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海域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发展历程

物联网0177

南沙海域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发展历程,第1张

文鹏飞 舒虎 徐华宁 符溪

第一作者简介:文鹏飞,男,1966年出生,高级工程师,1989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主要从事地震资料处理工作。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 510760)

摘要 南沙海域是我局多年来的勘探重点区域,投入多道地震工作量达8万多公里。我局地震资料的处理技术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从最早的简单处理到目前的多方法、多手段、多系统的较复杂处理,经历了多次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和处理技术人员的更替,处理质量和处理水平、处理能力与时俱进。

关键词 南沙海域 地震资料 处理技术 处理方法 提高

1 前言

南沙海域经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前身为南海地质调查指挥部)十多年的调查,已完成多道地震资料8万多公里。参加南沙海域地震资料常规处理的单位多达8家、作特殊处理的单位3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处理技术的进步,地震资料处理由常规简单处理到精细处理、目标处理、特殊处理、多参数处理。从单纯的落实构造到岩性参数提取,处理与解释更进一步联系紧密。南沙海域的地震资料处理也经历了这几个阶段。最初的数字处理只是仅作一些简单的叠加,道数少、数据量不大,对去多次波这个海上资料处理的难题最多只能作一些预测反褶积,往往手段单一,效果不佳;在叠前也不能作更多的处理,更不用说叠前的DMO、τ⁃ρ域去噪等处理了;叠后还不能作偏移。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所限,资料往往信噪比低、分辨率不高,解释难度大。随着技术进步,处理的资料道数进一步加大、采样率进一步减小,数据量成倍增长,处理手段处理水平更丰富更高,成果资料信噪比、分辨率迅速提高,资料质量更好,更易于解释。与此同时,我局也适时地改进处理装备与软件,处理工作量成倍上升,处理质量显著提高。在处理领域,能灵活地处理各种海上地震资料,对干扰波的压制尤其是对海上各种多次波的消除已形成了自己的处理特色。在注意信噪比、分辨率要求的同时也注意提高保真度。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先后在南沙海域进行了14个工区,20个航次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姚伯初等,1998)。这些工区的地震资料采集任务有的由一条船完成,有的由两条船完成;处理任务有的由一家单位处理,有的由多家单位处理。

地震资料常规处理流程按处理顺序大致可分为:①预处理,包括解编、道编辑、宽档滤波、定义观测系统等;②叠前处理,包括去各种干扰、反褶积、抽道集、畸变切除等;③速度分析,得到叠加速度,用于作动校正;④叠加处理,按叠加方式分类包括普通叠加、非零样点叠加、中值叠加、最大功率叠加、DMO叠加等;⑤叠后处理,包括去噪、频谱处理等处理;⑥偏移处理,按偏移算法的不同包括克希霍夫偏移、F⁃K偏移、有限差分偏移等。大致的处理流程见图1。不同的资料还可根据需要调整处理模块和参数。

图1 地震资料常规处理大致流程

Fig1 The base flow of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2 常规处理

21 911 工区之前的处理

911工区之前采集的资料主要是指871工区及其以前的多个工区、911工区,它们分别在1987~1991年间采集,当时的机器运行速度不高,内存、磁盘容量都不允许叠前作大量的运算,一般只作反褶积,压制多次波也多以预测反褶积为主,叠前叠后预测反褶积都较常见。叠后也是较简单的滤波和均衡,没有太多的修饰手段。一般很少作偏移处理。

22万安盆地911 工区之后地震资料处理

这个阶段包括921、922、932等工区,这时的处理技术有了一些进步,比这之前增加了一些叠后修饰性处理,北京计算中心的信号增强(ENHANCE)效果较好(马艳茹,孔月娥,蒋多元等,1996),应用广泛,它进一步提高了剖面的信噪比,增加了同相轴的连续性。多次波压制方面尚没有更多的叠前处理方法应用。922工区使用了叠前信号增强、剩余静校正,叠后处理作了括Q补偿、倾角滤波和倾角反褶积等。叠后偏移开始批量使用。

