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与融合:本分下的OPPO增长战略

物联网0154

裂变与融合:本分下的OPPO增长战略,第1张

王如晨/文

编辑

摘要

加速裂变。

共创与融合:穿越无边界挑战。

OPPO的本分:跃迁组织力。

就像一树骨朵,OPPO裂变在加速。它正从全球手机业垂直维度向着更多品类、更多入口、更多服务、软硬服一体的融合生态迈进。

不过,裂变之下,这家公司也在通过内在的文化与组织力,形成开放与节制、共创与融合的产业跃迁机制,以确立未来10年新的增长模式。

活泼与节制之间,一放一收,背后有OPPO长期的文化力、组织力、领导力。它们才是这家公司真正化解挑战、实现增长的基础力量。

过去16年,OPPO经历了多轮行业变迁。而今正处于诞生以来最为复杂的 历史 周期。它的裂变与融合,有望成为我们观察企业、产业跃迁的典型案例。

强烈印象来自24日结束的2020年OPPO开发者大会。

这舞台的生态开放维度不同以往,几乎覆盖了OPPO除制造环节之外的所有要素。

2017年OPPO移动开发者大会,强调了移动端生态;2018年OPPO确立“IoT万物有智 更慧生活”,强调5G时代手机入口价值,不过,未展示更多技术与平台积淀。

2019年未来 科技 大会,创始人陈明永定义“万物互融”,包括技术、组织及文化融合,并公布了未来三年500亿研发计划。这称得上OPPO发展史上一个关键节点,也是一次新生态壮行大会。

几天后的OPPO开发者大会,吻合了他的指引:ColorOS发布五大系统能力开放引擎;IoT启能行动;IoT开发与服务平台定义为HeyThings,并与ColorOS深度打通(含账户)。此外,确立手机、智能手表、耳机为核心入口等。

入口谈不上完整,开放亦需具体政策支撑,但整体看,OPPO技术、产品、生态已出现结构性变化,“云+端”雏形、 科技 属性顿显。这标志着,2020年,OPPO将展开扩张之旅,一个“软硬服”一体的形象凸显。

若非疫情,OPPO各维度或早已展示。不过,事缓则圆。24日开发者大会呈现出整体风貌。

首先必提ColorOS11。作为全球基于安卓11的首发OS,在2019年五大系统能力开放基础上,新增两大开放引擎,即AI 与跨端融合。

应意识到OPPO“无边界”一词。它是对陈明永“万物互融”指引的落实。“无边界”不止UI理念,而是覆盖应用、数据、生态、设备等层面的分布式AI能力。借此,OPPO未来将能打通手机、智能手表、PC、电视、智能 汽车 等许多IoT终端,关联各种场景与服务,建立一致性体验。

几个数字让人捕捉到ColorOS生态能力:已开放27项系统能力,第三方伙伴超过100家,日均接口调用过3亿;月活超37亿;将适配33款机型。

已非狭义手机OS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OPPO不重视手机。恰恰相反,这是手机主业精耕细作信号,只是不再仅是终端概念,而是核心生态枢纽与关键入口。

OPPO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总经理易炜表示,2019年至今,于个人 娱乐 、家庭家居、运动 健康 等场景陆续发布耳机、手表、CPE等多款智能设备。同时,HeyThings IoT在技术、体验、营销、渠道、数据五大方面赋能伙伴。截至目前,已与美的、奥克斯等30多家品牌建立合作,涉及50多个品类、300多个SKU。

这效能得益于ColorOS与HeyThings IoT完整的技术能力。美的副总裁兼CIO、IoT事业部总裁张小懿表示,在OPPO手机和智能家居APP支持下,通过自动发现、快速配网、Breeno语音控制,能快速实现智能场景落地,提高用户体验。

OPPO已发布启能行动20,首期将在技术、产品、营销、渠道四方面投入2亿资源。

入口拓展也在加速。官方确认,OPPO智能电视将于10月发布。夸克认为,它有望成为OPPO物联网与内容生态入口服务的另一利器,并创造一个新的文娱生态。

不要觉得OPPO物联网只是横向品类扩张。它有着胜过竞品的垂直思维。HeyTap 健康 平台的发布,让人看到OPPO IoT生态的纵深布局。

单从可穿戴入口看,HeyTap不性感。但它具备设备接入和服务分发两大基础能力,包括 健康 数据中心与 健康 接口。后者提供多种便捷接入方式,20多家合作伙伴已接入。

这是IoT核心场景争夺战。 不仅可将OPPO完整的能力解耦、开放,更能将业界现有IoT模式引向深入。老实说,目前大部分IOT场景停留在连接阶段,谈不上智能,很多根本尚未打通 社会 化服务。HeyTap展示了OPPO战略执行与协同能力。

如此,就能发现,融合视野中,ColorOS、HeyThings、HeyTap就像“两横一纵”,“基座+垂直生态”的版图开始确立。 健康 如此,随着OPPO 智能电视等入口诞生,未来会有文娱以及更多服务。

一个“软硬服”一体的OPPO形象凸显。

因此,2020年OPPO开发者大会,也称得上一场 增长战略大会 。OPPO到了结构化变化的周期。

但人们也看到了问题与挑战。

一、OPPO为何出现如此密集的开放?

