大开幕。为期3天的大会以“科创引领智能新时代”为主题,聚集了数千名行业资深人士、200余位各领域顶尖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围绕科创板、人工智能、5G、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创新热点进行前瞻式探讨,为产业创新、 科技 落地以及经济新趋势的研判贡献智慧和力量。

博郡 汽车 董事长、CEO黄希鸣博士在开幕式的领袖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在市场环境、用户需求、竞争格局变化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下,新能源 汽车 将迎来大洗牌、大淘汰时代,并在5G等创新技术的引领下成为物联网时代最大的智能平台,以全新的技术和产品实力迎来大发展时期。

“中国 汽车 市场正经历新旧动能切换的过程,新能源 汽车 将持续保持增长,预计2020年销量达到200万辆,2025年实现700万辆,而新能源车企将在2020至2025年进入重新洗牌的年代并在之后迎来大发展时期,”黄希鸣博士在论坛发言中表示。“而在正在到来的物联网时代,未来的 汽车 将成为集成语音识别、头像识别、自动驾驶等创新技术的最大智能终端。谁能够把握住技术、打造好产品,全面满足用户需求,谁才可以成功。”

黄希鸣博士与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胡郁,自如CEO熊林等嘉宾,在新品牌、新技术、新空间、新出行、新影像、新教育、新零售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式思考,在推动产业升级上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当下,以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化的变革正在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新的变革必将带来新的事物,“新经济”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全球化,以及模糊各国边界的经济全球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智能 科技 的创新,尤其是今年5G技术正式开始商用,正在推动电动车智能化的落地,使电动车成为物联网时代最大的智能平台,引领新能源 汽车 产业进入下一个发展时代。

博郡iV6

作为少数坚持正向研发的新造车企业,博郡 汽车 自2016年成立以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全面的自主核心技术打造面向未来的高品质纯电动车型。今年4月,博郡进行了品牌战略发布,正式亮相中高端智能电动跨界SUV博郡iV6和智能电动旗舰SUV 博郡iV7,以及完全自主正向研发的i-SP、i-MP、i-LP三大原生电动车平台。其中,即将于今年年底量产的iV6,整合了最强生态资源,打造覆盖全生活和全用车场景的一体化平台,通过全生命周期的Super ID,整合导航、 娱乐 、出行、支付、保养和充电等应用,并支持Tbox、车机中控、仪表、电池控制、ESP等11大控制器OTA升级,使车辆不断进化。同时,iV6达到L2+级自动驾驶水平,可实现14项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出行体验。

当日发布的“2019科创板潜力企业100”榜单中,博郡 汽车 凭借出色的创新、融资等综合能力荣登榜单。本次评选是基于前期的企业征集、深度访谈及专家打分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企业的商业落地能力、 科技 创新能力、融资能力及综合能力四大核心维度进行评比,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等范围中选出100家潜力企业。

此外,6月13日,在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南京分会场启动仪式上,博郡 汽车 凭借核心技术、优秀产品等核心竞争力入选《2019年培育独角兽企业》榜单,展现出深厚的发展潜力。

2021 年 1 月 7 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宣布,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 4600 公里 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 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 雏形,该成果已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

2021 年 2 月 3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 70 米口径全可动天线 于今日完成验收,将投入使用。 这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单口径天线, 将用于我国火星探测任务,负责接收“天问一号”回传数据。天线可以 360 旋转 ,俯仰角度可达 0 -90 ,能精准定位到火星。

2021 年 2 月 21 日,在第六十八届国际 固态电路 会议上,该所发布了一款 高性能 77 兆赫兹毫米波芯片及模组 ,在国际上首次实现 2颗 3 发 4 收 毫米波芯片及 10 路毫米波天线单封装集成,探测距离达 385 米 ,刷新了当前 全球毫米波封装天线最远探测距离的纪录

2 月 19 日,中国慧眼卫星团队在京宣布, 慧眼卫星 发现首个跟神秘的快速射电暴相关联的 X 射线暴,确认其来自银河系内的磁星 SGR J1935+2154,并在国际上首先证认该X 射线暴包含的两个 X 射线脉冲是快速射电暴的高能对应体。这一发现, 证明快速射电暴可以起源于磁星爆发 ,破解了快速射电暴的起源之谜,并为理解快速射电暴的辐射机制和磁星的爆发机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数据。

2021 年 2 月 27 日电,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陈薇 领衔的团队研发的我国 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 ,25 日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注册申请。这是我国 首家获批的腺病毒载体 新冠病毒疫苗,这也是全球第一个进入临床的新冠疫苗。

3 月 5 日,我国空间物理学家、 山东大学 空间科学研究院 张清和 教授率领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在 北极上空 发现了类似台风的 “太空台风” 。这一最新研究成果被《自然·通讯》在线发表,并被《自然》选为研究亮点。

3 月 12 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捷 教授团队与中国地震局合作,推出世界首个 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智能地动”监测系统 ,可 1 秒内 精确估算地震震源机制参数。