23 曾母盆地931 工区之后的地震资料处理

叠前反褶积方法、偏移方法多样化,开始叠前压制多次波,方法包括模型法、二维滤波法、速度滤波法、波动方程外推、τ⁃ρ域预测、拉冬变换、时变预测反褶积、偏移加权等。这之前的处理成果一般表现是:信噪比、分辨率以及清晰度等方面,浅中层达到了设计要求,但中深层尚嫌不足,主要表现在部分剖面深层反射信噪比低,基底反射难以追踪,偏移剖面深层划弧现象明显。这除了处理技术因素外,还存在野外采集的技术跟不上。

24 南沙中部海域95⁃1工区之后的地震资料处理

951之前的一个工区都是由一家单位处理,或是原北京计算中心或是二海计算站。而951工区之后的采集量一般较大,常由多家处理单位同时处理一个工区。

由于采集测线覆盖的海域大,海底地形横向变化大,原始资料多次波发育、高低频随机干扰、不正常工作道、死道及野外多种观测系统等现象出现频繁,各家处理单位采取的措施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处理试验和处理流程较这之前复杂。

在这个阶段,计算机运算能力的迅速提高和处理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更多好的、但更耗机时的处理方法都能投入实际应用。这时的去多次波方法大为丰富,处理员通过试验可以选择更多的去多次波方法,有的更是多种方法相结合来压制各种顽固多次波。这时更趋向于采用花更多机时但效果较好的τ⁃р域预测、波动方程等方法来消除多次波(Anderson et al,1997)。

压制其他干扰能力在为增强,对船干扰、水鸟道干扰等的去除更加有效,对有效波的保护也更好。

速度分析开始作多次;采用多种叠加方式,如DMO叠加、中值叠加;叠后的去噪手段大大丰富,如倾斜叠加、各种反褶积、叠后作Q补偿、信号增强等。

通过处理手段与处理技术的提高,这时的资料信噪比、分辨率较高,特别是中深层地震波反射质量改善明显,各种地质现象清晰可靠。

25 部分工区的重复处理

891、911、922、931等工区的一部分资料还作了重复处理,重复处理的目的是对一部分效果不理想的测线进行重复处理,希望处理效果有进一步改善。重复处理使用了一些当时较新的技术,如子波反褶积、去多次波、叠后信号增强、叠后使用了倾角滤波、多项式拟合等。处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改进。

3 地震资料特殊处理

特殊处理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能从它获得一些常规处理得不到的信息。为了进一步了解地层的各种属性,为钻井作前期准备工作,我局对南沙部分重点构造上的地震资料进行了特殊处理。特殊处理技术也同其它地球物理技术一样,在南沙油气资源调查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多解性。在南沙资料的特殊处理资料的应用中,我局主要用于预测岩性、分析油气层的盖层、生油能力、确定含油气性等,特别是在万安盆地钻前预测中(陈玲等,2002),特殊处理资料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钻井成功率提供了更丰富更可靠的资料。

在南沙作特殊处理的构造有:万安滩7、万安西16、万安西18和西卫24四个构造的16条测线共395km;万安盆地西卫16、西卫18、万安滩7三个构造;北康上钻构造、北康盆地、南薇西盆地、曾母盆地中的20个局部构造45条段测线。

在南沙局部构造资料中,作特殊处理的项目包括AVO处理、孔隙度、密度、能量异常、道积分、三瞬剖面、AP(吸收系数剖面)和DFM(位错流体模型)处理等,目的是了解储盖层特征、储层含油气性和提高振幅异常的垂直分辨率。