二、在一个外部宏观趋势充满诸多不确定性,而竞争态势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里,OPPO能否成功实现驱动转换?

第一个话题显而易见。全球智能手机行业仍在增长,但就中国而言,随着人口红利弱化,梅特卡夫定律已失去动力。过去主要依赖终端出货的增量思维,开始逐渐让位于“增量+存量精耕+服务转型”的发展路径。

苹果如此,华为如此,小米如此。OPPO也不例外。

IDC数据,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37亿部。全球前五大厂商分别为:三星、华为、苹果、小米、OPPO。该机构预计,疫情影响下,2020年,全球将萎缩228%。

因华为海外承压、2019年以来集中转向本地,从而导致竞争加剧,一度出现华为一家市占超过50%的扭曲局面。

疫情加重了2020年压力。尽管OPPO、小米在海外尤其华为传统地盘获得不少出货,仍无法改变趋势。OPPO到了增长驱动转换周期。在深耕手机主业基础上,将强化IoT布局。

有利好面。尤其5G、AI的融合力量。陈明永谈“万物融合”时,就更多侧重5G时代的数字化风潮。他多次强调,OPPO已不止手机公司。

OPPO两年来的动向反映了这一趋势。它的裂变比许多同业迅猛、紧迫。

竞品此前经历过升级。小米、华为物联网布局略早。小米起步于2013年。截至今日,号称全球最大消费物联网平台。多家互联网巨头亦不断渗透其中。阿里、百度都已建起独立平台。

因此,第二个问题就显得格外突出:如此局面下,OPPO能否实现驱动转换?

1、 IoT格局是否已定?

2、 OPPO IoT生态模式的差异化竞争力与有效性。

我们的观察是,尽管IoT概念已诞生多年,出货有一定规模,就所谓格局说,远未到落定时刻。

以小米为例。依营收计,IoT算主业。但截至目前,除米家与小爱音箱交互,IoT终端之间并未出现真正的跨端协同,很难称得上稳定模式。事实上,一些合作伙伴更看重小米渠道,出货思维重。

亚马逊、阿里、百度都有一定规模。但后三家更多是单品入口,尤其智能音箱。迄今为止,这类公司的物联网几乎都是孤岛形态。

格局远未落定。这行业甚至刚刚意识到要走出“连接”周期。OPPO们拥有同等的机会。

OPPO更是具备完成驱动转换的条件与竞争力:

1、 手机主业全球存量用户、日活用户规模庞大;

2、 走向一体化开放的价值,精细化运营能力;

3、 未被充分认知的产品力与"中台"能力;

4、IoT开放策略灵活、节制,共创共生的共同体意识富有想象空间。

OPPO强调IoT,并非弱化手机。陈明永多次强调“深耕主业”。手机不仅贡献营收、现金流、利润,也是技术沉淀、商业模式升级的核心保障。

手机更是IoT核心入口。即便每年出货增量有限,更新换代、存量博弈下,它依旧有其他终端无法替代的战略价值。

更要看到OPPO过往的一体化能力。从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到品牌、渠道、服务,这种能力,到新周期,每个环节都具有开放、独立的生态价值。而且,裂变之后,也会形成基于全链路数据的精细化运营,跨端协同能发挥独特的力量。

再有品牌与渠道服务。前者有利于OPPO IoT快速渗透用户心智,后者目前正在进行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场景改造,必定会成为拉动多元终端出货的力量,等于壮大OPPO的“出海口”。一旦形成更大规模,渠道端甚至会有更加独立的运作。

说到OPPO产品力,过去见证过手机创新。今日最大触动却是产品力、平台定义能力。ColorOS自不必说,一年来,HeyThings与HeyTap的定义与升级,展示了OPPO不同以往的商业化能力与场景思维。

产品力背后,同样拥有技术积淀与结构化的能力。

外界很难理解这组数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全球2019年专利申请数据显示,PCT专利申请排名前十申请人中,4家中国企业,OPPO位居全球第五。截至2020Q2,OPPO全球专利申请49000件,授权超19000件,5G、AI、影像专利申请前列;快充超2800件,VOOC闪充已成靓丽名片。

当人们不断渲染同业研发体系时,OPPO已建立起6大研究所、4大研发中心,拥有超过万名研发团队成员。

技术积淀是OPPO一个未被充分认知的话题。没有它,只靠商业化思维,一年内定义平台方案,几乎难以想象。因为,无论ColorOS还是HeyThings、HeyTap都是打通底层技术与组织藩篱的结晶。这部分,下面我们还会分析组织力,暂时略过。

说到OPPO IOT差异化竞争力,我们认为,最为关键的,则是开放机制。

OPPO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总经理易炜公布了IoT开放赋能的“共创生态”策略,除了自身定义的终端与入口,有关合作伙伴产品,将采用生态选品方式完成。主要有两个层面:

1、 符合OPPO IoT价值主张、但由合作伙伴开发完成。

包括精品标杆,HeyThings直连,OPPO都会深度参与,并输出品质标准。

2、 更多第三方 普品 ,则采用灵活连接方式。不过,OPPO仍会根据品牌调性挑选,设计、品质严格把关。

这策略不同于小米机制。小米更多靠投资创造供给,虽能丰富品类,壮大出货,但最后与伙伴之间很难消除竞争关系。

雷军曾说,小米生态不是围墙,而是篱笆。这定位至今并未真正化解内在博弈。投资带来的生态价值,更多在于连接,而非融合。

OPPO未来应该也会采用投资嫁接、孵化方式,不过,从现有机制看,它有望生成不同于遍地投资的路径。HeyThings平台比小米连接要更开放、生动。而从合作对象看,OPPO虽起步晚,合作企业与品牌质量更近 头部 ,扩张更稳健。

此外,不同于简单连接,OPPO服务隐含较深的数字化赋能,尤其智能化全栈解决 案。比如,除产品接入,还提供营销和渠道支持。

以合作伙伴乐 为例。产品上线OPPO智能家居APP商城, 个 品牌曝光8000万次,销量提升276% 。

这是一套超越“连接”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参照阿里集团“商业操作系统”,可以视之为“IoT商业操作系统”。它让我们看到了OPPO潜在的2B能力。随着品类扩充,入口进一步多元化,再加上制造端与供应链协同,OPPO其实是业界数据链完整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平台。

其他竞品,机制也有缺憾。华为IoT产品几乎全是自给。阿里、百度拥有开放平台,前者有数字赋能与渠道力,但平台定位决定了很难独立打造多元入口;百度技术积淀不错,却缺乏终端经验,入口依赖智能音箱,DuerOS 甚至依靠经销商兜售。

OPPO IoT模式,有差异化的路径。

当然,快速裂变的OPPO,有戒惧意识。 它 明白,尽管平台级产品出色,也不可能盲目对标现有同业。它强调,不会进入全品类,而是立足用户洞察,深耕优势场景。垂直领域尤其 健康 领域的 探索 ,展示了OPPO锻造IoT商业模式的动向。

OPPO历来也不是蒙眼狂奔的角色。过去多年,无论陈明永还是OPPO幕后母体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强调较多的一句都是“敢为天下后”。它的意思是,基于用户洞察,只要确立了方向,就不怕涉入晚。

裂变中的OPPO,既展示了高速扩张的能力,同时又戒惧地强化着节制与融合。

我们一直很好奇,OPPO身上为何会有这种思维。它出自用户或行业洞察、技术、生态体系的要求,抑或是文化与价值观的约束?

我想给出自己的一点思考:那就是,裂变与融合思维,恰是基于文化、价值观而沉淀出来的一种方法论、一种能力、一种组织力、领导力。

在我们看来,相比技术、产品、平台等层面创新,它才是此刻OPPO升级的核心保障与驱动力。

若选一个词来总结,那就是段永平与陈明永等人多年来反复强调不已的“本分”。

这表达最早出自段永平。长期以来,它也是步步高与OPPO的价值观信条。

不过,“本分”从理念转化为方法论、组织力与领导力,经历了一个过程。

最初“本分”侧重商业伦理、道德层面。段永平多次强调“诚实”,后来逐渐扩充为从内到外四个层次,即知道什么是对的事;坚持做对的事;发现错了马上停;努力把事情做对。

这表达丝毫没有西方组织管理学人“掉书袋”风格,却深入人心。它里面有模糊,也有严格甚至严苛的进阶。后来,段永平常用stop doing list还原逻辑。

这理念特适合方向已定且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团军文化。尤其与“敢为天下后”结合后,会产生强大的战略定力,摧枯拉朽。

但它也容易形成保守机制,尤其于个体与小团队而言,会习惯等待上级命令再赴汤蹈火。一旦遭遇行业转型升级,容易出现问题。

当年OPPO转型智能机过程中,自上而下定义产品,一度换得冷场。它激发了陈明永组织持续升级的意识。OPPO曾请IBM负责从研发流程开始的组织架构变革。陈明永逐步放弃了过去的“指令型管理”,将思考交给各层面,坚持全员分享。

这为组织灌注了新机制,带有批判性思维。今日OPPO裂变,也有一个大致脉络。

只追溯到2018年。当年,OPPO 成立了软件工程事业部、互联网事业部、新兴移动终端事业部、研究院等诸多部门。年末开发者大会确立深耕手机、扩张IOT业务后,OPPO已到战略升级节点。

陈明永很少出来。但2019年1月开始,接连发声,明显是从文化、商业理念层面唤起组织创新原力。升级“本分”理念,恰是他切入的基础。

比如2019年1月4日,OPPO企业文化“本分”新增一条内涵,即“敢于质疑,敢于挑战,通过批判性思考,以抓住事物本质”,并将其作为第二条释义。如此,五大内涵如下:

1、隔离外在的压力和诱惑,保持平常心态,回归事物的本源,把握住我们应该做的合理方向;

2、本分要求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通过批判性思考,以抓住事物本质;

3、本分是要求自己而不是要求别人,当出现问题时,首先求责于己;

4、本分规范了与人合作的态度 —— 我不 赚 人便宜;

5、本分高于诚信,即使没有承诺,本来应该做的事情也要做到。

这显然是在趁着新年节点唤起变革意识。

有些紧迫。两周后OPPO年会上,陈明永站在OPPO 10年发展节点(以手 机算 )上,对外发出未来10年指引。切入角度同样是“本分”,从而奠定了“拥抱变革”的基调。