3 月 13 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牵头、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等单位参加联合申报的 “高海拔地区科研及科普双重功能一米级光学天文望远镜建设” 项目日前正式启动, 这意味着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折射式光学望远镜将落地 拉萨

3 月 16 日,利用我国 西藏羊八井 AS γ 实验阵列,中日两国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距地球 2600 光年的超新星遗迹 SNRG1063+27,发射出了超过 100 万亿电子伏特的伽马射线。这些伽马射线可能是被超新星遗迹中的激波加速到 拍电子伏特 (1000 万亿电子伏特)的宇宙射线与附近的分子云碰撞产生的。因此,该超新星遗迹成为银河系中一个候选的 “拍电子伏特宇宙线加速器” ,为解开超高能宇宙射线的起源之谜打开了重要窗口。

3 月 16 日,安徽 合肥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成功实现 200MeV( 兆电子伏)稳定质子束流从治疗室引出,这标志着国产世界上 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研制成功

3 月 17 日, 山东大学 “太阳爆发及其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 攀登计划创新团队 夏利东 教授课题组,携手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 50mm 白光日冕仪在 四川稻城 成功观测到太阳白光日冕图像。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内观测址点获得 K 冕白光 图像。

3 月 18 日,在 2021 年世界工程日中国庆祝活动上,中国科协宣布成立 中国工程师联合体 ,旨在团结起 4200 多万工程 科技 人才,激发广大工程师创新活力,服务 科技 经济融合发展,深度参与工程领域全球治理。

3 月 18 日, 广东聚华新型显示研究院 获 科技 部批准组建 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 ,这是我国在新型显示领域唯一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3 月 23 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在 浙江依托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物联网 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在 青岛 市依托 海尔 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建设 智慧家庭 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在 大连市 依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等单位建设 洁净能源 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3 月 24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潘建伟、徐飞虎 团队等实现超过 200 公里 的远距离 单光子三维成像 ,首次将成像距离从 十公里突破到百公里量级。

5 月 8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潘建伟院士 团队近期成功研制了目前国际上 超导量子比特数量最多 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祖冲之号” ,操纵的超导量子比特达到 62 个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可编程的二维量子行走。

3 月 24 日, 科技 部官网公布,支持 苏州市、长沙市 建设国家 新一代人工智能 创新发展试验区。

3 月 29 日,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利用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快重离子加速器、美国阿贡实验室原位离子辐照等大科学装置,并将离子加速器与透射电镜相连,该所研究人员在国际上首次直接观察到 核径迹 在高能离子轰击下半径缩小、长度变短的完整过程。这一观察将更精准地限定 岩石 的年龄,进而分析解读地球和生命的演化。

3 月 30 日,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报告在日内瓦正式发布。报告认为, 新冠病毒“极不可能”通过实验室传人 “比较可能至非常可能”经由中间宿主引入人类

3 月 30 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已逐步向用户开放,其输出功率高达 10 拍瓦,即 1 亿亿瓦,脉冲压缩后宽度达到飞秒量级,相当于 10 个太阳 辐射到地球的总功率汇聚到一根头发丝上,由此得名 “羲和” ——传 说中“十个太阳的母亲”

4 月 6 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科研团队在我国 内蒙古宁城县 发现了 125 亿年前的“宁城中华草” , 这是迄今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最早的 单子叶 植物化石,为科学界研究植物进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4 月 7 日,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田志刚院士、 彭慧教授、 孙汭教授 法国马赛大学 埃里克· 维维尔教授团队合作,首次发现 成年肝脏造血前体细胞向 1 型天然淋巴细胞( 肝脏定居 NK 细胞) 的分化潜能及调控机制, 由此揭示天然淋巴细胞的骨髓外发育新路径,为阐释肝脏天然免疫优势状态形成原因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4 月 10 日,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重要奖项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 在北京揭晓,共评出 100 个获奖项目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毅 在计算机工程、自动控制、 认知科学和无人驾驶等人工智能领域取得多项国际公认的领先成果, 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本次评选适逢该奖项十周年纪念,并首次设立“吴文俊人工智能专项奖芯片项目”。

4 月 12 日, 坐落于 广东东莞 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 , 就像一台 “超级显微镜” , 它是探测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手段。 中国散裂中子源隧道内装置建在 13米到 18 米深的地下,主要包括一台负氢离子直线加速器、一台快循环同步加速器、一个靶站、 3 台中子谱仪等。这一国之重器通过国家验收,成为 世界上第四个脉冲散裂中子源装置

4 月 13 日,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理局发布消息,在近期开展的植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物种,将其命名为 巫溪虾脊兰 ,最终确定为虾脊兰属的新种。(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越的地质及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植物生长、 动物的繁衍和生存, 称得上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世外桃源”, 也被誉为 “三峡的生态明珠” 。)