根据特殊处理的资料,得到了如下的认识:①在AVO剖面中发现万安滩7和西卫18构造有气异常,西卫24构造上有油气混合异常,西卫16构造上则可见明显的岩性变化。②孔隙度剖面处理的结果认为上述四个构造的储层孔隙度都是A,B级(将储层孔隙度划分A、B、C、D四级,A,B级的孔隙度好,C级较差,D级最差,可作盖层)。③密度剖面处理的结果是上述四个构造的盖层基本处于A,B级(将密度分为A、B、C、D四级,A、B级的密度大,盖层性能好,B级较差,C级最差)。④能量异常剖面也可以利用来预测油气之存在与否。⑤地震道积分是利用转换的相对波阻抗剖面来进行地层分析之技术。地震道积分有反映储层的埋深、厚度及其分布范围。处理结果表明,储层反映清晰、准确,且分辨率高,连续性好,断层的断点清晰。⑥三瞬剖面反映岩性之变化、瞬时相位剖面还可预测气之存在与进行构造解释。⑦精细G—Log处理是在无钻井资料的情况下进行速度反演的。反演的分辨率和精度均提高,计算速度快。经过精细G—log处理后资料,发现目的层处有速度异常,说明其中可能有油气存在;还发现了速度异常透镜体,证明可能为岩性圈闭。精细G—log资料的分辨率达10m,可分辨薄层目的层。⑧吸收系数剖面(AP)是从俄罗斯引进的高新技术,处理的结果分正值区与负值区。正值区可分为背景异常区和工业油气异常区。背景异常反应的是孔隙、裂隙和渗透率与发育带及微含油气区。在无井的情况下,可将高于某地层区带AP值2~3倍之异常视做油气富集区。位错流体模型亦是从俄罗斯引进的高新技术,其目的是预测储盖层特征。DFM异常越大,储层含油气越好。处理结果预测了油气富集层序与区块之存在。

4 结论

在十多年的地震资料处理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局技术发展的足迹,及时应用新方法新技术成功解决许多重大问题的能力日益提高,处理的水平越来越高,地质效果越来越好,这表现在多个方面。

图2 用反褶积、叠加消除多次波效果图

Fig2 The anti⁃multiple effect of using old methods

首先,在多次波压制方面,我局都始终采用了最新的成熟技术。在871、891工区,采用的是反褶积、叠加这些技术来压制多次波。这些方法压制干扰在当时较为先进,但往往干扰压制不干净,被多次波等干扰掩盖的有效波得不到突出,中深层处理效果不理想,见图2。931工区开始,就采用了F—K滤波等当时较为先进的技术方法技术,这在压制多次波方面进了一大步,压制多次波能力显著提高,通常的短周期多次波和长周期多次波都能受到很好的压制,信噪比明显好于仅仅用叠加方法来压制的剖面。951工区开始,出现了τ⁃p域滤波等更为先进的方法,它避免了F⁃K方法对近道不能压制的缺点,能更为精确地分离有效波和多次波,对有效波的损害更少,被多次波掩盖的中深层有效波得到了突出(图3)。而在最初南沙资料处理中,几乎只能作简单叠加,同样的数据,效果有天壤之别。

图3 用τ⁃p等方法结合去除多次波效果图

Fig3 The anti⁃multiple effect of using new methods

在目前常用的压制多次波技术中,该方法应用频率很高。由于南海海域广阔,地形、地震地质条件变化多样,多次波的种类繁多,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压制多次波手段,但对南沙海域而言,并不是所有多次波都能得到较好的压制,尤其是坚硬的浅海底产生的短周期多次波,由于反射波能量在海底和海面之间来回震荡,多次波能量很强,有效波能量透射不下去,有效波能量很弱,目前尚没有见到对这种多次波理想的处理效果。我局经过多年的处理,对各种多次波的压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用多种手段、多种方法有机结合来压制取得了明显效果。

其次,反褶积技术也得到丰富和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考虑反褶积对资料的影响,这时出现了多道反褶积、一致性反褶积等反褶积技术,这些反褶积技术进一步消除了非地质因素的影响,使资料更可信。在子波处理方面,方法也是越来越成熟、先进,由单纯使用脉冲、预测反褶积到使用各种反褶积,使反褶积的效果越来越突出,消除了许多非地质因素对地震资料的影响,提高了分辨率。