演讲中,他说,外部形势不乐观,未来几年,5G、AI、IoT都是OPPO机会,作为一家 科技 公司,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在三方面扎实推进,即深耕手机主业;精准布局IoT,打造新入口;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软件工程重大突破。

然后注意他这一句:“未来的竞争,将是全方位、多维度的竞争。做好具体业务还不够,我们还要不断修炼内功,提升组织的系统作战能力。”

显然,借助“本分”强调了组织力。继续看他的三点要求:

1、更加自信。敢亮剑,同时做好基本面,“加强流程与平台建设,提升组织能力”。

2、更加自主。“我的地盘,我做主”,不能总等总部“开枪”命令,时机合适就要主动出击,大胆推动,“总部会为你调动资源,助你成功”。

3、更加融合。新业务、新区域,新人才越来越多,产品更多元,个体、组织和业务之间交集多。思想要开放,眼界要开阔,不能关门做事,要和其他平台业务“打通”。

这不就是OPPO“大中台、小前台”的组织变革号召么?

这与华为、阿里过去几年的倡导完全一致。华为说要充分授权前方听得见炮火的分队,给予灵活调动火力的权限;阿里2015年逍遥子上台后,第一封信内容跟陈明永年会演讲内涵相近,随后主导了“大中台、小前台”变革。

若从当初智能机转型、IBM提供咨询服务计,OPPO变革理念要更早。

陈明永继续推动着顶层设计,就差一次相对明晰的壮行大会了。果然,2019年未来 科技 大会,他定义了“万物互融”,包括技术、组织及文化等层面,并公布了未来三年500亿研发计划。

这称得上OPPO发展史上一个关键节点,也是一次新生态壮行大会。

半年后,我们看到OPPO系列组织架构升级。比如全球销售体系、营销体系调整等。今年6月也有一个信号,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兼任欧加首席产品体验官,负责产品线规划。这可能意味着,OPPO会进一步强化融合思维,为未来组织升级尤其中台架构升级建立新的机制。

OPPO不缺技术与商业要素,但真正驱动裂变的,正在于组织力与陈明永的领导力。

为何说“本分”升级也是一种方法论与组织力呢?

你看看陈明永的辨析。他说,“本分”价值观最重要一条是“隔绝压力和诱惑,保持平常心态,回归事物的本源,把握住合理方向”,方向感、做正确的事情和“本分”可直接划等号。

如何把握方向、做正确事情?那就需要质疑与挑战、批判性思考,从反面求证。

他说,回归OPPO当下,重拾批判性思考已成当务之急, OPPO人应按照“本分”内涵永葆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和挑战,“争做文化的践行者,而不是旁观者”。

我们从中听到了裂变与增长的声音。2020年与未来一个周期的OPPO,有望成为行业的关键变量。

应该是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不错吧,精创电气深耕制冷行业二十四年,公司总部设有八大事业部:记录仪物联网事业部、冷链末端物联网事业部、冷库物联网事业部、电动汽车热管理控制系统事业部、仪表工具AI事业部、热水与采暖物联网事业部、环境科技事业部、工业制冷物联网事业部。董事长李超飞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获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善于从商业战略层面将市场和技术相结合,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2018年精创电气获得江苏省科技厅成果转化项目,江苏省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资金,精创获此殊荣,所肩负的社会使命和责任是不断地引领行业科技进步与转型升级,跟上国家的发展趋势,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不断推进制冷行业更高层级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智造在全球的影响力贡献自己的力量。精创电气将始终坚守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品质是未来不可动摇的发展方向。如何通过IoT赋能传统制冷行业,将精创的产品打造得更加智能、可靠、安全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的重大课题。

数字化转型案例

◆德国汉高集团与阿里1688达成年度营销战略合作

1月26日消息,德国百年化工巨头汉高集团与阿里1688达成年度营销战略合作,成为首家与1688数字营销平台达成年度战略合作的化工企业。1688数字营销将基于线上线下全域营销产品矩阵,依靠生态化服务体系,为汉高提供行业化个性化的全年营销解决方案,通过增值服务权益、特色营销场景、服务培训支持、产品数据优势、1&N品牌及经销商联合营销工具等结合全方位赋能,助力汉高更好应对客户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需求,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联合利华与京东超市达成战略合作

日前,联合利华与京东超市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品类建设、营销共创、 科技 驱动、无界零售等方面开展合作。根据协议,2019年联合利华将在京东超市推出多个新品,打造京东专属产品线,京东超市将加速向联合利华开放“用户运营中心”工具使用,帮助双方加速精准营销。此外,联合利华将在2019年上半年落地协同仓等战略合作项目,加速双方全面协同项目落地。

◆房企碧桂园要转型高 科技 企业

1月21日碧桂园集团2019年度会议上,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表示,我们现在要朝着一个高 科技 企业去做,这是我们未来强大竞争力的源泉,未来我们的三个重点是:地产、农业、机器人。2018年以来,碧桂园不惜重金发力进军机器人、现代农业和新零售等风口领域,从建筑机器人到现代农业,碧桂园的新布局无不是围绕“房”和“地”进行。