4 月 14 日至 15 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21 年 Netexplo 创新论坛在网上举行。 由技术领域全球知名大学组成的 Netexplo 大学网络历时一年, 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出了 10 项极具突破性的 数字创新技术 中国量子计算机“九章”入选

4 月 17 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液氦到超流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系统研制”通过验收及成果鉴定,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 液氦温度(零下 269 摄氏度)千瓦级 超流氦温度(零下 271 摄氏度)百瓦级 大型低温制冷装备的能力。

5 月 7 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 中国国药集团 的一款新冠疫苗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这款疫苗成为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的 第六款疫苗 。并且是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的 首款灭活疫苗

5 月 7 日, 湖南大学刘渊 教授团队使用 范德华金属集成法 ,成功展示了 超短沟道垂直场效应晶体管 ,其有效沟道长度最短可小于 1 纳米 。这项“微观世界”的创新,为“后摩尔时代”半导体器件性能提升增添了希望。

5 月 9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超优千号” 超级杂交稻品种今年在 三亚 种植了50 亩地进行高产攻关,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为首的专家组对这片攻关地进行测产验收。在随机选取 3 块田进行全田机收测产后,最终成绩揭晓:平均亩产 100483 公斤,这是 热带地区首次 实现超级稻大面积种植亩产 超 1000 公斤

5 月 11 日,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国际能源署发布《2021 年可再生能源市场报告》。报告说, 2020 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比前一年增长 45%以上 ,创下自 1999 年以来的最大年度增量。报告指出,2019 年和 2020 年,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年度装机容量均占全球总量的 80%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量陆上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等在 2020 年底前实现并网。

5 月 17 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 Springer Nature 联合发布了重大发现——国家重大 科技 基础设施“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LHAASO )”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来自 天鹅座 内的最高 14 拍电子伏伽马光子(拍=千万亿)。专家表示,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改变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机制的传统认知,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

5 月 22 日 13 时 02 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肝胆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 吴孟超 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 99 岁。吴孟超院士被誉为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从医 70 多年来,成功救治了 16 万余名患者。

5 月 28 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EAST )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 12 亿摄氏度 101 秒 和 16 亿摄氏度 20 秒等离子体运行, 将 1 亿摄氏度 20 秒的原纪录延长了 5 倍。科研人员称新纪录进一步证明核聚变能源的可行性, 也为迈向商用奠定物理和工程基础。

6 月 1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 我国在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 ,以及贵州、内蒙古、 甘肃、 宁夏等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 这 8 个枢纽节点,将作为我国算力网络的骨干连接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开展数据中心与网络、 云计算、 大数据之间的协同建设,并作为国家 “东数西算” 工程的战略支点, 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促进解决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

6 月 21 日, 云南大学 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与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权威专业期刊《药物化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项 从中药五味子 中获得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物质靶向 TRBP 蛋白治疗肝癌的研究成果。

6 月 25 日,《 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个针对 核技术 在医疗卫生应用领域发布的纲领性文件,对提升医用同位素相关产业能力水平、保障 健康 中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7 月 8 日, 2021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上海 开幕,300 余家国内外参展企业带来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其间还将举办 100 多场论坛,包括图灵奖、 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上千位国内外嘉宾将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等前沿话题。

7 月 11 日电,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所)成功研发的跨模态通用人工 智能(AI)平台“紫东太初” 9 日正式对外发布,其以多模态大模型为核心,基于全栈国产化基础软硬件平台, 可支撑全场景 AI 应用。

7 月 19 日, 双季早粳稻新品种“中科发早粳 1 号” 现场会在 江西省上高县 举行,这一品种实现了我国双季早粳稻“零的突破”。

7 月 27 日, 第 23 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年会围绕 科技 社团发展与治理、 碳中和、“90 后” 科技 人才成长 等领域, 设置 25 项专题活动陆续在京津冀三地展开。 年会期间,还将成立“一带一路”绿色智造产业联盟,并发布《2021 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 等系列报告。

8 月 2 日获悉,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完善 科技 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 围绕 科技 成果 “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 完善评价机制,作出明确工作安排部署。《意见》要求, 科技 成果评价要坚持 质量、绩效、贡献 为核心的评价导向。

8 月 18 日获悉,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意见》提出,要 扩大科研经费管理自主权 ,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提高间接费用比例,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可提高到 不超过 60%

9 月 11 日, 由中国科协、 中宣部等 13 部门联合举办的 2021 全国科普日 活动开启,今年的主题是 “ 百年再出发, 迈向高水平 科技 自立自强”

9 月 22 日, 清华大学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马延和 带领团队,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 11 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 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 的全合成。核磁共振等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

10 月 20 日悉, 全国首个 煤炭智慧矿山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山西 建成, 可实现安全、 少人无人、 高效的生产模式, 帮助煤炭行业进行数字化、 智能化转。

以上就是关于物联网时代什么最重要全部的内容,包括:物联网时代什么最重要、各省经济增速目标陆续公布、卫星互联网爆发前夜 低轨卫星发射迈入活跃期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