在压制船干扰、线性噪声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931工区之前,对这些干扰只能采取滤波、叠加这些简单方法,压制效果也不明显。951工区之后,手段明显增强,灵活性、有效性明显提高。叠后修饰性处理朝着既能压制干扰,又不损害有效波的方向发展。

深层处理技术也在一直发展,前期资料除了受野外采集因素的影响外,处理技术也存在障碍,中深层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都不高,后期的处理成果则中深层越来越清晰可靠。

偏移技术的发展则让人们能更多地考虑地质上的问题,同相轴的归位更接近了实际地层的情况。南沙资料也从不能作偏移到尝试各种偏移方法,再到叠前偏移。

特殊处理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最早的特殊处理技术如今已纳入常规处理技术范围,特殊处理的可靠性也大幅提高。

感谢张明副总工、金庆焕院士、姚伯初教授,他们的提议促进了本文的成文。

参考文献及资料

姚伯初等1998南沙海域万安盆地油气普查与评价,内部资料

马艳茹等,地矿部北京计算中心1996万安盆地区域概查重复处理报告,内部资料

孔月娥等,地矿部北京计算中心1996南沙海域931地震普查资料重新处理报告,内部资料

曾祥辉等,地矿部二海1994南沙海域东南部933地质地球物理路线调查报告,内部资料

陈玲,彭学超等,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02南沙海域上钻构造的钻前综合研究,内部资料

蒋多元等,地矿部北京计算中心1996南沙万安盆地面积普查重复处理报告,内部资料

Anderson R N et al19974D seismic:The fouth dimension in reservoir management,Part1—What is 4D and how does it improve recovery efficiency?,World Oil

M T Taner1983Wavelet Estimation and shaping,Seismic Research Corporation Technical Report

Joshua Ronen1987Wave⁃equation trace interpolation:Geophysics Vol52;No7:P973~984

Kenneth W Winkler1982Seismic Attenuation:Effects of pore fluids and frictional sliding,Geophysica,Vol47,No1,Jan

Hale D1992Q⁃adaptive deconvolution,Stanford University,SEP 30,P133~158

The Course of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NanSha Sea Area

Wen PengFei Shu Hu Xu HuaNing Fu Xi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 had acquired more than 80 thousands kilometer seismic data in Nansha sea area,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cessing quality and processing capability have made rapid progress

Key Words:Nansha Sea Area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Technology Processing MethodProgress

1、首先,先在朋友圈中查看小视频,也就是将小视频下载到手机上:

2、再数据线将手机连接电脑(可以使用360手机软件等),打开Tencent\MicroMsg目录,再打开不规则命名、名称最长的文件夹,里面可以看到有个“sns”文件夹:

3、找到刚刚浏览过的小视频,时间为浏览时间,文件大小较其他文要大一些,选中文件导出到计算机,此文件没有文件名,可直接右键重命名,加“mp4”即可看到视频预览效果或使用播放器打开播放,恭喜你,小视频正常播放了,你要的小视频不也就这样可以找到吗?

4、接下来我们,怎么将小视频发布到朋友圈上呢?首先打开手机微信,进入拍摄小视频,如图:

5、常按“按住拍”直至拍摄完成,不要点击发送视频(千万要记住先不要发送):

6、再回到360手机软件,微信小视频默认保存路径sdcard0/Tencent/MicroMsg/最长后缀名称文件夹/video

7、"tempvideo4mp4"文件是当前拍摄的那个小视频,将把下载下来的小视频重命名,替换进去,并覆盖。如图:

8、再回到手机微信点“预览”时,视频已经替换过来,但预览显示没有替换过来,需同样的方法把JPG也要替换了才行,这里就不重复介绍了。

9、点击‘发送“转发朋友圈视频任务完成。如图:

微信消息误删除找回方法:

如果是你误删除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找到:查看语音聊天记录:语音聊天记录的备份和提取无需root,这些内容都备份在SD卡上。提取的方法:将手机通过USB连接电脑。打开SD卡所在文件夹,找到:/sdcard/Tencent/MicroMsg/。

打开对应的备份文件夹,正常都是一堆数字和字母组成文件名的文件夹,进入后,找到“voice”文件夹,文件家里的arm格式文档就是所有的聊天语音记录。只要把这些文件存下来,则语音聊天记录给备份下来。

如果微信出现提示账号存在被盗风险提示您的帐号存在被盗的风险,为安全起见,请重置密码:

此种情况是由于系统检测该公众账号存在被盗用的风险,为了保护帐号安全,避免您遭受损失,帐号暂时限制使用,请您立即登录微信公众平台/重置密码,密码修改成功后重新登录即可。

如果提示您的帐号存在被盗的风险,为安全起见,请通过手机验证码:

若在页面看到此提示,是由于系统检测该公众账号存在被盗用的风险,为了保护帐号安全,避免您遭受损失,帐号自动开启手机验证,请您输入手机短信验证码即可成功登录。

您好,感谢您选择惠普产品。

广州市南沙区没有设立惠普金牌服务中心,其他地区惠普服务中心****如下,您查看较近区域联系即可。

番禺区市桥街光明北路12号首层3号

020-85267191/85267181

海珠区昌岗中路238号达镖国际大厦1408室

020-37652188

天河区石牌西路海欣街22号首层惠普金牌服务

020-87590909

越秀区中山六路232-258号越秀新都会大厦12楼B01楼

020-81719533

您也可以通过以下网址查询:

>

西江24-3,30-2油田 西江24-3发现于1985年3月,西江30-2发现于1988年7月。1988年8月在合同区域15/22启动第一口探井之前,进一步对该区域进行了 146公里 的地质调查。第二块油田30-2的商业可行性在1990年被证实。 在对24-3和30-2油田进行了联合开发研究之后,1991年底这两块油田的整体开发计划(ODP)被提交到中国有关部门审批。ODP中估计开发成本为6亿美元,按计划在1994年11月投产24-3油田,然后30-2油田在1995年10月投产。24-3油田的原油可采储量为183亿桶,30-2油田的原油可采储量为254亿桶。1992年1月ODP获得批准。 这两块油田由菲利普斯石油国际公司亚洲部代表其合作者Pecten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51%)进行作业。 项目组成 西江油田的开发包括带有第一阶段分离设备的两个采油平台和一艘用于最终分离、储存和卸载原油的浮式生产储存卸载船(FPSO)。两个平台相隔 136公里 ,一个在24-3油田(合同区域15/11),另一个在30-2油田(合同区域15/22),FPSO则位于二者之间,具体位置在考虑了两个油田原油特点的差异后进行了最优布置。 每个平台均是8脚钢柱式结构,导管架重量达5600吨,每个钢柱重达3760吨。每个平台的生活区可以容纳100名作业工人。 FPSO是由一条储油船改造而成,带有二级分离装置,储存和分配计量表。 项目采购 设备大部分从美国和欧洲采购,很大一部分加工工作是在亚洲进行的。价格比较而言具有竞争性的中国资源亦被采用,占到项目总投资的20%左右。 项目执行 该项目的执行由菲利浦斯、Pecten 和中国海洋石油共同组成的项目组负责。该小组在设计阶段位于休斯顿,而在制作与安装阶段迁至中国蛇口的PPCIA办公室。 开发井 两个平台的钻井和完工进度的执行有Halliburton公司承担,采用了集成式工程服务合同的形式。克瓦纳约翰布朗在1992年2月至1995年间担任西江油田的主要工程承包商,负责24-3和30-2海上平台顶部设施、生活区、XJ-2钻井机、FPSO加工设施和管线的详细设计和工程。同时也负责所有加工设备和特种设备的采购、催交、检查、出口/运输。克瓦纳约翰布朗帮助PPICA制定和评估建造标包,为项目管理小组提供海外人员,管理在中国、韩国和中国海上的建造工作。 现在24-3油田的日产量超过70000桶。在30-2油田投入生产以后,1996年最高日常量预计为10万桶/日。 生产情况 所产石油为25o至38oAPI,不同产层的孔隙度在15%至28%之间,渗透率为400-3700毫达西。油藏驱动机理为边缘水驱或底部水驱,取决于油藏情况,目前15口井的日产量为27,000桶原油。 惠州油田群 由惠州21-1,惠州26-1,惠州32-2,惠州32-3和惠州32-5形成惠州油田群。其中,惠州21-1油田于1985年8月发现,1990年9月投产。惠州26-1油田于1988年3月发现,1991年11月投产。惠州32-2油田于1990年12月发现,1995年6月投产。惠州32-3油田于1991年1月发现,1995年6月投产。惠州32-5油田于1996年9月发现,1999年2月投产。 2000年6月,惠州26-1北项目成功投产,该油田石油日产量将增加1万桶。 流花11-1油田 流花11-1油田,发现于1987年2月,是目前南中国海发现的最大的油田。该油田位于南中国海的珠江口盆地,在香港东南方向 1000英尺 ( 300米 )的水中。阿莫科于1985年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得区块29/04合同。经过初步勘探研究后,流花11- 1A 开钻。测试产油量是每天2240桶重油。随后进行的评价井钻探流花11-1-3和流花11-1-4证实油储量巨大,超过10亿桶。1993年12月,科麦奇公司加入合作开发的队伍,持有245%的股份,阿莫科也持有245%股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东部公司持有51%的股份。 但是,由于产出原油非常稠密的特点以及油层的相对较浅深度的特点,表明要使流花油田能够生产,必须使用革新性的技术和成熟的技术相结合的办法。 技术上的突破 在1987年至1992年间,阿莫科和南海东部公司工程部对各种开发设想进行了试验和测试,直到发现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项目组决定该油田的海上生产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一个浮式生产系统,用于钻井和采油(FPS) 一个浮式生产、储存和卸载系统,用于加工和储存原油(FPSO) 一套革新性的水下系统,使用电动半浸式泵,其可以服务于约20口水平井 全球化的快速开发方案 1993年3月,在油田被发现后6年之后,流花11-1的整体开发计划获得中国各级政府的批准,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 1993年9月购买了一艘半潜式钻井船,并被改装成南海挑战号FPS。1993年10月又购买了一艘14万吨的油轮,并被改装成南海胜利号FPSO。1995年6月和1996年3月分别进入预定位置。两艘船系泊相距 3公里 。 FPS是经过改装的半浸式钻机,带有钻探水平井的系统。除此以外,FPS可以安装和运行水下折叠系统并安置发电设备和电力分输设备。开始时钻了10口井,到1996年底再完成10口井。 FPSO是一艘改装过的油轮,用来加工原油。储存加工后的油,燃烧相关的气体和处理生产废水。FPSO上的处理设备能够每天加工65000桶油和30万桶的流体。该船的储存能力是72万桶,加工过的原油将通过前后系泊的往来运送船卸载。 建立模块概念 流花项目中水下系统的模块概念是该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通常,深水系统机构庞大,必须在陆上建造,然后拖到现场。但是这个方法在流花油田却不实际。于是工程师设计了一个可以在现场拼装的系统,通过浮式钻机来进行安装。通过将水下系统分割成可控制的组件,并使用一些革新性的技术-包括连接井与井的现场加工的牵索-工程师们创造了能够在FPS上拼装的系统,然后沉到海底,不需要潜水作业。 所有的独立水下组件均被设计成从FPS上使用水下机器人来安装和收回的模式,而不需要潜入水中。一个特殊的单点锥体,放置在海底,它也是设计成水下机器人可自由在水下选择工具而非往返水面更换工具的模式。 生产情况 1996年3月正式投产。1999年平均每天产油13,800桶,总共有25口生产井。 陆丰13-1,22-1油田 其中,陆丰13-1油田于1987年1月发现,1993年10月投产。陆丰22-1油田于1986年5月发现,1997年12月投产。 番禺5-1油田田 番禺5-1油田田于1999年发现。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 CONHE ) 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直属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天然气的加工、贮运、销售;天然气管道的输送、石油、天然气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利用(含成品油、液化气、石化深加工等)。