◆海尔携手科思创共建数字化联合实验室

近日,全球大型家电品牌海尔与德国材料生产商科思创在青岛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依托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共建“海尔-科思创数字化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致力于研发家电生产过程中与聚氨酯工艺相关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旨在为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新标杆。通过“海尔-科思创数字化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在生产线数据获取、在线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和挖掘以及工艺流程优化等多个领域联合研发解决方案。

◆百丽国际去中心化推动数字化转型

近日,百丽国际执行董事李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百丽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是去中心化,将数字化工具的运用推到前端去。在李良看来,传统鞋业零售存在“数据割裂”的三大痛点:第一,底层数据是割裂的,商场数据无法及时反馈品牌和商家;第二,不同区域、不同渠道、不同门店的数据是割裂的,无法形成有效的“数据对齐”;第三,反应机制是割裂的,宏观数据和微观决策之间是割裂的,数据无法快速帮助一线销售人员回答问题,无法指导供应链及时调整。

◆中海油试水数字化转型

1月23日,中海油公布新一年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2019年,中海油计划增加资本开支,而油气增储上产、数字化转型以及 探索 海上风电将是工作要点。中海油管理层表示,关于数字化以及智能化,基于此前积累的带昂勘探开发的资料完善数据库,对未来勘探研究、开发策略形成指导,同时也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上作业提供远程支持,通过智能油田以及云平台的建设, 探索 业务数字化创新。

▌人工智能

◆华中 科技 大学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1月26日,华中 科技 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成立,副省长陈安丽和华中 科技 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校长李元元共同揭牌。目前,华中 科技 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学术产量居国内第八位,成果质量居国内第六位。对标国家战略,服务湖北发展,华中 科技 大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原自动化学院为主体,健全机构,创新体制,成立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海龙大厦完成电子卖场转型升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海龙电子城也加快“改造升级”,开启转型之路。海龙大厦由以前的电子卖场转型升级为全国首家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期间经历了疏解电子产品销售商户、回租回购小业主产权、加强产业升级调整,引入了地平线、旷视 科技 、硬蛋 科技 等在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企业,人工智能、孵化器等 科技 创新企业达到了90%以上,转型效果明显。

◆西安交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1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人工智能学院”揭牌仪式。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顶尖青年学者,北京旷视 科技 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研究院院长孙剑被授予西安交大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职务。学院将充分发挥西安交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优势,形成高端人才积聚效应, 探索 智能产业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

▌物联网

◆康佳携手阿里在物联网时代突围

近日,由康佳互联网事业部主办的“易的N次方”2019康佳互联网战略发布会暨年度营销盛典上,阿里巴巴和康佳集团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入股康佳集团旗下易平方和开开视界。2019年,康佳的互联网战略是发力“五大场景”,即在家庭场景、商旅场景、社区场景、景区场景和办公场景全面构建人与屏之间的“情景交融”。

◆华为5G重磅发布

1月24日,华为在北京举办5G发布会暨2019世界移动大会预沟通会,发布了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致力打造极简5G,助推全球5G大规模快速部署。目前,华为已经获得30个5G商用合同,25,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同时,华为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5G多模终端芯片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5G商用终端,带来首屈一指的高速连接体验,让万物互联的智慧世界与人们的生活更近了一步。

◆博世与雅观 科技 达成物联网战略合作协议

1月22日,博世安防通讯系统携手国内AIoT全屋智能前沿企业——杭州雅观 科技 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IoT物联网及相关领域结成长期、全面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全屋智能体验,推动全屋智能行业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就博世ZigBee智能无线红外人体移动传感器以及博世ZigBee智能无线多功能传感器,接入雅观 科技 全屋智能解决方案进行合作。

◆菜鸟网络启用首个物联网机器人分拨中心

1月22日,菜鸟网络宣布,全国首个物联网机器人分拨中心在南京启用。机器人通过在分拨中心内移动,去往南京60多个配送网点的包裹按序分类,方便快递员配送。菜鸟柔性自动化工程师钟翔介绍,这一系统以 IoT 技术为核心,应用计算机视觉、多智能体机器人调度技术,实现了大件包裹在整个分拨中心内的全程可控、智能识别以及快速分拨。

▌区块链

◆腾讯与贵阳将在云计算、AI 和区块链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1月26日,腾讯与贵阳市人民政府今天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两方将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智贵阳”。腾讯将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和经验。腾讯云还同步为“数智贵阳”提供底层区块链技术,打造贵阳“网络身份链凭证中心”,建成后将实现一经上链,在个人、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处处使用,快速验证。

◆中信银行落地山东首笔区块链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

近日,中信银行济南分行成功为客户办理了辖内首笔区块链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成为省内首家开展区块链福费廷业务的银行。2018年9月,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合力开发了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该平台通过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能有效解决了传统银行间资产交易存在的诸多弊端,可极大地提高交易效率,提升银行间资产交易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日本每日新闻社成立区块链实验室

1月22日,区块链风投公司Gaudiy与日本每日新闻社开始共同研究区块链技术及其开发。每日新闻社推出“每日新闻 Blockchain Lab”(简称MBL),以研究和开发区块链在服务及新闻业的应用。MBL的目标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信息的信任基础,为新闻的健全发展和公正做贡献。

▌大数据

◆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大数据研究中心成立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与济南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济南大学举行,“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大数据研究中心”揭牌。双方在协议中约定,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务实重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建设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大数据研究中心和山东文化 旅游 研究等事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山东文旅融合大发展。

◆河南启动首个大数据信用融资服务平台

1月22日消息,在日前举办的河南省2019年重大项目银企对接会上,河南启动全省首个大数据信用融资服务平台——“信豫融”。该平台通过与工商、税务、不动产登记、海关、司法、环保、医保、社保等涉企经营和监管的信用信息实现实时共享,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金融机构、企业提供一站式信用大数据服务。

◆首个融媒体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落户中国人民大学

1月22日,首个融媒体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挂牌仪式,成为国内首个以打造产学研相结合为特色的融媒体与大数据合作交流平台。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表示,该研究中心首先要下大力气做好智库建设,成为融媒体发展和舆情大数据建设的核心智库。其次,整合资源做融媒体建设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同时,强化研究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为更多的地方政府和县域融媒体发展服务。

▌云计算

◆IDC公布中国云计算厂商份额数据

1月21日消息,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市场份额数据。数据显示,阿里云、腾讯云和中国电信分列前三,分别是43%、112%和74%。阿里云的市场份额达到了第二名到第九名市场份额的总和,占据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也是阿里云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年。

◆启明星辰增资易捷思达,布局云计算

近日,启明星辰发布公告,为加强在信息安全方向布局的发展战略,决定由全资子公司向易捷思达增资5000万元。易捷思达成立于2014 年2月,由IBM中国研发中心OpenStack 核心研发团队创建,为企业级客户提供云计算产品与服务。启明星辰增资易捷思达,一方面,将利用易捷思达在云方面的积累,结合公司自身安全的能力,大力实践云安全;另一方面,公司提出的安全独立运营、安全技术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化战略与云计算密不可分。

▌网络安全

◆爱尔兰调查Twitter数据泄露事件

1月26日消息,爱尔兰正在对Twitter的数据泄露事件发起调查。此前该机构收到Twitter的通知,称这家社交媒体网络发生了数据泄露事件。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第33条规定,如果发生个人数据泄露事件,相关公司必须在了解情况后的72小时内上报监管方,并明确规定了要提交的资料数据和类型。违反隐私法可能会被处以最高达全球营收4%或2000万欧元的处罚,具体以数额更高者为准,而此前的罚款仅有数十万欧元。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正式揭牌

1月21日,网络安全产业园入园企业座谈会在京举行, 在座谈会上,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正式揭牌,包括360企业安全集团在内的10家网络安全企业签约入驻。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的目标是将北京市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网络安全产业集聚中心。预计,到2020年,产业园区内企业收入规模达到1000亿元;到2025年,将依托产业园区建成我国网络安全产业“五个基地”。

王如晨/文

你应该已注意到,最近两个月,尤其日前结束的“两会”上,联想集团(00092HK)董事长、CEO杨元庆频提一个词:“新IT”。

“两会”上,他共有7项建议,涉及技术、实体经济、民生、商业伦理等多个维度等。而他强调最多也最重的,仍是“新IT”。

2020年疫情前,他定义过“智慧基建”,精准匹配了当局随后于疫情深重时刻发出的“数字基建”指引。此时,“新IT”议题意味着什么呢?

在夸克看来,这议题既反映了联想融入大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动向,更是传递了3S战略在技术、产品、业务模式、组织等层面完成准备并迎来落地拐点的信号。

是的,我们认为,新IT,标志着联想 3S战略规模化落地的拐点来临

让我们还原这一逻辑。

杨元庆说,所谓新IT,就是基于“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

你知道,“端-边-云-网-智”是杨元庆2019年年中提出、2019年秋天Techworld公布的数字技术架构。“端”即智能物联设备终端;“边”即边缘计算,“云”即云计算;“网”是以5G为代表的数据传输网络;“智”,则是行业智能解决方案。这也是联想围绕3S战略、基于全价值链定义出来的落地框架、方法论。

与同业过往强调的“云-管-端”或“云-端”比,这一架构融入边缘计算、5G、行业智能,更完整,也更符合行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从而让数字化落地有了清晰路径,为规模化落地奠定了基础。

经历了疫情洗礼的中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形成广泛共识。许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亟待更具实操性的升级路径。

新IT,就是联想站在这一节点上做出的回答:

相比“第四次工业革命”、3S战略、“端边云网智”这类表达,“新IT”通俗易懂,更易识别、推广,技术传播、品牌营销成本相对也低。而这一下沉,当然契合中国数字基建的落地进程。

联想具备完整的要素。直观部分,端比较强。尤其PC业务全球第一。有人老拿手机比较。事实上,行业互联网更重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变革,手机更重消费方式。端是联想强大的一面。当然它也有手机等众多品类。AI领域,联想算力、算法、数据齐备。尤其算力,超算有较高口碑,也是全球前10大云计算巨头核心供应商。