兼营与主营相关的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及配套服务。南海东部公司成立于1983年6月,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四个地区油公司之一。负责南海东部东经 113°10′ 以东、面积约 131× 10 4 km 2 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业务,授权全面执行该海域的对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协议。 13 年来,已有8个油田建成投产,公司每年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至 1996 年产油量超过 1000×10 4t,在全国陆海油田中年产量排行第四位。 南海西部油气田 涠洲10-3油田 于1982年12月发现,是南海西部公司最早的海上合作油田,合作方是法国的TOTAL公司。 1986年8月7日 投产, 1992年5月16日 转为自营,与 1991年8月20日 自营建成的涠洲10-3北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30万吨,至今已产原油近40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南海自强号 涠洲11-4油田 涠洲11-4油田仍是涠西南油田群主力油田之一,1982年11月发现, 1993年9月19日 自营建成,设计产能60万吨,经改造达80万吨。与 1999年8月2日 自营建成的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90万吨以上,至今已产原油近60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涠洲11- 4A ,涠洲11- 4C 涠洲12-1油田 涠洲12-1油田,是涠西南油田群的最大油田,1989年12月发现, 1999年6月12日 自营建成,设计产能100万吨,至今已产原油近160万吨。与涠洲10-3油田、涠洲10-3北油田、涠洲11-4油田和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了南海北部湾涠西南油田群。 1999年7月28日 ,涠西南油田群总体开发工程投产庆典仪式在北部湾的涠洲岛上隆重举行。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历时三年建成。并每年向广西北海炼油厂供油5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涠洲12-1 崖城13-1大气田 项目背景 崖城13-1气田位于三亚市以南 100公里 ,是1983年8月在水深约 100米 的地方发现的,估计储量在3万亿立方英尺。阿科为作业者并拥有该气田34%的权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拥有51%的权益,科威特石油勘探公司拥有15%的权益。崖城13开始投入生产时,成为中国第一个海上气田。 崖城13气田的开发是伴随着亚太地区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商业用气市场的发展而来的。阿科气田生产的天然气通过 500英里 的运输到达香港的Castle Peak电力公司。 崖城气田的开发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一个价值10多亿美元的项目,需要建设陆上和海上处理设施以及去往海南岛和香港的输送管线。将气体通过管线运输到香港需要建设 480英里 的海底管线,这在世界上是第二长的。 除了向香港青山发电厂供应天然气以外,崖城13气田也向海南岛输送气体,用于发电和作为化肥厂的原料。 崖城气田的特点 崖城13气田使用了数种先进的地质数据技术来估算储量和生产能力。这些技术将来自多方面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包括地理模型,地质资料,石油物理分析以及工程分析。采用了一个三维图象来表现气田内部结构的地理状况。 崖城13-1气田被圈闭在渐新世陵水砂岩层的一个大而狭长、西北-东南走向的断块中。砂岩层被一巨大的向西南倾覆的正断层沿上倾方向截断,上覆不整合。气水界面构成下倾界限。在A平台,油藏约在海平面下 3600米 深处。6口生产井、5口探边井以及三维地震测线数据证明了气藏面积为44平方公里,最大厚度为 217米 总厚度( 178米 净厚度)。大量小断层切割了储集层,其中一条断层的断距为 40米 。主储层之上的透镜状砂岩仍具有储藏潜力。 生产情况 崖城13-1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9,330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凝析油探明储量约为1030万桶,1995年10月投产,1999年上半年,天然气平均日产量约为1506亿立方英尺。 文昌13-1,13-2油田 2000年进入全面开发,计划打22口生产井,其中2口水平井。 2000年9月7日 ,南海二号承钻的文昌13-2油田开发生产井的11口表层集束井顺利结束,平均187天/井。 文昌13-1/13-2油田15万吨级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也正在大连建造。 2000年10月13日 ,中国海油与加拿大哈斯基石油公司签订南海文昌13-1/13-2石油合同,这是第145个石油合同。该外国公司参股40%。 东方1-1气田 2001年进入全面生产开发。 2000年8月25日 ,东方1-1气田开发工程方案初定,将建造4个平台和一个陆地处理终端,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4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生产能力,一期工程将于 2003年9月15日 投产。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 CONHW ) 主要承担东经 113°10 ?以西中南海海域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任务,并代表国家石油公司执行对外石油合同。勘探区域目前集中在南海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西部。至 1998 年底,已开发油田 3 个、气田 1 个;在建年产 100 万吨新油田 1 个,将于 1999 年第 3 季度投产。目前公司除具备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独立进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作业管理能力以外,还具备海上设施维修、海洋工程建造、地震资料处理、陆上建筑安装、通讯气象服务、物资仓储运输等专业服务能力 。