联想另外几重能力容易为外界忽视。比如边缘计算,边缘服务器早有完整系列,且已渗透智能制造等许多场景;5G方面,截至目前,申请的标准必要专利已超过1200项,全球列第15位。若结合B端场景验证能力,它其实已是核心玩家。而行业智能,当然更是整个3S战略落地关键了。用杨元庆的话说,智能物联网、智能基础架构是食材,行业智能才是大餐。

联想不是每个环节都领先同业。不过,完整的要素与全价值链布局,使得它天生具有协同一体的优势。而“系统集成、协同创新”正是当局决策层面向数字经济时代不断强调的路径。

要意识到,联想本身就是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巨大场景。它能率先定义3S战略、确立“端边云网智”新技术架构,并在此刻设置新IT议题,就绝非偶然。它是整体能力的象征。

这层是我们文章的重心。展开分析前,有必要先穿插一个话题。

智能化变革的关键挑战之一,首先在于组织力变革。一个智能化变革的领导企业,除了需要技术与产品创新,更是有赖于自身组织的变革。

否则,它的能力不可能完整沉淀,并富有品质与效率。试想,一个组织力匮乏的公司,也许技术能力强大,但要说整个体系输出,能撬动完整场景,那是难以想象的,甚至很滑稽。话外音就是:你自己的组织力都那样子,还来带我变革?数字企业领导者自身的组织变革,其实也是关键的场景验证。

这其实是数字孪生的另一个维度。我们在联想制造业场景中看到过能力验证与沉淀过程。

但这里是在提醒,当这类企业出现关键的组织架构变革时,通常意味着,系统能力将迎来规模化输出的拐点,整个行业数字化进程将有望加速。

“新IT”,正是联想技术、产品、供应链等要素协同之后,步入组织力升级的关键时刻定义出来的。组织变革恰是联想集团引领智能化变革的核心能力。

这也是夸克3年来持续观察联想变革的核心维度。下面简单回顾一下脉络。不完整,但足可窥见要领。

2019年MWC,针对3S战略,夸克曾将这问题抛给杨元庆。当年北美誓师大会,谈及3S战略落地执行,他强调组织、人、流程、目标、考核、激励六要素,缺一不可。尤其要“死抠细节”。

随后,我们看到,联想DIBG(数据智能业务集团)诞生;接着没多久,CIoT(商用物联网事业部)设立。若再加上2018年9月成立的CNBU(云网融合事业部),至此,与要素匹配的基础架构,已走向完整。

不过,如何创造内部协同,驱动行业智能加速落地,仍需清晰的路径与顶层设计。

于是我们看到,2019年Techworld上,杨元庆公布了“端边云网智”新架构。5种要素非简单排列,而是智能协同。“云端一体”不必说,早已成熟;“云网融合”,联想2018年有了架构支持。而“边云协同”、“边网协同”等具有更大空间。

“端边云网智”新架构的确立,意味着,联想将势必围绕它探寻更具效率的行业智能落地机制。

2019年底,当局最高决策层开始强调“系统集成、协同效率”。同期,杨元庆开始谈“智慧基建”。2020年疫情深重时,当局主管部门发出“数字基建”指引。随后“两会”,当杨元庆将“智慧基建”作为议案提出时,我们感受到,联想理念精准契合了整体风向,接下来应该有落地的抓手。

2020年4月联想誓师大会,杨元庆描绘了未来10年目标:服务和解决方案将成为联想核心竞争力。

这是提纲挈领的抓手。它对应着行业智能的落地。行业智能,在杨元庆那里,与智能物联网、智能基础架构的差异在于,它是“大厦”,而后两者则是“建筑材料”。联想当然也提供“建筑设计与咨询服务”。

事实上,2018财年以来,联想季报、年报就开始强化软件、服务及解决方案业务数据。它在联想集团上下持续凝聚成共识,并撩拨着投资人,加速驱动3S战略深化。

2020年的联想集团,已处在全面数字协同时刻。突发的疫情与局部封锁一度冲击它的制造端,下半年零部件又严重缺货,但是,这无形中却成了联想集团数字协同的巨大机会。它的分布式的全球供应链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

若你明白全球平均每出4台PC便有联想1台,就能体会到它之于疫期全球PC产业链的磐石价值。还有一细节难忘。2020年“两会”,杨元庆强调PC是战略必需品,建议支持技术研发、出台促消费政策等,外界一度嘲他“想钱想疯”。今日看,若无PC产业链支撑,整个国家抗疫复工、各种在线服务的实现,几乎难以想象。危机时刻,人们才意识到,那些熟视无睹的东西,竟是无法脱离的日常。

但就3S战略与“端边云网智”落地方法论来说,联想业务模型、组织架构仍然欠缺关键一步。软件与服务虽被确立为未来10年抓手,且增长迅猛,但它们分布在多个事业群/部,还是一种完整、独立的建制。如此,整个业务架构就不清晰,业务拓展会受内部掣肘,联想的增长动能转换、投资价值,就难为投资人集中捕捉。

整整一年,几乎每个关键场合,夸克都曾从这一视角切入联想,并预判它一定会在业务模型与组织架构上发生关键的变化。

在去年11月9日《价值谜思:联想集团如何打破市值天花板?》一文中,夸克亦曾分析过这一组织架构话题如何抑制联想市值表现。

当然,我们也知道,组织变革本质上是一场理念升级,涉及流程与文化,底层关联着技术与数据,牵一发而动全身,故而相当复杂。

但夸克坚信,联想集团这一步,一定会到来。

如此,联想核心业务将由三大业务集团组成,即智能设备业务集团(ID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它们分别对应着联想集团3S战略三大维度,即智能物联网、智能基础架构、行业智能。