广州南沙科学馆是霍英东基金会为响应国家“科教兴国”号召而建立的一个项目,1999年12月正式开馆。建筑面积一万余平方米,展厅面积约七千平方米。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理气象、生态环境、能源、浅海世界等功能展厅。另有导览厅、沉思廊、演讲厅、礼品店、咖啡厅等配套设施。机构健全,人员精干,管理完善,构成了较全面的系列展览。

我馆曾成功举办了“广东省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展”,“纳米材料的奇异功能和应用前景”,“太阳能走进千家万户”专题展览,第一、二届“全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内地和香港的传媒均有报道。自落成以来,入场观众已突破了40万人次。

开馆以来,我馆一直坚持自主研制开发的精神,展品更新快、档次高、互动性强。并积极开展展品的对外服务,覆盖面大,软、硬件社会影响广泛。目前已被命名为: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州市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基地、广州市科普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4年被中国科协确立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我馆是一间民办科技馆,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同科协领导的支持与鼓励是分不开的。2003年7月28日,中国科协副主席徐善衍、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高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梁明一行视察了南沙科学馆。参观完展厅,徐副主席肯定地说:“你们很好,有创造性,值得全国的科学馆向你们学习”。

附图:图1、具有浓郁现代气息的南沙科学展览馆端庄、优雅;

图2、绿树掩映的南沙科学展览馆别具一格。

二、特色景点:

图3、吹出五彩缤纷的泡泡,感受液体表面张力的神奇(展品名:肥皂画);

图4、你见过由温度控制开合的花吗?这五朵金花便是啦(展品名:五朵金花);

图5、藏着两个人的钥匙(展品名:背景艺术);

图6、永远飘荡在空中的气球(展品名:飘飘球)。

三、科普服务内容:

图7、生命科学展厅;

图8、数理化展厅;

图9、浅海世界;

图10、太阳能实验室之集热板

四、开放时间及收费标准:

1、 时间:全年开放(9:00—17:00)

2、 收费标准:成人 20元 成人团体 12元

学生 10元 学生团体 6元

70岁以上及一米以下儿童 免票

五、****:

地址:广州南沙经济开发区港前大道一号南沙科学展览馆(邮编:511457)

电话:(020)84684760 传真:(020)84681760

联系人:刘**、陈先生

以上就是关于南沙海域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发展历程全部的内容,包括:南沙海域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发展历程、微信怎么把别人发的小视频,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广州市南沙区惠普的维修点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