这是联想集团30多年来的一项重大组织变革,也是一个里程碑。未来几年,它引发的种种创新机制,包括公司全球化治理结构、联想生态体系、孵化能力尤其是旗下业务版图潜在的独立价值,今天还无法估量。

但可以确定的是,此刻的3S战略、“端边云网智”新架构,将因此进入规模化落地的效率周期。联想集团的增长动能转换、毛利结构将会因此出现显著的变化。整个价值链、上下游、联想触达的行业智能生态,也会大幅受益。

联想集团的股价与市值,将有望迎来一轮腾跃。事实上,恰是这一幕,2月18日,联想市值跃升至1338亿港元。而最近整个市场在深度调整,有所回落,今日联想集团市值近1110亿港元。

你可能觉得这数据没法跟一帮互联网巨头比,包括二次挂牌的群雄们。但要意识到,2020年11月9日,夸克发布《价值谜思:联想集团如何打破市值天花板?》一文当日,联想市值仅6476亿。4个月过去,它的提升有目可睹。

我们注意到,2020Q4(自然年)以来,许多投行、券商开始积极调研联想,而海内外分析师的研究多了起来。其中,里昂证券、光大证券、花旗、交银国际、美银、太平洋证券、东方证券等纷纷上调联想集团股价目标,建议“买入”。

3月4日,南财智库活动中,嘉实、华夏、银华、富国、中信证券、银河证券和中银证券等机构的10多名投研部门领导、明星基金经理、首席分析师,深度调研了联想。

3S战略驱动下的联想种种变革与业绩表现,尤其是即将于4月1日公布的组织调整细节以及年度发展目标,将会成为观察、重估联想集团增长模式的关键支撑。这也是联想决议登陆科创板融资之外的另一重用意。

我们更是看到,继2020下半年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惠誉、穆迪、标普)发布联想集团信用评级报告、表达乐观后,本月初,惠誉更将联想长期外国本币和本地货币发行人默认评级(IDR)、高级无抵押评级以及一笔10亿美元票据评级从BBB-提升至BBB,展望稳定。

报告中, 惠誉在对疫情以来联想财务面表达充分肯定后,尤其强调了新的组织架构升级动向, 称它“ 已做好新的准备 ”,称赞了该公司 “强大的管理执行力 、高效灵活的混合供应链模型、软件和服务的强劲增长”等。

在夸克看来,这种种变化与反应,传递了联想集团战略、模式、道路以及文化的自信。

一个组织的自信,除了体现在增长方面,更是常常反映在宏观议题的设置与话语风格上。

距离4月1日公布架构调整细节还有半月。接着,联想还将举行新财年誓师大会,杨元庆一定会围绕3S战略效率周期发出更加清晰的声音。

拐点已经来临,2021年的联想集团,确实值得期待。

1月8日,百度消息,百度AI体系进行组织架构升级,原AIG(AI技术平台体系)、TG(基础技术体系)、ACG(百度智能云事业群组)整体整合为“百度人工智能体系”(AI Group、缩写为AIG)。新AIG包含技术中台群组(TPG)和智能云事业群组(ACG)两大群组组成,继续由百度CTO王海峰整体负责。同时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智能客服与营销四大业务板块升级为四大事业部,并在工业互联网、视频、物联网、工业质检、物流地图等领域加大投入。相关负责人继续向王海峰汇报。

百度方面介绍,此次架构升级是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技术中台价值,提升业务支持效率,将百度的领先技术能力更高效地向产业输出,以进一步加快产业智能化步伐。

该内部架构升级邮件由王海峰发出,主题为“ 乘AI风、踏产业浪,人工智能体系扬帆起航”。王海峰在邮件中表示,“ 人工智能正在进入大规模应用落地的关键时期。期望大家秉承‘用户/客户至上’的理念,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在打造AI时代最领先技术平台的同时,更进一步加强技术的应用落地,成为产业智能化的引领者。”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百度AI体系架构升级,一方面意味着百度在AI道路上的坚定投入和决心,百度正在为AI To B战役投入更多资源。同时表明百度产业智能化赛道更加明确聚焦,在当下企业、政府智能化升级的 历史 性时刻,加大了重点行业的战略性投入。

从2010年百度开始布局AI,到2020年已整整十个年头。目前,百度AI在专利数、飞桨深度学习开源平台、AI日调用量、开发者生态规模、AI Cloud等各方面都位列行业第一。刚刚过去的2019年,百度 AI 进入了工业大生产阶段,并与百度业务以及各行各业的生产实践深入结合, AI To B业务连续三个季度中国增速第一。此次百度整合成立人工智能体系,将为百度AI下一个十年奠定基础。

以上就是关于裂变与融合:本分下的OPPO增长战略全部的内容,包括:裂变与融合:本分下的OPPO增长战略、徐州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云意电气公司,这2个哪个不错,工资、壹周数字化丨携手阿里,康佳在物联网时代突围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